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去大明扶贫

作者:飞獴在天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52章 郭镇招兵买马

书名:去大明扶贫 作者:飞獴在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5

吴杰带领工匠和物资回到辽东后,驸马郭镇暂时还留在应天。

按辽王的安排,他要和沈庄配合,完成辽王交待的三项任务。

这是辽王和参谋长张石商议后的第三步:招兵买马。

不过,郭镇也跟着辽王学会了以迂为直,不能直接对皇帝说不想回辽东。

当吴杰要回辽东时,郭镇探知老朱在宁贵妃那里,就带着公主到宁贵妃那里蹭饭,装模作样地请示:“陛下,孩儿明天就要随安陆侯回辽东辽王殿下帐下效力了,还请您多注意休息,保重龙体。”

公主也是个粘人的主,舍不得驸马走,就在饭桌上哭哭啼啼:“父皇,驸马才回来几天啊?你就让他再呆一段时间,再回辽东吧。”

宁贵妃也帮着说话:“辽东那里现在天寒地冻,人都窝在家里,也干不了什么正事儿。陛下,就让镇儿在家过完年再去辽东吧。”

永嘉公主和宁贵妃一唱一和,老朱也没往别处想,果然就同意了。

有了老朱的同意,郭镇就开始带着永嘉公主和妹妹郭爱,到处游山玩水,一游就游到了扬州。

到了扬州,郭镇就仿佛变了个样,跑到一个叫松庭书院的地方,一本正经的和先生们探讨起数学来了。

郭镇本想继续以迂为直,先和这里的先生们套个近乎,无奈平时读书不多,肚子没有一滴墨水,没说几句话,就暴露出大文盲的底蕴来,气得先生要撵他出去。唉,都怪他自己的文盲老爹没把自己教好!

他只好露出底牌,拿出一堆礼物,对先生说道:“在下驸马都尉郭镇,奉辽王殿下之命,请松庭书院派十名先生到辽东切磋算术……”

“切磋算术?”

不仅永嘉和郭爱感到莫名其妙,就连发出邀请的郭镇和受到邀请的朱家也感到一头雾水。

六月份以来,朝廷陆续对辽东露出防范之心,辽王当然不能坐以待毙。但以辽东的实力,又不能急于求成。

朱大能唆使他和老朱翻脸时,就重提了研制冲锋枪之事。

朱植就告诉大能:

“后世霉国佬打到鸭绿江后,伟人派徐大帅亲自到老毛子那里谈判,要回了一代名枪AK的图纸,准备迅速仿制一批投入战场。”

“只可惜那时军工人才太少,工业基础太差,花了足足五年时间才消化这些图纸,等研究出五六式冲锋枪的时候,战争早打完了。”

“那时人才底子和工业基础无论如何太差,总比现在强一百倍吧!”

朱大能仍不死心,又提出:“那我们造大炮吧,听说那蓝玉远征漠北时就带了三十门大炮嘛!”

朱植只好对大能这个文盲继续科普:

“那些大炮,都是生铁铸就,动辄两、三千斤,甚至上万斤,极其笨重,费时费力费钱不说,杀伤力和恐慌指数还不比上现在的一窝蜂。”

“如果要造出新式大炮,还得运用冷轧技术对无缝钢管进行拉伸,增加钢管强度。”

“冷轧技术原理简单,后世制造不锈钢的作坊里都会普遍采用。可是现在没有强劲而稳定的电力,就无法使用机械对无缝钢管进行均匀拉升;要有稳定的电力,就得造水坝,建发电站;要造水坝和发电站,不仅要钢筋,更要水泥;要造水泥,又得造一批能耐一千五百度以上高温的窑炉烧制;石墨坩埚容量太小,水泥需求量大,需要大量新型耐火材料制作窑炉……”

“这一环扣一环,连接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近代工业体系。”

“在这体系的背后,则是具备基本物理和化学知识的技工人才。而要具备基本物理和化学知识,首先要学好数学,还得从培养数学人才开始……”

朱植说的话虽然有些绕,但是道理却能让大能这个文盲明白:越是先进的武器,需要的知识储备越多,涉及的制造工艺和装备越复杂。

不过朱大能的想法倒提醒了朱植,大明朝有着代表当时世界上数学教育最高水平的松庭书院,就在扬州。

松庭书院本是元朝大数学家朱世杰先生所创。朱世杰编写的《四元玉鉴》,提出了多元高次方程及消元求解方法,不仅代表古代中国数学理论研究的最高水平,也代表着当时的世界数学理论研究最高水平。

更重要的是,朱世杰是一个知行合一的数学教育家,晚年定居扬州,创办松庭书院,总结日常算法和通俗口决,编写了《算学启蒙》,专门教授数学,一时上门求学者趋之若鹜。上至户部官员、士绅管家,下至贩夫走卒、账房小二,无不从中受益。

到了明朝以后,朱家后人秉承松庭先生遗志,埋首民间,教书育人、开启民智。这也与朝廷当下大力提倡皓首穷经、死读四书五经的科举文化格格不入。松庭书院因此日渐落漠。

所以,朱植派郭镇回应天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就是到扬州松庭书院找到朱家后人。

他曾交待郭镇:“务必对朱家先生以礼相待、盛情邀请……如果实在不行,你就当一回蒙面强盗吧,先绑到辽东再说……”

“原来是驸马大人。不过我们朱家只是乡野草民,与辽王殿下素昧平生,也不敢高攀。”

朱家后人收到郭镇的邀请后,受宠若惊,更多的是诧异。

郭镇也没读过多少书,而且在那个年代即使读书也算不明白账,更解释不清楚这数学中的诸多奥妙,还不如在家陪公主做游戏好玩。

不过他脑子还算灵光,稍加思考,就施起激将计来:“我们辽王殿下天资聪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手下有两位仙子更是精通算术,举世无双。朱家如果得松庭先生真传,有松庭先生三分本事,大可北上与辽王及两位仙子切磋。”

“是吗?那我们朱家倒愿意切磋切磋。只是辽东太过偏远……”

朱家后人个个都精通算术,当然不愿意轻易示弱。

郭镇见成功激起朱家后人的挑战欲望,连忙表示:“这个好说,所有盘缠均由辽王府报销。而且去的人多多益善才好。”

朱家也答道:“那好,我们就派十名朱家后生到辽东向辽王请教。”

郭镇也是豪气,当即为朱家雇了十辆骡车,一人一辆,另外一人送上一百锭宝钞作为路上盘缠,让这十人把家眷都带上,路上吃喝全算辽王的。

目送朱家人渐渐远去,郭镇又带着公主和妹妹渡江来到苏州沈家在周庄的老巢,沈家大院,去完成辽王交给的另一项任务。

“驸马都尉和永嘉公主亲自驾临寒舍,沈家自然是蓬荜生辉,不胜荣幸啊。”

沈家家主沈旺听到管家通报驸马来访后,吓得连忙出门亲自接待。

但是将郭镇一行迎接府内后,他心里十分纳闷,毕竟有句话来着,无事不登三宝殿。

一阵寒暄之后,沈旺不由问道:“不知郭驸马此次来周庄是游玩,还是公干啦?”

郭镇就答道:“沈员外就不要一口一个驸马的。我哩,和你家沈三公子都在辽王殿下那里效力,关系也算不错。如今辽王让我过来,代表辽王府和沈家再谈一笔生意,请沈家船队前往南洋代购五十万斤乌兹钢和五十万斤香料。”

郭镇一说明来意,沈旺的热情一点都不旺了,从正数变为负数,沉吟半晌才回答道:

“不怕驸马笑话,能结交辽王殿下,是小民的福分。”

“但是,我们是生意人。感情归感情,生意归生意。沈家上次为辽王远涉西洋,不仅损失七条两千料大船和船上的水手,还损失好几个沈家后生。现在根本找不到合适的人手啊。”

郭镇又说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辽王愿意让出辽王府前两年和沈家合作分成的全部利润。”

沈旺说道:“南洋凶险,海盗众多,只怕有钱赚,没命花啊。”

郭镇又拿出刚从户部领到的五十万宝钞,沈旺还是不为所动。谈判一时陷入僵局。

其实,在沈旺心里还有一层顾虑没有说出来。

最近,辽王不再被老朱宠信的消息已经在江南一带传开了,沈家对于和辽王府合作一事,已经渐生悔意。前期的投入就算打水漂了,现在最好的对策就是及时抽身,果断止损。

郭镇也真不愧是和辽王历练过的,脸皮也是极厚的,沈家不答应,他索性就呆在沈家大院不走了。

沈旺也是财大气粗,一连几天请驸马爷听戏。戏听腻了,就请附马爷、公主和郭家小姐游山玩水。

只要是郭镇再提让沈家去海盗出没的南洋,沈家就顾左右而言他。

郭镇这时也是黔驴技穷,只好耐心陪着永嘉公主和妹妹郭爱开始坐着小船游览这美丽的江南水乡,等待辽王的后手。

可是因为没有完成辽王交待的任务,他的脸上始终是心不在焉的样子,让两位美女的幸福感打了五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