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西游:集齐三大反骨仔的我强无敌

作者:不死废人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九十章 够了,奉令吧!

书名:西游:集齐三大反骨仔的我强无敌 作者:不死废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11

斗不过四五十招,猪八戒心气散了,眼看就要败下阵来,熊悟天于是挺枪加入了战团,一枪直刺金角面门。

这一枪势大力沉、刚猛劲威,金角知道他的本事,不敢硬接,把剑一圈、将枪引着往后退了几步,卸了劲道后又挥剑去抢攻。

他以一敌二,斗了二十来招不落下风,却也逐渐招架无力了。

果然,不到三十招,他自知不敌,于是有意往门口败退。

一旁的沙僧见状冲上前去要堵他后路,却被一群小妖依据阵势拦住了身形,只得眼看着金角退到了门口。

金角甫一到门口,便即背靠石壁,将芭蕉扇握在手中,作势要扇,吓得熊悟天、猪八戒二人急忙后退。

好在金角也没有立时煽动芭蕉扇,只是做了个架势,等一众小妖都撤回来了他才开口道:“如今怎么说?”

猪八戒问道:“什么怎么说?”

金角道:“没了那使风的,我这一扇下去,你们谁能挡得住?”

“识相的就赶紧退去,明日再见分晓,迟了只怕误了你等性命!”

猪八戒口上不肯服输,远远的喊道:“你爱放火放火、爱放风放风,老猪我悉听尊便!”

金角见他不肯服输,怕就此回去后、猪八戒几人又来叫战鼓噪、不得安生,于是就即挥动双手、一扇火一扇风的扇了起来。

好火,只见他一扇而生火、一扇而生风,风凭火力、火借风势,瞬息便成燎原、眨眼就至身前!

三人急忙闪避,等到得远处、驾云在半空中看时,这火比先前银角放的那把火还要猛得多。

但见烈焰窜地疾风走,红霞盈透半边天。山山相连树接树、火火粘黏炎成焱!

这火不像先前那般、有风悟巽和合白龙压制,自然成不了气候。

如今这火没了收束,自然是飞快的蔓延了开来,呼吸间便将一片山坡烧成了白地,毫不停歇,继续向四周蔓延。

金角看在眼里也是慌了神,却也没法收摄,只能呆呆的望着、口里不住的念道:“毁了、毁了……”

那满山来不及走脱的飞禽走兽,被烧得哀嚎挣扎、遍地奔逃,直至沦为一团散发着糊香的焦碳。

所谓物伤其类,一群小妖看在眼里也觉伤心落泪,口里对着金角直唤“大王!”

金角这才醒悟过来,急忙道:“救火、救火,快救火!”

“大王,这偌大火如何救得?”

金角也是连连哀叹痛呼:“唉,说不得,只能尽人事而安天命了!”

“你等腿脚快的便各自逃命去吧,腿慢的躲进洞里、紧闭洞门,不可冒头!”

说话间突然听得半空中喝了声:“云来!”

金角抬眼去看时,见原来是孙大圣正在呼风唤雨。

好大圣,只见他将身矗立在半空,喝了声“云来!”,将手凌空猛地虚扯了一下,早将两朵乌云从百里外扯了过来,又远远的对着这乌云哈了口气,瓢泼般的大雨便哗哗啦啦的落了下来。

那金角看在眼里,也是生出了几分豪情。

可惜这火不是凡火、这云积水也不厚,堪堪下了盏茶功夫便停了下来、不过稍稍止了些许势头而已,山火依旧猛烈。

金角见状一咬牙飞到了半空,口中念念有词。

大圣见这山火猛劲,云雨也散尽了,于是神力运转、直向九霄传音喝道:“风婆雨师,速来现身!”

一霎那大半个仙境俱都响彻了大圣的话音,从第一天到三十三天,回音不绝于耳,唬得那诸神侧目、众仙驻足。

此时玉帝正在凌霄殿批示周天,也被这声响扰乱了心神,于是垂目下观了一眼,淡淡的道:“下次不许他再这般叫嚷。”

话音一落,三十三天再无回音响动。

平顶山上,孙大圣神格微微颤动,只是他向来就不在意这玩意儿,只不过用他正名罢了。

那风婆雨师却不敢怠慢,急忙现身下拜:“大圣唤我二人何为?”

只见大圣一个纵身赶至身前,令道:“你二人速速布雨救火!”

风婆、雨师忙道:“大圣,若是从前,自然凭你一句口话就行,只是如今司法大天神秉政,律法昭彰,非得文书不可!”

大圣知道他二人说的是显圣昭惠灵王、二郎真君,于是道:“拿纸笔来!”

雨师风婆自然是有备而来,急忙掏出纸笔,只见大圣抓起笔杆、于白纸上匆匆写了三个大字——孙悟空!

大圣笔落,就即吩咐道:“够了,奉令吧!”

雨师见状忙后退了一步道:“我先布雨,救火要紧!”

风婆无奈的看了他一眼,急匆匆的又在前面添了一句:急令平顶山布雨灭火,点数不拘!

风婆写完急忙收了纸笔文书,开始四处鼓风、收拢火势。

只是这火窜得极快,这么会儿的功夫已经蔓延了两百余里。

加之这火也不是寻常凡火,即便是二人合力施为,也不过只是止住了其疯狂的劲头,却依然还在缓慢的向四周蔓延。

雨师见状叹道:“大圣,这火不凡,须得费些功夫,不知哪里来的?”

孙悟空也是看他们轻易取不了功,也不答他,而是吩咐道:“周围六百里也没有人家,你不用管其他,就把那妖洞附近的火灭了先,我师父还在里面。”

“好。”

雨师奉命,只把雨尽数往妖洞附近倾倒,于是周边的火势又迅速蔓延开去。

“砰!”

一座大山从半空轰然而下,突兀的落在大火前方。

只见这山光秃秃的也没甚草木、尽是些裸露的石岩,矗立在那里,正好阻断了火势往前方蔓延。

原来这山正是金角从西荒拘来的,他此前也正是在念诀掐咒!

只是他虽有拘神遣将的咒语、却没有移山填海的本事,那西荒的山神哪里肯服他调遣,是以只有一个胆小怕事的、才赶着山过来欲要查探个详细。

故而他只拘得这一座山来。

常言道水火无情,这山火向四周侵袭,只一座荒山孤零零的堵在那里哪能济事?

金角于是不住的谩骂道:“可恨七星剑不在爷爷手上,否则这群毛神焉敢违抗!”

骂完他又掐诀来招本处的土地山神,同样也不应召,气的金角直骂娘,心道等此番事过,有他好受的!

你道这山神如何不应招,却原来是孙悟空先召了他们,令他二人前去妖洞中护着唐僧。

有道是: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却说唐僧被那金角倒挂在半空中,着实难在,于是又和围着他的那七八个小妖侃起了来。

“要说这萧峰萧大侠也是一位人杰,他本是人妖混血而生,天生一对四瞳目,人族当他是妖邪、妖族也不认他这个杂种,是以无亲无友、半世凄苦。”

“茫茫天地间竟无他一处安生之所!”

“于是他只好孤身潜居深山,躲避人、妖,甚至那些以降妖除魔为己任、以人间正道自居练气修士也容不下他!”

“可怜他也是爹妈生的、也是天地自然造就的智慧生灵;他也不曾害人、也不曾害妖,更无心扰乱现有的一切秩序;他只想活着,却就此沦为野人,终日与禽兽为伍、早晚和碎石做伴。”

那七八个小妖听得是津津有味,但却没有半分可怜共情之心,只是催促着唐僧继续往下讲。

“和尚,咱们是生了灵智后便不认爹妈、他却是爹妈不认他,你这故事倒也有趣,继续继续。”

唐僧白眼一翻,道:“想听就搞杯水来,怎么这大半夜的,天气反而闷热起来了……”

果然就有小妖端了杯清茶过来喂他,他一饮而尽,才继续编道:

“不知那萧峰在山中虚度了多少岁月、看惯了几度春秋。忽然一日这山林中传来一声长啸,声震于天地、竟惹得大道共鸣!”

这群小妖顿时就嘈杂起来了:“谁啊,那个萧峰?”

“大道,是天道才对吧,这和尚乱讲!”

“和尚牛吹大了吧,声震天地,我家大王都没这本事。”

“行了行了,说书的都这样,一开讲就把牛往死里吹!”

到了这一步了,唐僧也就不去管他们了,继续自顾自的口嗨道:“原来正是这萧峰整日观摩天地自然、终于领悟了大道!”

“只见他仰天长啸,大笑道:我悟了、我悟了!”

突然就有一个小妖大骂道:“那该死的、和血食生就的杂种,他悟了什么!”

好家伙,里面还真有一个把人当血食、沉浸在故事里的妖中贵族!

“和尚,你说那杂种悟了什么,凭什么他能悟,我不能悟!”

唐僧看了他一眼,缓缓道:“他悟了什么贫僧也不知道,只知道他有简言留下,他说:大道贵生,众生平等;吾性自足,不做他求!”

“就这?”

“还声震于天,算什么神通?”

“就是,这能成仙吗?”

唐僧无奈的吹嘘道:“岂止是成仙,简直立地成圣啊!”

“立地成圣,那岂不是比神仙还厉害?”

“我觉得差不多吧,白日飞升、立地成圣,都是四个字,差球不多嘛!”

又有小妖问了:“和尚,这个萧峰在哪里立地成圣的呀?”

唐僧随口编了个地方道:“此人就在东胜神洲、贫贱山上悟的道!”

接着他继续喊道:“赶紧把我放下来,我给你们讲个更牛逼的!”

正说着,里面更闷热了,热得令人汗水如雨滴般往下掉落。

一群小妖正自迟疑要不要把他解下来时,门外面的小妖却已经一窝蜂似的涌进来了。

“不好了,快燃过来了!”

“赶紧关门!”

“等一下,我还没进去呢!”

进来的人一片嘈杂,里面的人不明所以、俱都拥过去询问,问的人乱纷纷的问,答的人乱糟糟的答,好一会儿才搞清楚了始末。

唐僧心道怪不得这么热,于是大声喊道:“不要乱,赶紧去打水过来把自己的衣服都淋湿了,等烟闷进来的时候、就用湿衣服捂住嘴巴……”

“最重要的就是先我放下来,明白吗?”

唐僧说完竟然就真有小妖过来放开了他的绳索,他看了一眼,认得是最开始听自己讲人道的那个小妖。

旁边有小妖拦了一手道:“你真要把他放下来?”

这小妖反问道:“不然你知道怎么办,等烟子进来把咱们一窝蜂的全闷杀了?”

就这样,里面听过唐僧侃大山的小妖、由于习惯了唐僧话语在耳边作响,再加上其他小妖都闹哄哄的乱作一团、自己也不知道该干点什么,于是下意识的就照着唐僧的话去做了。

有了这七八个小妖带头,从众效应下,所有的小妖慢慢就都围绕着唐僧动起来了。

而唐僧自然而然的顺势就接过了指挥权,毫不客气的将这两三百个小妖使唤得飞起。

这场景直接把潜进来的土地跟山神惊掉了下巴,心道这群妖怪怎么回事儿?

莫不是咱们走错地方了?

这究竟是妖道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他两个正疑惑着呢,就听见唐僧对着他两吩咐道:“你们两个愣着干什么,没看见大家都忙着吗?”

“赶紧的,动起来!”

闻言这两个对望了一眼,急忙过去拜见道:“圣僧,我二人乃是此间的土地、山神,奉了大圣的号令前来护驾。”

“哦,原来是你们呀。”唐僧听了他二人的话,这才问道:“外面怎么样了?”

二人答道:“回圣僧,这火极为猛烈,已经蔓延有三百余里了,好在大圣唤了风婆雨师过来布雨,这妖洞附近才没什么大碍。”

二人将外面的情况大致诉说了一遍。

唐僧想了想道:“正好你们一个是土地、一个是山神,土地就去改变一下地脉走势、将暗河里的水都给我涌上地表来;山神就去调整一下山川处境、把还没烧着的地方直接给他断裂开来,形成悬崖峭壁,火势自然就蔓延不过去了。”

那山神、土地闻言又拱手道:“圣僧,若是别的吩咐咱哥俩都愿听你吩咐,哪怕是将非主脉的一整座小山、临时搬运到其他地方,我二人也无二话。”

“只是像这般改变山形地脉,非得要批文不可,不如圣僧就即写一封表文奏禀上去如何?”

唐僧哪里会写什么表文,那是授了符箓的、正宗道教修士才会的科仪。

那些没有授箓的,哪怕仪式做对了,人家多半也不带搭理你的,更别提唐僧这个和尚了。

于是他掏出自己的天官印挥了几下,道:“想想办法!”

好家伙,他这模样顿时让这两个小毛神回忆起了先前曾听过的闲言碎语,那还是从两界山、经过五方揭谛、从西行路上的土地、山神口中,口口相传传过来的……

什么佛子转世、大天尊那里也有关系,什么火线提拔、刚出门就是封了个取经特使的杂官,什么扯大旗使唤人等等等等。

当时还以为是传说夸张了,现在才知道人家说的原来是纪实文学!

于是二人急忙以司非府君的口吻名义、自己写了封四平八稳的敕文,恭恭敬敬的给唐僧递了过去,道:“请上仙用印!”

唐僧也不含糊,看也不看、直接拿起仙官印往上戳了一下,吩咐道:“赶紧办事!”

二人急忙收好文书,对着唐僧又是一拜,道:“圣僧,有此敕令,我二人可以连同方圆六百里的山神、土地,叫他们都来做这番功德!”

说罢二人化作一溜烟儿走了。

做完这些,唐僧一转头便发现这群小妖都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不知道在想什么。

于是他急忙又对着小妖吩咐道:“你们都听见了,山洞附近已经没什么事儿了,把手上的活都停了,给我出去探一探情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