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疯道人

作者:老窝瓜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三十一章太监弄

书名:疯道人 作者:老窝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10

小镰刀和盛君两个人从平门出城,城门刚刚打开,等在城门外急着进城卖菜的小贩人声鼎沸,出门早行的车辆马匹人喊马嘶。刚刚被唤醒还有点睡眼惺忪的守城军爷,躲在远远的,打着哈赤聊着嚼不烂的话题,等着下一班人员来换班。小镰刀两个人带着大号的斗笠罩住脸面,夹杂在骑马的人群中出了城。

两个人骑马沿着护城河一路往东,然后沿着城墙往南,绕了半个苏州城来到蛇门。在蛇门外大街寄放了马匹,找了一只乌篷船从蛇门水路进城。在剪金桥下船后,乘坐篷车再折回宫巷南西巷,两个人如此折腾就是怕被人跟踪。

宫巷原本设有太监的属衙,因而在宫巷里太监家室居住的小巷,又被当地人称为太监弄。太监怎么会有家室,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不过,此太监非彼太监尔。

说起太监,大多人马上想到的是一批阉人。实则不然,太监这是个朝廷的官职。各种官府的主管都称“太监”,其下有少监、监丞。在元代之前,“太监”一词与宦官毫无关系。明代,二十四衙门及其他机构的主管均称为“太监”。

宦官也称“太监”,是皇宫内的看门人,宫内后妃及宫女高墙深院寂寞难耐,为防止yin乱,宦官必须阉割。都是太监虽然同名却不同义,朝廷派来苏州监管织造府的“太监”,只是一种官名而已。

后人之所以误会,皆因到了明朝后期,这里出现了宫中阉割人的影子。一位曾经在此任职太监的后人,旧地重游有感而发‘残阳斜柳小巷深,太监留弄旧主人。携妻带子奉朝命,岂是宫中阉割身。’

篷车载着小镰刀和盛君两位客人来到太监弄明月楼门前,盛君留在篷车里监视周边的情况,小镰刀跳下篷车走入明月楼。

明月楼最初只是一个客栈,是一个只有六间客房的小客栈,开在小巷的弄口。由于到织造局和太监府衙办事的人多,客栈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最后发展到前面酒楼后院客栈的规模。天长日久,人们早已忘记了几间砖瓦房的‘西巷客栈’。

小镰刀走进去一位伙计笑脸迎上,当得知来人是找留宿的客人后,领客人进了一个小套院。在明月楼有个很有意思的说法,‘没钱住楼,有钱住套院’可见套院的昂贵。套院只有三间正房两间厢房,正房开间是客厅,一面是卧室,另一侧是客人处理事物的书房兼密室。

这个套院住的客人不多,只有三位。住进来的时间也不长,天近拂晓。主人占了正房,两个跟班各住一间厢房。客人小镰刀认识,将总管,他们分开才两个时辰。

见到小镰刀,将总管满脸带笑的让客。客栈专事伺候客人的漂亮女孩为两个人奉上香茶后,在将总管的示意下走出客房径直走出套院,院子里两个跟班坐在石榴树下的石桌旁,查看着周边情况。

小镰刀煞有介事的问;“将总管,发生什么事了,如此匆忙发出联络暗号”?

将总管不愧是老江湖,心里虽然着急脸上却看不到一点异样,他笑着说;“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杨老弟走后发生了一点小的误会,请杨老弟来就是要解释清楚。”

小镰刀夸张的说;“误会,没有啊将总管表示的意思我没有误会,我正在往回赶汇报给当家的定夺。半路由于困乏睡了一会,醒来准备赶路就接到飞鸽传书,还没有见到当家的。”

将总管心里清楚小镰刀是故作糊涂,解释说;“不是咱们两家有什么误会”

小镰刀依然是装傻充愣“不是咱们两家有什么误会,将总管又和谁发生了误会,与艳门有关系吗”?

将总管知道不能兜圈子了,如果继续下去,对方能跟他兜一上午。他避重就轻的说;“杨老弟走后,我和属下谈起关东货栈的条件,属下不服气,背着我去关东货栈讨个说法,引起一点小误会。”

小镰刀很惊讶的说;“半夜三更找人家讨说法,怎么听着有点踹人家门的味道?将总管你对属下也太放纵了是不是把关东货栈的人伤了?”,

将总管回道;“那倒没有”

小镰刀右手拍着胸膛说;“吓死我了,双方没动手没出事就好,咱们两家原本是要找个帮手,可别找来的成了对手。这点小事你们派个人通通气不就行了,何必让我鞍马劳顿地。”

将总管知道丑媳妇也得见公婆,幽幽的说;“这个时候我们出面有点难为情,还是艳门来化解好,关东货栈对艳门戒心小一些。况且,手下兄弟还有三人在关东货栈手里。”

小镰刀心里乐得开了一朵花,脸上却愁得连眉毛都快掉了,他懊恼的说;“看看,我刚才担心的事终于还是发生了,你们一定发生了冲突,否则人家绝不会留下你们三个兄弟。现在这种情况下,艳门说的话人家还信不信。”

将总管软中带硬的说;“咱们可是一个屋檐下的燕子,房塌了,谁的窝都囫囵不了。宜早不宜迟,艳门自己看着办,船翻的时候可不问你会不会游泳。”

小镰刀愁得眉毛揪揪着,两眉间就像黄土高坡被雨水冲刷留下的沟痕。叹了一口气说;“我早就提醒过,关东货栈是一个有实力不张扬的组织。嗨,肚子空空,本想白食一顿让总管破费,突然间,满腹肿胀。总管说的对,宜早不宜迟,这就告辞。”

将总管脸有笑模样说;“杨老弟,在哪里白食都一样,谁让关东货栈也是朋友。”

小镰刀拿起斗笠走了出去,,走到客房门对送行的人说;“我这个人最大的好处,不挑食,只要关东货栈看门人手里没拿着打狗棍。”

关东货栈如同以往,按时开门迎客,从外表看不出有什么不同。依然是人来人往,生意红火的不得了。

关东山货栈门面房很大,宽三丈,长十丈。只有很少的几张柜台,在一侧中央位置摆着一只全身的虎骨架,大有虎死架不倒的威武。旁边有相比之下小的可怜兮兮一副鹿骨地骨架,虽然已多年没有了生命,却依然是一副我要腾空而去的架势。

墙上挂着两幅鲜亮的虎皮,毛色纹理凸显出东北虎的独一无二,来此的客人都会爱不释手的抚摸,感受那滑滑的细腻。沿墙摆放着开放的货架,关东山所有的奇珍异宝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贵重的虎骨,鹿茸,貂皮,人参,熊胆。也有平常人待客时一争脸面咬牙也能买得起地猴头,山珍、山菇、黑木耳等。柜台只摆放一些较小的物品,人参、麝香、鹿胎膏,还有关东特产的琥珀、玉石。四个伙计一个收银,五个人也有应接不暇的时候。

苗家三哥长袍马挂,在靠近门边接待客人的方桌前,和一个经常有事无事也来光顾一下的老顾客品着茶,一副悠然自得,就像昨日夜里什么都没发生过。不过,眼光会经常有意无意的透过真丝纱窗看一眼街面。街面上有几个来回闲逛的生面孔,不时的扫一眼店铺内的情况。

后院的客厅里临时搭了三张床,床上躺着李瘸子不太高明医术诊治过的病人,脸上涂抹着药水,人不人鬼不鬼的。三个人既不能翻身也不能说话,杜鹃点穴的手法很重。两个货栈的伙计喝着茶水,换着班到门口换换气。

睡过回笼觉的杜鹃正和大嫂、妮子姐摘着菜疏,准备晌午饭,说着女人们在一起永远也不会生腻的话题。

有子吃过早饭已经去城东的店铺照应一下,大哥一个人无所事事,又好像事多的忙不过来,不停的在院里各处走动。这一会消停下来坐在石桌边,两只小臂平放在石桌上闭着眼,右腿在石桌下不停地上下颤动,不招人待忌的动作。

谁的男人谁心疼,大嫂走了过去说;“你就不能回屋倒一会,你看人家公子,跟没事人一样,杜鹃刚才看过回来说,人家睡得呼呼的。”

大哥苦笑着说;“我不是公子,我是你男人,我是一个小人物,没有苏洵说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稳健”

女人同情的看着男人,目光柔和地就像浮动鬓角的微风。叹了一口气说;“俺从认识你那天,就没指望你成为英雄,俺只是给自己找一个喜欢的男人,俺也做到了。去睡一觉吧,这么熬下去你会先垮的。江山自有能人定,谁让咱幸运的有个娟子,头疼的事有公子呢,这火让你上的无厘头。”

男人想了想觉得有道理,揉了揉发涩的眼睛,站起来伸了伸腰走了。大嫂看着男人的背影消失后,走回两个姐妹的身边。

妮子小声的问;“姐,怎么了?”

大嫂没有回话,只是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货栈门店的客人依然很多,却意外地迎来了一位奇怪的客人,并不是客人长得奇怪,而是因为这个人出现在货栈而奇怪。货栈既然是个卖货的店铺,什么样的客人都会有。然而,这个客人却是个孩子,是一个穿着很破旧衣服的六七岁孩子,这里并不卖油盐酱醋,也不卖糖果和孩子的玩具。孩子也不是要买货物,而是要见货栈管事的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