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称王

作者:五叔在此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47章使团朝拜

书名:大唐称王 作者:五叔在此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7

“就这么定了,等下我就让人去召集工匠,地点就在独龙江边如何我记得有一处地方,背山临水,非常合适。

孙老你也不用想了,我知道你想要救治更多的人,即便你游走天下, 一天能救治多少人呢这里不收治疗费用,百姓定然蜂拥而来,每天有治不完的病人,还不用你去寻找,岂不是更加方便。”不等孙思邈说话,王牧就连珠炮一样的说着, 他知道这种说话方式,基本上对方很难拒绝。

果然不出他所预料,孙思邈无法拒绝他的热情,苦笑一下,点头答应道:“你都这样说了,让贫道如何拒绝。”

“呵呵,我代姑复郡近三十万人,多谢孙老。”王牧开心的笑道。

人口一直都是王牧心里最不舒服的一点,林林总总加起来五个城池,掌控才二十多万人,其中骠国这边就有一半,独锦族如今全部成了下属一个大部落,姑复,遂久,腾冲三个城市连十万人都没有,这还是在强制搬迁附近山里的部落之下,好在有蜀中各大家族支援的人才,加上他们为了自身发展搬迁过来的人口,这才填充了人员的不足。

变化最大的还是平川镇的人,如今本地人已经不种地了,大部分人搬迁了出来, 在各地指导加入的那些部落种地,盐矿也全是俘虏在开采,本地的土地,只是种植蔬菜,豆子,一部分是作为百姓的食物,一部分则是作为家禽的饲料。

当然,剩下的土地也不会空着,葛根山药是奴隶的主食,自然由他们自己种植,其实这些奴隶,除了工作繁重,王牧对他们并不苛刻,毕竟他需要奴隶干活,想要马儿跑,当然要他们吃饱。

随着平川镇以及周边的人,生活富裕的消息传开, 这几年也逐步的吸引了许多附近的村落,不过因为这里是大唐治下,百姓只能说过来工作, 唯有那些寨子,有一些搬了出来。

大凉山里面有不少的部落,王牧很早之前就知道,只不过大山里面的人很排外,所以王牧只是让他们同族游说,逐步蚕食。

大凉山矿藏资源丰富,方便开采,这也是王牧图谋的原因,只不过没有搞定当地部落,会有不少麻烦,而且寻找也不方便。

李世民度过了颇为艰难的一年,河北大旱,比起去年还要严重,好在江南多出一季水稻,弥补了一些粮食空缺,而且在这种情况之下,灭了梁师都,大唐算是统一了所有反王。

刚刚主持完春耕祭祀,还没有上田,李世民就接到了有番邦朝贡的消息。

“哈哈哈哈”问清楚缘由,李世民忍不住仰天大笑。

群臣不明所以,疑惑的看着脚上还有黄泥的李世民,不知道皇帝在高兴什么。

李世民当然有理由高兴,武德九年,众多番邦部落朝贡,刚好在自己登基不久,还有人会说这是自己特意安排,时隔两年多,再次有番邦朝贡,这下可没人有话说了。

虽然还有几天,朝贡的队伍才会到达京城,李世民已经有些迫不及待,收住笑声对唐俭说道:“唐爱卿,骠国小王子和南诏六部,前来朝贡,有好几百人,鸿胪寺做好接待的准备。”

众人这才明白李世民高兴的原因,唐俭躬身拱手:“臣遵旨”

“恭喜陛下威震四海,万邦臣服”

“恭喜陛下,威震四海,万邦臣服”在长孙无忌的带领下,在场的大臣纷纷献上恭喜。

“这都离不开诸位爱卿的帮衬摆驾回宫,今日朕与诸位爱卿同醉。”李世民满脸笑容,摆摆手朗声说道。

“这个王牧,还真是给了朕一个大惊喜”手里拿着王牧的奏折,李世民看过之后,赞了一句。

“朝贡使者,是他安排的”御驾之上,长孙皇后问道。

“可以说是,王牧利诱南诏六部,共同出兵骠国,威逼骠国称臣。”李世民笑着解释道。

“真是好手段,想不到骠国如此轻易服软。”长孙感叹道。

“到也谈不上轻易,前年打了一场,死了不少,去年还是先硬拼了一场,骠国死伤两三万;那边本来就国小民寡,部落众多,骠国不降,再打下去,即便我们撤军,骠国也可能被别的部落,取而代之。”李世民分析道。

“恭喜陛下,骠国与南诏六部都臣服了,西南从此无忧,陛下可以专心谋划草原。”

“暂时如此,不过王牧说吐蕃可能已经一统,那里地处高原,大唐的士卒上去有什么高原反应,很容易生病,甚至死亡,还有呼吸困难等症状。所以吐蕃可以有恃无恐的攻打我们。”李世民眉头微微一皱,思索着说道。

“会不会是危言耸听,故意夸大其词,加重他的份量。”长孙柳眉一皱说道。

李世民虽然对王牧奏折中一些词语不理解,不过意思很明白,摇摇头对长孙说道:“不会,这些事情,都是能打探到的,他没有必要撒谎,而且朕需要他坐镇,这一点他明白的。”

在李世民看来,王牧手中虽然有四座城池,不过实力并不强大,主要力量反而是两个老婆的族人。两个不小的部落,不可能让王牧全部掌控,虽然他能借力。还有蜀中各大家族都拥挤在那边,也会削弱王牧的实力和影响力,而且两者之间,正好形成制衡。

王牧让各大家族的子弟大量担任官吏,都知道这是王牧对各大家族的妥协,也是借力需要付出的代价,当然外人不知道,王牧其实完全掌控着军权。

虽然四座城池,横跨千里,不过只有二十多万人口,这就让李世民完全不用担心,二十多万人口,在草原上,一个大部落,都有那么多。

“这次番邦朝贡,朝野定然欣喜震动,真是天佑陛下。”

“嗯,王牧还真是朕的福星,幸好当年没有针对他太甚。”李世民语气之中带着一丝庆幸说道,当年和李建成相争,他甚至动过打压王牧的心思。

想到许敬宗还在王牧手下,长孙也不再担心,在她想来,李世民早已做好了防备的。

李世民回宫,高兴的和群臣大吃大喝了一顿,随即第二天很多人都知道有番邦要来朝贡的消息。

上一次番邦送来的翡翠就让不少人吃惊眼红,也想知道这次番邦又带什么好东西没有。

王牧接连发现铜矿,银矿,铁矿,还有玉石,多季稻,这让许多原本不在意那些蛮荒之地的人,也开始留意起来。

当然这次并没有让他们失望,几十辆马车拉着众多大箱子,进入了长安。

“这些就是骠国和南诏六部的人”

“一些荒蛮之地的家伙,看看他们的穿着,真是丢人现眼。”

酒楼之人,几个年轻人对着下方人群,评头论足。

确实,骠国因为天气太热,又信奉佛家,不少人习惯露半边膀子在外,黑黝黝的,看着就是穷人,加上成员复杂,所以各种服饰都有。

“嘿嘿别小看了这些家伙,谁知道那些箱子里,装的是什么。”另外一人,冷笑一声,鄙视的看了一眼刚才说话的人。

“哼,或许是一些不值钱的皮毛之类的东西,也被当作宝物一般。”先前的青年酸溜溜的说道。

“王浩,别把其他人当作傻子,不就是被王快揍了一顿嘛,谁让你调戏人家妹妹的,换着是我,也得揍你。”

“是啊王浩,你还是小心点为好,别人父亲可是武将做文官,小心哪天到长安之后,带兵打上门。”有人幸灾乐祸的说道。

“他敢这里是长安,可不是随便哪个犄角旮旯能够相比的。”王浩声色俱厉的喝道。

“呵呵”都能听出他的心虚,忍不住讥笑起来。

“哼”王浩脸上挂不住,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大队人马进入长安,自然不会马上去见皇帝,先要入住鸿胪寺,由鸿胪寺的官员安排,其实主要也是语言,礼仪方面的问题。

当然如果是其他部落或者国家,想要见皇帝,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至少得递交国书,表明来意,然后皇帝看心情是否接见,很可能等几个月都见不到,或者随便安排一个官员接待了事,王牧安排众多部落前来,就是为了增加影响力。

除此之外,皇帝最重要的还是安全,因此前去朝拜的人,还得经过再三的探寻,清查。

如此过了三天,大朝会的时候,才被安排进宫。

这里的大朝会,只是每月一次那种,并非过年过节,全长安官员参加的。月参五品以及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以参加,过年的大朝会,七品及以上官员,都可以参加,五品以下的官员,其实在大朝会的时候,连金銮殿都进不到,因为里面人太多了,不过对此还是趋之若鹜,毕竟对于许多官员来说,这可能是少有能近距离接触皇帝的机会。

就算不能接触皇帝,能认识一些达官贵人,混一个熟脸也是不错,说不定别人哪天就想起要用你这个人,毕竟长安事多,县官不如现管,每个官员都有他的用处,达官贵人,有时候也不会吝啬提携一下其他人。

众目睽睽之下,雍景等人大礼参拜了李世民,这一路上他们可是见识了大唐的强大,地域的宽广,一路没有耽误,都走了四个月,想想就可怕;长安更是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唐俭很清楚应该怎么做,在他的安排下,带着使团在长安游玩了一整天,想要给使团看的东西,都让他们见识到了,主要是让使团对长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尤其是繁华的东西两市,皇家林苑曲江池等。

相对大唐来说,雍景等人确实算土包子,所以这几天都在惊讶中度过,也变得非常老实,按照安排学习着礼仪规矩。

内侍大声的念着国书,群臣神色肃穆的听着,一切显得那么庄重,当然对于这些歌功颂德,满篇华丽辞藻堆砌的国书,群臣心里怎么想的就不知道了。

递交国书,表达恭顺之意,群臣丝毫不奇怪,毕竟这些人来的目的就是如此,但是请求李世民认同郡国,这就惊呆了所有人。

很久未曾出现在群臣面前的李渊,原本面带着慈祥的微笑,顿时惊呆住了。他知道李世民带他出来的用意,就是为了示威,表示他才是最应该做皇帝的人,当年是他李渊错了,才造成了悲剧。

原本李渊以为,又是一场作秀,都是李世民刻意安排给自己看的,但是郡国啊可不是以往那样,只是奉为宗主国。

原本低着头,老老实实站着的裴寂,猛的抬起了头,一样的不敢置信。作为李渊朝的老臣,自然不受李世民待见,如今已经被李世民排斥在朝廷中枢之外,所以他很自觉的做一个吉祥物,不参与任何抉择,对于李渊投注过来的目光,也选择了视而不见。

朝堂之上,抱着这些心思的人,占据了绝大多数,毕竟这事,怎么看都是作秀的可能性更大,因为两次大团队使者,都来至于王牧那里,甚至有人恶意猜测,这是不是王牧安排人假扮的使者。

看着下面一个个大张的嘴巴,惊愕的面孔,李世民很想放声大笑。

“骠国进献,绿宝石五百斤,红宝石一千斤,蓝宝石一百斤,橄榄石一百斤;南诏六部,进献金银珠宝万件”

随着礼单展开,一口口大箱子,被侍卫抬进来,打开盖子,展示在大庭广众之下。

很多人的呼吸都变粗了,宝石也论斤,大大小小的宝石,按照颜色装在一起,此时阳光正好照射到大殿,让宝石散发着五颜六色的光芒;南诏的金银珠宝,其实以银饰品为主,一万件虽然数量很多,不过论重量却不算多重,但是装在一起,又显得那么壮观。

不少人红着眼看向使团的人,在他们眼里,这些家伙不是土包子,而是一个个行走的财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36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