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叔宋太宗

作者:吴老狼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六十五章 瓢泼大雨

书名:我叔宋太宗 作者:吴老狼 字数:4.6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0:50

刘温叟为什么会认为赵匡胤想要敲打一下儿子了,原因就在赵匡胤点名让赵德昭查办丁德裕污蔑同僚案件的决定上。

如此安排自然让赵德昭陷入了两难境地,倘若选择偏袒包庇丁德裕,自然是授人以柄,还会背上收买武将的嫌疑;倘若赵德昭选择了秉公而断,自然会大大开罪不久前还合作愉快的丁德裕,背上过河拆桥甚至忘恩负义的骂名。

赵匡胤早知是这个结果,却故意还是如此安排,除了变相处罚赵德昭的贻误战机之罪啊,还有一个目的明显就是想警告一下儿子,让赵德昭注意和武将集团保持距离。

毕竟,从安史之乱开始,儿子和军队勾结架空甚至干掉老爸的事情就层出不穷,赵匡胤怎么都得汲取一下教训,以免儿子真的走向了这条不归路。

刘温叟都看得出来赵匡胤的用意,当然就更别说擅长权谋的赵光义了,所以心中狂喜的同时,赵光义还忍不住看了一眼赵匡胤目前的秘书卢多逊,心道:“看你的了,赶紧乘胜追击,把我们的优势化为胜势!”

发现赵匡胤的心情明显不是很好,接下来参与早朝的文武百官当然也没敢自讨没趣,即便还有奏本也没有今天就拿出来,以免不小心触了霉头,这一天的早朝也因此草草结束。

卢多逊也很擅长把握时机,在陪同赵匡胤回宫的路上,见赵匡胤始终神情不悦,显然心中还在积蓄不满,便乘机进言道:“官家,有件事情,臣下一直憋在心里,说出来怕你生气,可是不说的话,又难以尽到臣子的职责,就是不知道官家是否愿听?”

“说来听听。”赵匡胤面无表情的随口吩咐道。

“遵旨。”卢多逊唱诺,然后才小心翼翼的说道:“臣下收到消息,我们大宋军队攻破了晋阳外城之后,北汉的刘贼朝廷曾经向大王贿赂了一笔数量不详的黄金。”

本来就在无比懊悔错失宝贵战机,听到卢多逊这话,赵匡胤的脸上也终于出现了怒色,铁青着脸许久才重重哼了一句,怒斥道:“这孽子!”

卢多逊嘴巴紧闭,心里却暗暗得意,暗道:“二王爷,用一万贯买到官家骂出这句话,价廉物美吧?下次记得多送点,本官家里人口多开支大,缺的就是钱。”

…………

与此同时,赵光义也已经暗自得意的走出了皇宫大门,但是让他意外的是,开封府的判官窦偁竟然已经来到了皇宫门前等候自己散朝,还一看到自己就迫不及待的迎了上来,神情极其紧张的说道:“王爷,大王的那个亲随开口了,大王安插在我们身边的眼线,就是陈从信的那個门客侯莫陈利用!”

“原来是……。”

心情正好的赵光义刚想微笑,脸上表情却突然定格,强压住心中的震骇,低声惊讶道:“侯莫陈利用?还个帮我们炼出琉璃的侯莫陈利用?”

窦偁用力点头确认,又低声说道:“而且那个叫马来福的亲随还交代,说炼制琉璃的法子,其实还是大王他亲自传授给侯莫陈利用的,目的就是为了抛砖引玉,骗取我们对侯莫陈利用的信任和重用!”

万没想到不孝侄子的手段能够狠毒到这个地步,赵光义益发张口结舌之余,赶紧又问道:“陈从信呢?你把这个消息告诉他没有?”

“下官问出了口供后,就马上派人去告诉了陈从信,让他赶紧把那个侯莫陈利用抓起来,但是现在还没收到消息,不知道人抓到没有。”

也是凑巧,窦偁刚回答完赵光义的这个问题,一辆马车就已经飞驰到了附近,然后还没等马车停稳,衣衫不整的陈从信就已经连滚带爬的跳下马车,径直向着赵光义的仪仗所在冲来,赵光义也立即明白情况不妙,所以陈从信才刚来到面前,赵光义就立即问道:“什么情况?”

“卑职该死。”陈从信的回答带上了哭音,说道:“不仅晚了一步,没能拿下那个狗贼,还有卑职的帐本,也不见了踪影。”

破天荒的眼前一黑,赵光义差点没有一个踉跄摔倒在地,赶紧扶在王汉忠的身上站稳脚步,赵光义强忍心中惊怒,十分艰难的才压低声音说道:“先回开封府。”

说着,赵光义抬步就要走向车辇,无奈脚步不稳,又一次差点摔倒,最后赵光义无奈,只能是在王汉忠的搀扶下才勉强上到车辇,然后众人也不敢迟疑,赶紧簇拥着赵光义飞奔回开封府。

众目睽睽之下,赵光义的异常反应自然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其中就包括赵德昭目前在实职方面的顶头上司御史中丞刘温叟,刘温叟也因此暗暗奇怪,心道:“究竟是出什么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了?能够让二王爷变成这样?按理来说不应该啊?”

刘温叟的疑惑也很快就得到了解答,因为他才刚刚回到御史台,六大监察御史之一的宋琪就立即迎了上来,拿着一道奏章开门见山的说道:“中丞,骇人听闻的大案子!开封府知客陈从信,不过一个刀笔小吏,却在开封城中有着数量超过百万贯的财产!下官已经拿到了真凭实据,请中丞代呈官家,允许下官彻查此案,调查陈从信的家产来源以及有无违法之处。”

接过宋琪弹劾陈从信的奏章细看了一翻,又看看满脸严肃的宋琪,还有在旁边微笑等待赵德昭,刘温叟心中苦笑,暗道:“好嘛,大王和二王爷之间的明争暗斗,都已经开始刀刀见血了!”

职责使然,即便明知道这件事是赵光义和赵德昭之间的狗咬狗,然而这么大的案子,做为御史中丞的刘温叟还是不能束手旁观,所以只稍一盘算,刘温叟就果断说道:“宋御史,这个案子太大,把你的证据带上,老夫这就领你进宫去见官家,向他当面奏呈此事,请官家亲自决定如何发落。”

早有准备的宋琪立即答应,可是刘温叟并没有立即返回皇城,而是把楚昭辅弹劾丁德裕的奏章拿了出来交给了赵德昭,大概介绍了一下具体情况,最后才说道:“官家亲自下旨,点名让大王你查办此案,所以这事就拜托大王伱了。”

“点名让我去查办丁德裕?父皇这不是故意给我出难题?”

赵德昭一听叫苦,很是头疼如何应对这一情况,刘温叟却心中嘲笑,暗道:“继续斗吧,老夫倒要看一看,你们这对叔侄最后能够斗到什么程度?”

乌云压城的形势也终于被打破,当刘温叟领着宋琪把弹劾陈从信的奏章递交到了赵匡胤的面前后,伴随着赵匡胤积蓄已久的咆哮怒吼,瓢泼大雨也终于倾盆而下,瞬间就震动了整个汴梁城。

因病致哑的禁军老大杨信亲自带队,率领士卒冲进开封府衙门,当着赵光义等人的面,以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的罪名,直接逮捕目前官职只是开封府知客的陈从信,赵光义全程都是脸色铁青,可是又不敢做出半点反抗,只能是眼睁睁看着自己心腹爱将被捕。

与此同时,其他的禁军将领也分别带队,一口气查封了六十多家实力不俗的商号、酒楼和店铺,拘留掌柜伙计超过二百余人,惊动了整个开封。而御史台的大小官吏也几乎倾巢出动,日以继夜的审问这些涉案人员,逼迫他们交代陈从信的占股情况和以权谋私的不法行为,以及有没有其他的开封府官吏差役涉案。

二十余名开封府的差役和书吏先后被捕,赵光义的小金库基本上被连锅端掉,赵普一党也乘机落井下石,直接或者间接检举揭发其他以权谋私的开封府差吏,导致开封府衙门里的更多人员入狱,开封府衙门的名声与权威也受到了巨大影响。

鉴于这些情况,赵光义自然少不得在朝会上主动当众请罪,被迫承认是自己监管不力,以至于养出了这么多的巨贪大蠹,罪魁祸首陈从信也在天牢里服下了事前暗藏的毒药,用结束自己性命的办法,阻止御史台对这个案子的继续深挖细查。

最后,陈从信替赵光义保管的巨额财产自然被没收充公,赵普一党也乘着开封府内部人事大调整的机会,乘机往开封府里安插了不少他们的人,可怜的赵光义一党不仅在钱财方面损失惨重,自身根基也被严重动摇,再也无法象历史上一样不断壮大,直到彻底控制整个东京汴梁。

不过赵光义在这个期间也并不是一无所获,首先就是成功策反了赵德昭的心腹亲随马来福,成功在赵德昭的身边安插了一个眼线;其次是王继恩的人证明,抢先一步拿到了好处的卢多逊确实兑现了诺言,把赵德昭曾经收受过北汉朝廷黄金贿赂的事向赵匡胤告了密,也成功的激起了赵匡胤对亲生儿子的不满。

对此,损失惨重的赵光义也只能是红着眼睛如此安慰自己,暗道:“不要急,事情还没完,皇兄让他查办丁德裕,他如果敢偏袒包庇,皇兄就肯定饶不了他!他如果过河拆桥,本王就乘机出手,去和他争夺军队的支持!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丁德裕这个案子确实给赵德昭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

刚开始的时候,赵德昭还一度寄希望于奇迹出现,楚昭辅的弹劾不过是诬蔑构陷,让自己不至于那么为难,可是调查了几天时间后,赵德昭还是只能硬着头皮来到了丁德裕家中,与丁德裕当面摊牌。

丁德裕也很痛快,才刚把赵德昭请进了自己家中坐下,丁德裕就开门见山的说道:“大王,你不用为难,我早就听到风声了,在你面前我也不说假话,我确实污蔑陷害了李铉,楚昭辅对我的弹劾半点不假,我确实是罪有应得。”

坦然承认了自己的过失,丁德裕又说道:“可是大王,你也亲眼看到了,破城之后我们的军队是个什么样的状况,他李铉不象你一样通情达理,理解我们这些统兵将领的难处,我就只能是先下手为强把他扳倒,不然的话,他如果纠缠不休下去,我就只会是自取其祸了。”

赵德昭没有和丁德裕争辩,沉默了片刻才说道:“可是这件事情,我也必须得对父皇有一个交代。”

“那就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丁德裕的话里明显带着赌气的态度,说道:“臣下也不让你为难,你依法处置吧,我不怪你,谁叫我自己倒霉,碰上了一个迂腐不化的书呆子,然后又摊上了这样的倒霉事,我认栽了!”

如果不用考虑自己的声望,赵德昭当然不会牺牲一个丁德裕来给赵匡胤一个交代,然而赵德昭却刚刚与丁德裕联手统兵打过大仗,彼此间也绝对算是互相尊重,互给面子,现在马上就对丁德裕翻脸不认人,赵德昭就是问心无愧也得背上一个过河拆桥的骂名,不利于自己将来团结文武官员,获得部下的信任与信赖。

也正因为如此,赵德昭不得不采用其他的办法,对丁德裕这么说道:“丁将军,小王已经仔细考虑过了,要不这样吧,我把你的过失向父皇如实奏报,你自己写一道主动请罪的奏章,我连同弹劾你的奏章一起送到父皇面前,然后乘机为你求情,请父皇给你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免除对你的处罚。”

“办法是个好办法。”丁德裕苦笑,说道:“可是仓促之间,我上那里去找立功赎罪的机会?”

“灭掉南汉!”赵德昭语出惊人,沉声说道:“我们再次联手南下,为朝廷征讨南汉,灭其国而并其土,这样不仅你可以将功赎罪,甚至就连我们之前错过辽国内乱这个难得战机的过失,也可以一笔抹掉!”

提出这个惊人的建议后,赵德昭又补充道:“我也是仔细对比过我们和南汉之间的实力差距,才敢说这样的话的。南汉的疆土是要比北汉多不少,人口兵力也在北汉之上,可是他们的国主刘鋹昏庸残暴,不得人心,又没有契丹辽国这样的强援可以指望,骑兵更是少得可怜,所以我们一举灭掉南汉的把握,实际上要比灭掉北汉更加容易!”

丁德裕一听笑了,说道:“大王,那臣下就得斗胆说一句,你这些话有些太过于纸上谈兵了,南汉事实上的真正实力不如北汉确实不假,可是他们拥有地利和气候方面的优势。”

“尤其是气候!”丁德裕指出道:“现在已是三月,就算官家同意我们出兵讨伐南汉,我们率领军队抵达南线战场时,也正好会赶上六七月份的酷暑天气,不仅气候炎热异常,而且还得面临更加严重的瘴气威胁。”

怕赵德昭不懂什么是瘴气,丁德裕还又补充道:“尤其是瘴气,岭南一带几乎处处可见,即便是当地人碰上了这种毒气都得九死一生,更别说我们麾下的中原将士了。”

赵德昭一听笑,微笑说道:“丁将军,那你怎么忘记了问一问小王,我有没有办法应对瘴气?”

丁德裕听出不对,忙问道:“大王,你有办法应对岭南的瘴气?”

“我连北汉的天花都不怕,更何况区区瘴气?”赵德昭笑笑,说道:“丁将军放心,如果父皇真的同意我们出兵征讨南汉,我有把握让我们的将士不用惧怕岭南的瘴气,而且就算是被瘴气毒倒的士卒,我也有八九成的把握把他们救回来!”

亲眼见识过赵德昭在天花瘟疫中的神奇表现,又听赵德昭许下如此承诺,丁德裕再不迟疑,马上就站起来说道:“倘若如此,那我们灭掉南汉,易如反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46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