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红楼肝属性

作者:烟雨织轻愁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二十二章:贾环娶亲,福察重任

书名:我在红楼肝属性 作者:烟雨织轻愁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1

不过贾家如今已经沦落到举家食粥的地步,如今整个贾家二房,却是要依靠贾环过活。

王夫人也不是蠢人,想必也不会在这等事情上闹幺蛾子的。

且说贾环听了之后,不由蹙起了眉头。

这牛家的家世自然是好的,这门亲事说起来还是他高攀了,幸好是牛家先提出来的,倒是不怕人说闲话。

而贾环考虑的,则是牛家小姐长的俊不俊的问题。

想到此处,贾环不由说道:“琮三哥,牛继宗牛将军长的着实丑陋,他之幼女,怕不也随了他的相貌。”

“这若是娶回家来,看着便生厌,如何能厮守一辈子?”

贾琮听了不由笑骂道:“所谓娶妻娶贤,纳妾纳色,这正妻,本就是端庄贤淑便足够了。”

“若要好颜色,你后面只管纳几房妾室便是。再者,所谓女随其母,牛伯爵只是生的粗犷了些,倒也说不上丑陋。”

贾琮自己对此,是很不以为然的。

不过这个时代的婚恋观、价值观就是如此。

贾琮见贾环魂不守舍,全然没听进去。

他也做不出强行逼婚的事情来,便忍不住说道:“罢了,罢了,你若不放心,我便寻个由头,打探一番这牛家小姐生的如何便是。”

“若果真丑陋不堪,便拒绝了这门亲事,这样可趁了你的心?”

闻听此言,贾环不由大喜,他不由拉着贾琮的手,感激地说道:

“琮三哥,你就是我亲哥,这件事情,一切都拜托三哥了。”

接下来,贾琮倒是果真让人打听了一番。

而事实,也果真如贾琮预料的那般,牛家小姐并不丑陋,相反还颇为美貌,只是自小好武,性情恢宏。

若是将她娶过门来,只怕会将贾环吃的死死的。

不过这对贾环来说,倒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

贾环性子本就跳脱,虽说当了将军之后,改了许多。

毕竟是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如今若得人管束,倒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因此,贾琮根据打探来的消息,做了一幅画儿。

贾琮倒也并没有怎么美化,毕竟娶过门来之后,贾环还是要见到真人的,倒也不好欺骗他。

画完之后,贾琮拿了给贾环去看。

贾环一见,登时就爱上了,没口子地答允了下来。

牛继宗得到回复之后,也十分欢喜,不由开始为幼女准备起嫁妆来。

且说贾环又回了一趟贾家,将这门亲事告诉了贾母、王夫人还有赵姨娘。

贾母和王夫人听了,欢喜的同时,心里也不免泛着酸。

喜的是牛家能够看上他们家,他们家如今已经没落了,和牛家做亲,实在是他们高攀了的。

心酸的是,环哥儿只是一个庶子罢了。

贾宝玉这个正经嫡子,也只不过娶了一个小家碧玉罢了。

贾环这个庶子,这一下子,却是一下子越过了宝玉去了。

不过对他们家来说,这都是一件好事儿,她们自然也没有不答允的道理。

因此,贾家忙遣媒婆登门提亲。

这期间聘礼等物,一时间贾家却是拿不出来。

毕竟亲家是牛家,他们的聘礼,也不能辱没了人家。

不像贾宝玉娶的是小家碧玉,倒不需要多少聘礼。

这聘礼,贾环倒也拿的出来。

这几年他着实得了不少赏赐,小金库里,几千两银子是有的。

只是如今并没有分家,他这些私财见不得光,倒是不好拿出来的。

贾琮也少不得拿了钱财,先行垫付上去。

接下来,两家交换八字,很快便敲定了这门亲事。

而牛继宗也是个急性子,催促着他们年轻便成亲。

牛继宗本也是好意,贾环如今已经十八岁了,牛家小姐与他同岁。

两人年岁都不小了,况且贾环还是边军,一年也难得回来一次。

若年前不成亲,就要拖到年后去了。

并且年后,一旦有战事等因素,未必便能回来的。

一来二去,岁数不免越拖越大。

而两家都是将门,又不是那等穷酸文人,也不用这许多繁文缛节。

因此,倒是不如早些让他们成亲的好。

不过牛家倒是提出一个要求来,那就是让贾环成亲之后便要分开家来。

贾环可以不要贾家二房的任何东西,就连心房,牛家都愿意陪送过去的。

贾母和王夫人听了,又是羞愧,又是恼怒。

只是最终却还是答允了下来。

按照他们贾家的规矩,庶子成人之后,本就是要分出去的。

如今牛家之所以提出这等要求,必定是知道他们家的实情。

怕成亲之后,贾家会拖累了姑爷的。

不过这宅子,却是没用牛家陪送。

贾琮在得知此事之后,直接送了贾环一栋五进的豪宅。

并且一应摆设,都准备妥当。

贾环也没有向贾琮道谢。

此等恩情,不是区区几句道谢就能报答的。

十日之后,就卡在新春之间。

贾环胸带红花,骑着高头大马,吹吹打打直奔牛家去迎亲。

而牛家,也准备了一百二十八台的嫁妆,铺满了十里红妆,再次惊艳了京城百姓。

两人成亲之后,一时间好的蜜里调油,如漆似胶,倒也不消多极。

大年初一的时候,贾环领着新妇来宁国府拜年。

贾环也见到了这位弟妹,生的竟是和他所画的相差无几,的确称得上是一位巾帼豪杰。

且说过年之后,又少不得酒宴应酬。

贾琮能推便推了,只想好好在家里陪陪家人。

这些时日,他倒是陪伴薛宝钗更多一些,都多过了林黛玉这位正妻。

倒不是贾琮更偏爱薛宝琴这个平妻。

而是一来林黛玉性子本就淡淡的,也并不贪恋床笫之欢。

二来林黛玉已经生子,香菱也有了女儿,就连薛宝琴也有了一子。

晴雯也是有了身孕,用不几月就要生产了。

惟有薛宝钗进门几年,肚子一直没什么动静,自然十分尴尬。

林黛玉善解人意,倒是劝他多陪陪薛宝钗。

务必让宝姐姐怀上的。

而薛宝钗本也是个要强的。

因此,十日里,倒是有一半时间,留宿在薛宝钗这里。

过了初十之后,永隆帝召见了贾琮。

君臣见礼之后,永隆帝让贾琮坐下说话。

永隆帝不由问道:“贾将军,不知何时能够收回燕云之地?”

贾琮拱手说道:“启禀陛下,末将认为,今年便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如今新兵再经过几月训练,便可正式参战,等秋收之后,便是兴兵的大好时机!”

永隆帝听后,忍不住拍案说道:“好!朕和大夏百姓,等这一日已经很久了。”

“若能够收复燕云十六州,贾将军必将名垂青史,而朕,也一定不会亏待了贾将军!”

贾琮不由抱拳说道:“此全赖陛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末将不过是适逢其会罢了。”

闻听此言,永隆帝不由大笑,又着实勉励了贾琮几句。

从皇宫出来之后,贾琮又先后去拜会了寇相还有林如海。

当寇相和林如海得知,贾琮准备今年便全面收复燕云十六州之后,神态都凝重起来。

两人都不怕贾琮无法收复燕云十六州,他们丝毫没有怀疑贾琮的能力。

他们只是提醒贾琮,不但要谋事,还要学会谋身。

提防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闻听此言,贾琮脸上,不由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是啊,他若是能够全面收复燕云十六州,声望必将一时无两。

只是这功劳,怕是已经达到功高震主的地步了。

自己麾下的蓟州军,可以吊打清军,而清军又能够吊打夏军。

这样换算一下的话,若是自己率蓟州军反叛的话,大夏将无可抵挡。

这种情况下,不要说是永隆帝,只怕是换成历史上任何一任皇帝,都会猜忌自己啊!

哪怕是换成自己当皇帝,只怕也要猜忌这样的大臣。

虎无伤人意,人有害虎心。

自己倒是要提早准备起来了。

不过,只要自己不离开燕云之地,而自己手中的大军,又都是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

拥兵自固,听调不听宣,便是永隆帝,也是拿自己没有太多的办法的。

不曾想到,最终还是要走到这般地步。

接下来,贾琮安生在家里陪伴家人。

几个小家伙,老大贾苍,简直成了贾琮的影子,每日都腻味在贾琮身边。

动不动就要贾琮来个高抛,每一次都逗的小家伙咯咯大笑,一旁的林黛玉则是担心受怕。

至于大女儿贾薇,此时已经牙牙有声,只是才只会爬,还不会走,也不会说话。

贾萧更小了一些,倒也学会了爬。

这两个小家伙,倒是不如他们的大哥贾苍那般自来熟。

贾琮很是花费了一番功夫,才和两个小家伙娴熟起来。

不过,这两个小家伙,如今倒也很黏着贾琮的。

这也是贾琮喜欢抱他们的缘故。

如今这几个哥儿、姐儿,可都有专门的乳母喂养,有小丫头抱着。

便是林黛玉、香菱和薛宝琴几个,平日都不怎么抱他们的。

倒是老夫人梅夫人抱着他们更多一些。

而现如今,就连梅夫人也退居二线,这三个小家伙,几乎被贾琮承包了。

他经常脖子上驮着老大贾苍,怀里一左一右抱着贾薇和贾萧,和三个小家伙玩的不亦乐乎。

这一幕,在这个时代,却是极为罕见的。

尤其是在贾家。

他们讲究膝上抱孙,膝下训子,抱孙不抱子。

贾府东西府的老爷,对儿子倒像是对贼人一般,一个不合适恨不得立刻就打死。

哪有像贾琮这般,恨不得抱在怀里不松手的?

而贾琮,却是乐在其中。

这让几女,心里倒也颇为欢喜。

……

过了十五之后,贾琮带着贾环、梅世鸣、柳湘莲,返回燕云之地。

且说经过贾琮将近一个月的耕耘,薛宝钗终于如愿以偿地怀了身孕。

贾环和新婚妻子,如漆似胶、依依不舍。

十日之后,一行人从涿州直接进入到幽州。

如今贾琮已经将节度使府,搬到了幽州来。

幽州本是大明京师,这里有着各种十分完善的基础设施。

将节度使府搬到这里,自然更利于掌控全局。

回来之后,贾琮便将福察初升叫了来。

如今,福察初升几乎已经将贾琮当作了再生父母。

得贾琮召见之后,福察初升忙不迭地赶了过来。

拜见过后,贾琮让福察初升坐下来说话。

贾琮不由说道:“福察将军,这两年功夫,我准备要全力收复燕云之地。”

“有一件大事我要交给你来做,也惟有你才能做到这一点。”

福察初升忙跪倒在地说道:“主子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奴才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果然是好奴才啊!

贾琮麾下,也惟有福察初升这一人以奴才自居。

就连贾家的家将,都没做到他这般地步。

不过贾琮倒也没想着纠正他。

对福察初升来说,他身上的奴性,倒是更容易掌控他。

贾琮不由说道:“是这样的,虽然这几年,我们对满清作战,无论是野战还是攻城掠地,几乎无往而不利。”

“满清将士也不是蠢人,他们已经熟悉了我们的战术,一定有所提防。”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若是不能事先摸清楚他们会用何手段。”

“一旦战起的话,说不定我们便要吃一个大亏。”

“因此,我便想着,事先大量派出一些人手去,暗中打探满清方面的消息。”

“而这个任务,也惟有你们福察军能够胜任了。”

“我想让你挑选一批忠心可靠,又灵活多变的人手,暗中潜入到各州去,伺机打探军情。”

“你们打探到的消息越详尽,我们作战便越能够占据上风。”

“若是消息打探的好,起码可抵十万精兵,到时候,本侯必将会为你请功!”

这件事情,还真的只有福察初升能够做好。

毕竟,他麾下的士兵,全都是满清投降过来的士兵。

他们去打探消息,根本不需要化妆。

并且他们也不太怕暴露。

毕竟,投降的清军实在是太多了,前后加起来,足足有六七万之多。

这么多人,便是满清,也不可能探知到所有人的名字。

即便知道名字,也不可能绘制出所有人的画像出来。

即便绘制了画像,也不可能有人能够记住几万人的画像来。

因此,福察军是最佳行动对象无疑。

福察初升听了之后,忙是拍着胸脯保证道:“主子只管放心,这件事情,奴才必定办的妥妥的。”

“并且,这剩下的城池之中,也有和我福察家交好的人家。”

“奴才暗中联络他们,未必不能策反他们的。”

富察家受到福察初升的牵累,整个家族都被康麻子满门抄斩。

不过富察家在满清,也是有几个亲近的家族的。

福察初升倒真的未必不能策反他们的。

贾琮听了,不由说道:“还是以打探消息为主,策反为辅。”

“策反一旦失败的话,必将会暴露行踪,怕是会让他们警惕起来。”

福察初升听了之后,忙是说道:“主子请放心,奴才只让你知道分寸。”

贾琮听了,点了点头,挥手让福察初升退了下去。

你还别说,福察初升此人,虽然贪生怕死。

但是玩儿阴谋诡计是颇有一套的。

将这件事情交给福察初升,贾琮倒是颇为放心。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士去做就对了。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二月份。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民间百姓开始忙碌起来。

而贾琮,也亲自督促起五州之地,大夏百姓的耕种情况来。

毕竟,一旦收复燕云全境之后,整个燕云,将成为他画地而治的地盘。

最起码他要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不能被粮食卡了脖子。

因此,农耕就至关重要了。

而今年,有的百姓,已经开始种植起了春玉米或是春地瓜和春花生。

这三种农作物,可以在春天耕种,也可以在割完麦子之后再行耕种。

割完麦子之后再耕种的好处,自然是可以达到两年三熟的地步。

两年时间,就可以多收获一茬庄稼。

而春天耕种的好处,就是亩产能高一些。

还有就是,春天耕种的这三种农作物,能够当作种粮继续耕种。

而麦茬的那一茬,收获之后,无法当做种粮。

强行做种粮,也是劣种。

这就是区别之处。

而在农耕之后,贾琮又找到汤若望和南怀仁师徒二人。

让他们开始编纂教材。

接下来,贾琮决定在五州之地实行变革。

比方说,五州之地,可以开辟出一种新型的吸纳人才的制度。

这种制度,同样要经过考试,不过靠的,却是新学。

通过考试之后,可以直接去匠器营为官。

同时,若是有什么新的科学研究,同样有奖励,甚至也可以为官。

虽然这些官,前途不如科举出身前途广阔,但至少,也是给出了另外一个可以为官的路子。

并且这条路更好走。

贾琮准备通过这种方式,来大力推动科技发展。

目前他自然不敢直接在五州之地废除科举,但也可以减弱科举的影响力。

贾琮的着眼点,从来都不在大夏,而是放眼整个世界。

西方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而他们贪婪成性,试图殖民全球。

大夏与这些豺狼,必有一战。

落后就要挨打啊,因此,还是要快些发展科技的为好。

接下来的功夫,贾琮又开始督促火器营那边,大力制造子弹和炮弹。

同时又命汤若望和南怀仁师徒两人,研制威力更大的大炮。

很快,时间便是来到了三月,晴雯有惊无险地产下一子来。

贾琮给取名叫贾荀,而梅夫人给取了个小名叫做长生。

几月功夫,蓟州五州之地,都在厉兵秣马,为了秋后的战争做准备。

当然了,满清的十一州主将,也没闲着。

他们针对蓟州军的攻城特点,开始进行针对性防治。

比方说,加厚城门,每一座城门后,都有大量的巨石备用。

一旦蓟州军攻城,他们就能快速用巨石堵门。

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加厚城墙。

当然,加厚城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他们也惟有选择薄弱点进行加固罢了。

与此同时,他们还在城内的紧要处,埋下大量的火药。

他们准备一旦不敌的时候,就撤退,然后暗中点燃火药,必将能够大量炸死蓟州军。

相信用不几次,就能将蓟州军炸到胆寒。

而他们大动土木,却是苦了他们治下的大夏百姓。

因为这些,统统都是劳役。

许多大夏百姓,都被活生生累死,或者被他们殴打致死。

这些大夏百姓,都在暗中祈求,盼望着冠军侯能够早日破城,杀死这帮鞑子。

而满清所不知道的是,他们各个城中,早多出一些老六来。

这个时代,虽然也有间谍,有情报人员。

但是他们对情报的防范工作,毕竟不够细致。

并且这些老六,原本还都是他们满清人,根本防不胜防。

这些老六,很轻易地就记录下来城中变动的地方。

好多消息,都不用特意去打探。

只要动土,就必然瞒不住人的。

就算还有一些其他的秘密,只需要请几顿酒,便能够从那些小将领、小头目那里探听出来。

福察军的这些人,一点点探听着满清各城池的消息。

可谈满清方面,还以为他们做的够隐秘。

只要蓟州军胆敢对他们发动进攻,必将给他们以沉重打击。

而他们所不知道的是,他们的一举一动,几乎完全被夏军所记录下来。

他们在夏军眼里,完全没有秘密可言。

双方都在角力。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很快便是来到五月,杏子泛黄,也开始要收割起麦子了。

收割完麦子之后,又要耕种地瓜、玉米和花生。

五州之地的大夏百姓,都陷入到忙碌之中。

不过他们脸上的笑容,却是甜蜜的。

因为,今年是个丰收年。

他们种下的农作物,三个多月后,又能有一次丰收。

今年,他们再也不愁没有粮食吃了。

……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几度芳草绿,又见枫叶红。

不觉中,便是到了秋天收获的季节。

今年风调雨顺,是一个丰收年。

蓟州五州的百姓,每个人脸上,都露出掩饰不住的笑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