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家父楚霸王,被围垓下

作者:火牛风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七十四章 军功封爵

书名:家父楚霸王,被围垓下 作者:火牛风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8

项昌继续冷冷道:“你灌了项喜一番酒,眼下酒要给伤兵医疗伤势,可不能浪费在你身上。虽然没有酒,水倒是多的是,来呀,也灌他七罐子水!”

想不到项昌会为了区区贱民将领,做到这个地步,要一比一的不打丝毫折扣报复回来,丁固又惊又怒又怨又恨:

“项昌,你这等羞辱于我,羞辱一名贵族将领,你想到会有什么后果?”

一干侍从护卫一拥而上,七手八脚按住丁固,又有侍从从旁边军营中拎来了一罐罐清水,然后捏嘴的捏嘴,灌水的灌水,毫不客气,将丁固的怒骂给灌了回去!

看到这一幕,整个库房前围观的军官与兵士鸦雀无声,所有人,包括项喜、田兼等出身平民被他新提拔的将领,看他的眼神,由刚才的崇敬完全变成了狂热,眼下就怕项昌让他们去跳河,他们也毫不皱眉毫不迟疑!

这一刻,这些兵士与军官心中对项昌的崇敬,甚至盖过了他们敬若神明的大王项羽!

“昌公子,为了一介区区平民将领,你这等羞辱一个贵族,太过分了!”快要缩回了人群中的贵族将领,终于忍受不住,又重新站了出来。

“没错!后将军,我们在此也想问问,你大肆提拔那么多贱民担任军中高位,还这么明目张胆偏袒他们,意欲何为?置我们这些贵族将领于何地?”

“对啊!后将军,这大楚都是我们自家的,凭什么让这些土鳖染指?”

“没错!今日后将军不给我们一个交代,我们就去请见霸王,让他裁决!”

“那些贱民一个个贪功贪财,根本不值得信任。后将军三思啊,大楚终究还是要靠我们这些自家人!”

……

“呵呵,终于图穷匕见了?”项昌心头冷笑,“自家人?儿子才跟你们是自家人!”

丁固硬抢美酒不过就是一个幌子,本质还是这些军中贵族将领以此来表达对自己提拔大量平民将领的不满,对此项昌心知肚明。

在老爹遭遇四面楚歌企图突围的那一夜,项昌利用军心惶惶,老爹等一干高级核心将领又无心他顾的大好时机,将一批看好的底层平民军官提拔进入了连番大战导致出现空缺的中层军官行列。

当时虽然事急从权,但他心知提拔的人数太多,军职又提拔太高,必然出现后遗症。

但他原本以为不至于这么早爆发出来,毕竟刘邦韩信几十万大军还在旁虎视眈眈,局面依旧危急。那知道垓下城围一解,局势稍稍缓和,这些贵族将领就像是被捅了屁眼,迫不及待的跳将出来了。

动人利益,如钝刀子割肉,痛彻心扉,真是诚哉斯言啊!而对于自己的利益,那怕到死,也要牢牢握在手里,不允许别人侵蚀,——人性啊。项昌心下感叹。

“我明白你们的意思是什么,不就是以为自己出身贵族,对于平民出身的军士升迁,愤怒又不服,那怕他们是立下了殊功,实至名归!呵呵,我倒是要问问军士们,是愿意跟随能够打胜仗、立军功的将领,还是愿意跟着无能软蛋?”

面对项昌的喝问,所有兵士军官齐齐举起兵刃,神色振奋,发出一阵声遏行云的大吼,将自身态度表露无疑:“胜!胜!胜!”

面对项昌隐隐将他们视为无能软蛋的指责,耳听众兵士军官的吼叫,一干贵族将领面色赤红,有不忿,有怨恼,有狼狈,有虚怯,不一而足。

“听到来自军心的呼声了吗?眼下有大汉这等强敌在旁虎视眈眈,大楚局势危急万分,随时都有被倾覆的可能!你们不想着如何与汉作战,如何狠狠撕咬他一口,反而对于袍泽的升迁眼红恼怒,心怀不满。我将话放在这儿,以后不用说再敢像今天这等闹事,只要谁敢表现出来,我一律重惩不殆!”

“同样,以后在军队中,也将再没有贵族平民之分,只看军功!我决定在军营中推行大秦的军功封爵制!无论平民还是贵族,凡是想要升迁,可以,拿军功来!只要军功足够,封侯,甚至坐我的位子,都没有问题!”

众贵族将领神色大变,大为慌乱,想不到他们联合起来也是这般软弱无力,丝毫没有被项昌放在眼里,不仅没有逼迫他退步,反而火上浇油,刺激的他将大秦军功封爵制给抛了出来!

周围围观的军官与兵士却是呼吸粗重,双眼大亮,神情激奋之下,发出一阵阵高亢欢呼。

大秦军功封爵制度,是秦帝国实行的以军功为标准的授爵体系,用以激励士兵勇猛作战,提升军队战斗力。

制度根据军士斩杀敌人多少,获得军功多大,直接授予相对应等级的爵位、荣誉,配备对应的田亩、宅院、食邑、封户、岁俸等。最高等级可以封侯,进入帝国上层。

不得不说,大秦的军功封爵制之所以有他的先进性,重要的一点就是为当时的下层平民打开了一条上升的通道,打破了上层贵族对权位官职的垄断。

众贵族将领心头大急,情知大秦的军功封爵制一旦实行,大楚的中、高层权贵阶层将迎来一次大洗牌,那些出身平民拥有拔群才能的将士,通过立下的殊勋,将会得到飞快的晋升,而他们这些原先的贵族阶层则将迎来整体的衰弱衰退。

毕竟对于这些底层的军官与兵士,为改变自身及家族的命运能够迸发出多恐怖的能量,他们可是太清楚了。

这一刻他们感到了无比的惶恐,但自知自己没有办法压制住项昌,无论项昌的军职还是身份都不是他们所能撼动,特别眼下还获得了底层军官与兵士的拥戴,他们反而成了被孤立的少数,无奈之下,只得眼巴巴看向了城外宴席的方向。

当前这儿闹得动静这般大,风声必然早传到了宴席上,无论霸王还是参加宴席的高阶核心将领,应该都早知道了。

霸王是选择护犊子,还是与他们这些贵族站在一边,眼下这些贵族将领难以猜度。如果放在以往,他们非常自信,霸王绝对会与他们站在一起的。但而今项昌作为他的独子,为他为大楚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霸王心中的天平向他倾斜也是说不定。

但即使霸王心下倾斜项昌,这些贵族将领也不气馁,宴席上的那些高级核心将领是会出手的,是不会放任项昌这么胡搞下去的,因为这也直接危及到了他们的利益,对此他们同样无比自信。

将一干贵族将领的脸色都给看在了眼里,项昌心下冷笑:呵呵,自己压不住我,就寄希望于别人身上了?抱歉,今天,注定要让你们感到失望了。

对于大楚,特别眼下军队中的弊端,项昌是无比清楚。最大的问题就是老爹任人唯亲,重用的人除了项氏宗亲,就是旧楚贵族,再不就是江东子弟,这些人可以说牢牢把控了当前大楚帝国所有中高层官职。

韩信何等才能,在大楚也不过一名执戟郎中;陈平何等智谋,在大楚也不过区区都尉。

当然,这里面固然有老爹识人不明的原因,但是大楚所有将领臣僚,就没有一人看出他们的才能?明明很多人都看得出来,却愣是没有出现一个萧何式的人物向霸王极力举荐,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他们已经垄断了大楚所有中高层官职,已经容不下外来人,那怕是绝世天才,也被他们自动或非自动的排挤在外,直到离开或者出走或者被杀。

比如陈平,在大楚阵营干得好好的,随着老爹在彭城之战大获全胜,他随之带军击败并降服了殷王,大胜而归,得到老爹重用,被升为了都尉。然而不多久,殷地复叛,这本来也正常,老爹却突然做出要将当初平定殷地的将领给诛杀的决定。

这个决定,平定殷地将领的首脑陈平,首当其冲,自然大为惧怕,将任职以来老爹的赏赐以及官印,派使者送还后,只带了一把剑仓皇而逃。

老爹为什么会做出那等脑残的决定?以老爹毫无心机轻易就被人说服的习性来看,显然是身边重臣向他进谗所致,目的就是冲着陈平去的。毕竟陈平任职都尉,已经引起了他们的忌惮,再立下功劳,就要升为护军都尉,进入大楚高层核心了,这无疑是他们所绝对不能容忍的。

项昌对此看的无比透彻,也非常清楚,要想击败刘邦为首的大汉集团,仅仅靠当前这些货色是做不到的,最后结果只能是大家一起死。

当然,家族宗族与来投的贵族充任帝国及军队官职,特别是担任军队的军职,在起事的前期是非常有利的。因为大家都是一家人,团结一心,军令能够畅通传达,切实执行,从而让整支军队如臂使指,战斗力超强。

这也是大楚军队前期在反秦过程中所向披靡,战斗力爆表的真实原因。但随着大秦崩塌,大楚建立,一个硕大无朋的帝国,如果还全部用家族亲朋旧臣来担任官职管理,而不吐故纳新,极力吸纳新鲜血液,大力选拔升任有才干的将领臣僚,那只能是路越走越窄。

当然项昌也知道,他想要改革,实行大秦军功封爵制,肯定会受到这些既得利益的将领臣僚们的大力阻止。

但总不能因为他们阻止,因为艰难,事情就不去做吧。

凡是想要向上攀登,肯定就会遇到坎坷险阻。遇到不可怕,将之踩碎、突破就是。这其中当然也考验他有无大智慧、硬手腕,以及有无超强定力!

眼下有大汉这等强敌在侧,实行改革,狙力无疑是最弱的,借着丁固闹事的契机,他毫不迟疑出手了。当然为了尽可能减少阻力,他也明言仅在军队推行。但即使如此,果不其然,依旧引起了这些贵族将领的强力反弹。

对这一切早有预见的项昌,昂然不惧,暗暗冷笑:老子来之前,你们占据大楚所有中高层官职也就罢了;老子来了后,要是还让你们占据着大楚所有中高层官职,那老子不是白来了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