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作者:宸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737章 治水达人

书名: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作者:宸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2

这一问,前来迎接的孙策、程普、韩当等人都不禁怔住了。

紧接着,孙策便是脱口而出地问道。

“元叹莫非还不知道此事?”

“吾这段时间都在海上飘泊着,知道什么……”

顾雍的声音一顿,神色转而肃然,语气沉重地问道。

“黄河果真决堤了?”

孙策点了点头,答道。

“就在七日前,曹贼命人掘开了河堤,如今整个济南国大半已化作一片泽国,至于具体已经蔓延到了什么郡国就不得而知。”

“不过推断没有差错的话,怕是已经开始灌入到琅琊国之内。”

说到最后,孙策的眼神不禁多了几丝怪异。

七日前,依据顾雍如今才抵达东朝津的时间,即便海船日夜兼程地赶路,顾雍怕也已经出航了。

‘如此说来,也便是在黄河决堤前的十天……’

孙策脑海里浮现了这个念头,然后又随之否认,嘀咕着。

“莫非是行军计划刚刚送至老师的手中,老师就识破了曹贼的奸计,预料到了曹贼很可能会掘开黄河?”

一念至此,孙策不禁心生惭愧之余,对于李基也是越发的佩服崇敬。

如此料敌于千里之外的手段,着实是让孙策心驰神往。

这便是国士侯,于谈笑间,便改易了天下大势。

而顾雍也不禁沉默了片刻,这才喟然长叹道。

“难怪子坤传令催得如此紧迫,令船队水军日夜轮转地全力赶路,黄河决堤确实不能多拖哪怕几日。”

作为曾经李基治政的副手,顾雍的能力可谓是硬生生从实践之中给练了出来,明白任由决堤的黄河水肆虐,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旋即,顾雍也顾不得与孙策寒暄,便在孙策的带领下赶往黄河决堤的位置。

等顾雍赶至缺口的位置,实地考察了一番后。

发现如今的缺口已经扩大到了二十一丈到二十二丈之间,且水流汹涌之极,依然在源源不断地往外倾泻着河水。

即便顾雍早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看到这一幕之时依然面露几分震撼之色。

论流量,长江更胜于黄河。

可黄河是地上悬河,河床是明显高出两岸的地面,这才导致一旦出现缺口,那便是滔天水势从缺口冲刷而出。

即便顾雍自诩见多识广,但还当真是未曾见过这般的画面,喉咙都忍不住连连吞咽了几下。

顾雍略微回神后,习惯性地询问着同僚的意见,问道。

“伯符想必最是了解这缺口,对于堵住这缺口,可有什么想法?”

孙策闻言,不禁面露几分苦涩,答道。

“倒也尝试过大大小小的十余种法子,可大有一种填砂堵海的无力感。”

“公瑾也曾拖着病躯来看了一眼,同样也是喟然长叹,觉得除了静待黄河枯水期再封堵缺口外,怕是再无办法。”

顿了顿,孙策满怀希冀地问道。“元叹,老师可曾交代该如何堵住缺口?”

顾雍有些无语地反问了一句。

“子坤料到黄河决堤之时,此事都尙未发生。缺口所处的位置、地势以及大小等等均一无所知,又岂会有通用的法子?”

“且若有通用的法子,子坤又何须千里迢迢地将我从寿春调往此处?”

“若是说子坤的法子是什么,那便是我顾元叹!”

说到这里之时,顾雍的神色所流露的是一种淡淡的自信。

只是当顾雍回首,发现孙策眼中流露而出的是满满的怀疑之时,让顾雍险些就绷不住脸上的淡然表情。

“不信?伯符莫非是忘了我的身份?”

“身份?”

孙策皱着眉,然后答道。“元叹不就是蔡公的弟子,算上来还是老师的半个同门……”

顾雍张了张嘴,一时竟有种不知该如何反驳的淡淡无力感。

敢情在孙策的眼中,平日里习惯装糊涂的自己还当真成了个糊涂关系户不成?

有些气急的顾雍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双手背在身后,仰望上方,道。

“说起来,伯符不知一些事情倒也正常,当时伯符的年龄尙小。”

“须知,当年子坤将整个吴郡的水网重新规划开掘,使吴郡自此多了良田无数。”

“那时,虽是子坤一手操刀所做的水网规划,可负责协调着方方面面的却是我顾元叹。”

“论治水,除了李子坤,又有谁人敢言比吾更了解?”

说及此事之时,顾雍脸上是自豪的,内心是泛酸的。

那可当真是一段除了睡觉就是干的悲惨日子。

并且在吴郡水网初步完善后,顾雍还以为是熬出头了,结果转头就被李子坤给丢到了夷洲去喂蚊子。

且在夷洲熬日子的期间,顾雍还初步将整个夷洲的水利计划都给做了一份出来。

论及治水,顾雍可太熟悉了。

就治水经验而论,眼下整个大汉无疑都没有比顾雍更丰富的人。

而孙策当即就兴奋了起来,顾不得那些旁枝末节,直奔主题地追问道。

“这么说,元叹有法子?”

“已有了初步设想。”

顾雍点了点头,然后开口道。

“只需设法在缺口处沉上数艘大船,能一定程度阻挡激流倾泻,接下来再慢慢堵住这个缺口就不难了。”

只是,在顾雍的话音刚落之时。

“不妥!”

周瑜的声音从后方响了起来,且脸上依然显得苍白异常。

孙策回头一看,连忙上前搀扶住了周瑜,关切地开口道。

“公瑾怎么来了?医师不是让你多加休养,尽量不要见风吗?”

“无碍!”

周瑜应了一句后,答道。“黄河缺口事关重大,宜群策群力,我闻元叹亲自到了,便一路尾随赶了过来。”

而顾雍也上前关心了一下周瑜的伤势后,问道。

“公瑾觉得何处不妥?”

若论治水,周瑜确实是个门外汉。

可周瑜懂水战,也懂战船,答道。

“缺口水流过急过快,即便大船满载行至此处,大船根本就不可能在缺口处做到瞬间沉没坠于河底。”

“而即便部分海船的船体长度超过二十丈,但在如此激流之下,即便是再高明的水军也不可能让海船做到横向卡在缺口,那非人力所能为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