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叔宋太宗

作者:吴老狼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六十章 毛遂自荐

书名:我叔宋太宗 作者:吴老狼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0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虽说赵德昭始终与过于贪财腐败的当朝首辅赵普保持一定距离,更不愿任由赵普操作摆布,然而到了这次北伐战后的论功行赏时,赵普还是果断的向赵德昭再次伸出了橄榄枝,故意抬高赵德昭的身份地位来打击死对头赵光义。

“官家,大王这次随军北伐,虽然只是监军身份,然而却屡出奇谋,帮助我大宋军队大破契丹辽胡,逼迫北汉朝廷称臣纳贡,赔偿巨额军费,立下了不世奇功。微臣斗胆,恳请官家降下天恩,为大王正式封王,赏赐爵位,以酬大王在这次北伐之中建立的不世奇功。”

听到了赵普这番慷慨激昂的话,赵光义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心里却是嫉妒得几乎发狂,同时心脏也提到了嗓子眼,生怕缺德侄子后来者居上,比自己更早获得正式的王爵称号。

与赵光义相反,赵德昭却是满脸的坦然,心里也这么嘀咕道:“便宜老爸,我都这么给你争气了,你这次怎么也该给我一个爵位了吧?就算不直接封亲王,起码也要封一个郡王吧?”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这个决定未来朝局走向的关键时刻,赵匡胤的态度却明显是十分犹豫,先看看神情坦然的争气儿子,又看看面无表情的亲弟弟赵光义,最后还把目光转向了最小的弟弟赵光美,神情异常迟疑。

然后很是过了一段时间,赵匡胤才终于做出了决定,开口说道:“赵相公此言虽然有礼,但是朕的这個儿子还是太年轻了,陡然封王,恐怕有拔苗助长的嫌疑。”

果断拒绝了赵普的这个提议,赵匡胤又随口说道:“这样吧,德昭,你遥领一个保信节度使,赏黄金百两,银千两,还有皇庄一处。”

听到这话,不要说是赵光义了,就连赵光美的脸上都出现了一个放松肌肉的动作,赵德昭却是暗暗失望,可是便宜老爸既然已经开了这个口,目前还在装孝子的赵德昭还是只能是乖乖行礼,恭敬说道:“儿臣拜谢父皇恩赏。”

能够到金銮殿上参与议政的文武百官当然都是人精,见赵匡胤果断放弃了这个机会提高儿子的地位,百官当然也就明白赵匡胤目前还没有做出决定,或者是不愿意这么早就做出决定,所以百官纷纷向赵德昭道贺的同时,也没谁不长眼色到为赵德昭喊冤叫屈——赵家人自己都不急,自己一个外人急什么急?

事还没完,散朝之后,难得来参加早朝的赵德昭本想回家睡一个回笼觉,不曾想目前的大内总管王继恩追了上来,亲自向赵德昭吩咐道:“大王,官家口谕,让你到文德殿单独奏对。”

皇帝老爸的命令,赵德昭当然是只能赶紧答应,同时赵德昭还发现了一个微小的细节,就是王继恩扭头去看不远处的赵光义时,飞快的与赵光义交换了一个眼色。

再一次来到了赵匡胤办公的文德殿后,赵匡胤很难得让儿子坐到自己的面前说话,开门见山的问道:“朕今天没有给你封爵,是不是觉得很委屈?觉得朕对你这个亲儿子太过吝啬?”

“儿臣不敢。”赵德昭假惺惺的回答道:“雷霆雨露,皆是天恩,儿臣岂敢有非分之想。”

赵匡胤并没有戳穿赵德昭的虚伪,只是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然后才说道:“我们大宋现在四面环敌,南面有南汉和大理,西面是吐蕃,东面有南唐和吴越,北方则是北汉和辽国,这些国家中,伱认为谁对我们大宋威胁最大?”

“当然契丹辽胡。”

赵德昭想都没想,马上就脱口回答,赵匡胤却摇了摇头,说道:“不对,对我们大宋威胁最大的,是我们自己。”

尽管立即猜到了赵匡胤话里有话,但赵德昭还是故意流露出了愕然不解的表情,赵匡胤却换了一个话题,问道:“你二叔辅佐朕治国八年,国泰民安,国力日益昌盛,一切欣欣向荣,假如朕现在就让你接替他的职位,你有没有把握能够和他做得一样好?”

“儿臣没有。”赵德昭难得说了一句大实话,车神在军事方面确实是一塌糊涂,可是治理内政却是天才级别的存在,现在就让赵德昭接替赵光义的职位,赵德昭确实没有把握能够比赵光义做得更好。

“那么现在,你该明白朕为什么不急着给你封王了吧?”赵匡胤意味深长的说道:“你二叔目前对朕和对朝廷来说都是不可或缺,他如果摞挑子不干,甚至是做出更加激烈的反应,那我们大宋朝廷就会马上一片大乱,大步向前的国运国势也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为了我们大宋朝廷的稳定,国力的继续增长,朕就只能委屈一下你,免得刺激到其他人,明白了没有?”

赵匡胤都已经把话说到这个地步了,赵德昭当然是只能赶紧点头,说道:“父皇苦心,儿臣明白,为了我们大宋朝廷的稳定,还有国力的继续增强,儿臣情愿暂不接受父皇赐爵。”

见儿子如此懂事,赵匡胤自然十分欣慰,点头说道:“明白就好,朕今天对你说的这些话,不要泄露出去。继续努力,争取早日能够让朕放心的让你担任开封府尹。”

“儿臣遵旨。”赵德昭嘴上恭敬答应,眼睛却瞟了一眼另一旁的王继恩,心中暗暗嘀咕道:“可惜就算我管得住嘴巴,有的人也一定会把我们今天的谈话告诉给我那位车神二叔,我和他之间的明争暗斗,也注定只会更加激烈和惨烈。”

明白王继恩肯定会把赵匡胤的暗示告诉给赵光义时,赵德昭又突然心中一动,暗道:“我是不是也该想想办法,往我的车神二叔身边安插几个眼线了?不然的话,敌在暗我在明,我很被动和吃亏啊?”

赵德昭受到不公正封赏的第二天,便是开宝二年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著名的大相国寺也在这一天举行了庙会庆祝佳节,因为是来到了这个时代度过第一个元宵佳节,又错过了大年初一的大相国寺庙会,赵德昭便接受了梁周翰等人的建议,换了一身便装来到大相国寺游览上香,祈祷病魔早些战胜自己的车神二叔。

不过赵德昭很快就放弃了到佛像前祈祷上香的打算,至于原因嘛,当然是现场人群密集程度大大超过了赵德昭一行人的想象,寺庙门前用拥挤得水泄不通针插不进,都不够用来形容人群的密度,基本可以说是如果有什么人被当场挤死,他的尸首也不会倒地,只会被汹涌的人流裹挟着继续前进。

不愿去受这份活罪,赵德昭便选择了领着几个帮凶走狗在大相国寺的外围游览,结果一个由一名道士经营的卖药摊位,成功吸引到了梁周翰和王智发等人的注意力,赵德昭也暂时停下脚步,兴致勃勃的观看这个道士摊主如何招摇撞骗。

还别说,这个道士摊主在卖相方面非常诱人,只是三十多岁的年纪就给人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举止气度还满满都是高人风范,即便是见多识广的赵德昭看到他的模样,都对他一种非同常人的感觉。

这个道士摊主卖的是一种包治百病的仙丹,号称说是主要成分有产自蜀地峨眉之巅的灵芝,天山来的雪莲,鸡冠蛇守护的人参,还有能说人话的金睛白猿采来的仙桃,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把围观的吃瓜百姓唬得一楞一楞,赵德昭也不由听得津津有味。

不止如此,这个道士摊主为了证明他的仙丹效果,还当众将一把铜钱放进了一口沸腾的油锅,然后当众服下了一颗仙丹,挽起袖子在众目睽睽之下,把自己的右手伸进了的油锅,毫发无伤的把油锅里的铜钱一枚枚全部捞出。

见此情景,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当然是纷纷慷慨解囊,争先恐后的向那名道士摊主购买仙丹,喜欢当众脱裤子的王智发也是跃跃欲试,拿出了自己的私房钱准备买几枚仙丹预防万一。

期间发生了一件让赵德昭意外的事,那名道士摊主也不知道是吃错了什么药,突然拿着一瓶正在被百姓抢购的仙丹挤到自己面前,满脸堆笑的说道:“这位郎君气度不凡,肯定不是寻常人物,贫道既然与你如此有缘,还请郎君务必收下这瓶仙丹,让贫道表达自己对郎君的敬仰之情。”

万没想到这个江湖骗子会突然盯上自己,赵德昭当然是大感诧异,然而那名道士摊主却是又作揖又鞠躬,一再恳请自己收下他的仙丹,赵德昭最后还是接受了他的好意,收下了那瓶所谓的狗屁仙丹,又向王智发吩咐道:“智发,赏他二两银子。”

王智发答应,立即替赵德昭颁发了奖励,那道士摊主也因此而激动万分,向赵德昭一再行礼拜谢。结果赵德昭也是心血来潮,便附到他的耳边低声说道:“下次油锅里除了放醋以外,再顺便放点石粉(碳酸钙),这样油锅里的油就滚得更开了,看上去也更象是真的。”

惊诧的神色出现在了那名道士摊主的脸上,不过这名道士摊主的反应也十分迅速,飞快换回了之前的谄媚笑容,恭敬说道:”多谢郎君指点,贫道铭记在心。“

胸怀家国天下,满脑子都是如何与车神二叔争权夺利,随口指点一个江湖骗子这样的小事,赵德昭当然没有放在心上,庙会还没逛完就已经把这件事忘在了脑后,可是……

可是让赵德昭意外,到了第二天的下午时,自家门子突然来报,说是有一个道士来到门前求见,死皮赖脸的非要恳求与自己见面,还自报身份,说他是昨天在庙会上与自己说过话的那个卖药道士。

门子转达了那名道士自报的身份后,赵德昭自然马上就想起了昨天发生的事,也无比奇怪那名道士摊主能够找到这里,还似乎早就知道自己的身份,所以出于好奇,赵德昭还是点头同意了接见。

片刻后,昨天那名卖相极佳的道士摊主就来到了赵德昭面前,毕恭毕敬的行礼说道:“草民见过本朝大王,愿大王万福金安。昨日在庙会之上人多口杂,怕影响到大王的游览兴致,所以草民有失礼数,还请大王开恩恕罪?”

“你昨天就已经知道我的身份?”

赵德昭大感意外了,那道士则满脸堆笑的说道:“草民不敢欺瞒大王,其实早在半年之前,草民就在内城之中见过大王一面。”

言罢,那道士还又一指旁边的王智发,语气更加恭敬的说道:“当时大王你的这位尊仆正在与开封府差役扭打,大王你亲自出面教训开封府的差役时暴露了你的身份,所以草民就记住了大王你金枝玉叶的模样。”

想起王智发替自己卖白糖的往事,赵德昭先是恍然大悟,然后又忍不住称赞道:“不错,想不到你还有这样本事,半年前仅仅只是见过本王一面,竟然就能记住本王容貌和身份。”

“草民不敢欺瞒大王,草民只要是见一次的人和事,基本上都能够过目不忘。”那道士回答得颇为得意。

赵德昭笑笑,又随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是从那里来的。”

“回禀大王,草民名叫侯莫陈利用,是蜀地人。”

道士的回答让赵德昭傻眼,吃惊问道:“你说你叫什么?侯莫陈利用?本王没听错吧,这世上还有这样的名字?”

“回禀大王,草民千真万确是叫做侯莫陈利用。”那道士仔细解释道:“侯莫陈是复姓,利用是草民的名。”

“天下还有三个字的复姓,本王真是大开眼界了,想不到还有如此奇事。”

赵德昭难得的由衷感慨,侯莫陈利用忙赔笑说道:“不瞒大王,其实其他人听到草民的这个名字,也几乎都是个个难以置信,对侯莫陈这个姓闻所未闻,只不过姓名乃父母所赐,草民不敢擅自更改。”

“没事,这姓挺好的,起码听过一次就不会忘记。”赵德昭笑着摆手,又问道:“那你今天来拜见本王,所为何事?”

“回禀大王,草民是来毛遂自荐的。”侯莫陈利用倒也痛快,直接就说道:“草民自幼熟读《抱扑子》,精于炼丹配药,希望能够以一技之长侍侯大王,所以斗胆前来拜见,恳请大王录用,草民定当效犬马之劳,为大王赴汤蹈火。”

言罢,侯莫陈利用又赶紧补充道:“大王,油锅捞钱虽然是假的,但草民卖的药和医术却千真万确是真的,大王倘若不信,可以现在就找来一两个病人,让草民当着你的面医治。”

二十一世纪的医院后勤出身,赵德昭当然对炼制丹药这套鬼把戏不屑一顾,也下意识的想要开口拒绝侯莫陈利用的毛遂自荐,然而话到嘴边时,赵德昭却又心中一动,暗道:“刚才这个家伙说他过目不忘,我怎么记得好象在那里,也见过类似的人?哦,想起来了,那个倒霉警察,那个三年之后又三年的倒霉卧底警察!”

回忆到这里,赵德昭便果断改了主意,问道:“既然你有过目不忘的本领,那本王倒要考一考你,刚才你来拜见本王时经过前院,有没有记住本王府邸前院里,一个有几棵树?”

“回禀大王,一共有九棵。”侯莫陈利用闭上了眼睛,回忆着说道:“其中左边五棵,右边四棵,因为有几棵树还没发芽,草民不知道是什么树,但其中有两棵是石榴树!”

满意的笑容出现在了赵德昭的脸上,说道:“好,你这个门客我收下了,去帮本王办一件大事,事成之后,本王保你有一个远大前程!”

侯莫陈利用一听大喜,赶紧向赵德昭再次下拜,恭敬说道:“谢大王开恩收录,草民赴汤蹈火,必定报答大王深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