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西游:集齐三大反骨仔的我强无敌

作者:不死废人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四十六章通关文牒写了什么?

书名:西游:集齐三大反骨仔的我强无敌 作者:不死废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11

几人到了城门口,见那挑着篮子的菜农、担柴的樵夫、驾马赶车的行商,种种行人,不一而足,俱都排队等候入城。

唐僧师徒也都跟在后面,正要跟着排队,不料沙僧和熊悟天相貌着实怪异了一些,再加上龙马也是个龙头带角的异兽模样,这样引起了周围行人的骚乱,惊动了城门的守卫,过来查看。

那守卫气势汹汹而来,见了这情况也惊得弱了身形,好在唐僧的模样还算过得去,主要是正常。

于是守卫弱弱的对着唐僧问道:“敢问长老从何而来,进城又有何贵干。”

唐僧道:“阿弥陀佛,贫僧乃是大唐御弟,奉旨西行的取经特使,今路过贵国,欲要面见国王,倒换通关文牒,不知此处可是贵国都城?”

守卫听到唐僧是大唐的特使,急忙躬身行礼道:“见过上国尊使,此地正是我宝象国国都,烦请圣僧且先到驿站安歇,等我等奏禀王上后,才好召见。”

唐僧合十道:“有劳了。”

于是几个守卫慌忙带着唐僧几人去了驿站安歇。

因为是晚上,国王纵然得了消息也没有接见的道理,所以几人就此在驿站中睡了一晚。

翌日清晨,唐僧师徒洗漱后,才终于等到了国王的召见。

唐僧跟着传唤使直到大殿门口,那国王正在早朝。传唤使自进去通传,留唐僧师徒在门口等候。

“待会儿我先进去,那国王要见你们时我先跟他说好你们的模样,好让他有个准备,免得他在自家臣子面前大惊失色,丢了体面。”

唐僧对着两个徒弟这样说道,不是唐僧嫌弃他们,实在是他们长得确实一言难尽。

不一会儿就听到里面宣见的声音传了出来声音层层传递回响:

“传唐朝特使觐见!”

“唐朝特使觐见!”

“特使觐见!”

“觐见!”

唐僧整理了一番仪容,随着引路的太监走了进去,见那国王端坐高台,相貌倒也端庄。

唐僧双手合十道:“贫僧玄奘,见过陛下。”

国王点头道:“免礼,不知长老到我国中和事?”

唐僧答道:“鄙国天子闻西天大雷音寺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度亡灵、济世安民,故以贫僧为特使,遣往取之。今路过贵国,意在倒换文牒,方便于贵国境内通行。”

国王颔首道:“贵天子爱民仁德,寡人自当予以方便,长老且将文牒呈上。”

唐僧双手将文牒捧在手上,自有侍者接过,呈上御案。

国王拿起文牒,展了开来,只见上面写道:南赡部洲大唐王朝、奉天承运皇帝告西域诸国书:朕惟以凉德,嗣续丕基;安邦治民,临深履薄、朝夕是惴。

承蒙救苦观自在,金身法驾我中原,指示西方有佛有经,可度幽亡,超脱孤魂、济世安民。故以朕之御弟、法师玄奘,为取经特使,远历千山万水,询求经偈佛章。

特告西域诸国,倘到是处,须不灭善缘,照牒放行。

——大唐贞观一十三年秋,吉日。

国王读了文牒,又见上有宝印九颗,代表已经有九个王国在上面落下了自己的宝印。

于是他也取了本国玉玺,印了上去,过后又令侍从递回给唐僧。

“长老,侍卫报与寡人说你一行人中,还有两人一马,俱都奇貌不凡,为何只你一人前来面圣?”

唐僧答道:“陛下,那是贫僧的两个徒弟,一个唤作悟天,一个法号悟净,乍然一见,相貌确是恐怖吓人,因恐惊扰了陛下国驾,故只让他们在殿门外听宣。”

国王笑道:“长老多虑了,寡人虽是承继的社稷,却也见过刀枪,且让他们进来吧,正好一全寡人猎奇之心。”

唐僧心道猎奇,是我想的那个猎奇吗?

这国王好羞耻呀!

国王一说话,自然有人按吩咐办事,于是就有太监又开始扯着嗓子喊了:宣大唐长老二位高徒觐见!

不一会儿,熊悟天与沙悟净便走了进来,

国王并一众文武多官,也都是存了好奇之心,自然忍不住向二人张望,这一见之下,果然是无人不惊、无人不怕。

只见二人中,一人身长丈二,臂阔三停,脸如蓝靛,口似血盆,牙齿排钉,乃是悟净当面。

另一人也有九尺上下,面黑如煤炭、毛发粗且长;圆鼻兽耳、眼光熠熠、虎背熊腰,正是黑熊精悟天。

二人当殿上只拱了个手,便直挺挺立在唐僧身后。

那国王只见了一眼,便吓得以手覆面,嘴里只叫道:“够了、够了,且让二人下去吧!”

唐僧摇头失笑,挥手让二人下去了,心里不由得琢磨,不知道这国王安得是什么猎奇之心,如果是那个猎奇之心,这以后还能硬起来吗?

难说。

好一会儿,殿上才恢复了平静,唐僧正要出言告辞,这时殿外一个侍卫忽然快步急走而来,边走边大声道:“陛下、公主有消息了、公主有消息了!”

唐僧见此也只好再稍待一会儿了。

“什么!”

“可是吾女百花羞?”

那国王闻言急忙下殿问道。

侍卫忙说道:“回陛下,正是百花羞公主,有书信一封呈上。”

“快快快、给寡人拿上来!”

于是侍从急忙从侍卫手中拿过书信,呈了上去,国王接过书信,急忙打开,匆匆只看了一眼,便沧然泣下、跌坐在地,再举不起手来,口里直道:“念、念,给寡人念!”

于是众臣中一人越众而出,捡起书信念了起来:

不孝女百花羞顿首百拜大德父王万岁龙凤殿前、暨三宫母后昭阳宫下、及举朝文武贤卿台次。

拙女幸托坤宫,感激劬劳万种,不能竭力怡颜,尽心奉孝。乃于十三年前八月十五日良夜佳辰,蒙父王恩旨着各宫排宴,赏玩月华,共乐清霄盛会。正欢娱之间,不觉一阵香风,闪出个金睛蓝面青发魔王,将女擒住,驾祥光,直带至半野山中无人处,难分难辨,被妖倚强,霸占为妻。

是以无奈捱了一十三年,产下两个妖儿,尽是妖魔之种。论此真是败坏人伦,有伤风化,不当传书玷辱;但恐女死之后,不显分明。正含怨思忆父母,正期国中猎人,亦被魔王擒住。

是女滴泪修书,趁其与人争斗之际,大胆放脱,特托寄此片楮,以表寸心。伏望父王垂悯,遣上将早至碗子山波月洞捉获黄袍怪,救女回朝,深为恩念。草草欠恭,面听不一。逆女百花羞再顿首顿首。

那人读罢家书,国王大哭,三宫滴泪,文武伤情,前前后后,无不哀念。

国王垂泪稍许,便向百官喝问道:“那个敢那个敢兴兵领将,与寡人捉获妖魔,救我国女?”

可惜接连问了数遍,竟无一人敢答,真是木雕成的武将,泥塑就的文官。

唐僧一看这种情况,就知道自己该出手了,反正都是徒弟们出手,自己只管享受敬仰就好了。

于是出列道:“陛下,贫僧两个徒弟都有降妖除魔的本事,愿助一臂之力。”

“快宣圣僧两位高徒上殿!”

国王这个时候也不怕看见沙僧二人的恐怖模样了,长老的称呼也变成圣僧了,急忙命人宣他们上殿觐见。

唐僧补充道:“把信中说的那位猎人一并叫上来吧,也好问询一二。”

国王急忙道:“对对对,快去!”

不一会儿,悟天、悟净二人与那猎人一同进来了,国王向那猎人道:“你将所见所闻都说圣僧与他二位高徒听吧,不得有丝毫隐瞒。”

那猎人满脸风霜,衣服也破了多道口子、血迹斑斑。

他拜过国王后,对着唐僧说了起来:“圣僧,我本是山中猎人,前日打猎时被妖怪捉了、要拿去吃肉下酒,多亏公主殿下向那魔王求情,说要向我打听家乡近况,这才饶了性命。”

“昨晚有个长嘴大耳的猪妖,不知为何上门与那魔王争斗,公主这才趁机将我放脱,让我送信求援。”

“长嘴大耳的猪妖?”唐僧估计应该是猪八戒了,于是出口问道:“他是不是使一把九齿钉耙?”

猎人摇头道:“圣僧,我不曾见到他面,只是小妖报与公主听了我才知道,此后公主将我从后门放出,我也转捡小路、近路狂跑,连夜奔袭,更不敢回头。”

唐僧估计是八九不离十了,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唐僧没被妖怪抓,反倒是徒弟被抓了?

唐僧又问道:“那碗子山波月洞在哪里?”

“出城往东约莫三百里,有一片黑松林,到了黑松林便往南走,出了黑松林抬头见一顶上放光的宝塔便是。”

唐僧心想原来那妖怪在黑松林南边,怪不得我没遇见。

“知道了,你下去吧。”

一个凡人,一心逃命,想来也问不出什么,想到这里唐僧便让他下去了。

国王听到那妖怪距离王都只有三百里,慌忙道:“圣僧,如今既知了那妖怪的住处,还请你两位高徒即刻动身除妖吧,要多少兵马随行、又或是有其他要求,寡人无一不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