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家父楚霸王,被围垓下

作者:火牛风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章 无上使命

书名:家父楚霸王,被围垓下 作者:火牛风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8

“呜——”

低沉悲怆的号角声,似带呜咽之声,在垓下城东的连绵小山岭间回荡不已。

背阴的山坡上,从山顶到山脚,密密麻麻,遍布着一排排整齐排列的新立坟茔。

山顶,书写“大楚英灵”的巨大白绸幡,高高张挂,迎风飘展。

在悲凉的号角声中,大楚所有重将臣僚,或全身甲胄,或高冠博带,拱手庄重而立,看着站立最前身形雄伟的霸王,一脸肃穆,向着新修建的安葬了战死将领军官兵士的“英灵园”进行祭奠。

在重将臣僚身后,从山顶到山脚,在山路上,在树林间,在每一座坟茔前,站立着数千军官、勇猛作战战功卓著的兵士所组成的巨大祭奠队伍。

此外垓下城内外的军营,所有将领兵士,这一刻也全挺立如标枪,面向着东方战士陵园的方向。

秋风萧瑟,山岭寂肃。

唯有安抚英灵沉眠的号角声传响山谷。

对战死兵士尸身进行妥善安葬,建立专门陵园墓地,并且举行如此隆重仪式,是所有大楚重将臣僚所没有想到的。

而这一切的策划与推动者,自然还是项昌后将军。

想到项昌前番在军营中推行的一系列军略,特别是“大楚军功封赏制”,居然真个大幅提升了兵士战斗力。与大汉的这场大战,左中右三军愣是只有他率领的右军取得全功。战后所有重将臣僚不等霸王示意,动用各自手段,利用多方渠道,将右军那一战的经过细节了解了个透彻。三万军正面对战,愣是将大汉名将孔熙指挥的六万大军给强行推平,彻底打崩,了解完后,面对右军这等宛如梦幻般的超强战力,所有重将臣僚心中只余两个字:震撼。

项昌推行的诸多军略,特别是“大楚军功封赏制”,明面上在霸王力压之下,在大楚整个军营进行实行,实则在诸多将领或明或暗的抵触与忽视下,一直是遮遮掩掩,含含混混,只有项昌的右军推行的最彻底。

而今最终结果出来,项昌右军用超强的战斗力、卓著的战功,在大楚所有抵触将领的脸颊上狠狠来了一记。

对此霸王没有多说什么。然而所有重将臣僚这段时间见到霸王,都是面色讪讪,情知自己的小心思算是暴露无遗,对于“大楚军功封赏制”自然也不敢再有丝毫阻滞,第一时间将这一战各自麾下斩杀立功的兵士、军官、将领,给梳理出来,根据封赏制丝毫不大折扣进行兑现,并且也都规规矩矩请了霸王前去颁布赏赐。

对于项昌长公子提议推行的一切军略,也空前重视,不仅不再唧唧歪歪,而是老老实实推行。比如当前的这战死兵士的妥善安葬,举行祭奠仪式。

祭奠仪式举行完毕,项羽缓缓站直身躯,回过身来,看着从山顶到山脚下站立的将领、臣僚、军官、兵士,看着一座座新立的坟茔,忽然一股莫名情绪涌动起来,自护卫手中接过了一个牛皮大喇叭,大声道:

“今日,我们在这儿祭奠我们战死的袍泽兄弟!自起兵反秦至今,经年血战,无数将士战死疆场,头枕青山,魂归地母。有人疑问,他们的死,是不是白费?他们的死,是不是值得?毕竟人死如灯灭,一了百了。在这儿我要说的是,他们的死绝对不是白费,他们的死绝对值得。他们,是我大楚的骨鲠、是我大楚的英灵。

他们,是倒在了建立一个富足强盛新大楚国的道路上的。为了这个目标,今日,他们倒在路上,后面,还将有万万千千的弟兄,包括我、包括当前站立的所有将领臣僚,都做好了随时倒在这条路上的准备!我们,死而无怨无悔!

在我心中,一直拥有一个梦想,从东方太阳升起,到西方太阳落下,从北方四季严寒冰封,到南海全年温暖如春,尽是我大楚帝国疆域!

在我心中,一直拥有一个梦想,在大楚,在这个新帝国,君主英明神武,雄才大略,旌旗所指,光耀四方,同时又心怀悲悯,慷慨仁慈,爱民恤弱,正直坦荡。

在我心中,一直拥有一个梦想,在大楚,在这个新帝国,所有贵族、官员,品行高贵,举止端正,德才兼备,襟怀宽广,清慎勤能。

在我心中,一直拥有一个梦想,在大楚,在这个新帝国,兵、商、民、工,各行各业,各司其职,安居乐业,生活安稳富足。

在我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在大楚,在这个新帝国,四海升平,马放南山,刀兵入库,百姓不再遭受战争苦难,不再忍受亲人生离死别之痛,永享太平之乐。

在我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在大楚,在这个新帝国,无饥馑之患,无冻饿之人。须发斑白的老人能够安养晚年,有暖和的皮袄穿。孩童能够无忧无虑健康长大,孤寡老弱伤残能够得到妥善照顾。寻常家庭不时能够有肉吃。

在我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在大楚,在这个新帝国,民众通情达理,谦和有智。每个城池、每个村庄,认认真真办学校,让每个孩子能够读书识字,接受教育。

在我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让我的帝国,让我的民众,永远站立世界中央,永远辉煌富足强大。

我的将士们,在此,作为你们的王,我要问,你们可愿与我一起去建成这个帝国,实现这——个——梦——想?”

说到最后,项羽陡然右手握拳,振臂一声厉呼。

此帛书已传遍三军,并且由都尉负责告知到他们每一位军士。将领、军官、军士们原本将信将疑,而今听霸王亲口所言,再无怀疑,一个个热血涌荡,满目憧憬,完全被项羽所描绘的那副新帝国的美好景象给迷住,不能自已。

特别那些平民出身的军官与兵士,浑身热血涌动,一颗心脏好像要自喉咙跳出来一样,同时振臂高呼:

“愿!”

“愿!”

“愿!”

声如雷震,山谷回响,自广袤无边的大地远远传播了出去。

同一时间,项昌带领一千骑兵悄然离了军营,向着南方旧楚故地驰骋而去。

听闻东方山谷传来的吼响,项昌脸庞笑容灿烂,这一刻,穿到这个世间以来的迷茫、恐惧、虚怯,一扫而光,代之的是无尽的坚定、骄傲、自信:

“老子来到这个世界,不是带来了铁与血,而是秉承无上的使命!老子要让这片深沉挚爱、古老而神圣的土地,让这个历史悠久聪明智慧勤劳善良的族群,消除野蛮、粗鄙、自私、贪婪、愚昧,加速富庶高贵进程,重重投射进一束文明之光……”

与汉营这一战要说最大收获,就是夺取了一大批战马。死掉的吃肉,腿折腿瘸的配种,完好无损的也有两万余匹,因此项昌带的这支骑军尽皆奢侈到一骑三马,并且全是高头雄壮的良驹。

疾驰一日,换马人不歇,及待徬晚时分,距离垓下已远。

西方平坦苍茫的原野上,一轮光束收敛的赤红巨日缓缓向着地平线沉下。劲冽的秋风像是上天挥下的鞭子,不断抽打着凋零的树木、衰败的杂草。

项昌勒骑而立,静静看着这副绚丽的图卷,禁不住轻声吟诵:

“经年尘土满征衣,遍观秋风凋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声劲碎余晖。”

侍立身后的屈复,贵族出身,颇具文采,神色大讶:“将军,这是诗吗?与诗经很不相同,感觉更、更直白易懂呃。”

项昌尴尬一笑,摆了摆手,没有就这个话题聊下去。

此时前方四下飞探寻找安营地的探骑,回来禀报,在东方不远有一处小村落,可以休憩。

项昌点头,引骑军向东方跑出不多远,果真一个小村庄出现在视野里。典型的北方村庄,被一圈矮矮的夯土墙围了起来。墙外杂乱长着一大圈柳、槐、杨等大树。墙内的房舍全是黄土夯墙,灰白蓬枯的茅草覆顶。有不少好像无人居住,屋顶都塌陷掉了。

这时有蓬头垢面、衣衫破烂的村民,偷偷趴在矮墙上,用惊恐、憎恨的眼神向外张望。

项昌原本想进村歇息,看着这一幕,暗暗叹息一声,发现村南有一片打谷场,就下令到打谷场安营。

众将士大感意外,却不敢违抗军令。打谷场极为宽敞,容纳千骑绰绰有余。散出十几探骑远远向着四面八方警戒,其余骑兵忙碌的安扎帐篷,或者去不远的水塘取水,清洗饮喂战马。

随着巨日沉没,天色黑了下来,打谷场上燃起了篝火,骑兵们一边喝着煮沸的热汤,一边美美吃着用头盔煮熟的小米与马肉混合的肉糜。

在周殷协助下,项昌制定了足有几十条、极为细致的大军安营条例,比如不准随便乱喝生水,比如保持军营清洁规整,比如不准赌博叫嚷等等。开始骑士们自然很不习惯,屡屡违反,被护军都尉周殷狠狠抽了几次鞭子后,就慢慢都遵守了。

一切收拾完毕,吃完了肉糜,骑兵们围着篝火堆团团而坐,开始了每天晚上的例行学习。

学习的内容很不相同,有时是军规条例,有时是如何行军,有时是如何布阵,有时是与敌人攻杀实战技巧。

每天晚上必不可少的,是必须学会两个字。

今天晚上不同,学完字后,贵族出身的中级军官高举着一份帛书,红光满面的轮流大声宣读着一份霸王诏令。每读一条,还用平民出身的文盲骑兵能听懂的大白话,再详细解说一遍。

就在读的正热乎,一位浑身干瘦,须发花白蓬乱的老翁,穿着浆洗干净,却打着布丁的灰褐色袍子,带着几十名赤着上身,仅仅腰间围了一块布片、同样干瘦的壮年汉子,肩扛手抬着热汤,小米与野菜熬煮的糊糊,战兢兢的走出了村子,摸到营地边来,向守卫的骑兵恳请求见主将。

项昌接到骑兵传报,忙带着周殷迎了出去,见老翁身后的青壮年村民所抗抬之物,立时明白这是来劳军的。

项昌笑容满面,向老翁略作询问,原来这是一个王姓聚居的村落,老翁是族长,名王何季。连年征战,村子仅仅还有百余户人家,并且大多都是老弱,壮年只有这几十名了。

见这些精壮凶恶、一看就不是善类的骑兵,没有像以往的军队那般进村祸祸,而是驻扎村外,村内百姓大为意外,终究不敢将他们视而不见,犹豫再三,族长王何季硬着头皮前来劳军,而今见小将军颇为和善,方稍稍放下心来。

听族长皱着眉头,搜肠刮肚,磕磕绊绊说着半文不白的劳军话语,却绝口不提让王师进村歇息的话,项昌一笑,一边将老翁迎进军营。一边温声道:

“老丈不必惊慌,我的这些兵士都是出身咱们楚地的平民,等于是咱们的子弟兵,此后他们绝不会再做出骚扰你们的举动。一旦再出现那种情况,我定会严惩不饶。”

说着他挥手让骑兵将米粥糊糊收了起来,然后用晒干的马肉将器具装满作为回礼,让村内壮年给抬回去。

没有想到这些军士这么大方,看着那些黑黝黝的马肉块,村子的壮年们双眼放光,喉头不住飞快蠕动,也就是还在军营,否则能扑上去嘶啃起来。

王何季这时已知项昌身份,听闻是大楚霸王的长公子,慌忙跪地磕头,项昌拉了半天才拉起来。

大楚长公子富有四海,自然不屑于抢劫自己这个破落小村子,王何季这时才真正放下心来。这时见村内壮年浑身冒着热气,看着项昌回赠的马肉一副饿死鬼投胎的垂涎样子,感觉丢了人,禁不住大气。

王何季又自壮年中拉出了七八名十几岁面黄肌瘦的女子,堆着满脸谄笑,向项昌推过来。

项昌愕然,不知这位族长是什么意思。

站立身后的一干将领顿时露出诡异的笑容。

周殷探过头来,低声说了几句什么。项昌面色阴沉了下去。

这些女子却是王何季送来给他与军中将领侍寝的。以前军队进村,不仅强征壮丁,抢夺平民的吃食,欺负女子的事儿更是家常便饭。

见这些兵士大爷不进村,不骚扰,族长王何季却不敢不识趣,故而不仅咬牙将村子仅有的一点存粮分出一半熬粥送来,连带侍寝的女子也不敢不备好。

项昌自然态度坚决的拒绝了,让村子壮年们将马肉与女子送回村去。

对于项昌这般举止,周殷倒是毫不意外。在垓下时,项昌将侍女全都送到了伤兵营照顾伤兵,与英布一道大败刘邦后军俘虏了诸多美姬,也一个未取,都分给了兵士,——以他这等年纪的精壮少年那有不好女色,却这般自我要求堪称严酷,自然所谋甚大了。

这一点,无疑是最得周殷赞赏。他的旧主霸王之所以大失人心,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以前对自己欲望丝毫不加节制与控制,那叫一个随心所欲,恣意妄为。当然前番被大汉的接连爆锤下,在项昌的大力规劝下,而今也有了截然改观。

项昌热情招呼族长在篝火旁坐下:“夜来无事,老丈不妨也与我们一起坐坐,参加一下我们的篝火夜学。”

老丈对什么夜学没有什么兴趣,然而项昌长公子邀请,也就尽量庄重的在篝火旁跪坐好,侧耳聆听。

“……

未来的大楚新帝国,兵、商、民、工,各行各业,各司其职,安居乐业,生活安稳富足。

未来的大楚新帝国,四海升平,马放南山,刀兵入库,百姓不再遭受战争苦难,不再忍受亲人生离死别之痛,永享太平之乐。

未来的大楚新帝国,无饥馑之患,无冻饿之人。须发斑白的老人能够安养晚年,有暖和的皮袄穿。孩童能够无忧无虑健康长大,孤寡老弱伤残能够得到妥善照顾。寻常家庭不时能够有肉吃。

……”

围着篝火堆,听着贵族出身的将领宣读讲解着霸王的诏令,想象着上面描绘的那副做梦都不敢想的富庶昌盛的景象,没有战争,所有人都能够安居乐业;没有饥馑,所有人都能够穿得暖、吃得饱,不时还能吃顿肉,孩子们还能识字学习……所有军官、骑兵都是满脸憧憬。

“要是以后真能过上这样的日子,真是死也甘愿。”姿势别扭跪坐在项昌身旁的族长王何季,听不几句就完全入迷了,一脸惆怅的叹息着道。

项昌微微笑着看着他,无比认真而坚定的道:“一定能够实现的,老丈。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强盛的帝国。”

王何季“呵呵”笑着,连连点头,神情却是有些敷衍,并不如何热切。也是,以他的年纪,经历了足够多的沧桑,自然不会听年龄可以做他孙子的小年轻吹几句牛逼,就轻易去相信什么。

那怕他是大楚霸王的儿子。

见老翁神色不信,项昌也不气馁,情知饭总是要一口一口吃,路总要一步一步走,而自己此番毕竟算是真正意义的出发上路了。

只要出发了,那一步一步走的坚实,笃行不怠,总有一天会走到的。而到那时,所有不相信的、怀疑的,甚或反对的,自然而然也就都相信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