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红楼肝属性

作者:烟雨织轻愁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九十三章:全书剧终

书名:我在红楼肝属性 作者:烟雨织轻愁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1

而在封赏之前,朝堂之上先讨论的,是蓟州城知府等文官人选的问题。

先前的范成和蒋川等人,在满清大军压境之时,他们选择了弃城而逃。

如今这两人连同他们的家人,悉数被捉拿下狱。

如今要挑选接替他们位置的人选,倒是好好好挑选一番了。

朝堂之上,两派之间,顿时又吵的不可开交。

这时候,寇相不由说道:“陛下,这一次贾将军能够夺下蓟州城,并且能够守住蓟州城。”

“全赖三军用命、上下齐心,然而朝廷派去的文官又做了什么?”

“他们到了蓟州城之后,就急不可耐地要加征税收,听到满清大军到来,便忙弃城而逃。”

“这些人,不懂兵事,只知扯后腿,贾将军怕是十分精力,倒是要分出七分来和他们扯皮。”

“陛下乃圣明之君,雄图大略,难道就没想过在治期间收复燕云十六州,给儿孙留下一个完整无缺的江山吗?”

“若陛下果有此雄心壮志,还是少给贾将军掣肘的好!”

寇相说完之后,保守派纷纷跳出来指责。

实在是寇相说的太难听了,将他们文官全都比作只知敛财捣乱的阴险小人。

好吧,其实寇相自己何尝不是文官?这位宰相大人,真是狠起来连自己都骂。

而永隆帝在思索片刻之后,不由说道:“寇爱卿所言极是,倒是朕小气了。”

“既如此,便任命贾琮为蓟州节度使,总领蓟州。”

大夏本来就有节度使,比方红楼书中,平安州就有一个节度使。

红楼梦第六十六回,贾赦派贾琏去平安州做事,找的便是平安州的节度使。

节度使,总领一洲之地的军政,算得上是土皇帝。

节度使一职,始于唐朝,多设于边境与少数民族接壤的地区。

因为大唐幅员辽阔,边境与少数民族的冲突极多。

若事事都先请示汇报,一来一回,怕是黄花菜都凉了。

因此,唐朝便在这些边境之地,设置节度使一职,可以有效抵抗边境游牧民族的入侵。

只是因为后来重用胡人太多,最终玩脱了,以至后来发生安史之乱,将唐朝搞的分崩离析。

而大夏也有此情况,并且也任命了不止一位节度使。

因此,永隆帝任命贾琮为蓟州节度使,倒是并没受到太多反对,很快便是执行下去。

而节度使一职,也算是对贾琮的封赏,这一次倒是不用给贾琮升爵。

接下来,对众将士的封赏,按照各自的功劳而定。

这一次,贾琮着重为柳湘莲请功。

而柳湘莲实际上的功劳,也的确不凡。

率领骑兵潜伏在外,在清军撤退的时候,果断杀出,并且配合贾琮大军,从侧翼夹击,最终导致满清大军溃败。

因此,这一次,柳湘莲也得以加官进爵,被封为恩骑尉。

这个爵位,领正七品俸禄,虽然是最低等的爵位,但是仍然可以世袭。

而哪怕是低等的爵位,也让柳湘莲完成了身份的跃迁。

而不止是柳湘莲,便连贾环和梅世鸣,都纷纷被封为修武校尉。

修武校尉虽然只是最低等的九品军官,但也入了品级,让两人有了官身。

并且跟随在贾琮身边,哪里少得了升官发财的机会?

而在讨论完这件事情之后,秦相又出列说道:“陛下,贾将军最新研制出来的手榴弹,威力惊人。”

“若能在我大夏全军推广开来的话,必定能让我大夏军力更上层楼,所向披靡。”

“因此,臣以为可命贾将军交出手榴弹制造之法,在我全军推广,则我大夏,便能更快收复燕云十六州剩下的十五州。”

秦相说完之后,其余官员,纷纷附和。

最终,永隆帝也答允下来。

接下来,永隆帝便命人拟旨,让内阁用印,派遣钦差去往蓟州,宣读圣旨。

……

且说蓟州城中,薛宝钗和贾琮,虽没有花前月下,但也夜夜笙歌,两人好的蜜里调油。

这一日,薛宝钗不由说道:“琮三哥,我来了这些日子,也该回去了,只盼你能早日遣媒婆上门提亲,我在家翘首以盼。”

贾琮抱着薛宝钗说道:“让你薛家的伙计先回去便是,你便说你病了,需留下养病。”

“眼见再有月余光景,也该过年了,年前我是要回去一趟的,到时候你跟我一并回去便是。”

这自然又于礼不符,只是更过分的事情,她也早已经做过了,倒是不差这一点了。

况且,两人正在蜜月之间,薛宝钗自也舍不得走。

于是,她便含羞答允下来。

接下来,薛宝钗便叫来伙计的头领张德辉进来。

张德辉是薛家老伙计了,深得薛家信赖。

红楼梦书中,薛蟠遭到柳湘莲毒打之后,没脸见人,便是跟着张德辉这个老伙计出门做生意去了。

这一次薛宝钗千里送粮,也是这个老伙计领头前来。

薛宝钗吩咐了张德辉一番,然后命他们先回去,薛宝钗却是要留下来养病,要等到年底再跟着贾三爷一起回去。

张德辉看了一眼脸颊红润、光鲜亮丽的大小姐一眼,陷入沉思之中。

不过他毕竟是老伙计了,便不动声色地答允下来。

然后,他带着薛家的伙计们,踏上返程之路。

……

几日之后,钦差来到蓟州城中,宣读了圣旨。

贾琮接了圣旨之后,款待了圣使。

送走圣使之后,贾琮便集结大军,当众宣布了圣旨对军中将士封赏。

军中将士,从上而下,各有赏赐,便是最低等的士兵,也都有奖赏。

军中将士,自是欢喜不已,许多士兵,甚至喜极而泣。

贾琮命人再次犒赏三军。

且说贾环和梅世鸣得知,他们都被封为修武校尉,无不欢喜的跟什么似的。

尤其是贾环,他虽然早就有所预料,只要跟着琮三哥,必定能够升官发财。

但也没料到,竟是这么迅速。

他来到蓟州城这才几日功夫?

如今便是当了武官,虽然只不只是一个区区九品武官,不值一提。

但是只要安心跟着琮三哥,还愁不能升官发财吗?

只怕用不几年功夫,自己也能升到四五品的大官了。

到时候,官职倒是比老爷还要高。

回家之后,看老爷见了自己,会是何等表情?

想到此处,贾环不由咧嘴傻笑起来。

而对梅世鸣来说,他的志向,比贾环更加远大。

自然没有像贾环这般,会露出这般小人得志的模样来。

原本他是极为渴望能够带兵打仗,浴血战场的。

贾琮强命他掌管火器营,他还心有不甘。

不过在见识过手榴弹的威力之后,梅世鸣很快就转变了想法。

因为他意识到了,先进武器对战争的重要性。

手榴弹威力虽然大,但若是在敌人摸清了手榴弹的虚实之后,只要提前有所防范,那么手榴弹再想建功,便没这般容易了。

因为手榴弹毕竟受投掷距离限制,甚至还没有弓箭的射程远。

这件武器,还需要继续改良才是。

又或者,可以将改良过的炸药,应用到其他武器上。

一时间,梅世鸣陷入到深思之中。

且说此时,贾琮和士兵饮完酒之后,回到书房之中,静静思索起来。

这一次,朝廷命他献出手榴弹的制作方法和图纸,倒是并没出贾琮预料之外。

从手榴弹亮相之后的惊艳战绩看来,手榴弹无疑是战场上的一大杀器。

这样的大杀器,朝廷也不可能让它只掌握在贾琮一个人手中。

而实际上,手榴弹的限制很多,一旦被敌人熟悉其性能之后,完全算不上是大杀器。

前面就已经说过,在这个时代,火器早已问世,不过因为火药威力和工艺的缘故,一直都没得到重用。

在历史上,也是在明朝引进弗朗基大炮之后,火器才一点点更新换代走上战场的。

而大夏的火器不行,大清的火器就更不行了。

哪怕在原本历史上,也是如此。

大清的火器,其实都是从大明那里窃取来的。

而在这方世界,就连大夏的火器都没派上用场,大清就更无处窃取了。

不过,以后倒是可以大力发展一下火器了。

在骑射方面,大夏天然是比不上满清的。

因为首先大夏战马的数量就受限,没有足够优秀的战马。

先天条件就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想在骑射上和满清争锋,是极为困难的事情。

既然如此,就索性在火器上多下一番功夫了。

就在贾琮想着心事的时候,薛宝钗端着一盏茶款款走进来,轻轻放到桌上问道:“琮三哥,你在想什么呢,这么出神?”

贾琮闻言,一把将薛宝钗拉进自己怀里。

笑道:“我正想着,回去如何去你薛家提亲,早些将你接进门来呢。”

尽管两人早已坦诚相待,但是大天白日的这么亲密,依然让薛宝钗羞涩不已。

她正要说话,却是有亲兵在门外禀报道:“将军,梅校尉求见。”

薛宝钗忙闻声而起,从侧门躲了出去。

贾琮让人将梅世鸣请了进来。

而梅世鸣这一次来,却是来和贾琮探讨火器改造事宜的。

倒是和贾琮的想法,不谋而合。

贾琮将自己的一些理论抛了出来,顿时令梅世鸣有种茅塞顿开之感。

不过,贾琮也仅限于理论而已。

让他去制作火枪火炮,他是不会的。

毕竟术业有专攻。

却说梅世鸣将贾琮所说的理论一一记录下来,欢天喜地地离开。

而贾琮却是在梅世鸣走后,再次陷入沉思之中。

若想快速发展火器,空有理论是不够的。

但是他自己并不擅长这些。

倒是不知道,这方世界的西方,他们的科技发展到哪一地步了。

若是他们的科技发展,依然如同历史中那般,比东方要快的话。

倒是可以从他们那里,引入一些科技类的书籍来。

甚至,可以引入一批工匠乃至科研人员。

在原本历史轨迹中,因为满清的闭关锁国的政策,让东方的科技发展,落后西方数百年时间。

而落后就要挨打,最终导致多国入侵,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下场。

华夏百姓,受尽屈辱。

不知多少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最终才让华夏民族,再次屹立于世界之巅。

而自己既然穿越到了这方世界,岂能毫无作为,让这等事情再次上演?

不过,对于西方的发展,目前贾琮是真的毫无了解。

这件事情,倒也不急在一时。

等年底的时候,再让薛宝琴去打听一番不迟。

……

且说数日之后,薛家的伙计回到京城。

薛姨妈早通过书信,知道薛宝钗和薛家伙计,安然无恙到了蓟州城中,并且不日就会回返,他们母子也就放下心来。

不料这一次伙计是回来了,薛宝钗却是没跟着他们一起回来。

薛姨妈不由大惊,忙命人请了张德辉来,让薛蟠招待着。

自己在后廊下,隔着窗子,向张德辉问道:“为何你们回来了,宝丫头却没回来?难道,难道……”

张德辉站着,垂首恭恭敬敬说道:“夫人且请宽心,大小姐只是偶然染恙,留在蓟州城中养病。”

“说是等年节下,跟着琮三哥车队一起回来的。”

薛姨妈紧张地问道:“宝丫头病的要不要紧?可妨不妨碍?”

张德辉忙是回道:“夫人,我临来之时,见了大小姐一面,大小姐气色无恙,并无大碍,夫人只管宽心。”

薛姨妈哭道:“你休要哄我,只管实话说来,若宝丫头果真无恙,她岂有留在蓟州城不回来的道理?”

张德辉听了,一时间,却是不知该如何说。

总不能说,大小姐和琮三爷好的蜜里调油,舍不得回来吧?

这时候,薛蟠先自说道:“妈,你也是老悖晦了,连这种事情都听不出来。”

“妹妹说她年底和琮兄弟一起回来,你老人家还没听明白不成?”

“必然是妹妹留下,不舍得回来,生病只是借口罢了,便你老人家连这一点都听不出来,平日倒还总骂我笨。”

薛姨妈细细一想,觉得果然如此。

宝丫头这一次豁出性命去,为的是什么?

琮哥儿又是个重情重义的,如何能不感动?

这两人,怕是一时红鸾星动,私下便定了终身。

而年轻男女一起,干柴烈火,岂有不一点就着的道理?

他们食髓知味,一时舍不得分离,也是有的。

只是这般,未免忒不矜持,岂不背了妇道?

罢了,罢了,大家门子里,哪家里还没几桩龌龊事儿?

便是皇家,也都是一样的,现在人都还说脏唐臭汉呢。

如今宝丫头必定是会嫁到贾家去了,薛姨妈也算了了一桩亲事。

她一边笑着,一边忍不住骂了薛蟠几句。

又让薛蟠请伙计们东道,再拿出钱财来,好生感谢他们一番。

这一遭,这些伙计,可都是冒着性命之危去的,不可怠慢了。

薛蟠答应着,当即和张德辉一道出门,自去设宴招待这些伙计,并给他们每人不等的赏金不提。

等他们走后,薛姨妈脸上,笑靥如花。

能得此佳婿,她心里,自然也是极为满意的。

他们薛家,有救了。

如今宝丫头也有了婆家,蟠儿那边,也要张罗起来了。

只是蟠儿虽然是个孝敬孩子,在外面名声未免坏了些。

想要给他寻门好亲事,实属不易。

想到此处,薛姨妈忍不住又忧愁起来。

却说大观园怡红园中,林黛玉正校勘着最新一期的大夏月报。

经过这学期的加载,还有加刊的加载,射雕英雄传这本书,也连载到了最后一回。

贾琮将这本书的结尾,略作了改动。

而这一回的回目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原本这句话,出自金庸老先生的《神雕侠侣》这本书。

不过贾琮并没准备再写神雕侠侣,而是直接将这句话搬了过来。

最后一回中,蒙古南下,入侵中原。

郭靖和黄蓉夫妻二人,协助守护襄阳城。

各路武林豪杰、仁人志士、能工巧匠、还有书生等等三教九流人士,纷纷赶来。

而最终,二十万元军围城。

襄阳城内,众将士浴血奋战,然则终究不敌。

各路豪杰等,纷纷战死。

最终,郭靖和黄蓉夫妻二人,也是力竭而亡。

临终前,郭靖看着黄蓉,愧疚地说道:“蓉儿,都是我害了你的性命,实在是对你不住。若有下辈子,我断不让你再受伤害。”

黄蓉深情地看着郭靖,轻声说道:“靖哥哥,能跟你生在一起,死在一处,我实是开心的紧。下辈子,我还做你的蓉儿,你,还是我的靖哥哥。”

两人死在一处,郭靖安达托雷敬重二人,将之厚葬。

此后百余年,郭大侠夫妇之墓,成为无数骚人墨客凭吊之所。

至此,全书剧终。

林黛玉尽管早已看过结局,此时仍然是一行看,一行哭。

不觉中,已是哭红了眼睛。

她净了面,好容易才止住悲戚。

将校好的样刊交给薛宝琴去刊印。

也不知这期大夏月报一经刊登,要赚取多少人的泪水呢。

数日之后,大夏月报发行之后,果然引来一片哭声。

无数读者,实在是难以接受这等结局。

京城的读者,甚至找上大夏月报收稿处,逼着他们,让他们修改射雕英雄传结局,不要将郭靖夫妻两人写死。

不过,在悲戚之余,也有许多人回味了过来。

贾将军守护蓟州城,和郭靖夫妇守护襄阳城,何其相似也!

区别不过在于郭靖夫妇没有守护住襄阳城,而贾将军守住了蓟州城而已。

此时,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这一回的回目。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这八个字,便如同一枚一万斤的橄榄。

含在嘴里,越发能咀嚼出其中韵味来。

于是,京城之中,城郊之地,甚至越来越远的地方。

开始有人收拾行囊,向蓟州城出发。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既然郭大侠夫妇能够舍身为国,为何他们便不能呢?

古人身上,的确是多出几分淳朴来的。

他们身上,有股被后人称作迂腐的血性。

燕云十六州还有十五州还未曾收复,贾将军坐镇蓟州城,危若累卵。

他们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什么都还做不成?

尽管朝廷一年年的令他们失望。

然则,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于是,这天下间,有越来越多的江湖豪侠、仁人义士等三教九流之人,自备干粮,赶赴蓟州城而去。

而这,正是贾琮所想要的。

蓟州城,是他的根基所在。

然而目前蓟州城十分缺乏人才。

各类的人才都极为缺乏。

原本蓟州城中,那些有能力,有学识的汉人,基本都葬身清军之手。

而今后,贾琮还会收复燕云十六州其他十五州,缺乏的人才就更多了。

而人才难得,便是他贵为节度使,想寻觅人才,一时间怕也十分艰难。

因此,贾琮才想到这个法子,才修改了射雕英雄传的结局。

加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个回目。

如今看来,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

当然,此时贾琮并不知道这一点。

因为大夏月报刚刚发现一天功夫,暂时还没人来投。

这日,贾琮正在宴请柳湘莲。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贾琮不由询问道:“二师兄,不知你可曾婚配?”

柳湘莲大笑道:“我本浪子,好人家女儿哪里肯入我门来?”

听到这里,贾琮心里便是一动。

他又不动声色地问道:“不知二师兄想寻个什么样的女子为妻?”

柳湘莲说道:“能寻个老实本分的,也就够了。”

听到这里,贾琮心里,不由又是一喜。

其实他请柳湘莲这顿酒,便是想撮合他和二妹妹迎春的。

二妹妹迎春,在他最艰难的时候,曾帮助过他。

如今贾琮又怎能不管她?

若是任凭她胡乱嫁人,只怕出嫁之后,会被夫家欺负死。

因此,贾琮倒是想着给她寻个好婆家。

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二师兄柳湘莲不错。

若是以前,两家门第,实不般配,怕是难成。

而这一次,柳湘莲也封了爵,尽管是最低等的爵位。

但是此后他必定晋升极快,倒也勉强算是配得上。

再加上自己亲自做媒,想荣国府那边,也不会不答允的。

如今贾琮倒是想听一听柳湘莲的念想的。

当听到他要寻一个老实本分的,贾琮更是大喜。(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