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另类明末

作者:河虾油爆 | 分类:历史 | 字数:0

二百二十 六 章 裂土

书名:另类明末 作者:河虾油爆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2

赵阳听后板起脸大骂金宝利这是不安好心,是想把东海军当枪使和东虏两虎相争;明朝坐山观虎斗,好计策;阴险的很,不愧是饱读诗书

“没有,绝无此事”被戳穿的金宝利非常尴尬。

“我大哥一定不会答应的”

“你怎么知道,先写信”金宝利也想向试探下。

很快赵阳的两封信很快送达大圆岛赵涛处。

一封自然是明朝邀请出兵的条件,即奉送大凌河城,细心的赵阳还附带了一份大凌河城的地理图,意思是要让各位将领们都看看清楚。

另一份则是东虏索尼写来的,就是同意在辽河口做交易的事。这件事也拖拖拉拉的谈了好长时间,这次算是正式敲定了

交易,大圆岛一向都很喜欢,所以赵涛确定不用商议大家都会同意。不过对于明朝以大凌河城换取出兵他需要和大家通个气。

这次研讨会马万里居然首先发言,他说东虏不是对手,拿下辽东正好可以用来养马,这么好的条件完全可以答应

李小海为了能帮老朋友赵涛娶上老婆,他还另辟蹊径从商业角度看待此次出战。

他的理由是大凌河地处辽西辽东和蒙古的结合部,在生意上可以四面出击扩大销路,为商家必争之地

另外还着重提醒大家,大凌河城周边地方广大人烟稀少,可以慢慢发展成为一大块地盘,以震慑东虏和反复无常的蒙古各部。

“至于牧马养牛这都是附带的好处。”

这件事被李小海这么一解释,好多人都觉得很有道理,赞成出兵的立即占了上风

许云山也是很想帮赵涛娶上老婆,他说的更干脆:“拿下大凌河城我去当城主,继续向周边扩大东海的地盘,成为北上蒙古的跳板”

蒙在鼓里的赵涛还以为大家都在认真的为大圆岛的未来考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钱粮何在”

一下子会场里都哑巴了。

碰巧过来的韩宇提出建议,可先用大圆岛上的粮食还为军粮,再派蒸汽船去附近的福建广东购买后填补岛上的粮食储备。不行的话可以去安南,反正也不太远。

至于军费的问题,刘金明许云山去马尼拉和巴达维亚也是赚了不少,先对付着用吧,不够再把纺织厂铁厂的利润向拿出来。

而且李小海已经定下来要去了辽东做生意,估计也能带回不少资金。

最后事情就这么轻松定下了。不过鉴于军费紧张,大圆岛这次只派出5000人,而不是上回京城保卫战准备充足的一万兵马。

赵涛立即给赵阳写信,通知他答应明朝条件,他准备带5000人马从南直隶的黄河口逆流而上,直接进入中原。

为了防止明朝无休止的把东海军当成无偿的长工,赵涛还框定了东海军活动的范围,只在南直隶河南两省区域活动。

流寇善于逃跑,要是没有这个框定流寇要是逃到甘肃镇,难道东海军还要一直追过去不成

那样的话东海军光是运送军粮都承受不起

信很快送到京城,赵阳是在关城门之前刚好收到看过后便直接通知金宝利,而金宝利又在第二天一早的小朝会上通报给朝廷。

崇祯大喜,群臣大喜

内阁还给前线的洪承畴写信,告知赵涛就要加入进来,希望这次能一锤定音解决掉恼人的流寇

洪承畴也是大喜过望,热情期盼

随后还有金宝利手下的一个七品御史上书崇祯,建议邀请东海局来中原协助平叛,“试试其武力”。

如东海军战力高强,还可调其驻守辽东,卫国戍边

这话说得简直太漂亮了

东海大圆岛这边李小海最先行动,他带着属于自己的小舰队直接装货先去辽河口,把和东虏的交易做了。

这是为了挣钱出兵

辽河口,东虏方面迎接李小海的乃是赵涛的老朋友祖大寿,陪同的还有范文程。

双方一见面就客气的不得了

李小海这边是为了能挣点钱出兵,帮赵涛将老婆娶过来,而东虏这边则是深感东海军强横的实力,他们不得不赔上笑脸。

祖大寿和李小海之谈交情,范文程还想抖抖小机灵想要挖明朝的墙角,“希望我们两家能互相个合作,有机会的话一起中原逐鹿。”

可惜李小海根本就没接这茬,范文程还稍有尴尬。

东海军刚刚出动,在京城的赵阳就开始缠住金宝利,要他赶紧将大凌河城划给东海军的文书下发。

“我们东海军都给你们当看门狗了,你们居然连一张文书都不给,太不够意思了”

金宝利都被赵阳给说的笑了,他坚称一定要在东海军班师胜利之后才能落实。“银货两讫懂吧”

“草”赵阳还吃了一鼻子灰。

几天后,东海军的先头部队坐蒸汽船抵达淮安府的黄河口,旋即联系当地官府雇佣小船,招收民工。

随后赵涛等指挥部的人就先期到达黄河口,驻守淮安的庐凤巡抚朱大典还派人通知赵涛,说目前徐州危急,朝廷请求赵涛先解决掉这一路流寇,保全徐州凤阳乃至运河的安危。按照原来双方的协议,赵涛应该去河南解开封之围的。

现在只能改变计划,乘小型蒸汽船逆流而上直赴徐州,在那里先设立指挥部了解当地的军情。

徐州知府看东海军到达,大喜过望,还组织城里富商在城门口担酒牵羊犒劳士兵,随后还在城里的大酒楼摆宴为赵涛等东海军首脑接风洗尘。

这是官场礼仪,赵涛不得不给官府一点面子,而且这个习惯从古至今乃还要继续传承下去。

酒宴结束,赵涛正色通知徐州知府,形势紧急吃喝应酬就此为止,明日他会到府衙了解军情,别误了正事

“一定”能尽快解决徐州府的危机,知府大人求之不得

第二天赵涛和许云山带着岛上在南直隶测绘的简略地图,去知府他们了解军情。

通过和徐州知府的了解形势倒也简单。一个叫翻山动的匪首携两万流寇盘踞在河南夏邑,严重威胁到徐州府的安全。

革左五营的近十万人则盘踞在夏邑以西的商丘附近,和上回的曹操一样,也是准备扫清外围攻打商丘城。

再南边为张献忠手下的部将高峤领八千兵在宿州。

三支流寇呈南北一线;十几万人压迫徐州,徐州知府怎么能不害怕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