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为悍匪

作者:水里捞鱼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卷 第174章 李燕儿的诞生!

书名:我为悍匪 作者:水里捞鱼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0

听此,霍青眉头紧皱。

能让堂堂灵州上将军如此评价,这个雍王怕是真的要比梁王李志更加难缠。

日后若是遇上此人,那得小心应付才好。

不过说起来,霍青倒也没怎么在意,雍王再怎么高深,再怎么有难对付,其野心不过是志在天下。

原则上,犯不着和龙虎山作对,龙虎山身在冀州,也犯不着去招惹这只“老虎”。

他此来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追查姜燕儿的下落,找到人即走,并不愿与这位铁帽子王产生纠纷,至少现在不会。

除非幕后想杀他之人,与雍王有联系,又或者说大嫂的失踪与他们有关。

但这在霍大当家看来,几率极小。

因为时至今日,他仍以为姜燕儿不过是一介村姑,碌碌平庸,虽长得好看,但天下好看的女子多了去了。

小萝莉又怎会惹上雍王这样的大人物?

顿了顿,霍青笑道:“好吧!雍王再怎样深邃都好,与我龙虎山都无关紧要。他一天打不到凤阳,不威胁凤阳的安危,那么我们都可以相安无事。”

“此去,我只为寻得吾妻的消息,顺便能查到雍州背后是何人想取我性命最好,若是查不到,对方不再招惹,在这多事之秋,我倒也可以忍忍。追上那群雍州人后,一有消息,我便会折返。”

“但是大帅...是一定要到雍州城吧?”

薛芝莞尔一笑,“是!你能如此说,是猜到本帅跟来的原因咯?”

“自然!郑如媚已死,郑清霞和殷老三下落不明,你与梅州的关系破裂在即。以你一州之力,根本无力抵抗梅州大军。虽我扬言可以制造出秘密武器,助你退敌,但你不可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必须为灵州选择另一条生路,而这条生路...便是与雍王结盟,对吧?”

“你很聪明。”

薛芝并未否认。

霍青了然,干脆半躺在她的柔软坐垫上,翘起了二郎腿,道:“但此举等同与虎谋皮,雍州军一入灵州,不走了...大帅当如何应对?”

这倒是个极为严肃的问题。

薛芝与雍州结盟,倒是可以不惧梅州大军,但梅州退兵之后,又当如此送走这尊大佛?

这就相当你引虎退狼,狼退了之后,老虎要怎么处理?

薛芝微叹道:“走一步算一步吧,先保下我灵州基业之后,再处理雍王这只老虎吧。况且,雍州也并非唯一,你不是说你的秘密武器,足以横扫天下吗?本帅对此尤为期待啊,该不会诓骗我的吧?”

霍青哑然失笑,“霍某是真心与大帅结交,又怎会欺瞒?但雍王是一只老虎,大帅又怎知霍某不是一个猎人呢?我要也留在灵州不走了呢?”

薛芝瞥了他一眼,“哼,你顶多是一只虫...”

霍青哈哈一笑,倒也不愿与这丫头较劲,摆了摆手后,道:“哦?那大帅便拭目以待吧。咱们还是快些赶路,雍州人提前一夜出发,但月高风黑,料想他们也走不快。追上他们,方知霍某有没有必要跟大帅去这趟雍州府,不是吗?”

对此,薛芝并未反对,再次撩开车窗帘,命令侍卫加快速度。

身后的桑标等人见薛芝加速,也紧跟不舍。

一个多时辰后,来到一处傍山的地段。

半山腰之上,华九站在一处巨石之上,俯视着山下官道过往的商队马车,目现深沉。

身后的吴恨握刀而立,同样默不作声。

一名暗卫来报:“回禀九先生,据山下探子来报,霍青一行已经到了山脚下,正在加速前往灵州边境。行色匆匆,想必是要追上我们。”

华九一笑,“很好,让他追吧。我们改道抄近路,出灵州,返回雍城。他们若一直跟着官道走,必会比我们晚半个月到。”

“是!还有一事。”

“说!”

“薛芝好像也跟来了,他们的队伍中有一辆马车尽是女侍卫看守。而在整个灵州,唯薛芝手下启用女兵。”

“哦?那岂非正好?薛芝终究还是要来找主公结盟了,如此一来,吞并灵州也就是迟早之事。去吧,严密监视霍青和薛芝的行踪,并给他们指指路,别让他们怀疑我们已经改道。”

华九浅笑不已。

“是。属下已安排妥当,沿途会给霍青留下痕迹,暗示我们仍在前方。不到灵州边境的关卡,他们都万难察觉异样。”

“甚好!去吧,严密监视。”

华九点头道。

暗卫刚走,吴恨就立马开口道:“九先生为何要引霍青走官道前往雍州?让他跟我们走山路,岂非更容易下手?”

华九道:“谁说本座要在途中除去霍青?先让他安然抵达雍州吧,之后再为他另寻埋骨之地。”

“那...我们为何要抄近路,提前赶回去?山路崎岖,主上的身子还没完全好...”

“无妨!主公已然急不可耐,连发三道密信要见到主上。我们必须提前赶回,顺便为霍青挖好坟墓!”

说完,华九不再逗留,转身朝不远处的营地走去。

七天后。

霍青等人抵达灵州与雍州的边境,在询问边军主将后,竟得知并没有任何持着薛芝手令的商队经过,顿时大为疑惑起来。

在军营休整了半天后,队伍再次集结。

车厢内,霍青笑道:“这群雍州人很小心啊,居然骗过了我们。他们或许并没有走官道,转而另寻捷径进入了雍州。看来霍某是注定要陪大帅去这趟灵州了,大帅一路并不孤单。”

薛芝微哼不语,眼中却似乎闪过一丝喜色。

所谓亲王守国门,先文帝定下这个策略时,为了避免四大铁帽子王怯战,将主城设在了毗邻四国的边境地带。

战时,诸王若不积极应对,州府便会第一个沦陷,以此来限制诸王避战。

因此,跨过两州边境后,仍有一段近六百里的路程要走,方可抵达与大武王朝一线之隔的雍州城。

六百里的路程,以霍青等人的脚程,本来不出七日便可抵达。

但雍州毕竟地处边境地带,盘查极为严格,途中各种琐碎,层层过关,极大拖慢了行程。

霍青保守估计,最起码也得半个月以上,才可顺利抵达主城。

而与此同时。

当霍青进入雍州地界之时,抄近路日夜不停的华九等人,已经悄然进入了主城内。

作为边境之城,雍州城池极为狭长,东西绵长三十余里,人口多达百万,俨然是一座大城,更甚于灵州。

宛若一道长城般横跨在大周与大武朝的边境线上,城中驻军近二十万,另有三十万大军部署在各处边境,防守严密,呈合纵连横之势。

雍王府内。

大厅中,先一步得知姜燕儿到来的消息,雍王李贤早早便将所有家眷集合,盛装等待。

当华九带着姜燕儿步入大厅时。

年近七旬有余,面色有些发白,像是常年患有隐疾,而导致精神颇显萎靡的李贤,一眼落在姜燕儿脸上,顿时如遭雷击,石化当场。

他灰白头发,羊角须,国字脸,身着四爪亲王蟒袍,虽常年卧病,但今日看起来却极为振奋,却不知为何一见姜燕儿后,突然愣住。

“卑职参见主公,不辱使命,已将主上安全寻回。”

华九见到李贤,当即跪下行礼,恭敬之色。

吴恨等玄影暗卫也都跟着跪下,态度谦卑。

李贤却闻若不知,目光死死锁定在姜燕儿身上,仿佛生了根。

令姜燕儿顿显尴尬,浑身不自然。

盯了好一会儿,李贤这才回过身,恍然叹道:“太像了,简直是一个如画刊印,与那人一模一样...”

说着,便甩开侍者,急匆匆走了过来,关切地握住了姜燕儿的手。

姜燕儿一愕,略微闪躲,退后了一步,“你便是雍王?为何如此毛躁?”

她自幼长在山野农家,除了养父母和亲近的左邻右舍之外,甚少与人有过多接触。

面对李贤此时关切的举动,显得有些难以习惯。

李贤也是一呆,这才发觉自己有些激动唐突了,赶忙道:“哦...是本王颇有激动,见你如见故人,有些失态了。没错,本王便是雍王李贤。你是燕儿吧?”

说着,他也不等姜燕儿反应,就退后几步,摆手对一众家眷道:“来,随本王一道见过主上。”

厅中数十人闻言,当即跟着李贤跪下,异口同声道:“参见主上,主上万福金安。”

话声落地。

如此阵仗,令性格本就有些偏弱的姜燕儿难以适从,急忙先扶起李贤,道:“雍王不必如此,快起来。大家快起来...”

“谢主上。”

众人闻言起身,却皆是恭敬谦卑之色。

“你们不用这样,我...我只是一介小女子,不是什么主上...”

她有些弱弱地说道。

虽说一路而来,经过华九与吴恨的说明,她已对自己的真实身世有所动摇,但见一藩之主向自己跪安,依旧显得有些怯场。

李贤却正色道:“主上不可妄言,你能被带来此地,便说明你是我大周先文帝的血脉,正统皇位的继承者。华九当也事先与你讲明了身世原委,且你与侄内人长得一模一样,其还能有错?”

姜燕儿一呆,愣道:“侄内人?和我长得一模一样?可是我原来不长这个样子...”

李贤肃然道:“先去密室,你当先认祖归宗!”

说完,便一摆手,示意华九带路。

不久后。

在雍王府一间偌大的密室中。

李贤与姜燕儿并肩,一边走着,一边开口道:“你很疑惑本王口中的侄内人是谁?”

姜燕儿点了点头。

“她是你的母亲。”

“我的母亲?”

“对!当年先文帝民间邂逅一女子之后,便有了你的祖父。初代雍王,也就是本王的曾祖父,得知先文帝留下血脉后,便将他接入了王府。后曾祖父仙逝,留下指令定要扶持先文帝后人重夺帝位。”

“殊不知,后来王府遭遇神秘人刺杀,你的祖父惨死毒手。幸运的是,你父亲得以逃脱,多年后与一名猎户之女生下了你。这些,华九都与你说了吧?”

李贤缓缓道。

姜燕儿再次点头。

“算起来,本王已是第三代雍王,辈分上高于汝父,你父亲得叫我一声叔叔,而你的母亲自然就是本王的侄内人。”

“我听华九说...我生母是中蛊毒而死,尸身不腐,至今仍在?”

“对!南疆暗蛊奇特,中毒者尸身不腐。而你如今的容貌,便与你母亲几近相同。说起来,你在腹中之时已遗传了暗蛊之毒,能活下来乃万幸。蛊毒妙用无穷,乃百毒之首。你身中蛊毒出生,受其影响,身体发肤都会改变。如今毒已解去大半,你现在的容貌才是真实的。”

“她...和我长得一模一样?尸身在哪?我能看看吗?”

“自然可以!但在此之前,你先得认祖归宗。”

李贤话声刚落,便来到了一处密室门口。

几人迈步走进后,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巨大的神台。

神台上摆放着诸多牌位,大周开国皇帝的牌位居首,接下来便是历任皇帝。

俨然像是神都皇宫内的皇室宗祠。

但有所不同的是,列位到先文帝的牌位后,便没了。

而皇宫内的宗祠,却还列下了后来的三名历任皇帝。

李贤带着姜燕儿走了进去,先是自己点燃了三炷香叩拜之后,才对着牌位道:“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子孙李贤,今日携先文帝血脉遗孤觐见。贼人欲覆我周室,致使先文帝膝下多子无故夭折,帝位偏离正统。”

“所幸,文帝尚有一支血脉流于民间,并传至燕儿。今,燕儿归于雍州,雍州所部当愤而起兵,助文帝血脉重登大宝,复我周室荣光。为此,李贤万死不辞,死而后已。”

“李氏燕儿,今日当认祖归宗,谱入我皇室宗亲,以鉴天地,得登大宝。”

李贤说着,不觉已眼含热泪。

起身转头之时,肃然对姜燕儿说道:“燕儿,你本为文帝血脉,正名李氏。虽自幼长于民间,随养父姜姓。但既已回归正统,当了却过往,以匡扶我周室为己任。”

“日后,你不应再以姜氏为名,应复以李姓。可知?”

“而姜家人于你有养育之恩,恩同再造,为你取名燕儿。你若不弃,仍可继续沿用。”

“至此往后,姜燕儿不复,周室李姓当立,你就是李燕儿!”

“本王同是皇室血亲,且供奉这庙堂牌位多年,当为日后新朝大宗令。现在便以宗室大宗令之名,命你认主归宗!”

李贤一脸正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