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荡魔

作者:八千妖孽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一卷、山鬼谣 第6章、山鬼花钱

书名:荡魔 作者:八千妖孽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51

翻开的第一页,裂痕遍布,勾画绘制的妖魔仍旧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仿佛下一刻便窜出来择人而噬。

“怎么了?”王焕搀着赵蟾,凝重问道。

“大概心神受惊了,休息一会儿就好。”

“走,到路边坐着。”

将近一炷香。

赵蟾疑惑道:“王大哥,妖魔当真死了吗?”

……

额头有一道剑痕的阿萍,站在山头,审视着猴眉、狗眼、牛耳、豹鼻、虎口的妖魔。

半山腰。

妖魔摘取京观最上面那颗头颅。

这头颅左脸长着硕大丑陋的黑痣。

穿针引线,将头颅缝好。

“四肢……李老头把他的四肢放哪了?”

“在这儿!”

阿萍眉头紧锁,俯瞰如做女红的妖魔。

直到四肢不缺、脑袋完好的“人”缝好了,妖魔朝其吹口气,又向一旁招了招手,孙合的魂魄飘进“人”内。

“人”摇摇晃晃仿佛木偶般诡异的站起来,妖魔这才仰望立于山头的阿萍,“潇水真人座下山鬼,见过道友。”

“道友阻碍我杀那两个凡夫俗子是何意思?”

阿萍顿时怒道:“妖孽放肆!”

山鬼笑容猖狂,跋扈自恣:“道友受伤了吧?比我境界高又如何?还不是拿我没办法?”

话说的狂傲,却丢给阿萍一枚钱币

紧接着,山鬼在缝好的“人”耳边悄声说话。

“你叫什么?”

“孙……孙合。”

“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吗?”

“知道。”

“去吧。”

孙合跌跌撞撞下山,身影隐没夜色中。

山鬼随手抓取一条手臂,大口撕咬,含糊不清问道:“道友可见过像我一样使用伥鬼之术的?”

阿萍蹙眉:“缝皮囊、授魂魄,确实仅见。”

“我乃潇水真人座下山鬼。无论你是谁家的弟子,既然来到游居镇,大家伙的目标是一致的。劝你回去好好养伤,省得竹篮打水一场空。”

山鬼找了块石头坐下,翘着二郎腿,优哉游哉,说一句话吃一口肉,“到时候别大水冲撞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

山鬼乃山中精气豢养的鬼魅,有观心神通,善察人心细微处,又可吐钱,吐的钱币被称作山鬼花钱,有吉祥、顺遂、引财、护平安之妙用。

若得敕封,便是根正苗红的山神,所吐钱币,亦升迁为山神钱。

无论山鬼花钱或是山神钱,修士皆能用来买卖法器、交易丹药。

山鬼向来是山上真人或者宗门的“铸币炉”,极其重要,它来了此地,潇水真人必在。

阿萍冷哼一声,迟疑片刻,收起那枚山鬼花钱,在山头消失不见。

“呵,没骨头。一个个的,平时高喊降妖除魔是替天行道,是保境安民,是解万民于水火,你们山上修士都是悬壶济世的大善人大好人……可一旦牵涉到你们自己的利益了,立马视若无睹,瞬间从高高在上的大善人大好人,变得比我们妖魔更要冷血。呵,百姓的死活哪有你们的‘大事’重要?”

他讥笑道:“早晚将你们全吞了。”

山鬼吧唧吧唧嘴:“可惜苦胆当零嘴吃完了。人之苦胆,余味回甘啊。”

皮影戏班终于在八月初九这天赶来了游居镇。

游居镇百姓有在秋分听皮影戏的传统。

近些日子大雨连绵不绝,导致山路湿滑、土路泥泞,而戏班依旧如约而至,让百姓们喜出望外。

天色不早了。

灯笼高高挂,戏台潦草铺了一层掉色严重的彩布。

百姓们携儿带女满怀期待的坐在戏台下,眼巴巴等着影戏开幕。

来此的外乡人也深受感染,三三两两站在外围,目光闪烁,眺望忙里忙外的伶人。

一切就绪。

支起的白布后面,挂着好大一个灯笼,把白布照的亮堂堂的。

观众们屏息凝神,大气不敢喘一下,翘首以待。

陡然传来清脆的梆子声。

“离却了大峨山到游居镇……”

唱腔婉转仿佛百灵鸟,两个彩衣女子皮影凭空跳进了白布。

“人世间竟有这美丽的镇子。”

“阿姐!我们可来着了!这儿真有意思。瞧,戏台下的男男女女都一对儿、一对儿的。”随着梆子声急骤,另一个腔调俏皮的少女唱道。

“是啊。你我姐妹在大峨山修炼之时,洞府高寒,每日白云深锁,闲游冷杉径,闷对桫椤花;于今来到游居镇,领略这山温水软,叫人好生欢喜。青妹,你来看,那前面就是有名的翡山了。”

“阿姐,既叫翡山,该有那赤羽雀,殊不知,雄的赤羽雀叫翡,雌的赤羽雀唤翠,合起来便是翡翠。”

镇子百姓们的神色霎时精彩起来。

老一辈的都知道,镇子谈之色变的恶人山,二、三十年前其实叫做翡山,后来,一伙山匪占据了翡山拦路打劫,便改为了恶人山。

某一天,翡山起了瘴气,那伙山匪也随之销声匿迹,镇子百姓猜测瘴气是老天爷见山匪无恶不作,降下的天罚。

再然后,恶人山多了妖兽出没,镇子百姓宁愿绕远路,也不愿经过了。

梆梆梆……

梆子声猛然转急促。

姐姐斩钉截铁、铿锵有力唱道:“青妹呀!”

“虽然叫翡山哪来赤羽雀?”

“这儿瘴气飘溢妖兽横行。”

“似这等险恶地步步凶险。”

“你我下大峨山要多当心。”

“万不可粗心大意丢性命。”

梆子声调子一变。

只听青妹呀了一声,“阿姐!你看,那旁有一少年男子背着铁剑走来了,好俊秀的人品哪!”

彩衣女子皮影活泼地朝镇子外一指。

戏台下百姓们情不自禁向外看去。

赵蟾背着铁剑,恰巧和王焕回到了镇子。

见到听戏的众人齐端端看过来,刚经历了妖患的赵蟾顿时头皮发麻,不知不觉攥住桃枝。

王焕轻声道:“别紧张,是皮影戏班就地取材唱戏而已。”

梆子声风风火火敲击着,白布上的两个彩衣女皮影似乎定格了。

直到最高点。

节奏平缓下来。

那女子声音似百灵鸟般唱道:“在哪里?”

“呀!”

“果然是人品俊秀的少年郎君!好像天上神人下泥尘……”

梆子声彻底慢下来,犹如羞羞答答的美人儿。

“又如妙山胜景逍遥地仙。”

皮影遮住头,青妹惊道:“下雨了!走吧,阿姐。”

百姓们仰头,看不到丁点月华星光,果然淅淅沥沥下了小雨。

王焕低声对赵蟾道:“不早了,回家去吧,三十文钱和斩妖司录名明天再说。”

“有劳王大哥了。”解下铁剑交还给王焕,赵蟾腰间斜插桃枝,跑回自家祖宅所在的弄岁巷。

兴冲冲看皮影戏的百姓们一片唉声叹息,一下雨,这戏是看不成了。

戏班的班主从幕后抱拳走出来告知百姓,他们短时间不走了就待在镇子里,天晴后哪天都有戏看,如此一来,游居镇百姓们方才利索的回家。

外乡人购下宅子的,回宅睡觉,没买宅的,也自有落脚的地方。

王焕走近问班主:“你们有地方睡吗?”

“有的、有的,到犀照客栈去。”

点了点头,王焕返回斩妖司。

“他和那少年郎君身上有浓浓的鬼气。”青妹道。

“梆……”梆子声蓦地响了一声,混着雨水,声调低沉。

“这颗心千百载微漪不泛。”

“却为何今日里陡起狂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