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加油啊,武医生

作者:桃月白雪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三百六十一章 二阶段考核

书名:加油啊,武医生 作者:桃月白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23

手术结束的时候,已经晚上十一点了。

“好了,我带你们吃夜宵去。”

这忙活一天,午饭让尤志义从食堂打回来,胡乱扒拉了一口,晚饭就直接没吃,本来说是门诊结束去吃,谁想还有台急诊手术。

这都晚上十一点了,五个人都也是饿的肚子咕咕叫。

说是夜宵,可一点没有夜宵该有的样子。

夜宵吃的一般都是容易消化的食物,清淡的食物,稍稍补充一天的能量不足。

但是武小富带程石他们吃的这顿夜宵,倒像是最后的晚餐。

小馆子里,五个人,八个菜,其中六个都是肉菜。

看着武小富大快朵颐的样子,本来有心减肥的两个女生,也是忍不住咽口唾沫,开动起来。

“对于别的职业来说,吃夜宵要注意,我们不用,我们每天忙的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哪用讲究那么多。

最好是时刻保持吃饱的状态,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一顿是什么时候吃。”

听到武小富的话,几人就更是没有心理负担了,直接敞开吃了。

是啊,谁知道晚上还有没有事儿了,不吃饱,哪来的力气干活儿。

“怎么样?”

江蓓坐在程石旁边,胳膊碰了碰程石问道,程石知道江蓓问的是什么,无非就是给武小富扶镜子的感觉嘛。

程石回味了一下,开口说道,“好。”

只不过这个回答让江蓓气得要死,“我还不知道好啊,我问你哪里好。”

“给老大扶镜子我一点不敢放松,那会儿,我的记忆力和反应能力似乎都好了很多。

对于下一步的动作,我更是不敢有一点恍惚,往往在镜子停顿的时候,我就开始想下面该怎么挪动了。

而且,老大也会引导,让我学习的很快,这一趟手术下来,我进步太大了,甚至都有种,下次遇到这类病人,我也可以尝试的感觉。”

此话一出,不仅是江蓓,刘琳和尤志义也都是慕了,他们也想啊。

“程石的基础很好,很稳,你们要向他学习,这种性格和底子,会让其他人很放心的,你们平时合作,应该都有所体会。”

那倒是,无论谁和程石一起,都感觉很安心。这小子或许不是最优秀的,但一定是最稳重的。

不过,听到武小富如此说,他们更慕了。

半小时吃完饭,各回各家。

回家的路上,江蓓犹豫一下,还是问道。

“老大,我们明天考核内容是什么啊,能不能稍微透露一下。”

迎着江蓓和程石满怀期待的目光,武小富笑了笑,“就是你们这周主要学习的东西,门诊还有收病人。”

门诊!收病人!

二人精神一振,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的把握就大了啊,这周他们可是努力用功,收获颇丰。

“谢谢老大。”

二人有些兴奋,老大果然还是照顾他们的啊。

只不过回去以后他们就发现自己想多了,不仅是武小富透题了,林东平他们也透题了,群里一交流,原来都已经知道明天要考核什么了啊。

好哇,他们怀疑,要是他们不问,武小富会不会不告诉他们啊,老大真坏。

不过知道考什么,他们也难以安心。

江蓓明明都熬了一天了,此时应该很困才对,但就是睡不着。

自己备考了一会儿,躺下又翻来覆去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睡着。

也不用武小富通知什么时候开始考核了,不到八点,八人就已经都到了医院。

武小富他们来了,看到会议室内的八人,都是笑了笑。

“看,我上周的考核有效果吧。”

林东平他们闻言也是笑了起来。

八个诊室已经安排好了。

周六一附院出诊的虽然还不少,但是一些诊室还是空了下来,正好作为他们的考核地。

武小富觉得弄标准化病人没有考核意义,特意为难他们八个也不好,还不如真枪实弹的来呢。

所以,武小富就和林东平他们特意挑了一些病人。

对,这些病人也是挑出来的,一人五个病人,都是经过同意,愿意周六过来看病的。

江蓓他们各自被安排进诊室之后,也是有些忐忑。

武小富已经说了,一人五个病人,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看五个病人,真的是时间充裕的很了。

但是,八人都是出过门诊的,知道有检查还好,要是不自带检查单,一个人十分钟,想要诊断明确,给予治疗,真的很难。

不过,要是一点难度都没有,那也不叫考核了。

先看傅远航这里,第一个病人已经进入神经外科,傅远航见习医师门诊了。

傅远航听到有人敲门,说了声请进。

一个中年女性患者,被一个青年女性推进了诊室。

应该是一对母女组合,傅远航看向轮椅上的中年女性,双眼无神,可能视力有问题,应该就是患者了。

脑海中思索着可能导致双眼失明,行动不便的疾病,一边起身将旁边的凳子拿开,让患者家属将患者推过来。

“您好,患者是这位吧?是因为什么过来的。”

问诊技巧,傅远航他们从大学开始就有培训,然后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也都有跟着出诊经历,其实在问诊程序上,并不能挑出太多的毛病。

尤其是傅远航这么严谨,看着傅远航的表现,武小富他们也是点了点头。

一分钟,患者基础信息也就出来了。

女性患者,56岁,双眼视力下降两月余。

患者在当地做过颅脑磁共,这次也带了过来,这让荀奇也是松了口气。

患者之前一直都是很健康的,基本没有什么病史,甚至之前都没有住过院,两个月前工作的时候,突然眼前出现模糊景象。

本来以为只是没休息好,想着过会儿就能好,但是这以后两个月都是视力不好,还在持续下降。

眼见着不行,患者这才是通知了家里人,到当地医院做了检查,当地建议来东海看看。

所以患者就来了这里。

磁共振的片子放在透光板上,傅远航看着片子,也是精神一振。

雪人征。

这在神经外科的学习中是重中之重,也是基础,除非是上课溜号了,不然都该掌握的。

当然了,阅片经验不足的,想要一眼看出来也很难。

既然有雪人征,那范围一下子就缩小了。

垂体瘤囊变,Rathke囊肿。

这二者都有雪人征出现,区别就在于囊壁有没有强化。

仔细再看,患者囊壁有强化,视交叉上抬,那就要考虑垂体瘤囊变。

傅远航心中已经有了倾向性,但是垂体瘤一般是慢性多发,青壮年多发,从患者群体上考虑,有点不合适。

而且还要考虑rathke囊肿,患者影像上,垂体区占位,t1低信号,t2高信号,增强囊壁强化,囊内不强化,既然囊内不强化,就也应该要考虑瑞思克囊肿了。

还要和颅咽管瘤鉴别。

不过无论是哪个,都需要住院治疗,门诊只是第一步,也不需要傅远航在门诊就将患者的问题解决。

傅远航还是更倾向于垂体瘤囊变,所以初步诊断直接写了垂体瘤囊变?

打了问号,是为了严谨,鉴别诊断那一块,还将瑞思克囊肿和颅咽管瘤写上了。

只不过和患者解释的时候,也有问题,听到是垂体瘤,患者也是慌了,她们虽然不知道垂体瘤到底是什么。

但是沾了瘤字,那还有好?

好在傅远航也是早有准备,告诉患者和家属,这是良性瘤,患者目前情况还不算严重,治疗上的选择还是很多的,预后也不错。

患者和家属这才是放心下来。

收住入院,进一步诊察,必要时手术治疗,注意患者垂体相关激素变化,第一个病人结束。

林东平看着自家弟子的表现,也是点了点头。

虽然傅远航开始实习之后,表现有点不如人们的预期,性格上也是经常流露出一些本能的高傲,让患者难以与其共情,发挥也是有点不在水平,

但是经过两周的时间之后,傅远航明显的已经认清了自己的问题,并且做出了改变。

傅远航在八人之中论基础水平,论优秀程度,无疑是数一数二的,或许也就是比荀奇差了一点。

只要是正常发挥,其他人还真不一定比得上。

如今傅远航找到状态,真正的实力一下子就表现出来了,这第一个病人就看的很好。

垂体瘤囊变,诊断对了,过程虽然有瑕疵,但是瑕不掩瑜,都可以理解。

这第一个病人问诊的表现,武小富他们几乎都是一致给了高分。

门诊最重要的就是给出初步诊断,初步诊断对了,后期诊察治疗事半功倍,但要是初步诊断错了,方向错了,那后续可就麻烦了。

因为无论是护士还是住院医生都会先入为主的按照这个初步诊断来进行下面的一系列诊察。

还有患者家属,总不能后续告诉人家门诊看错了,其实应该是这个病吧。

所以,初步诊断对了,一大半分就拿到了。

更何况傅远航还聪明的在交代患者病情的时候留了余地,说了其他可能,但是他更倾向于这个。

垂体瘤算是神经外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并不难,雪人征,就是题点,能发现,就成功一大半了。

第一个病人,在武小富他们的安排里,难度中上,过了这个,剩下的也就一个比这个还难了。

目光聚焦荀奇这里,他这里的病人也不简单。

进入荀奇门诊的是一个,只有13岁的女性患者,小女孩儿刚上初中,从入学前就开始出现气喘,因为之前就有花粉过敏的病史,所以父母也没在意,就是常规的让孩子远离过敏源,以为很快就能好。

可是,病情反而越来越严重。

荀奇的问诊比傅远航还要严谨。

一边问着,一边进行病历书写。患者数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反复出现气喘不适,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无发热、咳嗽、咳痰、心慌、胸痛、咯血等不适,未治疗。

既往有甲减病史,花粉过敏病史。

查体:双下肺呼吸音低,余无特殊。

辅助检查: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 2.71ng/ml:CA12575.2U/ml;SCC 4.7ng/ml。

颈部和锁骨上及双侧腋下淋巴结B超提示:1.双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2.左侧锁骨上多发淋巴结偏大;3.双侧腋下多发淋巴结探及。

胸部ct见纵膈有巨大占位。

这!

荀奇看了看片子,再看看只有十三岁的小女孩儿,眼神中难免有些心疼。

他其实在看到肿瘤标志物异常的时候,就觉得不好。

这虽然不是诊断肿瘤的金标准,但是一旦出现异常,尤其是这种明显异常的时候,基本都不会好。

不过,也有可能是炎症引起,气喘数月,引起一些炎症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看到胸部ct之后,终于是死心了。

纵膈占位,阴影面积还不小,占位其实就可以和肿瘤划等号了,偶有意外,也是少数。

更何况是这么巨大的占位。

患者颈部淋巴结还有问题,情况就更是让人觉得不乐观,这是已经出现淋巴结转移的征象了啊。

写下纵膈肿物的诊断以后,荀奇让患者母亲将孩子带出诊室,开始和患者父亲交代情况。

诸多检查查体结合,患者肿物良性的可能基本不大。

患者父亲听到这些话之后,不由得脸色一变,“这怎么可能?”

尽管之前就有不好的预感,但是,真的听到荀奇的告知,患者父亲还是很难接受。

“她才十三岁啊。”

是啊,她才十三岁,荀奇也是有些难受,哪怕是当医生,见惯生死,遇到这样的情况,也是难免感怀。

在听到患者可能已经出现淋巴结转移,后续需要进一步检查,做穿刺活检,确定病理性质,然后查全身,看有没有远处转移。

患者父亲更是后悔。

“怪我,怪我没有早早的带她来医院啊,怪我啊。”

这种情况,谁看了心里都不好受,荀奇想要安慰,但是他知道什么安慰都不如尽快给患者进行检查,确定情况,尽快治疗来的有效。

一边说服患者家属同意住院,荀奇一边做着治疗计划,其中还写着考虑患者是胸腺瘤。

胸部的各种肿物性质不同,症状不同,影像学表现也不同,还是能从细微处进行分辨的。

只是,病理才是金标准,但是有个方向,后续诊察也能更快一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