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一心求死马幼常

作者:春山远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53章 还想不想找条活路了?

书名:三国:一心求死马幼常 作者:春山远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22

姜维这个人军事能力没的说,可是政治能力比起诸葛亮就差远了,同样是北伐,诸葛亮六出祁山能让蜀汉做到张弛有度,不滥用民力,而姜维九伐中原却被评价成穷兵黩武,这其中的差别就在政治能力上。

所以诸葛亮一眼就看出了马谡的摊丁入亩对世家大族的不友好,他担心的是,这个政策一旦实行,所有的世家大族都会将马谡视为眼中钉、肉中刺,马谡不死,他们不得安宁。

而姜维只看出了这个政策对蜀汉的好处!

自从两汉建立,世家门阀就一直贯穿着华夏的政治史,更是在司马家的两晋达到了顶峰,后来就连唐太宗这种千年不出的人物也几乎拿世家门阀没有办法。

若不是黄巢滥杀,将世家门阀杀了一个干净,世家门阀还不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将地位交给了文官集团。

所以诸葛亮治理益州,虽然也很讨厌世家门阀的做派,制定了不少针对世家门阀的法律条文和政策,却也不敢将世家门阀往死里逼,总是要给这些门阀世家喘口气的。

可马谡的摊丁入亩却是将世家门阀的祖坟都给刨了,政策是好政策,可若是影响到了蜀汉的统治,说不得诸葛亮也只能挥泪斩马谡了!

“伯约,传我将令,大军即可班师!”

诸葛亮沉默了片刻,突然对姜维说道。

姜维一愣,却抱拳拱手:“末将这就去传令!”

待姜维走后,诸葛亮却又将视线转回了那封文书上。

“幼常,你且待我回来,莫要做出些傻事啊!”

……

马谡可不知道诸葛亮为了怕他跟世家门阀彻底对上,已经日夜兼程向陇右赶来。

他现在正在头疼另外一件事,没人!

摊丁入亩在陇海实行的很好,陇海的那些自耕农疯狂的涌入襄武城,想要从官府借贷种子和农具去开垦荒田。

虽然陇山大营的粮食还没有到,仗着时家和陈家贡献的家产,马谡心中根本不慌,来者不惧,只要服从屯田府的安排,都可以借粮。

平叛后不过短短十天时间,就有差不多五六千自耕农来借取了种子口粮还有农具。

这幅热火朝天的场面让那些世家门阀恨得牙痒痒,可再痒痒,他们此时也无法与马谡对抗。

陇海新附之地,上没有靠山,下没有私兵,这些世家想要反都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反,更不用说诸葛亮已经收复了凉州,大军正在往回走。

这些世家门阀也只能打落了牙齿往肚子里吞,一方面对马谡的摊丁入亩咬牙切齿,另一方面却也只能按照马谡的要求,将税粮缴纳入库。

可问题是,马谡发现,经过十天的借粮之后,自耕农的数量在大量的减少,算上陇海郡那些路途较远的百姓,陇海一郡的自耕农的数量额也不过就是一万多人,算下来也不过2000来户。

这点人数莫说是开垦荒地,就算是官府发给他们土地,让他们去耕种,也不会有太多的收益。

马谡就在奇怪,这陇海郡是陇右五郡中仅次于安定的大郡,郡里文书也写明了郡有人口一万多户,算下来应该有五万多人,怎么会自耕农的数量如此之少?

最后还是马颙揭穿了这个谜底。

陇海郡这五万多人中,确确实实只有一万来人是自耕农,剩下的绝大部分都是奴婢和罪徒!

陇右和凉州自古以来就是官府发配罪囚之地,所以陇海郡中大部分人都有罪囚的身份,他们通过服刑重获自由后,往往已经丧失了自己的生产资料,只能卖身投靠世家大族,换取活下去的本钱。

所以摊丁入亩表面上影响了世家大族日后收取奴婢、部曲的途径,却不代表现在世家大族就活不下去了!

这也是世家大族还能捏着鼻子忍耐马谡的原因!

可马谡那是什么人,那是没主意也要作死的人,知道了这个情况之后,那颗作死的心就再也止不住了!

他将马颙请走,在太守府中憋了三天,终于让他憋出了一个大招。

《论解放生产力的重要性!》

这篇文章他也不管百姓们能不能看得懂,世家大族的那些家伙能看懂就行!

这篇文章中其实也没有阐述太多的观点,主要观点就只有一个,世家大族你们要小心了,所有的奴婢部曲都拿出来检验一下,看看有没有合法的手续,没有合法手续的奴婢就全部交出来,恢复陇海的农业生产!

这篇文章一出,陇海的世家大族那可就炸开了锅!

如果说摊丁入亩是温水煮青蛙,那解放奴婢那就是立刻插向世家大族心脏的匕首,寒光闪闪!

说实话,这一招若是用在豫州青州之类的地方,效果并不大,这些地方的世家大族大都已经给他们的奴婢部曲在官府完善了手续,真有那些不完善的,数量也不会太多。

可问题是,这是陇右!充满了人情世故的地方!

本地的世家大族为了图一个方便,大多数的手续都不完善,最多也就是通知官府一声,很多甚至连官府都不知道!

而且马谡又将办理手续的程序给冻结了,这些世家大族想要补办都找不到门!

所有的世家大族都坐不住了,齐聚在梁家,想要商量出一个解决办法来。

本地的世家大族本以时家和陈家为首,可谁叫这两家在游楚叛乱的时候倾家相助,结果身死族灭,便宜了马谡。

梁家作为除了时家和陈家之后最大的家族,此时却成为了世家大族的领头羊。

梁家祠堂中,人头攒动,几乎所有有名有姓的世家大族都聚集在这里,议论纷纷。

只有李家不在,不过众人也不奇怪,李家已经紧紧的抱着马谡的大腿,早就与世家大族不是一路人,如今李堂依旧为狄道令,可他的大儿子李翱却已经官拜雍州功曹从事,他的二儿子李翔为别部司马,独领一军。

李家的机遇,这些世家大族说是不羡慕,可谁不眼馋?

李家不来,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看着祠堂中乱哄哄的,梁家家主坐不住了,手中拐杖敲击了几下地面,沉声喝道。

“如今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秋,你们这些人竟然就知道胡言乱语,还想不想找条活路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