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一心求死马幼常

作者:春山远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74章 汇报!

书名:三国:一心求死马幼常 作者:春山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2

大汉兴武八年四月二十五,诸葛亮跟随刘禅回到了长安城。

长安城的老百姓给了诸葛亮足够的善意,几乎整个长安城的百姓倾巢而出,迎接诸葛亮,这场面,可比刘禅的场面要大的多!

而孟光则带着朝廷的文武百官来到灞桥边上,亲自迎接。

诸葛亮一看,这一定是刘禅的授意,于是辞而不受,宁愿绕了一圈,从渭水入的城。

刘禅本来想好好的表现一下,可没想到诸葛亮却不接受他的好意,无奈之下,也只能先行回宫!

当然回宫之前,先去了一趟太庙,诸葛亮回来这种大事,却是要禀报刘备知道的。

祭祖完成之后,刘禅立刻在宫中召开了一场朝会,只是参与的官员却不多,只是大汉的六部尚书和两府的官员参加。

诸葛亮大步走进殿中,看着诸位官员,却是笑道。

“诸位都是我大汉的肱股之臣了,只是我听说大汉搞了什么军政制度改革,却不知诸位如今都是什么官职?”

马谡却是笑着给诸葛亮介绍了一下。

目前大汉朝廷采用的是宋制与明制相结合的制度,朝中最主要的几个衙门就是吏、礼、户、刑、兵、工六部,另外还有九卿负责其他的事情。

而政事堂的官员按照马谡的要求,全都挂上了参知政事的官衔,而也是从改革之后开始,参知政事却不再是一个虚衔,而成了正式的官衔!

有参知政事头衔的才是宰相,没有这个头衔的,就算你官职再大,也不是宰相!

可是马谡如今却犯了难,如今政事堂中都是参知政事,按照朝廷制度却都官位待遇一致,并没有谁高谁低的说法,只有刘禅从政事堂中指定一人为首相,负责裁决而已,权势却没有之前诸葛亮在的时候的丞相权力大。

可如今诸葛亮回京,这官位如何安排?

继续给诸葛亮丞相的官位?那岂不是说大汉改制,却越改越回去了吗?

而且,诸葛亮是在隆中才将身体给养好的,刘禅和马谡都舍不得再让诸葛亮处理朝中的那些小事,生怕诸葛亮再次犯病,如此一来,就算再任命诸葛亮为丞相,也不能让诸葛亮再劳累过度。

可当了丞相却如何不处理那些小事和杂事?诸葛亮也不是那个性格的人啊!

还得说马谡反应快,直接奏请刘禅给了诸葛亮一个平章军国重事的官职!位在丞相之上!

这平章军国重事的官职是北宋开创的官职,属于一个荣耀头衔,平时不需要理政,正好符合诸葛亮如今的状态!

若是他人担任了这个官职,怕是早就要闹翻天了,可诸葛亮却一样,他本来就不想当丞相,无非是为了一个承诺而已,他也不打算在新朝廷管的太多。

刘禅亲自从御座上下来,给诸葛亮介绍起大汉如今的重臣们。

“相父,先来给相父介绍一下政事堂几位宰相。”

刘禅笑眯眯的给诸葛亮介绍道:“孟光、陈袛、蒋琬、费祎,加上马谡这个首相,就是政事堂的成员了!”

诸葛亮却是点了点头,政事堂这五位,除了陈袛他虽然认识却不熟悉之外,其他的几人都算是老熟人了嘛!

与政事堂众人打了一声招呼,转头过来就是枢密院。

“丞相,你可算回来了!你可想死我了!”

诸葛亮向发来声音的地方看去,说话的不是魏延又是何人?

魏延也是从刘备那个时代剩下来唯二的老人了,另一个则是廖化,只是廖化如今却不在朝中!

诸葛亮看着魏延的头上已经花白的头发,却是感慨说道。

“文长,几年不见,你却也是老了不少啊!”

魏延却大笑道:“我可不敢与丞相比,如今你说你不是神仙我都不相信,你看看自己这不是越活越年轻了么!”

众人闻言也是大笑了起来。

刘禅却说道:“相父,如今魏老将军已经是枢密院枢密使了,真正的军方第一人!”

诸葛亮笑着点点头:“以文长之功绩,足可!”

刘禅笑着又给诸葛亮介绍下一人。

“相父,这一位就是张郃将军,如今却是枢密副使,执掌军校!”

“张郃?”诸葛亮却是神色一怔,看了张郃半天才说道:“张将军,弃暗投明了好啊!你若还在曹魏,我第一个要杀的就是你!”

张郃却一点都没有尴尬的意思:“如今你要杀我,那也简单,用一些好酒灌死我也就是了!”

诸葛亮却是笑了起来。

除了这两人之外,其他还有三名枢密院参议,姜维、王平和田豫。

这三人如今都不在朝中,都在各地整顿兵马,随时准备集结!

田豫如今除了枢密院参议之外,却还有一个官职,大汉军校的校长,虽然培养了不少将领出来,却不带兵!

介绍完两府的成员之后,却是六部的官员。

无一例外,基本上都是丞相府出来的官员。

诸葛亮看了刘禅一眼,却是笑道:“陛下,臣给陛下留下的人,陛下竟能如此重用,臣佩服!”

刘禅却是脸上一红:“相父,不是朕不想用其他的臣子,实在是其他的臣子还不能独当一面啊!”

诸葛亮说这话的意思本来是想批评刘禅用了太多丞相府一系的官员了,这与他跟刘禅说过的帝王平衡之道确实不符。

可想想,也没有继续追究下去,一来刘禅毕竟是皇帝,用谁不用谁是他的权力,二来,除了自己丞相府的人之外,刘禅的确好像没有几个人用了,这也怪不得刘禅!

见过诸位官员,诸葛亮却笑了起来:“这几年不见,这朝堂上的变化还挺大的吗!”

马谡笑着说道:“圣人有云,苟日新,又日新,这朝堂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地方,自然也要跟着改才行啊!”

诸葛亮却是深深的看了马谡一眼,他知道,自古以来,最难的事就是推陈出新!更何况是军政体制这样的大事,却不知道马谡在这几年里吃了多少的苦!

诸葛亮却没说话,而是在一张椅子上坐了下来,这椅子却也是马谡的手笔,他觉得跪坐太累,就专门做出了这种太师椅,供两府的相公们能坐着议事。

马谡见诸葛亮坐了下来,他却是笑着说道:“丞相,我再给你汇报一下我大汉如今的军力如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