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作者:宸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564章 平平无奇的临阵指挥?

书名: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作者:宸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2

指挥十余万大军,绝非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如今刘备麾下将星云聚不假,可真正有能力指挥十余万大军的,也惟有李基一人,便是关羽也还没有这个能力。

当然,并非是说袁术的天赋极高,而是其中涉及到一个资源问题。

假以时日,类似关羽这等将星,也有成为大军团统帅的潜力,但还不是如今。

而豫州军在袁术的指挥下,不说是如臂驱使,但也称得上是可圈可点,称得上是教科书式的大汉大军团战法。

这一刻,李基的脑海之中,不自觉地冒出了一个必然能让袁术暴怒的念头。

‘袁术尚且有这般的水准,彻底认真起来的袁本初又该是如何?’

当然,李基心中生出了一些不太礼貌的想法之余,所下达的命令却没有丝毫的迟疑。

面对着规模更为庞大的豫州军势宛如张开了一双大翼似的,仿佛要将扬州军三面合拢包围。

李基并非是如袁术所料的那般,派遣骑兵护卫两翼,而是放弃固守,选择了全军缓缓往后退却。

“好好好,原来临阵指挥乃是李基小儿之短!”

袁术见状,可谓是大喜,大呼道。

“两军交锋,首重锐气,一旦退却,锐气一消,尔何以与吾争锋?李基小儿已成败北之势!”

当即,袁术频频下令前军务必咬住扬州军,且全军也跟着往前压上。

这一刻,远远看去,豫州军前军就恍若是从雪山下不断落下的雪花,持续积压在形同磐石一般的扬州军之上,终于推动着这块磐石挪动。

挪动之势一成,在袁术看来想停下来可就不是简单的事情。

而在这一处两军交战的战场附近,实则有着不少的“观众”。

不管是袁术,还是李基,对于此战都有着必胜的决心。

所以出于立威的想法,袁术与李基不约而同都选择了放任一些“观众”的前来,以便于战后可以携大胜之势迅速掌控荆州。

尤其是李基与袁术对峙了近半个月才真正开战,这让荆南世家都有一部分赶到了此处,更别说襄阳之中的一众人。

本在襄阳内的孙乾、蔡中、蔡和、刘磐等人,亦是出现在战场外围,远远目睹着战局似乎正走向着对李基大不利的方向。

这也让蔡中、蔡和的心中不禁咯噔了一下,隐隐开始后悔了起来,觉得或许压错了注。

名满天下的国士侯李基,似乎也不怎么样啊!

两军正面交战,怎么能贸然后退。

这一退,可能就会演变成溃败之势。

“嘶……”

蔡中眼看着扬州军就如此开始缓缓后退,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道。

“国士侯擅于用计,怎么临阵统兵的水准如此……如此……”

原本蔡中想评价一句“不堪大用”,就算换自己上去指挥扬州军,坚持的时间说不准都能比李基要长。

不过考虑到半个时辰前自己还在众人面前跪舔孙乾,吹捧李基,蔡中也不好当场变脸,只得囫囵地吐了四个字。

“平平无奇。”

相对比蔡中,蔡和表现得反而更加明显,狠狠地一拍佩剑,道。 “扬州军怕是要完了,万事俱休,这等状况该如何弥补?”

蔡和如此说着,眼睛却是忍不住往孙乾斜了过去,流露出几分危险。

弥补什么?

自然不是想着怎么帮扬州军力挽狂澜,而是转投袁术的话,该用什么充当礼物聊表诚意?

作为刘备使者的孙乾,在蔡和眼中便不失为一个上好的选择。

然而,面对着局势骤变下心思各异的众人,孙乾表面上依然还是那般风轻云淡的名士姿态。

这一次,孙乾还当真不是故作沉稳淡然,而是实打实的成竹在胸。

平平无奇的临阵统兵能力?

世人或以为曾经的幽州之战中,李基率兵攻破乌桓大营,全仗着大雨奇袭。

可孙乾还是了解过几分内情的。

侯爷能够以弱势的步卒兵力攻破乌桓大营,天时地利所关键,临阵指挥同样也是重中之重。

换个统帅,莫说有没有借着短暂的胜机攻破乌桓大营的能力,就是有没有率领弱势兵力的步卒主动进攻的勇气都是个未知之数。

所以,眼看扬州军明明还远远没到无力反击的情况下,李基就指挥全军退却。

在对于李基有着莫名自信的孙乾看来,侯爷必有后手。

孙乾冷哼一声,傲然开口道。“诸位,吾依然以一言复述之,庸才与侯爷的用兵之道不可相提并论。”

而相似的争议讨论,同样也出现在战场周边其余的“观众”处。

眼看着战局似乎已经往袁术一侧倾斜,不少世家中人已经开始考虑怎么恭迎荆州新主了。

只是,不少“观众”以为扬州军会在这种退却中迅速溃败,又或者是不得不断尾求生之时,战局的演变却又出乎了不少人的预料。

在战争之中,“后退”向来都是无比凶险的,稍有不慎就会演变成溃败。

然而,在李基频频所发出的命令下,扬州军前军各部交替抵挡豫州军之余,整体居然保持着一种有条不紊的态势不断向后挪动。

这一手指挥水准,甚至令袁术都感到几分不可思议。

这已经不仅仅是军户士卒有着令行禁止的素养就能解释得了,更为考验的是统帅的临阵指挥能力。

需要统帅将麾下各部的一举一动都了然于心,且恰到好处地提前做出各种安排,才有可能指挥扬州军前军各部如此不露破绽地交替掩护后撤。

甚至,就连豫州军的进攻节奏,也需要考虑在内。

袁术越是了解,越是清楚其中的难度……

对于一些庸将而言,怕是连千八百人都指挥得像山贼土匪似的一团糟,只知道并肩子一起上,更别说是像李基这般指挥万人级别的军团如臂驱使。

“这怕不是淮阴侯在世?”

袁术喃喃地道了一句,心中震撼之余,却是不自觉地升起着强烈的迫切感。

不仅仅是想要得到李基的渴望加深,更是意识到以李基展现出来的统率能力。

同等兵力下,自己恐怕完全不是李基的对手。

袁术不得不考虑,眼下这或是一生仅有击败李基的机会。(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