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家父楚霸王,被围垓下

作者:火牛风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五十六章 粗暴对待

书名:家父楚霸王,被围垓下 作者:火牛风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8

赵国都城,襄城。王宫内。

年纪老迈的赵王张耳躺在床榻之上,面色灰丧,气息奄奄,一副油尽灯枯的模样。

儿子张敖一脸悲痛,跪在床榻之前,亲自服侍伺候。

张耳的一生,堪称传奇,是秦兴、秦亡这段风云变幻历史的亲历者、活化石。只是而今这块“活化石”眼看着走到生命尽头,就要“化”掉“入土为安”了。

张耳年少时是魏国信陵君的门客。信陵君死后,流亡到外黄县时,娶了当地一个豪富的寡妇。有了寡妇钱财的支持,他以信陵君作为榜样,仗义疏财,结交游侠,收拢门客,有了偌大的名头,并因之担任了外黄县令。这期间刘邦还慕名投到他门下住了几个月,两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秦灭魏后,张耳和友人陈余不愿事秦,改名换姓进行逃亡。在陈胜、吴广起义后,立时投奔加入,被任为左右校尉。

不得不说,在秦末乱世中,张耳也算是踩对了时代的风口,在短短几年内,迅速从一名卑贱的无名小卒就此一路扶摇直上,最后做到了赵国的丞相。

没错,这个赵国,就是霸王“破釜沉舟”所救的赵国。

当时面对大秦强军的猛攻,张耳斩杀掉国内投降的杂音,力主顽抗,积极组织抵御,并命人传信诸侯进行求救,从而以此入了霸王的眼。后来霸王分封诸侯,就将他立为了常山王。

只是在接下来的汉楚大战,张耳又倒向了汉营。他配合着韩信攻下了赵地,刘邦念及两人的私交旧情,将他立为了赵王,并将自己的女儿鲁元公主嫁给了他的儿子张敖。

“燕国使者还在城内?”张耳吃力的道。

“是的,父王。”想到王国即将面临的严峻形势,张敖脸上悲痛稍稍消散,代之的是一抹儿忧虑,“据使者说,大楚长公子带领大军将燕国都城蓟县给重重包围,日夜攻打,蓟县眼看着危在旦夕。燕、赵、韩三国唇亡齿寒,理应守望相助,因而希望我们尽快出兵,前去救援。”

“依你之见当如何?”张耳喘息着问道。

“当然是救!”张敖急道,“我们三国都属汉营,而今大楚项昌以臧荼背叛大楚的名义对他进行征伐。一旦灭了燕国后,岂有停止不前的道理,只会继续鲸吞虎咽,灭我赵及韩国!如此被其各个击破,我们三国根本难以久存,只有被全部覆灭一途!”

张耳嘴角牵扯,一丝嘲弄浮现,语气淡然道:“你说的也对!但我问你,集合燕、韩,加上我大赵,三国兵力,比之汉营如何?”

张敖一愣,不假思索摇头道:“那自然是大大不如!我们三国,燕国臧荼实力最强,有五万军。我们赵国刚刚立国,兵力不足两万。至于韩国,也不过三万军而已。如此区区十万军,并且兵不精、将不猛,又那里能比得上汉营?嘶,父王,您的意思,那怕我们去救,也将是徒劳无功,甚或大败亏输?”

张耳微微闭目,静默无声。

“可是,不去救,坐看燕国被灭吗?那接下来面对大楚重兵来攻,我们又将如何自处?”张敖皱眉不解道。

张耳轻叹口气,再次吃力睁开眼,老脸一抹苦意泛起:“莫非到了现在,你还在幻想能保全赵国不成?刘邦麾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兵力更足足有六十万众,最终却落了个惨淡收场,败退关中。以我们三国些微兵力,又能有何作为?”

张敖不以为然,摇头道:“汉王以往在项羽手下败过多少次,最终还不都是反败为胜?有关中这个大本营在,有广大疆域为支撑,重整旗鼓再来与大楚战过,鹿死谁手还未定呢。”

“你呀,看得浅薄了。此战,与以往都不一样。汉营此番是真正伤筋动骨,元气大伤,甚至应该说是遭遇致命重创才对!接下来汉营,就怕只有日渐江河日下的份儿了。”

张敖没有想到父亲这么不看好大汉,不由得一惊,本能就想反驳,然而想到父亲以往谋事无有不中,对世事判断与看法更堪称精准,又不敢不信。

“那、那我们接下来,应怎么做?”张敖心虚之下,嗫嚅问道。

“走!干脆利落的走!直接将封国舍弃而走!”张耳干脆利落道。

“啊?”张敖吃一惊,不免大为不舍,——自己还没有坐上王位呢,偌大一个王国,真个说舍弃就要舍弃掉?

“不走,继续留在这儿,结局就是国破、族灭,你想这样吗?”张耳语气幽幽,神色萧索而惆怅。

张敖身躯一颤,脸色疏忽变得青白,——相比之下,无疑还是性命更重要一些。可又一想,新的难题又涌了上来:“父王,即使我们弃国而走,可我们身为汉王所封的诸侯王,如此不战而逃,汉王会不会勃然大怒?况且,刚才您也说汉营接下来将江河日下,根本无力与大楚对战,那我们前去投奔,最终还不是……”

“因此,仅仅是你带领妻子与家族老小前去,至于我,继续留在赵国。刘邦封的是我为赵王,又不是你,你何来弃地之罪?你就以妻子想念母亲吕雉为由,再将封国的精兵都挑选出来带上,到时候刘邦没有借口治罪于你,又看在这支精兵的份上,可保你及满族老小无虞。”

“至于你说汉营形势危急,去投,不免也是前途堪忧。可为今之计又能如何?你娶了刘邦女儿,我们张家已经与汉营捆绑在了一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汉营若真个一败涂地,大楚得鼎,放眼天下,又那里有我们容身之地?因此眼下只有赌了,赌刘邦能够凭借函谷关之险,像当年秦国挡住六国一样,阻挡住大楚进攻的步伐了。”

长篇大论说了这么多,张耳呼吸粗重,精神越发萎靡,死灰色的老脸一层蜡黄涌现。

“听明白了吗?”张耳吃力的道。

张敖强忍着泪水,用力点头:“父亲,听明白了!”

“听明白,赶紧走!赶紧走!我再给你撑几日,一旦我死了,你就走不得了!赶紧走!”张耳疲倦至极的慢慢闭上眼,却喃喃连声催促道。

张敖悲切呼喊了一声,跪地重重拜了几拜,起身掩面匆匆出寝宫而去。    不知过了多久,张耳慢慢又积蓄了些许精力,迟滞的睁开双眼,目光空洞看着头顶的帷幕,一脸疑惑的喃喃道:“垓下之战,大汉明明占尽优势,怎么会败呢?不应该啊!”

在蓟县城下略作休整,巢车、临车、攻城锤等等攻城器械飞快完成组装,伴随着遒劲的号角声,大楚军终于开始了攻城。

凭借这些器械,大楚军士攻势堪称猛烈。

身为燕王臧荼最为倚重信任的将领、蓟县城防主将高茂,放在秦末乱世来说,无论军略还是个人武勇,算二流都勉强。面对大楚军的进攻,顾此失彼,应付不迭,好几次差点被大楚给一举攻破。

幸而在他麾下听命的王周、季必二将,守城对敌经验堪称丰富,尽心尽力协助他查漏补缺,指派军士进行防御,方数次转危为安,勉强坚守了下来。

大楚军似乎也意识到了守军的头铁,在攻了几天后,渐渐变得势头大为疲弱,攻城力度一日弱过一日。

闻听消息的臧荼,带着儿子臧衍登上城头,在高茂等将领的陪同下查看城外大楚军情况,发现大楚军果真士气不振,军容散漫,禁不住长松口气。

“大王,大楚军已经没有多少战心,应该拖延不了多久了,很快就会退军,毕竟严酷寒冬将至,到时候攻城更加不利。”高茂拱手,神色自信的道。

臧荼连连点头。

臧衍也很是兴奋,瞪着城外散漫的大楚军营,忍不住道:“大将军,要是我们现在引军突袭,会不会将大楚军一举击溃,取得大胜?”

臧荼一听,双眼一亮,也看向了高茂。

高茂一怔,不由转头看向了身后的王周、季必二将。

季必上前一步,摇了摇头,断然道:“不可!大楚足有五万军,特别还有两万骑军,战力不容小觑,很难一举打败。而一旦我们失利,眼下的大好形势就怕就要失去。”

王周也点头道:“不错!况且韩王信不是已经传信来,亲自带领了三万大军前来救援?待韩军抵达后,我们里应外合,同时进攻,即使不能够将之一举打败,也足以让之狠狠吃上一场败仗。”

臧荼看了看二将,再看了看高茂,缓缓点头,看着城外的楚军,铜铃般的双眼凶光闪烁,恶狠狠道:“到时候诸位将军千万不要留手,一定要倾尽全力,最好能够将项昌小儿给斩杀于此!据闻垓下之战,占据绝对优势的刘邦老儿之所以最终大败亏输,就在于此子身上。只要斩杀掉此子,剩余项羽一介勇夫,根本无足挂怀。到时候,呵呵呵,我臧荼也未必没有帝王之望!而如若我真有那一天,诸位将军也必都有王位之封!”

高茂与王周、季必二将大喜,潮红着脸,跪地慨然应喏。

接下来在大楚军稀稀拉拉疲软无力的攻势下,时间慢慢来到了七八日后的一个下午。蓟县城西南方,忽然嘹亮的号角吹响,一支三万众的大军渐渐出现在地平线,荡妇一样招摇摆动的华丽旗帜上,书写了一个大大的“韩”字!

——韩王信倾举国之军,亲自率领,长途跋涉,终于抵达了他所救援的蓟县城下。

闻听音讯,喜不自禁的臧荼再次出了王宫,舍弃了酒色享乐,拖着肥胖如球的躯体气喘吁吁爬上城头查看。

看着大韩军队漫无边际,雄壮威武,那怕长途赶来,依旧不见多少疲态,臧荼满面笑容,喜不自禁。然而想到出使赵国的使者回报,赵王张耳对自己的求援根本置之不理,丝毫没有出兵救援的意图,禁不住脸色又阴沉了下来。

这时大楚阵营显然也早探查到大韩军的到来,军队整顿,列队森严,警惕以待。

剧烈飘摇的旗帜下,身躯高大健硕的韩王信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顾盼自威,那怕蓟县城下围困的大楚军足有五万众,依旧满不在乎,神色倨傲。

韩王信是战国时韩国襄王庶孙,公子虮虱之子,身高八尺五寸,生得孔武有力,堪称当时一等一的战将。

作为韩国贵族的他,在全天下尽皆反秦的浪潮中,加入了刘邦军,并立时被拜为了将军。此后他跟随刘邦一直攻入关中。在秦亡后,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他又跟随刘邦前往汉中。

后来刘邦出兵与大楚争夺天下,项羽所封的诸侯王都到各自的封地去了,只有韩王韩成因没有跟随项羽征战,没有战功,霸王改封他为穰侯,不久后又将他给诛杀,因此韩国处于没有封王的状态。刘邦见是机会,就拜韩王信为韩太尉,派他带兵攻取韩地,并承诺将来会封他为韩王。

当时韩王信可以说是临危受命,但他昂然不惧,到了韩地也是不负刘邦所望,表现堪称亮眼,不仅顺利攻取了韩国大部分疆域,还迫使霸王所立的新韩王郑昌投降,故而因功被刘邦真个立为了韩王。

不得不说,在乱世之中能够打下偌大疆域,建立一国,那怕占据了出身的便宜,依旧自身才干堪称当世顶尖了。

正因为军略过人,加上自恃武勇,而所畏惧的项羽又前去追击刘邦,对于乳臭未干的项昌根本没有放在眼里,韩王信在接到了臧荼的求救信后,才立时整顿军队,急急前来救援。

为人骄狂,却并不鲁莽,韩王信深知劳师远征是大忌,因此在距离蓟县还有百里时,驻扎军队,好生修养了一日。而今抵达蓟县城下,看着军容颇为散乱的大楚军,神色不屑,就要派人进城拜见臧荼,商讨两军同时出兵前后夹击大楚军事宜。

那知就在此时,一直懒洋洋、状态低迷的大楚军,其中两万骑军忽然动了,像是一柄擦去了锈迹、重新变得寒芒四射的神兵般,招呼也不打一个,就在城头燕国君臣将领眼睁睁看着中,对着韩王信的三万韩军展开了凶猛的攻击。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