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另类明末

作者:河虾油爆 | 分类:历史 | 字数:0

二百三十九章 赵涛相亲 上

书名:另类明末 作者:河虾油爆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2

中原剿匪的捷报被以800里快马送到京城,崇祯得到胜利的消息心里稍稍宽慰些许。

至少在中原祸害不止的流寇被剿灭,就能恢复生产恢复税收。

满朝文武都兴高采烈,觉得马上就要天下太平。

惯会拍马屁的金宝利还精心构思了一份奏折,满纸彩虹屁为崇祯歌功颂德,夸他这是崇祯中兴

这话可是拍的崇祯的痒痒肉上,对金宝利的好感再次猛增

不过中原太平朝臣们对如何恢复生产又产生分歧。

有大臣建议中原饱受战乱百姓流离困苦,应该加以抚恤,免得战乱再起,崇祯也觉得应该如此。

可户部说坚决不能放松税收

因为朝廷实在是没钱,河南又是大省,远非云南这种穷地方可以相比的,减免河南的税收,会让原本就捉襟见肘的财政更加困难。

两方面互相争吵,一个说减免一个说不能减免,一个说可以转一下把赋税加到江南。

这下南直隶的官员都愤怒了,纷纷站出来反对,以至于朝堂上争吵不休。

两方面都有道理,一时间相持不下,搞得崇祯头疼不已

此时金保利岔开话题,他说时下战争胜利了,赵东海也实现了诺言出力甚多,虽然并不完美还是基本实现。

朝廷也该兑现诺言,给赵东海赐婚,并赏赐大凌河城。

此话一出,再次在朝堂上引起纷争

因为战争胜利了,明朝觉得可以有赖账的资本。所有人都吃准了赵涛不愿意,或者是拉不下面子和明朝开战。

所以原本就反对此事的清流御史们纷纷上书,说赐婚绝对应该,封爵也没问题,“但实封领地坚决不行,朝廷没这个先例”

同意的则说这是原本东海军出兵前就说好的,岂能言而无信,朝廷的脸面往哪儿搁

一力支持东海军出兵的金宝利还再次解释,赏赐赵东海大凌河城可以让他看门,替朝廷挡住东来的东虏,也给朝廷缓口气。

反对派还提出个异想天开的奇论,朝廷真要分封那就把辽东北部浑河以北的广大土地都赏赐给赵涛。

御史清流们提议的这块土地论面积,倒是远远超过辽西的大凌河城。浑河以北包括了东虏的都城沈阳,其北面还包括抚顺所,铁岭卫;安乐州昌图等地。

他们的意思很直白,就是要让东海军和东虏去火拼,好让明朝坐山观虎斗,收渔翁之利。

不得不承认御史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吗,问题是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太直白了。

金宝利跳着脚的清流御史们;都是些不懂人情世故的两脚书橱

他还在家里的书房破口大骂,这把傻子都是怎么一级一级考秀才考举人,又是哪个瞎眼的挑选他们当进士的,脑子都进水了

“你们想想赵东海也是百战将军,他难道就看不出各位的挑唆,太幼稚太天真了”

好在此时崇祯还没糊涂,他直接拍板按说好的来,明旨宣布分封大凌河城赏赐给赵涛,同时下旨赐婚,将洛阳福藩的郡主赐婚赵涛。

诏书后边还希望赵涛能恪尽职守,为国住戍守边疆云云。

同时还指派和东海军关系深厚的金宝利为媒人,主持赵涛的赐婚仪式,协调心里尚不太满意的叔叔福王。

随即,八百里加急又将旨意送到淮安府赵涛手里。

钱谦益和阮大钺此时还没走,他们听说赵涛被实封为大凌河城主,还得到朝廷赐婚,俩人惊奇的无以复加

裂土分封这事在两汉时期是常有的,但到了隋唐时期已经变成名义上虚封,实际受封赏者只能收到封赏地区的税收而已。

实际治理权还是牢牢的掌控在朝廷的手里,就连税收也是朝廷官员代为收去,受封赏者不过是坐享其成而已。

而今朝廷居然实封田土,可以说是千年王未有之大变局。

尽管两位学士都知道赵涛去大凌河城,是包含有朝廷让他和东虏火拼的意味,但这毕竟是裂土分封

钱谦益小声和阮大钺说:“赵东海,所谋者深”

“当结交之”阮大钺马上附和。

说完两人还呵呵直笑。

几年前在南京一场不期而遇,居然眼睁睁看着赵涛这个小海盗,成就为一方诸侯,真的可以说是世事难料。

淮安府临近黄河,同样地洛阳也刚好位于黄河边,所以赵涛决定带500人坐蒸汽船过去。

一来路上轻松点,二来速度也快,家里还有一大摊子事需要他处理。

算好了时间,赵涛准备在金宝利抵达洛阳后一天赶到,好些事情还要他这个大媒来说和。

洛阳城;市中心的福王府,某天中午一贯紧闭的王府中门很难得的打开,门前还排了两排小太监。

体型胖大的服务福王府小王爷朱由崧还亲自站在大门前迎接。

此时两顶整套仪仗下缓缓走到王府门前。

仆人伸手掀开薄纱制成的轿帘,三绺长须一身红袍的清癯中年人;面带笑容走出官轿,没错,此人就是崇祯派来的钦差工部侍郎金宝利

金宝利为了赵涛的婚事早就到洛阳和福王当面交谈,所以朱由崧和金宝利早就认识。

在大门口互相拱手,一个口称金大人一个则尊称世子,又聊了几句没啥营养的闲话互相携手进入王府。

转过仪门就进入银安殿门前,金宝利看到身材更加肥大的福王正坐在一张红漆椅子上,身后还有两个打伞扇扇的太监。

福王今年已经48岁,在明朝已经算是老人了。

福王看到金宝利走过来,还起身打招呼。

再怎么说金宝利是钦差代表着皇帝亲临,他尽管身为亲王;皇帝的亲叔叔,官场上的礼节还是要讲究的。

福王刚刚弯下腰,金宝利紧走几步马上扶起“老王爷,恭喜贵府喜得乘龙快婿”

福王苦笑一下,话里有话:“圣旨不得不从”

言下之意就是他对这门亲事不怎么满意。文網

金保利上会来说情福王就当面和自己说过比今天更激烈的话:“堂堂大明皇帝居然对一个小海盗都没办法了吗,也够无能的”

这次金保利的任务是来支持赐婚,只要把事情办成了让福王说两句就说两句吧,反正此地而已只有自己一个人听见,只要自己不说没人知道。

只要把事情办成了就好

得罪皇帝还能落个铮臣的好名声,得罪赵东海可不是闹着玩的。

他可是会炮轰南京城的

金保利:赵东海也是个少年俊杰,手握雄兵可以说当世无双,再加上和贵府小姐两小无猜,情投意合,这位是天做之缘。

“一个女婿半个儿,赵东海可是好女婿啊”金宝利假装没听见,俩人个说个的。

福王:“所以我也不得不认下这门亲事。”

朝廷赐婚的钦差到达,这个消息传到郡主的闺房他高兴极了,脸上还假装不愿意。

小丫鬟还说话郡主脸上笑意都藏不住,郡主害羞的捂住脸心里却美滋滋的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