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另类明末

作者:河虾油爆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九十五章 建设

书名:另类明末 作者:河虾油爆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2

初夏到了,战争之前已经建造到一半的造船厂又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现在终于竣工了

造船厂的竣工也就意味着大舰的开工,为此赵涛和他的兄弟们都来给造船厂捧场。

据新近聘请的厂长范百龄介绍,这家造船厂的规模比他家在舟山岛上的占地面积还要大一倍。

船坞也非常宽敞,可以建造1200吨以内的所有军用民用船舶。

“千吨大舰”已经习惯于接受新知识的李小海兴奋不已。

船坞内,一条长龙般的龙骨已经摆放在船坞正中。这是赵涛从暹罗买来三根巨木中最短的一根,也有45米的长度。

根据造船工程师路易斯周密计算设计,这根现在为长方形45米的龙骨可以建造出一条700吨级的大舰

路易斯还再三保证一定造出一条好船

有这么好的材料再造不出好船对不起赵涛,也对不起这些好材料。

许云山的小女友毛小桐的老爸大哥这次也把家搬到临海镇,他们算是临海镇上第一批正式居民。

“这条船需要几个月的工期”赵涛再次拉住路易斯。

“需要九个月时间。明年三月下水五月份竣工缴付”

路易斯还特意解释,这是因为厂里请来的木匠都是普通的家具木匠,这些人对造船都是外行,需要点时间教会他们。

等到第二条第三条因为有了准备速度就很快了,每条船大概只需要半年时间就行了

刘金明还掰着手指头算了下,等着三条大舰造好刚好可以赶上和西班牙人荷兰人的战争。

船厂竣工了,赵涛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现在他要开始谋划建设小炼钢厂的事情。

这也是一等一的大事情

有了刚才就能造大炮,造机器设备,这样实力就能大增,远远的将所谓欧洲文明人抛在后边。

闻名,赵涛后世所处的年代,已经先进到计算机;宇宙飞船;航母等现在欧洲人想都不敢想的地步

为了小钢厂赵涛还把军事上的事情暂时全部交给李小海,一门心思的扑在这上头。

建设一家炼钢厂,首先就需要耐火材料。

要知道炼钢炉子的温度能得到一千六百度左右,这么高的温度就需要能扛得住的砖头,这就是耐火砖

要是用普通的红砖砌炼钢炉子,钢还没练出来炉子却已经烧化了。而高岭土却是很好的耐火材料,不过这需要到出产瓷器的景德镇才能搞到。

为此赵涛一边在临海镇山区小溪边勘探设计小高炉,一边还要派人去景德镇购买最纯最好的高岭土。

高岭土买回来了,还要在其中混入氧化镁氧化钙等耐火材料,以增加更高的耐火性能。

要知道氧化镁的熔点为2600度温度。

忙里偷闲,赵涛扩大种植的红薯和玉米都成熟了,负责此事的赵云楼还邀请所有船老大一起到农田观看他的收获。

赵云楼给大家想做介绍,他说这次很小心的不敢多种,玉米和红薯都只种了各10亩地,现在丰收了邀请大家一起来分享收获的喜悦。

看着一袋一袋的玉米,一筐一筐的红薯,所有人都笑了。

这些都是高产的粮食,将来吸收移民的时候就能给他们当饭吃,可以养活好多人

这天晚上大家还试着吃了顿煮红薯,甜甜的;面面的;大家都说很好吃值得大规模推广。

收获结束了,耐火砖也造好了,赵涛开始带上李青松李大海父子俩亲自动手打造热风管和鼓风机,叮叮当当的又忙活了大半个月时间。

等到砌炼铁炉的时候,直接将热风管砌进排风管道之中。

他还悄悄告诉这对父子,热风管就是降低炼铁炼钢成本的关键

“道理何在”李大海还刨根问底。

最基本的科普还是需要的,这样也能让李大海更好理解炼铁炼钢的原理。

赵涛说炼铁炉烟囱出来的风都是很热很热的,这股热风经过热风管就能让管内吹往炼铁炉的风也变的很热很热。

而要是从外界直接吹进炼铁炉的风却是凉的,这一进一出温度上要差好几百度

“想要将这好几百度的温度提上来,需要烧掉多少煤炭焦炭”

明白了,李大海“原来是在煤炭上做文章”

很快炼铁的小高炉就完成了。这是个很简易的小高炉,可以说后世乡镇企业炼铁炉都要比这座大得多。

炉膛最粗的地方也只有一米直径,炉口炉底仅仅才500毫米。

赵涛准备先炼铁,让员工们先锻炼锻炼,等有了半年一年的经验之后在投资建设炼钢厂。

挑了个黄道吉日,李大海焚香祷告,这才在众人的关注下点着了一把稻草扔到小炼铁炉里,随后又是造船厂拉来的废木料。

李小海还看到小炉子后边的烟囱里冒出滚滚浓烟,而且他看到厂里的工人们不停的往炉子里添加木材,这股浓烟好像有一直烧下去的意思。

“喂喂,我们都等了个把时辰了,什么时候出铁啊”

这话也是在场很多人想要问的。

李大海“最快明天,最晚后天”

“草”李小海扭头就走,他还有好多事呢。

小炼铁炉烧木材足足烧了有三个时辰,赵涛这才下令往炉子里添加木炭,还下令开动水里鼓风机。

厂子外边小溪的水闸一开,一股水流冲出带动水轮起快速转动,水轮机又带动鼓风机转动。风力便从管道里被压缩进入已经被炉烟烧的滚烫的热风管。

顷刻间常温的冷风就被加热,经过几个回合弯弯绕的加热,空气也变得有五六百度。

这股热风吹进炉膛,更加助长了炉内的温度上升,由此原本冒黑烟的烟囱开始变成喷火。这个大号的“火炬”非常醒目,就算是远远的站在山脚下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大约半夜里,赵涛估计炉内温度可以了,这才招呼李大海依次下木炭铁矿石和石灰石。

赵涛:“欲速不达,咱们慢慢来不要急”

终于在天快亮的时候,临海镇小炼铁厂出产了第一炉生铁。

看到赤红的铁水流入准备好的模子里,李青松高兴极了:“想不到我李青松也有幸亲眼看到炼铁的全过程。”

天大亮,第一炉生铁也完全凉了下来。

李青松还拿起一块用小锤轻轻敲打,“不错,这是标准的精铁,价钱可不便宜哦”

赵涛更是一锤子猛砸,将一整块生铁砸成两段,看到断茬都是黑漆漆的灰口生铁他也很满意。“质量合格了”

有了合格的生铁,赵涛又开始浇铸纺织机的零部件,他准备在此地大规模上水力纺织机。

有了合格的生铁,铸炮工程师安迪就不能继续在闲着了,赵涛要他开始铸炮,先造几门12磅的步兵炮练练手。

有了合格的生铁,赵涛还浇铸了好些后世机床的零部件,几年后这些机床将是他带领大圆岛走向高科技的代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