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家父楚霸王,被围垓下

作者:火牛风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九十七章 胆魄过人

书名:家父楚霸王,被围垓下 作者:火牛风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8

韩信御军一向泰然自若,沉稳安然,那怕大败,也鲜少有发怒时候,而今这般失态,显然是真个怒极了!

关键是孔熙军不到位,韩信即使后续大军赶上来,也不过是与楚中军混战一场,根本达不到消灭大楚中军有生力量的目的。

一旦让大楚中军安然脱离战场,退回垓下城,即使左右军取胜,那也算不得大竟全功。

想到此战前汉王刘邦对自己的殷殷嘱托,以及自己当时出于自信慨然立下的军令状,保证此战一定一举剿灭项羽大楚军,韩信心头更加焦急。

至于孔熙军有没有可能被项昌军给击败从而迟迟不至,这个猜测根本就不在韩信的选项内,他想都不曾想过。

游弋了半响,见钟离眛布阵谨严,楚军那怕撤退依旧阵列严整,防御周密,特别那支骑军一直徐徐跟随,不仅将步军护持的滴水不漏,更蓄势待发,大有不动如山、动如雷霆的意味儿,让韩信骑军根本找不到什么可乘之机。

韩信眉头越皱越紧。

“大将军,下令硬冲吧!项籍不在,应该是救援他小崽子的右军去了,因而将孔熙军也给拖住了。”郦商想到了一种可能,上前进谏道。

韩信缓缓颌首,垓下城越来越近,城头开始有号角吹响,显然城中守军已经做好准备,随时都有可能出城救援,再拖延下去真个更没有机会了,微微叹道:“也罢!全部将这支楚军留下是不可能了,那就能够杀伤多少就是多少吧!”说到最后,他语气冷冽,强大杀机冲天而起。

“好消息、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这时,一支上百之众的骑军从东飞驰而来,充满了欢喜意味的连声高叫着。

声浪入耳,蹄声湍急,汉、楚两军将士纷纷翘头看去。

见那支骑军嘴边举着牛皮大喇叭,又是自东方而来,韩信刚刚舒缓的眉头再次皱起。

“项昌将军大破汉军,汉军主将孔熙被斩,六万汉军全军覆没!”

听这支骑兵的呼喊,面对周围游弋的汉骑军,如芒在背精神紧绷的大楚军上下大喜过望,发出一阵阵欢呼。

主将钟离昧也是惊喜交集,心头涌上强烈的不真实感:大败汉军,击杀孔熙,项昌长公子能做到这一步?

自英布军大败,钟离昧也立即敏锐意识到大楚中军危险了,接到项羽号角传递的军令,立时明白霸王意图,一边指挥大军撤退,一边调遣诸将务必保证行军队列严密。

而韩信引军前来突袭,也证实了他与霸王的猜想,一旦孔熙军再击垮项昌,引军前来汇合,他们大楚中军就完了。

心下焦虑不安的钟离昧只寄希望霸王一万骑军能够拖住孔熙军,那么他指挥中军,有项冠骑军护持,有项声城内军支援,还有希望撤回垓下。

当然代价不可避免要付出的。

据钟离昧估算,项冠骑军就怕至少要折掉一半,步军能够保住三分之二就算不错,毕竟那个男人用兵太可怕了,此番前来显然是志在必得。

至于项昌及他麾下的三万军,已被他遗忘掉了。

在钟离眛大将军的下意识里,已覆灭在孔熙手中,特别项昌,是不是还活着都两说,自然不值得他再去多想。

然而,出乎钟离昧大将军意料的是,项昌竟然战胜了孔熙军,取得大胜,实打实给了他一个天大惊喜!

“这小子莫非真是与霸王一样的用兵天才?!”钟离昧喜不自禁的喃喃嘀咕着。

对于大楚军的振奋嚎叫,汉军将领郦商神色惊疑,本能脱口叫道:“孔熙会被那小儿击败,这、这怎么可能?那小儿是霸王儿子,不是霸王,何至于强到这般地步?”

韩信不屑一笑,扫了郦商一眼,似乎对于他一惊一乍颇为不满,冷然道:“不必多想,这想必又是项昌小儿的诈计,企图以此唬住我大汉军,让大楚中军得以安然脱身!”

郦商一听,想到垓下城项昌游说三王时的一屁三谎,将三王与自己的汉军阵营糊弄的团团转的层出不穷的诡计,立时也放松下心神,谩骂道:

“这小儿吃到了甜头,没完没了起来。以他那点儿可怜的军阵策略,我想不至于能击败孔熙。大将军,下令吧,不能给楚军喘息之机,咱们急击勿失。”

韩信缓缓点头,刚要下达军令,忽然远远见垓下城头守军,对着东方一阵猛烈挥舞旗帜,旋即一边欢呼一边飞快自城头消失不见。紧接着城门大开,一支骑军蜂涌而出,对着伺机而动的汉军冲锋过来。

韩信短浓的眉毛一挑,不等他做出反应,东方一条滚滚土龙腾空而起,旋即有密集如潮的马蹄声传来。

游弋探查的探骑,飞速来报:“大将军,项羽带大楚骑军奔袭而来!”

至此再无怀疑,韩信与郦商相顾失色!

不用说他们两人,大汉阵营上下就没有谁想过孔熙能败在项昌手中,所有骑将骇然大惊。

韩信长吐出口气,脸上的愤怒、恼火、不甘,瞬间消失不见,冷冷道:“传令,退军!”

郦商心头一沉,一层浓重苦涩泛起:韩信费了偌大心机筹谋的这盘大棋,至此算是功亏一篑!

将手中马鞭恨恨投掷地上,韩信须发飞扬,一声断喝:“坏我大计,孔熙,我必斩他!”

项羽引骑军赶到,见韩信退走军阵严整,没有可乘之机,也就按捺下再战的心思,护持着大军缓缓退回垓下。

钟离昧、桓楚、季布、项冠都迫不及待策骑过来,询问项昌如何大败孔熙。项羽也是颇喜,刚要说话,忽然想起项昌取得这般战绩,“大楚军功封赏制”功不可没,深深看了诸将一眼,淡声道:“待战后让长公子详细为你们解说。”

诸将相互对望,不明所以。

项羽终究放心不下项昌,见钟离昧军危机已经解,派遣项冠引五千骑军再去接应项昌。

抵达垓下城下,又与率军出城接应的项声、周殷、武涉汇合,就此安然退回城内。

到了这时,项羽才想起被韩信胖揍的英布,略一踌躇,拨转马头,向城西英布军营垒而去,打算前去抚慰一番。

抵达英布军营垒,纵目四顾,项羽大惊,就见英布军营垒空空荡荡,一人也无。

正惊疑不定,自垓下城方向,两骑疾驰而来,却是英布派遣的使者,在垓下城内等待项羽,听闻霸王前来英布营地,又忙赶来。

“我家大王败于韩信之手,无颜见霸王,已引军返回封国,待招募士卒,整顿军马,积备粮草,蓄积起充足实力,再来襄助霸王。”

听使者无比恭谨的禀告详情,项羽面容阴沉了下来。

以他的聪明那里还不明白,英布大败后,显然也立即明白了韩信的筹谋企图,暗暗估算大楚此番是必败无疑,因此抢先一步,引着残兵败将逃回封国,大肆扩军备战自保了。

这厮有“大杀器”马镫,还大败亏输,差点让自己万劫不复,项羽本来就大为恼火,而今见他败了也就罢了,居然还干脆利落做了逃军,更加怒不可遏。

让他有些不解的是,以他对英布的了解,行军布阵是把好手,对于这等大势的判断及反应,不至于这般快、这般决绝才对。

旁边的周殷冷冷对使者道:“你家大王溃败,我派军接应,见有汉营陈平的使者面见你家大王,然后英布就带着败军丢弃大楚不顾,返回了九江封国,是也不是?”

使者大惊。

项羽大怒:“其心可诛!其心可诛!季布,速整一万骑军,待我追赶上,痛击这厮。”

季布狞着脸,答应一声,就要去整顿骑军,项庄上前一步,厉声将之喝退,然后拱手对项羽急道:“霸王,九江王是军败自惭,返回封地是为我大楚整顿军马,有功无过,怎能追击?”

项羽见项庄对自己军令胆敢异议,更加暴怒,重瞳圆睁,一股暴虐雄浑的磅礴气势涌动:“给我滚开!”

感应到主人喷涌的怒火,乌骓马仰脖长嘶,前蹄不住躁动不安的踢踏着地面,庞大身躯不住跃动,似乎下一刻就将对项庄猛撞过来。

项庄脊背发寒,额头冷汗渗渗,却死死咬着牙,固执不退:“大王三思,九江王绝不可追。如不然,还请大王派人问昌公子意见。”

项羽一听,狂暴的气势一滞,端坐马上,那股涌动的雄浑气势渐渐消弭,沉吟半响:“此事,就交由昌公子处置!”

说完拨转马头,乌骓马飞驰如龙,返回垓下而去。

钟离昧、桓楚、季布、周殷纷纷打马自项庄面前经过,一个个用惊异眼神上下看了他好几眼。

刚才霸王一怒,那怕不是冲着他们,他们依旧一个个双股战栗,坐不稳鞍,而作为首当其冲的项庄,居然愣是硬抗了下来。硬扛下来也就罢了,并且还真让霸王收回了成命,却是谁给了这厮这般胆魄?

一轮硕大的金阳,从东方五彩斑斓的山峦间慢慢冒出头来,将一捧捧碎金,倾洒在了蜿蜒流淌的河流上。

河畔一支二百余骑兵驻扎的小营地,自一夜的沉睡中苏醒过来。在长官的呵斥下,骑兵们纷纷行动起来,收拾营帐,打理军械盔甲,给战马喂水喂食,做好出发的准备。

河畔一块巨大白石上,身形纤弱神情萎顿的张良,侧坐在上面,木然看着潺潺的河水,半敞着胸口,让一名军中医师为他清洗伤口,重新上药。

一名身材高大面目黧黑,一双环眼凶光直冒的中年将领,按剑站立河畔,看着张良病怏怏的模样,忧心忡忡。

他却是大汉阵营刘邦麾下诸将,获得重封的第一人——雍齿,被刘邦封为了什方侯。

这是一个很有想法的聪明人。自知自己身上带着背叛刘邦的原罪,再次投降刘邦后,一直作战勇猛,奋不顾身,平日则小心谨慎,丝毫不敢行就差池。

正因为对自己有着清晰的认识,因此雍齿从来没有想过会被封侯,他一直以来的目的也是多立战功,避免被刘邦秋后算账诛杀,保住性命与家族愿已经足矣。

意外被封,又得知这是张良向刘邦进谏所致,对张良自就是感恩戴德。也因此刘邦特意派遣他护送张良回汉中养伤,这一路上他对张良也的确服侍细致。从这儿也看出刘邦对张良的确很是关切。

军中医师处理完伤口,重新包扎好,擦着额头的汗水,战兢兢向张良躬身行礼,提着药箱子从大白石上退了下来。

“且住!”就在医师对自己也行了一礼,转身要返回军营,雍齿一声冷喝,“我来问你,军师大人伤势,为何一日日总是如此,不见起色?你这混账,倒底能不能将军师治好?”

雍齿也是多年征战杀伐果决手中不知斩却多少敌军性命的悍将,瞪着环眼这一番冷喝,直杀气四溢,差点没有将医师给吓瘫。

“军师大人伤口溃烂,虽然每日用药,死肌依旧不断出现。只要药物能够发挥功效,死肌不再出现,距离痊愈就不远了。”医师袖着双手,喉头蠕动,愁眉苦脸道。

雍齿大怒:“那什么时候药物能够发挥功效?”

张良嗅着胸口那怕上药包扎好依旧有隐隐臭味传来,心下微冷,豁达摆手道:“不要叱责他,生死在天,岂能强求?强求不得,更不能枉加罪于他人。”

说着,张良挥手让两名侍立身后、手捧布帛与瓦盆的侍女,打水给他洗漱,一边侧头又向东张望了一番,忧虑道,“也不知当前汉楚大战进行的如何,按理说有韩信大将军主持军略,不至于有意外发生,但我总感觉有些心神不宁。”

“军师哎,眼下您就别想军情了,多想想自身伤势吧。”雍齿顿着足,眉头紧拧。

张良这伤势每日都不见好转,反而有恶化的迹象,万一不等送回汉中,再死在路上,刘邦还不暴跳如雷?却不也将获罪,刚刚获封的侯爵就怕再被剥夺了?

东方的原野上,一连串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踏碎清晨的死寂,一骑如箭,撕裂秋风,疾驰而来。

雍齿像是受惊的虎狼,猝然转头看去,待看清骑士是汉军装束,又是单身匹马,方放下心来。营地中早有数名骑兵策骑迎去,另有数名探骑四散开来,巡查周围。

雍齿从军多年,在刘邦不待见的情况下能屡立战功,个人勇猛是一方面,治军也是很有一套。

不多久,两名骑兵半押解半护送,将那名骑兵引至张良与雍齿身前。

两人一见,颇为面熟,是刘邦身旁的一名护卫骑兵。见他满脸风霜,身上的皮甲袍服更裹了一层黄土,颇为狼狈,显然一路赶来甚急。

“可是与大楚之战,有了意外变故?”张良苍白面色一层红晕涌上,在侍女扶持下站了起来,急声道。

那骑士见张良病容极重,这般急切挣扎起身,生怕他再一激动嗝屁了,忙一边从怀里取出了一个小陶罐,一边说明来意。

却是刘邦得到“清毒药”制作秘方,蒸馏成功后,立即第一时间派身边护卫飞马给张良送来。至于汉楚大战,骑兵出发时尚未开始。

听护卫骑兵言说这“清毒药”功效这等神异,特别对外伤有奇效,雍齿喜上眉梢,忙招呼过医师,立即给张良医治。

张良面色肃穆,站直身躯,对着东方刘邦所在的汉军阵营方向,用隆重大礼拜了数拜。

拜完后,医师在那名骑兵帮助下,重新给张良解开包扎,用“清毒药”清理伤口。

“清毒药”涂抹在腐烂微微发臭的伤口上,张良口里死死咬着一块布帛,痛的浑身剧烈哆嗦不已,脖颈上青筋突突直跳,清秀的面庞瞬间爬满豆大的汗珠,差点没有昏厥过去。

雍齿大惊,手中按着的宝剑,差点拔出来将这骑兵给斩杀当地。

护卫骑兵对于“清毒药”的使用,显然经过陈平培训,在他协助下,医师将张良腐肉切割了去,然后用“清毒药”进行清理,又敷上药,进行包扎。

为了缓解巨痛,转移注意力,张良仔细询问骑兵,陈平近来可获知了楚营什么最新情报。

待重新包扎完,这一通忙活下来,无论兵士还是医师,连同旁边的雍齿,都累的够呛。

送走这名骑兵返回汉营,张良就感觉这“清毒药”似乎真个颇有功效,原先伤口不断传来的痛楚,居然大为消减。

强行振作精神,张良站起身来,转头对雍齿肃容道:“雍将军,接下来咱们暂且不回汉中,转向寿春,去见吕泽将军。”

雍齿大愕。

张良面色一丝苦涩泛起,轻叹道:

“根据陈都尉探听到的消息,项昌不仅炼制出这‘清毒药’,还在大楚军营中推行‘大秦军功封爵制’。此子,胸中颇有沟壑,兼谋略深密,其志不小。汉王重视不足,这一战恐怕难以将大楚一举覆灭,接下来两军势必要进入成皋之战那对垒期。”

顿了顿,张良慨然道,

“一旦相互对垒,拼的就是后勤供应。大汉军需供应不用担心,而楚军军需所来只有一地,故楚之地。”

“楚地眼下有吕泽将军坐镇,有陈豨、蛊逢诸多大将辅佐,手下还有五万军马,足以无忧,军师还是养伤为重。”雍齿犹豫道。

张良摇了摇头:“大楚阵营知楚地眼下在我大汉掌握之中,那么会派遣谁,去收服楚地、征集军需?”

雍齿低头一思索脸色一变,脱口道:“项昌小儿?!”

“必然是他!以这小子的思虑周密,谋略过人,又兼行事霸道,决断有力,去了所出身的楚地,就怕如鱼得水,吕泽将军难以应付。”张良抬头看向东南方大楚垓下城方向,双眼智慧光芒闪动,“我此去,与之好好交手一番!看是他能像在垓下城那般,将旧楚故地局面给再次翻转,还是那旧楚故地就此成为他葬身之所。陈都尉借兵士之口,将探听到的大楚信息告知于我,显然也是这个意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