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八十八章 金融

书名: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1

“对于我们犹太人而言,本心是什么呢?”维克多·沙逊看着前方那栋巍峨而壮观的帝国中央银行大厦,嘴里喃喃地说道:“那就是对金钱和财富无尽的追求,因为这是上帝的礼物,是上帝给人美好人生的祝福!”

在犹太教义里,是只承认犹太人是上帝的选民,不承认其它民族也有得到上帝拯救的可能,更不承认耶稣——这直接导致耶稣的死亡,因此导致了基督教的憎恨。犹太人在欧洲遭受的命运——被驱逐、歧视与屠杀,又一次验证了“上帝对自己的选民的眷顾”,也从潜意识深处加深了犹太人对这个世界的猜忌和不安。

因而,两千年以来,犹太人一直在寻求另一种护身的武器,一种不仅能保证自己的种族生存,又能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从而有权力统治其它种族的武器。

是的,他们找到了,那就是金钱!

对犹太人来说,金钱是通往天堂的阶梯,也是取得世界统治权的最有效武器。通过两千余年的历练,对金钱及其内涵的认识其它种族无出其右者。但对金钱作用的运用,犹太人却受到很大的制肘——因为他们的身份和地位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近两千年他们一直是被歧视和利用的对象,而没有任何政治的权力。

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英格兰、意大利、阿拉伯……,他们曾经满怀希望,想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扎根,继而繁衍族群,同时能坚守他们的信仰。然而,一次又一次的迫害和驱逐,让他们在遭到人身和财产巨大损失之余,也沦为一群居无定所、到处流浪的民族。

如今,他们来到了汉洲,来到了这个正在不断崛起的印度洋帝国。然后,他们便发现,这里的人民不仅勤劳和善良,而且极为友善和温和,没有表露出任何对犹太人那种赤果果的歧视和迫害。这里有健全而公正的法律,这里也有无数充满诱惑的商业机会,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国家的实力非常强大,可以借助他们对世界各地拓殖的脚步,进而延伸他们犹太人的商业触角,攥取更多的财富。

在汉洲考察游历一年后,维克多·沙逊愈发坚定了他的信念,汉洲,将会是他们犹太人最大的福地。他一边派出数波信使返回巴格达,报告汉洲的具体考察结果,希望家族尽快将人员和财富转移过来,一边着手布局商业网络。

是的,作为犹太人,最为熟悉、也是最为得心应手的商业活动莫过于金融业(高利贷)和贸易。于是,维克多·沙逊在犹太商会的指导和帮助下,在2月份时,向帝国中央银行大兴分行申请了银行牌照,投资十万元,建了一家名为沙逊商行的金融借贷公司,开始了在汉洲本土的商业活动。

为了快速拓展业务,维克多·沙逊在大兴的业务稍稍有了起色后,便准备在这个帝国的首都——长安建立第二家分支机构,为这里众多有钱人提供贴心的金融服务,并期望能结交几个能够庇护他们的“贵人”。

其实,维克多·沙逊为了早日能融入齐国的“主流”社会,也是撒了大笔的金钱。不说十几年前,为了在齐国人面前混个脸熟,在波斯商社开发建设布什尔港的时候,就投入了大量金钱,帮着齐国人搞港口建设和城市基础建设,与他们形成了一定的利益共同体。并且,在波斯商社的推荐下,沙逊家族还在埃及、印度、锡兰等地进行了数笔投资,跟着齐国人赚了点汤汤水水。

及至去年,抵达汉洲后,通过实地考察和细致分析,他赫然发现,齐国的金融市场发达程度丝毫不弱于欧洲的阿姆斯特丹和伦敦,若是以总量规模来看,更是超过整个欧洲地区。

不过,在与当地的犹太商会交流后,他获悉,齐国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控制力度较欧洲更为严格。

比如,私人要开办银行,必须要获得帝国中央银行的审核批准,领取相应的执业牌照,还要在中央银行缴纳一笔高额的保证金。

比如,对工厂、商社,尤其是对个人的借贷利率,不得超过20%。

比如,对外国政府和公司、个人发放贷款,必须向帝国金融管理部门报备并获得批准,方可实施。

尽管如此,维克多·沙逊依旧认为齐国是值得他们犹太人“投资”的。这个国家有世界上最为先进也是最为庞大的工业制造能力,也拥有世界上最为广阔的市场,他们还拥有印度洋地区、甚至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这所有的一切,都保证了这个帝国的未来发展上限将会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较于曾经自诩为日不落帝国的西班牙王国,以及昔日纵横海洋的荷兰,齐国的地缘优势无疑是最好的。独霸汉洲大陆,四周皆为浩瀚大洋,临近的无数岛屿也都沦为齐国的领地或者被划入势力范围之内,几无任何强敌威胁。

人口众多且幅员辽阔的东方大国——秦国,与齐国同宗同源,语言、文化和传统相似,并且还是齐国的主要移民来源地,双方保持着亲密而友好的合作关系。更兼之,秦国的战略侧重点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北方和西北的鞑靼人,根本不会与齐国爆发利益冲突。

而印度次大陆上的莫卧儿帝国,自数十年前被齐国一战而破后,便就此一蹶不振,并且在事实上已陷入分裂状态,再也无法遏制齐国对整个次大陆的蚕食和控制。

另外一个真神教帝国——波斯萨法维帝国,两年前竟然被一群来自阿富汗山区的部落武装给打翻在地,几欲亡国。目前,他们正借助于齐国力量,共同驱逐阿富汗部落武装,试图重新恢复帝国的统治。在这种情势下,齐国必将对波斯的控制更加深入和全面,迟早会沦为齐国的附庸。

至于奥斯曼帝国,其位于阿拉伯半岛和红海地区的领地,早就被齐国人渗透成筛子了,除了在政治上暂时还奉伊斯坦布尔为宗主外,经济上和军事上已然附庸齐国。据说,奥斯曼所欠的一屁股债务,绝大多数都是齐国人的,几乎将家里能抵押的东西都抵给了齐国。

环顾整个印度洋地区,你可以发现,在齐国面前,几乎就没有一个能打的,都匍匐在齐国人的脚下。

假以时日,待齐国的势力延伸至大西洋,乃至欧洲,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帝国将就此诞生。那么,寄居于这个帝国身体内部的犹太人,说不定就能摆脱两千多年来颠沛流离的流浪日子,随着这个国家一起发展壮大。

齐国人提出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语言的民族融合政策,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会扼杀他们犹太人的民族属性,削弱他们对犹太教义的皈依程度。但在维克多·沙逊看来,在这种思想意识占主导地位的齐国境内,种族的观念必然会被模糊了,而他们犹太人则可以巧妙的“融入”这个帝国的人民之中,在这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一旦自己的种族身份得到掩盖,犹太人就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政治天分——在金钱和煽动智慧的基础上。犹太人在历经千年“苦难”中,已充分认识到金钱和教育是通向权力大门的唯一通道,若能持之以恒地重视二者的作用,那么他们犹太人就能在不长的时间内使自己变成了这个国家内部少数的精英种族——握有金钱和知识,未来将很大概率去掌握巨大的权力,继而充分地利用了这种权力为自己的族群利益服务。

齐国需要不断开拓,为国内源源不断生产出来的工业制成品寻找更为广阔的市场,而他们犹太人则可以为之提供海量的金钱,从而将自己的利益捆绑到齐国的战车之上。

从全球的视野来看,在齐国崛起之前,荷兰才是世界经济的领袖。从某种意义上,荷兰算得上是第一个“现代经济体”,交易所、东印度股份公司和阿姆斯特丹银行构成了现代商业制度的雏形。

金融资本,即银行与公司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或者说,银行就是公司的一种。

很难想象,在一百年前,荷兰人便已经建立了一个利率只有不到5%的长期资本市场,资本成本被大大降低。相比之下,当时的英格兰借贷利息最低也要10%,西班牙,呃,这个不说也罢,西班牙国王甚至以20-30%的超高利率去借钱,都不被欧洲资本所青睐——无他,国家信誉太差了,财政几度宣布破产,将无数的债主坑得欲仙欲死。

一家支付5%利息的荷兰公司,可以比一家支付10%利息的英格兰公司要省两倍的融资成本。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英国东印度公司初始融资金额只有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十分之一。

尽管,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在1688年登上英国王位,为这个国家带来了大量的荷兰资本和先进的金融工具和手段,极大地促进了英国的金融业的发展,并使得伦敦很快取代了阿姆斯特丹的地位,成为新的金融中心。

但相比较齐国而言,伦敦的金融市场发育尚不完善,规模也比较偏小。要知道,仅在大兴,就有六十多家银行,还有十几家保险商社。至于在大兴以外的其他城市,银行数量更是超过两百家。在市场上交易和融资的各种有价证券,平均每年在1亿元以上。

早在三十多年前,齐国就以黄金储备为基础,发行纸币,更是加大了资金的流通速度,助推经济不断发展,使得这个国家始终保持着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齐国的债券市场,早在四十多年前,贷款利率就从12%迅速下降到6%-8%,到了目前,又下降到4%,甚至部分短期国债利率仅为3%。这一切都使得齐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获得绝对的融资优势。

齐国海军曾宣称,它能同时派遣两支强大的舰队到世界上任何两处最为遥远的地方,向敌人发起最为猛烈的进攻。

维克多·沙逊认为,这句话并不是在刻意地吓唬潜在的竞争对手,而是齐国人真的可以做到。因为,他们政府所拥有的雄厚无比财力足以实现这个目标。

他此次来长安开办银行,是经过几位齐国贵人推介,准备与一个经济实力雄厚,并且拥有皇室背景的商社合作,共同投资创立一家股份合资银行。为此,他已做好了利益让渡的准备,只要能与齐国主流商业资本交融,那么对他们犹太人的商业版图扩张,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沙逊先生,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一辆华贵的马车驶到帝国中央银行门口停了下来,周昊轩下车后,矜持地向等候许久的维克多·沙逊点头致意。

“哦,亲爱的周,其实,我在这里并没有等待太久的时间。能再次见到你,真是让我感到由衷的高兴。”维克多·沙逊紧走两步,来到周昊轩面前,摘下礼帽,微微弯腰致敬,脸上带着无比真挚的笑容。

“沙逊先生,伱若是想在我们齐国谋求更好的发展,我给你提个建议。”

“哦?”维克多·沙逊一副洗耳恭听的姿态,“我相信,你的建议,一定是非常有建设性,最终会让我受益良多。”

“沙逊先生,我建议你请一位好的汉语老师,教你说我们齐国的语言。这样,你才能更好地融入我们的国家,也能获取更多的商业机会。”周昊轩看了看沙逊身旁的通译,微微一笑,“像我们现在这样,彼此交流沟通还需要一个额外的通译,你不觉得有些麻烦吗?万一,通译错漏了某个重要信息的翻译,你很可能会遭受极大地损失。你说呢?”

“非常感谢你的建议。”维克多·沙逊认真地点了点头,说道:“有时间,我一定会请一个博学而又耐心的汉语老师。哦,亲爱的周,我这里不得不抱怨一下,你们的汉语虽然是一种非常美妙语言,但对我而言,真的很难学。”

“无妨,你只要多跟我们齐国人沟通交流,要不了多久,你一定可以像那些归化的夷……欧洲人那般,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周昊轩说着,抬头看了看帝国中央银行的大楼,“昨日,我父亲已经提前向分管执照审批的官员打过招呼了。咱们进去后,直接将相应资料递过去,今日就能批复下来。如此,我们投资合股的银行当可在最短时间开办起来。”

“周,你的办事效率,太让我震惊了!”维克多·沙逊闻言,立时堆满了笑容,恭维地说道:“我认为,我们的合股银行在你的参与管理下,一定会发大财!”

“呵呵……,大家一起发财!”周昊轩笑着应道。

这夷人还真上道,为了获得他们周家的支持,明明出了大半的资金,却仅仅要了51%的控股权,那不就是看中了他们拥有的官商两头巨大的能量嘛!

“行了,咱们也不要在这耽搁了。”周昊轩伸手示意维克多·沙逊随他一起进入帝国中央银行大楼,“这事办完了,我得去一位重要的皇室成员府邸,代表我们周家以示慰问。唉,你说昨晚大兴城那场大火,怎么就好巧不巧地将这位大人物的亲眷烧死在里面?……这可是出了大事了!”

维克多·沙逊听完通译翻译的话后,脸色不由一僵,咯噔一下,心猛地提了起来。

他口中所提到的大兴城火灾,该不会发生在那片临近犹太商馆的破旧街区吧?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