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称王

作者:五叔在此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55章赐宴

书名:大唐称王 作者:五叔在此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7

“王爱卿一路辛苦且饮一杯热酒,去去寒气”

“谢陛下”王牧接过内侍递来的一杯酒,一饮而尽。

最近酒没少喝,主要是李神符太热情了,天天请喝酒,偏偏老头子酒量不错,所以每次都要喝不少时间, 不过也因此听到了不少消息。

酒是温热的,有些像醪糟加得多的煮啤酒,味道还不错,也不容易醉,也难怪有千杯不醉之说。

刚才只顾着看人,王牧这才发现, 李世民挺会享受的,一个装着炭火的罐子上面,吊着一口铜锅, 里面还煮着肉食,闻味道就是羊肉。

想不到如今就有简易火锅,王牧心里不由感到颇为意外。

“哈哈王爱卿为国镇守边疆,辛苦了朕再敬你一杯”见王牧很给面子的一饮而尽,李世民朗声一笑,再次举杯。

“为国效力,是臣的本分,不敢言辛苦。”

“好,好一个本分”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

“来,朕给爱卿介绍,这都是朕的股肱之臣”李世民随后指着其他人介绍道。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程咬金,尉迟恭,李孝恭,李神通全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这些老家伙,不愧是混迹朝堂多年的老狐狸,一脸笑容,就像见到失散多年的亲人一样,热情又亲切。

“王爱卿,听说你是从海上回来的”寒暄一阵,李世民问道。

“回陛下,微臣从骠国顺流而下,直达大海,沿着海岸线到达杭州,然后从运河到达洛阳,历时两月有余。”知道李世民的意思,王牧很详细的回答道。

“从水路居然如此快速。”李世民惊讶的说道。

“这是顺风顺水的情况下,大海风浪很大,一但发生意外,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所以虽然便捷,风险也大, 除非拥有更大的船只, 增加抗风浪的能力,才会安全一些。”王牧提醒道,他生怕李世民脑子一热,就安排大量的人出海,这必须要有一个过程,尤其是季风,洋流,这些东西没有掌控清楚,危险性不小,所以他这次完全近海航行。

“爱卿老成持重,这很好”李世民点点头说道。

“陛下过奖了。”

“骠国与南诏可还恭顺”李世民转移话题问道。

“南诏和骠国,有感陛下恩德,非常恭顺。”

“甚好爱卿在姑复可有难处”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问道。

“要说难处很多,不过都不是太大的事情,如果朝廷有多的工匠,尤其是船工,可以派遣一些,因为以目前那边工匠的能力,想做大船,还欠缺技术。”王牧回答道。

“这是小事,匠作监有能制作五牙战船的人,过几天朕让他们来找你。”李世民大手一挥说道。

“多谢陛下,如果有大船,以后姑复的特产和粮食,可以大量运送到长安。”王牧高兴的说道。

“姑复粮食很多吗”李世民问道。

“姑复粮食到不是很多,不过骠国,真腊,林邑盛产稻谷,可以从他们那里换取。”王牧解释道。

他这是故意给李世民抛诱饵,作为政治中心,关中人口很多,历来缺粮,前朝开运河,就是为了南粮北运,粮食肯定是李世民最关心的问题。王牧抛出诱饵的目的,就是为了给自己动林邑,真腊找借口,免得有人说自己无故挑起战争。

“林邑和真腊,可有把握攻下”李世民眼睛一亮,急忙问道。

“陛下,林邑小国,攻打不难,微臣听说,前朝只出动了一万多兵马,就打得他们国王出逃海外;至于真腊,略逊于骠国,如果朝廷出兵,打下来不难。

难处在于治理,本地人和我们语言不通,管理非常困难,而且不是长年生活在那边的人,很容易生病,所以攻打不如收服。”王牧解说道。

“前朝攻打过林邑吗”李世民问道。

攻打林邑,只出动了一万多人,这对于朝廷来说,只是一件小事,所以李世民并没有关注到。

“回陛下,却有此事,大业元年,炀帝委任刘方为罐州道行军总管,经略林邑;只用了三个月,就打下林邑国都,俘获其庙主人,全都为该庙整修了神像,刻石纪功然后班师还朝。不过由于长途跋涉,连日行军,士兵肿足,死十之四五,刘方也染疾,亡于途中。”博闻强记的房玄龄回答道。

“王爱卿,可有把握经略林邑,真腊”李世民皱着眉头想了一下问道。

“如果耿国公能够配合,威逼林邑应该没有问题,至于真腊,尚无法定论,毕竟微臣并不知道他们具体情况如何,连地形都不清楚。”王牧回答道。

“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爱卿不愧是沙场老将,真腊你且看着处理,至于耿国公,正好也在长安,改日你们商量一下,看如何针对林邑。”李世民点点头说道,他觉得王牧说得有道理,情况不明,做出决定,反而是夸海口。

对于冯盎在长安,王牧有些意外,毕竟自己给他带了信,一直没有得到回复。

“臣遵旨”

虽然林邑还没有拿下,不过李世民觉得完全没有问题,毕竟杨广派一万多人就能打下来的地方,所以这是一个好消息,这让他兴致更高了。

“王爱卿,朕一直在想,莫非大唐之外,都如此富有,爱卿久居边关,可为朕解惑”李世民喝了一口酒,放下杯子问道。

“也不能说富有,其实他们大部分人都是很穷的,衣不蔽体,大有人在,像宝石之类的东西,不能吃喝,他们只能当作装饰;大唐地大物博,并非没有宝物,只不过深埋地底,没有发现而已。”王牧解说道。

“爱卿言之有理,喜欢就是宝物,不喜欢不过就是一堆石头,不过这种石头,朕到是多多益善。”李世民笑着说道。

王牧并没有接这话,他要是真说帮李世民收刮宝石,难免有拍马屁的嫌疑,说不定还会被扣一个蛊惑君王,玩物尚志的大帽子。

“宝石并不算重要,毕竟番邦想要挖出来,也没有那么容易,其实另外一些东西,臣觉得对大唐更加重要。”王牧微笑着说道。

“什么东西”李世民好奇的问道。

“香料和一些名贵的树木”臣听闻每年有胡商运来香料,价格很贵,而在海外一些地方,据说香料不过和野草一般,任意采摘就是。

至于木材,关中大地,经过几千年开发,耕种,水土流失严重,如此下去,难保不成为沙漠,而骠国等地,千年大树,万年大树,也并不少见。”王牧说道。

当然,王牧的话有些夸张,不过大部分属实,主要他还是想要让李世民引起重视,至少能减少水土流失。

听到关中可能变沙漠,李世民大吃一惊,急忙问道:“关中变沙漠,可是真的。”

“陛下不用着急,微臣也只是说有此可能,而且就算如此,也是几百年,上千年之后的事情。”王牧回答道。

“原来如此,吓朕一跳。”

“陛下恕罪,不过臣并非妄言,黄河水越来越浑浊,就是因为水土流失,大量泥沙,流进河里,抬高河床,很容易堵塞河流,一遇到连绵大雨,下游就很可能出现洪涝。”王牧严肃的说道。

“难怪黄河下游,水患越来越多,虽然历朝历代,皆在治理,总是不见成效。”李孝恭摸着胡须说道。

“嗯,我记得洞庭湖原来叫做云梦泽,连绵千里水域,如今已经变小了许多,河流也多次改道,仔细想来,确实是河里泥沙堵塞的缘故。”长孙无忌思索着说道。

“这么严重”程咬金惊讶的说道。

“我听一胡商说,西域有一国,名曰楼兰,原本水草丰盛,树木成荫,国力在西域小国之中,算是强大;不过其国大兴土木,无节制砍伐树木,如今整个城池,已经快要被沙漠包围,说不定再过几十年,就会掩埋在黄沙之中。”王牧对程咬金点点头,借口听说,举了一个例子。

“王爱卿,如此状况,可有解决之法”李世民见几个人都赞同这种说法,也就确认了王牧说的,多半属实,况且王牧说得有鼻子有眼,他就更信了几分,于是急忙询问解决之法。

“微臣并没有特别好的解决办法,只能建议把沿黄河的百姓,尽量搬迁到其它地方,然后在河道两边,多种树木,如果能够在整个关中,甚至全大唐,大量种树,那是最好不过。

植树造林,功在当下,利在千秋,有节制点砍伐,总是一件好事,就像攒家底一样,多攒一些,后辈败家,也能败久一点。”王牧摇摇头说道。

“嗯,确实如此,此事中书省商谈一下,给朕一个可行之法,既不影响百姓,又能很好的减弱这些状况。”李世民赞同的点点头,随后对房玄龄等人说道。

“喏”

“朕以前就觉得,比起作战,爱卿更擅长治理地方,如今一见,果然不出朕之预料。”李世民对王牧很是欣赏的微笑着说道。

“陛下过奖了,臣只不过是出身低微,知道百姓需要什么,尽量帮他们解决困难而已,真要说治理能力,实在惭愧”王牧摇摇头,一脸羞愧的说道。

“大巧不工,为百姓解决困难,这就是最好的治理办法,夸夸其谈,不过是想当然而已。”李世民夸赞道。

“王太守,刚才你提到海外有香料,多如野草,不知道在哪里”长孙无忌拱手问道。

“据说在南洋一带的岛屿上面,有胡商遇到风暴,无意之中踏上去,具体位置,还需要慢慢寻找。”王牧笑眯眯的说道。

对于长孙无忌的厚脸皮,王牧算是见识到了,果然只要有足够的利润,脸面这种东西,并不重要。

“这有何难,大唐水师正好无事,派遣几百艘,前去寻找就是了。”程咬金大手一挥道。

“呵呵,宿国公有所不知,南洋一带,地方不比大唐小,岛屿密布,想要寻找,并没有那么容易;不过你也说对了一点,可以派遣船只出海,寻找香料只是其一,记录洋流,季风才是最重要的。”王牧微笑着解说道。

“记录那些玩意干嘛”程咬金不解的问道。

“大海之上,每个季节,风向都不相同,看似平静的海面之下,其实海水一直在流动,对于航行,这两样非常重要,如果出错,船只前行都非常困难,还可能被洋流带到礁石上去。”

“原来如此。”程咬金点点头道。

“大海航行,虽然危险,不过比起陆地,速度快了许多,还能运送大量货物,有些胡商,不远万里,驾驶小船而来,就是因为其中利益巨大。我听说在遥远的罗马,丝绸价格,和等重的黄金一样;精美的瓷器,就如同我们见到宝石。”王牧介绍道。

听了王牧的话,众人都非常惊讶,尉迟恭摸摸脸颊钢须,咂咂嘴说道:“想不到价格如此之贵,该死的胡商,赚得太多了。”

“其实也不算多,毕竟他们不远万里,冒着极大的风险而来,一来一去,就是一两年时间,甚至好几年的时间。但是我们和胡商不一样,我们可以建大船,运送货物,又快又多。”王牧微微摇头说道。

王牧并不介意把这些消息传出去,反正有能力组织人手出海的,都是世家勋贵,就当他们去探航线好了,只要朝廷不心急火燎的出发就行。

听了王牧的话,有人陷入了思索之中,李世民都有些意动,不过他很快克制了自己的心情,对于他来说,草原才是大敌,没有解决突厥,他不会去谋划其它地方。

一场宴会,宾主尽欢,都感觉收获不错,直到天快黑了,李世民这才让众人散去。

离开的时候,所有人都对王牧发出了邀请,请他去家里做客,王牧当然全都答应下来,表示一定会去拜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1473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