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红楼肝属性

作者:烟雨织轻愁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七十七章:刁奴

书名:我在红楼肝属性 作者:烟雨织轻愁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1

其实贾琮从一开始就知道必定瞒不过师傅去,师傅也必定能看出他的私心来。

但是对贾琮来说,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能够劝动师傅就够了。

贾琮不由说道:“师傅,徒弟的一点小心思,果然瞒不过师傅去。”

“师傅,我姑丈在扬州任巡盐御史以来,先后丧子、丧偶,便是唯一一个女儿,若不是早早送往京城,也未必能活的下来的。”

“如今他自己也是身中慢性毒药,怕也未必能够支撑多久的。”

听到贾琮这么说,寇相不由叹息道:“如海此人,我是知道的。”

“他在扬州的遭遇,陛下和我,又何尝不知?”

“只是,扬州巡盐御史一职,太过重要,涉及到扬州盐税的稳定。”

“如今陛下做多少大事,都指望着这些盐税银子。”

“若是这笔银子不稳,怕是要耽搁了陛下的大事啊。”

贾琮笑道:“师傅,若是我姑丈万一毒发身亡,扬州盐税,难道就收不上来了吗?”

“如今我姑丈不说已到油尽灯枯之境地,却也相差不远,继续留他在扬州盐政,怕也就这一两年的光景了。”

“而若是将其调回京城,好生将养身体,等身体养好了。”

“他又有地方盐政阅历,若是将其放入到户部,将来能不能动一动这户部的钱袋子呢?”

听到贾琮这番话,寇相却是眼睛一亮,脸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若果真如贾琮所说,这件事情,倒是大可以商榷一番的。

留在扬州,这一二年怕都支撑不下去。

而将其调回京城,果真将他放入户部的话,就凭林如海的能力,倒是未必不能将铁通一块的户部,撕开一道口子的。

京城的斗争和地方斗争大不相同。

地方斗争,无所不用其极,在官场上无能为力,那就用各种手段消灭你的肉体。

而京城的官场,讲究的是斗而不破。

大家都遵循一个潜规则,那就是无论如何斗,采用的都是官场手段。

而不会采取下毒、暗杀等不入流的手段。

因为你这样做,别人也可以这么做。

大家都要这么做,那最后就乱套了。

当然了,这只是常规情况。

特殊情况下,自然也有例外的时候。

但是特殊情况极少就是了。

沉思片刻之后,寇相不由对贾琮说道:“你说的,倒也不无道理。”

“这样,等有空了,我会禀明皇上,这件事情,还要请皇上定夺。”

闻听此言,贾琮不由喜道:“多谢师傅相助。”

其实这件事情,只要寇相开口,永隆帝八成会同意下来的。

先不说这件事情的确是对永隆帝的大局有利的。

只说如今寇相在永隆帝心中的地位,只要寇相开口,永隆帝轻易都不会拒绝的。

离开寇府之后,贾琮倒也没有马上就告诉林黛玉。

这种事情,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办成的。

年前怕是必然办不成了,左右也要等到年后才行。

时间一天天过去,距离年关越来越近。

贾琮倒是清闲下来。

只是荣国府那边,却是越发忙碌起来。

最近这段时间,惜春在宁国府居住的时间倒是越发长了起来。

惜春和贾琮的关系,也是越来越好。

如今惜春倒是经常缠着贾琮,让贾琮教她画画。

贾琮也认真教授起她来,兄妹两人的关系,倒是越发的亲近起来。

眼见到了年底,贾琮也开始忙碌起来,谁让他是贾家的族长来着。

他先是让人去光禄寺领回来春祭的恩赏,用一个黄布口袋装着,就是“皇恩永锡”四个大字。

那一边又有礼部祠祭司的印记,又写着一行小字。

道是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恩赐永远春祭赏共二分,净折银若干两,某年月日宁国府贾蔷当堂领讫,值年寺丞某人。

下面一个朱笔花押。

不多时,薛大又进来禀报道:“黑山村的乌庄头来了。”

听到这个名字,贾琮不由想起这个人物来。

贾琮说道:“这都到年节下了,他竟是这时候才来?”

说着,薛大接过禀帖和帐目,忙展开捧着。

贾琮向薛大手内看去,那红禀帖上写着:

“门下庄头乌进孝叩请三爷万福金安,新春大喜大福,荣贵平安,加官进禄,万事如意。”

一面忙展开单子看时,只见上面写着:“大鹿三十只,獐子五十只,瓟子五十只。”

“下用常米一千石,……牲口各项折银二千五百两。外门下孝敬哥儿姐儿顽意:活鹿两对,活白兔四对,黑兔四对,活锦鸡两对,西洋鸭两对。”

贾琮便命:“带进他来。”

一时,只见乌进孝进来,只在院内磕头请安。

贾琮命人拉他起来,看着外表看起来憨厚老实的乌进孝,笑说:“你还硬朗。”

乌进孝笑回道:“托爷的福,还走得动。”

贾琮道:“方才我看单子上,怎么今年又比去年少了许多?更何况,这好几个庄子,便只有这点子产出?”

乌进孝忙进前了两步,回道:“回爷说,今年年成实在不好。从三月下雨起,接接连连直到八月,竟没有一连晴过五日。”

“九月里一场碗大的雹子,方近一千三百里地,连人带房并牲口粮食,打伤了上千上万的,所以才这样。小的并不敢说谎。”

贾琮看着乌进孝,半晌才是说道:“乌庄头,我可不似先珍大哥那般好糊弄,回头我可是要派人去查的,你再说一次,果然只得这些吗?”

乌进孝忙跪地磕头道:“老奴并不敢扯谎!爷的这地方还算好呢!我兄弟离我那里只一百多里,谁知竟大差了。”

“他现管着那府里八处庄地,比爷这边多着几倍,今年也只这些东西,不过多二三千两银子,也是有饥荒打呢。”

贾琮笑道:“也罢,你也累了,就先下去歇着去吧,等路上雪化尽了,再回去也不迟。”

说着,便命人带了乌进孝出去,好生待他,不在话下。

贾珍这个糊涂蛋,贾家的资产,都快被败光了。

他自己只知道一味高乐,完全不管不问。

这乌进孝,年年减产,动辄就要卖庄子。

必定是有问题的,倒是要查一查他才好。

不过如今是来不及了,也要等到明年去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