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去大明扶贫

作者:飞獴在天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83章 老朱又坐了一次过山车

书名:去大明扶贫 作者:飞獴在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5

七月的应天,酷热无比。

老朱收到西宁侯上的一个经营西域方略折子,其核心要旨居然和自己的臭屁儿子的建议一模一样。

真正让老朱欣慰的是,宋晟很坦诚,说这是辽王的方略,而辽王手下大将西凉侯濮玙深得辽王用兵精妙,建议让濮玙统率河西诸军,相机收复哈密。

难得的将帅一致、上下齐心!

老朱欣慰地在奏折上批下八个大字:“甚识大局!甚慰朕心!”

不过,考虑到濮玙还是过于年轻,肃王和大将军蓝玉已经前往河西,老朱还是让宋晟与蓝玉、濮玙一起,尽心辅佐肃王,规划西域。

八月十一,连续来自河西的三封六百里加急,差点把老朱给气疯了,让他又免费坐了一次过山车。

一封是宋晟和河西诸将联名状告大将军蓝玉的,说他肆意凌辱河西诸将,要手刃西凉侯,反被西凉侯打倒在地。

一封是刚之国的肃王朱瑛报告说凉国公和西凉侯互殴,建议将西凉侯削爵,对凉国公罚俸。

另一封则是蓝玉状告西凉侯濮玙居功自傲、不听将令,用火铳打伤大将军亲军护卫。

第二天,老朱不得不召集群臣,商议如何处理凉国公蓝玉和西凉侯濮玙之争。

无论是老朱,还是朝臣,从这三封奏报之中,基本上也猜得七七八八,绝对是蓝玉平时飞扬跋扈习惯了,到了河西偏偏遇到不买账的后起之秀濮玙,二人因言语不合,发生了互殴,结果倚老卖老的蓝玉被年少气盛的濮玙胖凑了一顿。

问题关键在于,冲突对象一个是去年在漠北犁庭扫穴、立下不世之功的当朝武将第一勋臣,另一个是刚刚在收复河西之役中冉冉升起的武将新星。

朝臣们平时很不满蓝玉的飞扬跋扈,但一想到燕王当初的下场,不由得打了个哆嗦。

朝臣们也对濮玙不感冒,小小年纪,就目无尊上,等以后封了国公,那还得了!此风不可长!

大家讨论来讨论去,还是觉得肃王的建议最中肯,面上看起来是各打五十大板,实际上相当于一九开。凉国公蓝玉罚点银子,给点教训也好,反正他皮糙肉厚家底厚。西凉侯濮玙削爵得了,保不齐过几年又成了另一个蓝玉。

听到朝臣们商量的结果,老朱的脸色很是难看,心道:“难道蓝玉在朝中的势力这么深厚了吗?自己好不容易相中一个后起之秀,就这样被扼杀了吗?”

老朱正要发火,又有太监匆匆送来两封六百里加急。

老朱打开一看,脸色更加阴沉,一如前段时间要杀人的样子。

只见老朱一拍龙案,喝道:“刚才是谁说要将西凉侯削爵的?给朕站出来!”

大殿上文武百官顿时噤若寒蝉,刚才附和肃王意见,要将濮玙削爵的几个人更是面如死灰地跪在地上。

老朱把手中奏折往地上一扔,咆哮到:

“蓝玉平日飞扬跋扈、欺男霸女,你们这些言官御史难道不知道吗?”

“现在好了,朕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少年英雄,竟然被这匹夫逼得自杀!”

“现在濮玙死了,河西局势崩坏。你们几个刚才说要惩处西凉侯的?给朕说说,谁能替朕镇守河西?!”

濮玙自杀的消息在朝堂上传开后,朝臣们开始对濮玙又有了恻隐之心,毕竟人死为大。

至于谁去镇守河西,不是他们操心的事情。这年头,言多必失,搞不好会掉了脑袋的。

不过,朝堂上的风向转的还是很快,有的建议对濮玙厚葬,有的建议对蓝玉削爵。更多的人除了沉默还是沉默。

第三天,河西再次传来坏消息:晋、燕、辽三卫骑兵已经撤离河西,肃王因水土不服,加上大将军咆哮惊吓,也离开肃州,前往兰州治病。

宋晟奏称:“因河西诸将深怨蓝玉逼迫濮玙自杀,臣担心引起河西兵变,已让宋瑛率兵包围了大将军行营,变相对蓝玉进行保护。如何处置,还请陛下定夺。”

老朱饶是久经风雨,这时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兵部尚书唐铎提醒皇帝:“陛下,久镇河西的都督宋晟其实也有责任,过于滑头,没有及时调停濮玙和大将军之间的争端,放任事态恶化,难以服众。朝廷还是要及时派大员善后,免得西北大局进一步崩坏。”

老朱也觉得唐铎言之有理,决定撤掉宋晟甘肃总兵官和陕西行都司指挥使之职,以凉州卫指挥使之职戴罪立功,另派曹国公李景隆前往河西担任陕西行都司指挥使,辅佐肃王主持大局。

但是,老朱更想把蓝玉给杀了。真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这么好的河西大局,竟然被他给破坏了。

可是一想到太子,他又犹豫起来,于是问身边的太监道:“太子现在到哪里了?”

太监连忙答道:“太子四日前从山东发来的六百里加急刚到,说是拟于中秋节跨海前往辽东,与辽王殿下共度佳节。”

老朱心里不由暗骂“胡闹”,嘴上却说道:“将河西的奏折都用六百里加急送往辽东,交太子处理。”

过了一会,他又说道:“将朕留给辽王的金筷子一并送往辽东,交给辽王。”

自河西事变以来,从西北到应天,再到辽东,六百里加急往来穿梭,不仅无数驿站马匹累毙,就是一些身板差些的驿卒也累死不少。

大明朝堂的保密工作一向很差劲,濮玙被蓝玉逼得自杀的消息很快传了出去。有好事者也编成民谣在坊间传唱:“蓝玉、白玉不如濮玙;西凉侯、东凉侯,威风不过凉国公;大肃王、小肃王,都得亡。”

这民谣传到宫里,让老朱更是对蓝玉恨之入骨。

曾经在应天城内作威作福的蓝家听到后,知道民谣可畏,整日里提心吊胆,夹起尾巴做人了好一阵子。

濮玙也算是没有完全白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7541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