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另类明末

作者:河虾油爆 | 分类:历史 | 字数:0

二百二十 五 章 要好处

书名:另类明末 作者:河虾油爆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2

“老大人您说说理由。”这是朝堂,金宝利也不可能搞一言堂。

就是皇帝有时也做不到,因为御史们有驳回的权利,这还是从大明开国太祖高皇帝时就定下来的规矩

工部尚书的理由是这次给东海军的土地属于赏赐,性质相当于春秋时期的小方国,田土产出都属于方伯自己,朝廷实际已经断了这片土地的管辖权。

“陛下,自从两汉之后分封贵族都用的是虚封,只给名号俸禄并不实际分封土地,金宝利之议实乃祸乱之源,西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东周的平王封赏护驾的秦襄公就是明鉴。”

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就是分封的七个诸侯过联合起来的叛乱,当时声势搞的很大,差点就推翻了汉景帝。

工部尚书说的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阳,,乃是秦国从一个小小的大夫级别一跃而成诸侯,最后还一扫六合统一天下。

这句话的含义就是封赏东海军以田土,就会让赵涛做大继而侵蚀大明的地盘,久而久之最后还能吃掉大明。

嘶。。。。还有这后患

原本很开心的崇祯又患得患失起来。“工部尚书说的也有道理”

自己辛辛苦苦想出来的好建议,还被人质疑是祸乱之源,金宝利很不满意,而且在追索下去说不定自己还要被抄家问斩

金保利反问,周初文王分封诸侯好几百百,最后所存者一也,焉知赵涛余烈能传几世

意思就是赵涛是很厉害不假,但他的儿孙们是不是很厉害也未可知,要是他的后代都是平庸之质,朝廷收回大凌河城也是轻而易举

崇祯觉得金宝利和工部尚书说的话前者面对现实,厚着考虑长远,都是很有道理的,他一时间也拿不准注意。

“此议暂时搁置,容朕仔细想想。”

散朝后满怀心事的崇祯一个人在后花园徘徊许久,他满脑子都在权衡金宝利建议的得失成败。

从他本意来说,他非常赞成工部尚书的忧虑,即决不能让东海军继续做大,他也是有儿子的不想为子孙后代留下麻烦。

但是东海军又是一帮市侩之徒,不给他们以好处就绝不肯出兵,又是个大难题。

这件事搞的崇祯好几天坐卧不宁。

但是有一点可以明确,那就是崇祯并不怪金宝利提出这个建议,他也是在积极的为自己想办法。

这件事开始外泄,御史清流们几乎一边倒的持反对意见。

他们和工部尚书的意见一样,即;实封赵涛,那就是在培养一个新的秦襄公,金宝利的建议就是卖国求荣,应该下诏狱问罪

不过一干高官都是很支持金宝利,他们只问一句话,“请不来东海军,你们敢去平流寇吗”

这是一句很现实的话,那个御史清流胆敢去带兵杀敌,他们不过就是嘴上瞎嚷嚷而已,被反问了反对声还稍稍平息。

此时朝廷兵部还传出消息,流寇老回回左金万联合起来的各左五部再次偷袭沛县,窥测徐州,幸好被新到任的庐凤巡抚朱大典带兵挡住。

不然漕运重镇,天下名城徐州就要被流寇占据,进而截断事关朝廷命运的漕运。

没有江南钱粮的输送,京津即刻崩溃

而中原战事也处于胶着期间,洪承畴对流寇到处流窜搞得疲于奔命,不少部队已经开始拒绝洪承畴这些剿总督师的军令,理由就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再想要追责,这些将领还言辞凿凿:“没有粮饷士兵跑不动,拿我钱来什么都听你的”

洪承畴那里拿的出钱,他自己穷都快要当裤子,只能鼻子一捏灰溜溜的不提。

看到战事胶着,每日徒耗钱粮,户部尚书急的一天两次跑到内阁哭诉搞得内阁也承受不住了。

洪承畴联合朱大典等再次一起上折子邀请东海军来剿匪,还说部将们都热情期盼

这下崇祯深感压力

官军和流寇旷日持久的对峙,一样要消耗钱钱粮。而且流寇是主动的,他们看到那里富庶就去那里抢劫,而被动的官军只能到处堵漏的确很辛苦。

为了能让赵涛出兵帮助剿匪,洪承畴还联合卢象升;秦良玉;左良玉等联合其来给赵涛写信,请求他的支援。

都是老朋友老关系,赵涛接到信也不能无动于衷,他还派人每家送了几桶上好的火药,算是他这边的支援。

礼到了,虽然轻点,但可以可以让人无话可说

京城内阁想官军和流寇一直在中原僵持这也不是个事,最终还是要有个一锤定音之人,那个人就是东海军的赵涛

内阁首辅温体仁找到金宝利,认为意见是对的,至少目前是非常正确的

东虏的军力本就强过大明,且大凌河城已经沦陷等于是失去的土地,又远在关外苦寒质地,属于可有可无的地方。

而今这块地送给东海,让他们和东虏;蒙古鞑子;关宁军一起去斗把。

有了东海军把门还能把关宁军撤到关内,顺势还能减少关宁军的巨额军饷,减轻财政负担。将有限的财力用于剿匪,或者是安置流民。

“这让朕如何与列祖列宗交代”崇祯面有难堪:

首辅温体仁知道这是皇帝同意了,但碍于面子没法和老百姓们交代。

这个借口温体仁早在来之前就想好了

他的建议是朝廷并没赐土于东海军,而是命令他们来驻守大凌河城实际是让他们来抵御东边来的东虏

这招进可攻退可守,真要是东海军失手了,那东海军的面子就丢大了,朝廷还能伺机征伐。

看皇帝都首肯,内阁几个人还商量好了,各自管束好自己手下的马仔,要他们以国事为重他不要再反对赐土东海军。

谁要是不识时务跳出来,极力就会被打压

内阁六部几个大佬齐齐发声,底下的清流小官们再不满意也只能忍住

这件事明廷内部算是过关了,不过还要让当事人赵涛同意才行,金宝利又去找赵阳做解释朝廷给的优惠条件。

“大凌河城可是个好地方,东虏几次三番都想要夺取它可见其战略地位。而且大凌河周边还有方圆几百里的荒地,这将是你们老赵家世袭的地盘。想要扩大地盘,可以继续往东打”

金宝利还振振有词,一副诚心诚意的架势。“看,这就是我为你们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利益”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