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称王

作者:五叔在此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368章登陆

书名:大唐称王 作者:五叔在此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7

不得不说,新船航行,就是迅速,尤其是在没有运送多少货物的情况之下,挂满帆,顺风顺水的情况之下,一点不比战马慢。

从长安派出使者,在洛阳上船,顺流而下,出海之后,换大船,挂满帆,一个月时间,就能到达骠国出海口;再花十天时间,就能到达姑复地界。

朝廷使者到来,让王牧很是意外,因为没有大事,李世民不会派出使者,正式的通传。

职务变动,升官这些事情,都在预料之外。

应付了使者,姑复三巨头,不得不再次聚在一起。

岑文本也很意外,才离开几天,还在腾冲,有被叫了回去。

“我做郡守”岑文本惊讶的指着自己。

郡守在大唐属于正官名,太守,刺史更多属于荣誉官职,这也是因为大唐立国不久,功臣太多的一种解决办法。

“没错,,官印都带来了。”凌敬点点头说道。

“恭喜县公高升。”岑文本愣了一下之后,对王牧拱手道喜。

“现在是郡公。”凌敬笑着提醒道。

“恭喜郡公,公侯万代。”

“同喜同喜大家都高升了。”

“郡公你调任哪里可不能不管姑复啊没有你我可镇不住这里。”岑文本急忙说道,他这还真不是装样子,要说治理一郡之地,他有信心,更何况姑复郡发展得这么好。

但是姑复形式非常复杂啊众多世家,临近骠国,南诏。世家是大唐世家,不敢乱来,也可以用利益来平衡,不过骠国和南诏都是打服的,王牧一走,难保他们眼红姑复,脑子一热,就派兵劫掠。

这种事情发生过很多次,番邦蛮族上表臣服,事后不断反复,早有先例。

“南洋都护府都督,都督府在林邑。”凌敬笑眯眯的介绍道。他很乐意看到岑文本吃瘪的样子。

“不对陛下不可能完全让郡公不管姑复,一定还有安排。”岑文本神情一松,很肯定的说道。

“姑复兵马不动,二公子担任长史。”凌敬见没有吓到岑文本,也不卖关子,把结果说了出来。

“那就好,不过南洋都护府的兵马有怎么办”岑文本问道。

“朝廷会调派突厥骑兵前来,还有水师配合。”王牧说道,他也有些郁闷,调任就不说了,这安排的是啥兵马啊水师属于水师,只是配合行动,并不属于都护府,至于突厥骑兵,他都不知道,倭岛有没有那么多提供骑兵冲刺的战场。

不过也并不是没有好消息,至少骑兵面对倭人,更有优势。

“要不让南诏和骠国出一些人,再加上吐蕃人,也能筹集一支嫡系人马”岑文本建议道。

“也只能如此了,我再去岭南要点人手。”王牧揉揉额头说道。

既然岑文本做郡守,就没有多少可以交接的东西,反正他都很熟悉。

人手聚集,分批运送,一共两万人,到了岭南,王牧跟最后一千人出发,船上不但有都护府长史凌敬,还有解语花,乌仙儿留下来看家。

说来也奇怪,王牧并没有偏心对待三女,乌仙儿已经第二胎怀上,解语花和加雅,一点动静都没有。

“夫君,妾身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为何这么久了,都没有动静。”解语花幽怨的摸着肚子问道。

“别多想,孙老都说了没有问题,只要我们努力一点,一定会有的。”王牧按住她的手,温和的说道。

“那就要辛苦夫君了”解语花翻身而起,脸上带着一丝媚笑。

天气转凉,南洋岛上,程怀默已经把土族军队,扩展到了三千,王牧给他留了五百,其他人带着,继续前往岭南。

石见银矿具体位置王牧并不知道,但是他知道银矿在本州岛上,据说正对着辽东半岛,有这一个信息,再慢慢寻找就是了。

这次他调集了大小船只两百艘来运送兵马,粮草,船只将在华亭县出发,直奔倭岛。

华亭县也就是后来的上海,距离倭岛只有七百公里,如今船只航行速度,每小时三十公里左右,也就是说,只要一天时间,就能靠岸。

船上不但有长年航海的水师领航,还有擅长观星的道士,即便王牧制作的地图很不标准,不过有辽东半岛作为参考,至元带人推算了两天,很确信不会偏离航道。

前锋就有一万人,在贞观六年九月初七,正式登上倭岛,这一瞬间,外表平静的王牧,心情非常激动。

“从今天起,倭岛这个名字,成为历史。”望着远出的陆地,王牧在心里对自己说着。

登陆并没有任何风波,毕竟以倭人的条件,能在海边生活的人并不多。

“那边距离这里,只有三四百里,就是百济,打下倭岛之后,有一天陛下征讨高句丽,水师就可以从这里出发。”王牧指着远出说道。

“希望那一天,某还能领兵”公孙武达说道。

“那一天很快就能到来,只要我们顺利拿下倭岛,把这里变成大唐的领土。”王牧很肯定的说道。

“你放心安排,我会尽快把其他人运送过来。”公孙武达说道。

“一定要叮嘱几个道长,每天天气,一但发现有大风雨,就停几天,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敌人是天气,而不是倭人。”王牧提醒道。

“放心我一定牢牢记住。”公孙武达保证道。

虽然王牧还不清楚,李世民会给他安排多少突厥人,不过以水师的能力,想要把大军和粮草全部运送过来,要跑好几次,尤其是后续还有世家的私兵。

上岸之后,王牧就开始安排斥候,四下打探敌情,同时寻找合适的营地。

登陆以后,有两件事,出乎了王牧的预料,第一就是这个位置,居然是连绵的山区,而且树木非常茂密,就像回到了克钦城一样;另外一件事,就是人口,斥候在山区附近,发现了不少百姓。

当然王牧并不知道,这一地区,本身就是倭岛文化的起源地之一,所以人口并不少。

靠近山区就能发现村落,王牧根据自己在蜀中和南诏的经验推断,只要出了山区,就会有大量的人口,而山区里面,定然也住着不少人。

中原有不少山民,也叫流民,这里的流民,并不是指因为受灾而四处流落的百姓,而是指为了逃避沉重的劳役,兵役,赋税,而躲进大山里的人;也是指那些居住在深山的部落民族,不愿意出山接受官府的治理。

中原有,倭岛应该也有,尤其是这种连绵起伏的大山里面,不过这种连绵不绝的大山,也让王牧想要尽快找到银矿的目的,变得困难起来。

不过既然自己来了,把这里打下来,总会找到的。

修整了一天,王牧就把军队派了出去,主要还是让更多的人,四下寻找,他要把所有发现的倭人,全部抓起来。

“我只要青壮和女人。”王牧冷冷的吩咐道。

“喏”二十多个八九品的散号将军,朗声应道。

“出发吧”王牧挥了挥手。

目前只是倭岛一些小村子,王牧当然不会亲自出手。

大军散开,王牧则带着人继续寻找合适的地方,他要挑选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作为基地。这叫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毕竟在别人的地盘,首先得立于不败之地才行。

到了傍晚的时候,士卒就陆续带着俘虏回到了新的营地,事情再次出乎王牧预料,和记忆之中的倭人不一样,矮子还是矮子,不过就像熊人一样,毛发非常茂密,就连女人都差不多,嘴唇一抹青色,可惜这里和南诏不一样,语言完全不通,也不像南洋,长时间接触,勉强能够沟通。

这些像野人一样的矮子,不少人目光之中,带着凶悍的神色,看得王牧不由眉头一皱。

“带下去,严加看管,想跑的杀掉”王牧冷冷的吩咐道,在说话的时候,还看着俘虏,做了一个抹喉的动作。筚趣阁

“哇哇哇”看着王牧的动作,有两个俘虏嘴里大声的嚷嚷,不过更多的人还是一个哆嗦,低下了头。

哇哇乱叫的人,自然没有好结果。

“闭嘴”士卒低喝一声,随即一拳头打了过去,两个俘虏一下子摔倒在地,嘴里飞出血沫。

王牧并没有盲目的向山区外扩张,反而向山区内,慢慢探索,一队队士卒,进入密林。

这些士卒,来至于南诏,骠国,岭南,对于山区,密林,非常熟悉,这里气候也相差不大,对于他们来说,就和回到老家打猎一样。

硬木甲,竹甲,防护能力出众,又很轻便,完全不影响行军,王牧对士卒的防护非常注重,蜀中最常见的草鞋,在士卒身上,已经不见了,全部换上了皮靴,这更方便山地行军。

俘虏也有专人在和他们沟通,只要花时间,连比带划,还是能明白一些东西,对于王牧他们来说,最重要就是附近的邻居,这可以减少王牧他们很多麻烦。

当然即便俘虏不说,对王牧他们来说,也没有太大问题,毕竟士卒众多,一个个百人队探索山区,速度还是极快的。

山区树木虽然茂密,不过王牧他们人多,很容易就砍伐出了大片空地,尤其是新营地,这是一个山谷,虽然山谷属于死地,不过这里后山并不高,也不陡峭,所以没有关系。

说是山谷,其实更像大山之间的村落,狭长,中间又很平整,山坡上有溪水流下,也不担心水源问题。

山谷口有三百米宽,被木桩做的栅栏隔开,以后将做成城墙。

王牧选择这里作为一个永久据点,一来是距离登陆地点不远,方便接纳后续人员,另外也是作为后勤基地,更何况这里地形还不错。

探索工作,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带回来的俘虏,也终于出现了记忆之中的矮子,带着猥琐的气质,古怪的发型,简陋的衣服,只不过还没有见到背上背着被子的女人,或许是因为现在倭岛还不缺人口吧王牧心里猜测。

对于倭岛矮子,王牧比南洋土族还要厌恶,所以对他们没用一点客气,男人干苦力,女人分开帮忙,这些女人,将成为大唐士卒的生育工具。倭岛的男子,以后最多只能分到一些老女人,至于会不会绝后,王牧一点也不在意,实在缺少奴隶,天竺那些温顺的底层百姓,不是更好吗。

后续的人,陆续也到了,几乎过两天,船队就会送来人员和物资,营地也越来越热闹,因为后续来的人,并非全是士卒,还有工匠。

码头修建,营地修建,一切都在忙而不乱的进行,繁重的工作,全部由俘虏在做。文網

过了半个月,船队又运送来了突厥人,等见到朝廷派来的军队,王牧更加无语,契丹人一千骑兵,回纥人两千骑兵,铁勒部落三千骑兵,薛延陀三千骑兵,原本颉利可汗的部落,来了五千骑兵。还有十多个小部落,凑了三千骑兵,一共一万七千骑兵。

这就是一个大杂烩,关键这些人语言都不怎么通,看得王牧头疼不已,他不明白,李世民怎么想起,给自己组建了一支联军前来。

“这是驸马都尉,执失思力将军,陛下担心都督不好管理突厥人,特意派来协助都督。”公孙武达介绍道。

“见过都督”一个中年壮汉,对王牧抱拳施礼,虽然声音有些怪异,不过还是听得很清楚明白。

“将军不用多礼,以后还得麻烦你了,我对部落的习惯不熟悉。”王牧微笑着说道。

李世民喜欢把女儿嫁给功臣,在女儿没有长大的情况下,就嫁姐妹,反正李渊的女儿也不少,而且又不是同一个母亲,他用来拉拢人心,没有一点心里负担,即便那些成为寡妇的姐妹,也没有逃脱,再次被赐婚。

想必执失思力就是这种情况,对于李世民的眼光,气魄,王牧还是非常佩服的,纵观历史,他是拥有最多地方官员,将领的皇帝,也是拥有最多少数民族将领的皇帝,最关键这些将领,非常的忠诚,甚至有人自愿殉葬。

大唐称王

五叔在此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97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