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一心求死马幼常

作者:春山远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40章 点子上钩!

书名:三国:一心求死马幼常 作者:春山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2

马谡饶有兴致的看着庞百,手指在几案上轻轻敲动。

“这么说,你是支持我做这件事咯?”

庞百微一躬身:“愿为都督效犬马之劳!”

马谡放声大笑:“若人人都有你这般想法,何愁陇右不治!”

随即马谡又说道:“既然庞百同意,那你们其他人是否同意?”

他此时却是对着其他的举子说的这话。

其他的举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却将庞百恨得要死!

若是大家都不愿意,马谡也不能强压着他们前去,可有了一个庞百,那情况可就不一样了!

一百人里突然出了一个叛徒,你让其他的人怎么说。

而且这些举子中也不乏跟庞百一样都是寒门子弟,听到马谡的问话,陆陆续续竟有七八人出声附和,也愿意与庞百一样!

而举子中那些庶出的子弟,本来在家中就不受待见,考中科举后,又被马谡冷了这么长时间,家中基本上也都断了支持,此时见有人带头,在沉默了片刻后,齐齐答应了下来!

到最后,五十六名举子中竟然有四十多人同意。

这却让马谡有些意想不到,没想到庞百还带了一个好头啊!

马谡轻笑了两声:“诸位既然愿意,那我就不多说什么了,如今我陇右有四郡十六县,诸位可自行选择一县去教化百姓,我与诸位以一年为期,一年之后,若是诸位所在之县,识字率能到五成之上,雍州官位见缺就补,若是识字率能到八成,那即刻拜雍州别驾!”

众举子顿时一惊,随即就兴奋起来,对于这些举子来说,若是让这些百姓通晓经义,那他们也就绝了这份当官的心,这些举子中,许多人自己都不太通经义,让他们去教人,简直就是在为难他们!

可若只是教这些老百姓认识一些常用字,那不要太简单哦!

那些已经应承下来的举子们个个踌躇满志,似乎这别驾之位已经落入了自己手中!

而那些没有应承下来的举子却捶胸顿足,还以为自己错过了一个好机会!

马谡却在心中冷笑,你们以为这个别驾就这么好当吗?

四十多个举子,分到各县,一个县也不过就是几人而已,如何让官府配合,如何让老百姓来学都是一个大问题,这可远远没有想的这么简单!

若是真有人能在目前这种极其原始的条件下,能让百姓的识字率提升到八成,那就代表着这个人有极强的整合资源的能力,莫说一个雍州别驾,就算一个尚书令也是做得的!

马谡却没有出言提醒众人,这种事,你现在说的再多也没有用,人教人,千遍不会,事教人,一次就行!总要让这些举子先吃点苦头才行!

庞百略一思忖,主动开口说道:“都督,我愿意去白土县!”

马谡一听,不由得多看了庞百两眼,这还真是个人才。

白土县就是后世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已经靠近青海了!

这个地方汉胡人口交加,汉民的人口也就是三百来户,其余皆是羌胡之人,庞百选择这里,那么首先就排除了聚集人口学习的困难,相比较襄武城这种上万户的地方,难度自然要小的多,唯一要小心的就是,这地方胡人多,汉人少,生命安全很难得到保障!

庞百也是个胆子大的人啊!

马谡微微一笑:“你有此心,甚好,可还有愿意与庞百同去白土之人?”

众举子犹豫了,官再大,也要自己有命去当才行。

结果马谡问了三次,却只有一名叫黄戡的举子愿意与庞百同行!

到后来,各位举子纷纷选好了自己要去的地方,四十多个举子全部分配完毕,有四五个人一个县的,也有三四个人一个县的,唯有白土县,只有庞百与黄戡两人而已。

对于这个结果,马谡自然是满意的,又安排屯田府给每个小队都派了五名汉军作为随从,这个计划就正式开始推行了!

至于没有答应的那些举子,马谡也不为难,发配到各官署当书吏去,如今正是各官署缺人的时候,正好去给各官署帮忙!

……

襄武城,李府。

“久闻李家大郎名声,今日一见,足慰平生啊!”

一名看上去像是个读书人的年轻人坐在李家正堂,正与李翱说话。

此人是今日来到李家,自称乃是颍川荀照,游学来此,听说了李家大郎的名声才特地前来拜会!

虽说眼下三国交战,可士子游学之例却屡见不鲜,只不过颍川荀氏乃是天下一等一的大氏族,即便这个荀照自称是荀氏别枝,也不是如今的李家可以得罪的!

所以李翱才亲自出面接待!

“荀兄过奖了,我本偏僻小人,如何能有如此缘法,得入荀氏之眼?”

李翱却丝毫不为所动。

那荀照却是一笑:“李兄此言差矣,天下人各有各的缘法,李兄又怎么知道日后不能封侯拜相呢?”

“那就借荀兄吉言了!”李翱呵呵一笑,命人上酒上菜!

酒自然就是比桃园酒略差一档的那个酒,李翱给这酒取了一个名字,名叫三秦春。

荀照饮了一碗,却连声赞叹:“好酒啊,好酒,此酒甘醇,几乎不在桃园酒之下,想来必是李家的酿酒秘法!果然好酒!”

李翱却是心中一动,笑着说道:“荀兄若是喜欢,那就多饮一些,再过些时日,怕是这酒也喝不上了!”

荀照一愣:“李兄何出此言?”

李翱故做出一副唉声叹气的样子,说道:“因我家与陇右都督马谡交恶,那屯田府的段敬徇私报复,如今我李家酿酒的原料已经不多了,再酿完一些,说不得就要停工了!”

荀照闻言大怒:“堂堂陇右都督,没想到竟然是如此小人!李兄放心,我荀家也有商队 在两国奔走,你需要什么原料只管与我说便是!”

李翱大喜,起身向荀照抱拳拱手:“若得荀兄此言,是救了我李家啊!”

荀照连连摆手:“些许小事,岂能让李兄行此大礼?”

两人复又坐下,对饮了几杯后,李翱借尿遁离开了位置,来到茅房。

却伸手在茅房墙上轻敲了三下,没过一会儿,墙另外一边也传来了三声轻响。

得到回应后的李翱却只是轻声说了一句话。

“点子上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