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另类明末

作者:河虾油爆 | 分类:历史 | 字数:0

二百六十 争论 下

书名:另类明末 作者:河虾油爆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2

国子监的大课堂,此地的老师们还有意将赵阳一个人高高在坐,其他人的坐在下面,形成一个群起而攻之的架势。

作为主角的赵阳心里很明白,国子监搞出这么一场辩论会,说到底还是想要将自己给驳倒。

这样自己提出的王朝300年大限的论点就站不住脚了

赵阳看了下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心说这些人都是王朝的既得利益者,这些人又有谁舍得放弃自己的利益

孔子说的箪食瓢饮,大家都很向往,可又有几个人真心愿意这样。

老实说她赵阳就做不到

没肉吃这日子可太难熬了。

国子监的最高长官为国子监祭酒,这位胡子花白的老倌还做开场白。

他说前日大圆岛人赵阳,还做了对汉唐以来王朝更替的年限考证,还对本朝的土地政策有所研究。

既然是做学问自然就有不同看法,这不太学生们的见解颇为不一样,那就请好学的学生们来请教赵公子。

“开始吧”

随即就有点胖乎乎太学生站起来,他还先对着赵阳拱拱手,这才说他这几天和舍友也在研究本朝土地政策。

胖学生随即侃侃而谈。他说本朝自洪武二十年,浙江布政司,南直隶苏州府等府县首先编制成鱼鳞图册。“赋役之法定焉”

“赵先生您说的本朝土地政策有错处,那又错在何处”

赵阳微微一笑,随即说道:中原历朝历代的更替,几乎都伴随着激烈的战争

商周更替有牧野之战,东汉末年有席卷整个中原的黄巾之乱,就算是年代最近的元明更替也有激烈的战争。

“确实如此”胖学生还坦诚赵阳说的很对,这些都是历史事实。

赵阳再说:王朝更替的战争意味着什么,那意味着大量人口死亡。就如同曹孟德说的“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

也就是说,王朝更替战争之后因为死了好多人,变成地多人少。在加上开国之君都是有为之君,所以每一个王朝开国时都呈现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

西汉有文景之治;初唐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等。

此时还有脾气急躁的太学生插进来,要赵阳说要点,这些东西大家都知道。

“好好,马上就要到重点。”赵阳还好脾气的笑笑。

这都是他大兄教给他的人设。

赵阳喝口水润润嗓子,继续说道:王朝开国地多人少,国富民强。但是经过几十年之后居然就不够用了,请问各位同学这是为什么

台下张之瑞通过照样屡次提到的,王朝开国之初期打仗打的人少地多,他起身说“这是因为天下太平人口繁衍,所以土地不够用了。”

会场上所有人都觉得此话说得对。

而赵阳却说这个回答之说对了一半。小民开国受封的田土足够一家数口之用,就是缴费朝廷赋税后还略有盈余。

然而小民一家只有一块数目固定的田土,几代人之后这块田就不足以养活这家的后代

国子监祭酒也站出来问,按照赵公子所说,另一个问题又是什么

“土地兼并”赵阳依然面带笑容,用眼光扫视整个会场:“这话说的就是你们”

刚才赵阳说土地政策说的都是人口自然繁衍,这和所有人都没关系,可现在赵阳却把矛头直接指向会场所有人,一干太学生们顿时鼓噪起来

他们怒气冲冲的质问赵阳此话怎讲,又为啥和他们有关系,说不清楚今天别想走人。

明代的书生们非常厉害,他们对不满意的人不满意的事都会直言质问,搞不好纠结一伙书生还会将地方官痛打一顿

而且打了还白打

赵阳依然云淡风轻,他再次说本朝有待读书人,但是恰恰有人钻政府的空子大量收投献,以一己之私偷逃国家的税款,“此事你们敢说没有”

一下子,原本鼓噪的太学生们顿时哑口无言。

“没有税收朝廷就没钱养兵,官员俸禄也屡屡拖延。还有就因为给你们优待免税,这么多年来的辽饷你们一文钱就没缴,所有都是老百姓在为你们承担”

赵阳语气沉重的说,光是一个河南布政司有名的王爷就有洛阳的福王;开封的周王;卫辉的潞王。此外襄阳;唐县都有王爷。

这些王爷每家少的占地几十万亩,多的能到到上百万亩。这些王爷只享受不付出,还继续大肆购买土地,“贫者无立锥之地,富者阡陌纵横。”

这就是流寇剿而不灭,剿之又起的原因。“你们想活的滋润,老百姓已经连树皮都吃不到你们知道吗”

赵阳在国子监关于大明土地政策的解释,很快就在京城广为散布。首先大家多赵阳提出的王朝300年更替的缘由,心理较为理解,知道是怎么回事。

对于其他看法,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看待。

部分勋贵就对此解释很不满意,因为赵阳的意思就是要抑制土地兼并。而书生们有部分同意,即对读书人的优待必须要继续,但对王公贵族的土地兼并必须要抑制。

而朝廷的户部尚书在看了赵阳的解释后,他非常赞成抑制土地兼并,加强税收的主张,因为这会让朝廷税收增加,他这个户部就能轻松点。

而崇祯看到这份解释其实他心里大为赞叹,区区几张纸就将明白历朝历代更替的基本原理,同时他也非常害怕这300年的大限真的会落到他的头上。

“朕可不想当亡国之君”

但是想要他改革,他又没这份胆子。

金宝利看到这份解释,他更是害怕,这是在动摇大明的根本呐,牵一发东全身。

他怕崇祯会问想自己问计,那说好呢还是不说

说了得罪全天下的士大夫,会遗臭万年。不说幽会得罪皇帝,金宝利开始“病了”,还写请假条给内阁,请假半个月。

还赵阳动了大明整个士大夫的利益,自然会引起巨大的反响,好多人上书朝廷批驳赵阳一个外人在胡乱质疑大明的国策,应该予以斥责,最好是驱逐。

消息外传,被赵涛点名的福王周王潞王等纷纷上书,他们家的土地都是朝廷先帝们赏赐的,合理合法,免税也是朝廷制度。

“大明永在,优待永续”

福王还在洛阳大谈苦经;“瞧瞧我家这位新姑爷,刚娶了新媳妇就开始朝老丈人捅刀子。我命苦啊”

此事还成了洛阳官场的一大笑柄。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