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疯道人

作者:老窝瓜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四章阴差阳错

书名:疯道人 作者:老窝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10

月半,夜色朦朦胧胧,疯道人从亮处到黑暗不能立时适应,听到三面房上多处踩踏瓦片奔跑声,身形影影绰绰,他不会分身术追踪所有人。等到他能够确定了追杀的人,真元大师已经远在二十丈外,这难不倒他,疯道人对自己的轻功有信心。

他几个纵跃上了房踩着房脊追了过去,他已经与真元大师只有十几丈,脚下的房子早已不是望江楼的后院客房,是屋脊相连连绵不断的住户,房屋即或不是连在一起,相距也不过三五尺间,对于翻墙越脊如履平地的武功高手自然不在话下。

前面的身影跃下了屋顶,消失在夜色中。疯道人一点也不着急,只要听到脚步声就足够,他的听力不输给猫头鹰。

房屋下面是条巷道,巷道自然是夹在两边房屋中间的过道,小巷很窄不足一丈,朦胧的月光被房屋挡住,小巷更加黑暗,若不是路况熟定会撞得鼻青脸肿。

就是这样的小巷,真元大师的脚步丝毫没有迟缓,显然大和尚在这一带经常出没。巷道里的奔跑声越来越响,两个人的距离在拉近。疯道人突然听到两个人的跑动声,再细听还是一个人的脚步声,只不过速度好像比刚才快了许多,距离又拉开到六七丈远。

又追出三十丈远小巷到了头,前面是开阔地,疯道人纵身跃下正好截住黑暗里奔出的身影。他恨不得一头撞在墙上撞死,被他一脚踢倒在地上的人,两只手全全的,手里虽然也有刀,扔在地上的是一把很短的匕首,不是他要追杀的大和尚。

倒在地上的人用黑布蒙住半截脸,两只眼睛惊恐的看向对面手握宝剑的人,嘴被黑布挡住声音不是很清晰“大侠饶命,以后再也不敢了,”

看到寒光一闪奔向面部,地下人嘴中惊喊出“妈呀”还没来得及躲避,蒙面的黑布被挑断脸上没有一点伤痕。月光下的脸很长,可以和驴脸媲美,脸色因惊吓白的就像死人幌子。

蒙面人翻身跪起,磕头如鸡叨米嘴中呼喊着;“大侠饶命啊,家中儿女太小,尚有八十岁老母在堂,可怜可怜吧。”

对于这套说辞疯道人早已知之,这套招数早已领教过。这种人说的话比说书的还不靠谱,十句话八句谎已经高台他们了。他不想查户口,只想知道大和尚秃头怎么会变成眼前的驴脸。

疯道人冷冷的问道;“你为什么半夜三更的在小巷里跑,若有半句不实”话虽然不再说,可是手中虚晃了一下的剑更让驴脸惊恐万分。

驴脸跪着下面的土已经湿了,嘴中央求说;“大侠能不能先把剑收起来,一旦失手小命就没了,家里。”

看到对方又要扬剑,急忙说道;“我说,我说,我什么都说。家里无米下锅,出来碰碰运气,正在撬门听到身后有人跑来,见黑影拿着刀直冲自己过来,我若是不跑早就没命了。”

他想了想,记起曾经听到两个人的跑动,那个时间很短,大和尚一定是看到有人跑躲了起来,自己没有细查稀里糊涂追了下来。这个时候再回去查已没有意义,大和尚连宝峰招提寺院都不会在去,错过今日再想找到大和尚,不知又要经过多少波折。

驴脸还在一个劲的叩头,疯道人恨得牙痒痒,若不是这个混蛋搅局,大和尚怎么能逃掉,自己对秀秀也会有个交代。雨虹剑轻轻一挥,一只右手飞了出去,转身默默地顺着来路走了回去。身后驴脸发出的凄厉的哭喊声,他好像一点没听见。

望江楼的灯还亮着,迎接客人的门还开着,唯一不同的是酒楼既没有客人,也没有了掌柜和店伙计。

疯道人慢慢的走上了楼梯,二楼和他离开时一样凌乱,尸体已经被宝峰招提寺院的同门带走。雨虹剑的剑鞘依然放在桌上,他把剑入了剑鞘插在后肩上。在一楼掌柜结算银两处,银柜里找到了足有一百五十两银子,主人显然走得匆忙,顾不得把银子带走。,

疯道人解下系在腰间的蓝布包袱,包袱里空空如也,秀秀做的衣服和小不点睡觉的网兜,都随着小不点死去烧掉了。把银子放到包袱里系好挎在身上,慢慢的走向了后院。

后院和酒楼一样见不到人的影子,诺大的院落空空荡荡,用不着和任何人打招呼,随便找了一张床躺下睡觉

天色刚刚蒙蒙亮,疯道人唤醒了一艘停靠在江边船的主人,江船顺风顺水很快就无影无踪。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在暮色悄然来临,残阳映红江水渐已消退的时候,疯道人在浔阳弃舟登岸,在江边近处寻一客栈住下,浔阳江畔的集镇并不是很大,但是,客人如果有个什么需要在小镇基本都会得到满足,在一家缝衣铺疯道人定做了两套外装,天还没有亮新衣就以放在他的床边。

经过梳洗修饰,一个靓丽眼球的翩翩公子,出现在游山玩水的游客中。儒士方巾下一张清秀的脸略显消瘦,更显清纯,一袭浅蓝长衫点缀着淡淡的梅花素雅,人走衫动花摇曳,淡青色裤脚牵着软底快靴。

人群中不乏青春年少,儒雅士绅,相形之下见长不见短。张扬不跋扈,儒雅不露酸。英俊潇洒尽显落落大方。招来坐轿的小姐掩面偷窥,步行的小家碧玉在伞下闪目顾盼,不知今夜又有多少女孩会思春,为相逢未能一笑的邂逅,夜不能寐。

浔阳虽然不算大,名气却不小,尤以浔阳楼更为人广知。浔阳楼三字据说是大诗人苏轼所提,白居易曾在《题浔阳楼》写到今朝登此楼,有以知其然。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笔下极尽赞誉。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吟古追昔,浔阳楼上留下了多少唏嘘的泪水。

然而,真正让浔阳楼名震华宇,功高盖世者是施耐庵,一部《水浒传》妇孺皆知。宋江浔阳楼醉酒题反诗,真正揭开了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的人生演义。浔阳楼与《水浒传》一样成为了不朽,施耐庵足也,浔阳楼幸也。

到浔阳不去浔阳楼定是人生一大憾事,就像看书只看了标点符号,钱塘江观潮只看见了前面挡住的人头。疯道人不会做这样的傻事,现在他就在浔阳楼小酌。

浔阳楼高七丈余,外三层,内四层,九脊顶层,龙檐飞翘,黛瓦朱栏,四面回廊,古朴凝重。浔阳楼本就是一座酒楼,在此喝酒之人自然不会少,后来者只能在底层委屈。

浔阳楼自从发生宋江题反诗‘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后,宋江获罪,浔阳楼的主人险未连坐,损失银子打通官府也是无奈之举。自此酒楼每层都备有笔墨与宣纸,供客人酒后涂鸦,不再允许客人在墙上柱子上留字。

疯道人在高层即可方便饮酒,又可随时极目远望。临高望远一江碧水载着白帆点点,江心岛上匡山像拱出土的嫩笋高高隆起,与隔水相望的浔阳楼日日夜夜厮守。江水浩荡心底神远,守着这山这水闻名遐迩的浔阳楼,没有人愿离去。

一群腰间佩剑的女孩久久的凭栏远眺,疯道人仅是扫了一眼女孩的背影,自顾小酌心里想着要涂鸦的小诗,也知道女孩们几度回眸,他并没有注意,只是在女孩们走时抬头不经意的看了一眼,女孩们叽叽喳喳说笑着踩着木制楼梯噔噔响,他好羡慕她们的无忧无虑。

他端起酒杯,刚喝了一半突然停在那僵硬的不动,他想起了走在最后面的女孩临下楼时回看他的眼神,脑子里在紧张的搜索。

疯道人急忙从怀里掏出银子扔在桌上,嘴里高声的说;“小二,收酒水钱。”话声落地人已急急忙忙下楼,他想起了那张脸是谁。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