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称王

作者:五叔在此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21章农业推动

书名:大唐称王 作者:五叔在此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7

王牧并不是不喜欢钱财,只不过没办法吃独食,必须分出去,从而得到发展所需要的人力物力。

“太守”犹如焕发了第二春的赵耀祖,神采奕奕的对王牧施礼。

“赵家主,今年收成如何”王牧回礼问道。

“多谢太守赵家上下,感激不尽。”赵耀祖咧嘴一笑, 再次拱手说道。

一听他的话,王牧就知道赵家有了成果,不由眼睛一亮,惊喜的问道:“有成果了”

“是的”赵耀祖笑得非常开心,他不止一次,庆幸自己的选择。

“说说看”王牧不由靠近一些,期待的问道。

“一万亩良田,全部采用相同方式, 精耕细作,其中三千亩多季稻,一千亩蜀中水稻,三千亩混合种植,另外三千亩是从各地收集的水稻种子。

经过种植发现,确实只有骠国的水稻,一年可以三次成熟,不过混合种植的水稻,能够种植两季,而且产量比骠国多季稻更高。”赵耀祖解说道。

“高了多少”王牧急忙问道。

“高了一成”赵耀祖笑得很开心。别看一成很少,对于他来说,就是前景,毕竟这才第一次实验,以后肯定会有更高产量的种子,也就是说,这条路走得通的。

“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做”王牧问道。

“下一步打算把其它地方的水稻,与多季稻混种, 挑选出产量最高的,然后全国试种,找出最合适的水稻。甚至把多种水稻混种,这就是赵家接下来的计划。”赵耀祖解说道。

“没了”王牧咂咂嘴问道。

“不对吗还是哪里错了”赵耀祖迷惑的问道。

王牧点点头,又摇摇头说道:“对,也不对。你们做的事情是对的,只不过你想得太简单了一些。”

“请太守赐教”赵耀祖急忙拱手行礼。

“产量是一回事,还有耐寒,耐旱,这是一个需要很长时间实验的过程,并不是一定需要产量最高的品种。”王牧提醒道。

“对,对,您说得太对了。”赵耀祖一拍额头,高兴的说道。

“这一点你们迟早会想到的,我说出来,只不过把时间提前,但是你们想过其它的东西吗”王牧又问道。

“其它东西”赵耀祖呢喃一声,随后眼睛一亮,一拍大腿, 兴奋的说道:“对呀我怎么没有想到,要是把小麦,豆子收集起来, 同样可以混种啊”

王牧微笑着点点头道:“粮食是一方面,还有蔬菜,水果,这些东西都可以试一试。”

“蔬菜可以试一试,但是这水果怎么弄要结果需要好几年吧”赵耀祖问道。

“嫁接你知道吗骠国这里水果很多,但是有些味道不怎么样,有些果实很小,这些都能想办法改变的。”王牧说道。

赵耀祖渴望的看着王牧,躬身施礼说道:“请太守教我们如何嫁接。”

王牧扶起赵耀祖头说道:“赵家主不用多礼,我知道也不多,大家一起努力。”

“是,一起努力。”赵耀祖佩服的看着王牧,经过一段时间接触,赵耀祖发现,王牧对百姓是真的好,他猜测这是因为王牧也是普通百姓出身的缘故。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更加佩服,毕竟能够不忘本,富贵起来,还能保持初心的人很少。

对于嫁接,王牧确实知道一些,小时候家里有许多橘子树,后来橘子不值钱了,父亲就嫁接成了柚子;王牧以前的老家,只是一个小村子,离县城比较远,比较穷,政府想了不少办法,想要让百姓富裕起来,其中种植水果,就是其中一个办法,村里发了好几次果苗,每家每户都在种植。

那个时候,王牧又见识了一种办法,有人想要种植更多,但是树苗有限,这怎么办

用柳树插杆,柳树枝插进地里就能存活,关键柳树生长速度极快,比起一般果树,快了许多;柳树成活之后,用果树嫁接,长起来就是果树,一点都不影响口感。

原理是什么,王牧并不知道,他只需要知道,这个技术不错,现在可以用就行了。

没有塑料,想要弄大棚是不行的,不过简单的温室还是没有问题,就是搭建一个茅草棚子,四周都用茅草封闭起来,以这里的气温来说,培养柳树过冬还是没有问题,等到明年移栽就是了。

插杆移栽,这个东西非常简单,王牧只是给赵耀祖讲解了一遍,他自然知道应该怎么做。至于水果的事情,并不着急,他只是叫赵耀祖安排人留意树林之中的果树,那些小的就移栽,至于大果树,没有必要去动。

虽然如今水稻丰收,粮食不缺,但是果干依然是一项很重要的收入,王牧打算把果干卖到长安去,而且还不用他的人卖,等到明年,那些商队前来,把果干卖出去就是了。

给当地百姓下达了收集果干,以后售卖的消息,王牧就没有去管了,对于百姓来说,只要能卖钱的东西,都是好东西,他们自然会好好的存放起来。

赵耀祖说全族支持王牧,并没有说假话,家族八成的人力物力,都抽调到了罕林城,王牧也没有小气,在罕林城,腾冲,都给他们安排了一万亩上等田,还有一些俘虏的女人,算是帮赵家增添人口。

要说发展快,家禽也是其中一种,度过了最初阶段,平川镇的家禽,每个月都在极速增长,如今足足有十万多只鸡,鸭和鹅也各有三万多,对于平川镇来说,都快成了负担。

王牧很快帮他们解决了困难,让平川镇提供幼崽,转而让姑复,遂久两地饲养,这两个地方,都有大量的草地和湖泊,正好适合圈养家禽,圈养家禽,可以节约大量的饲料。

至于说老鹰,狐狸,黄鼠狼这些天敌,在大鹅面前,都是渣渣,尤其是成群的大鹅,不是大型动物,根本不敢去招惹,要知道鹅这种动物,是具有领地观念的,不是主人,都在它们攻击范围之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