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皇子的我还不能享受享受?

作者:南瓜变成菜鸟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580章 昆仑农场

书名:大明:皇子的我还不能享受享受? 作者:南瓜变成菜鸟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6

在朱高炽的资助下,各个教派得以解决温饱问题。

于是,一些教派首领心生贪念,企图吞并其他教派。一旦这种念头产生,便如同野草般蔓延开来,无法抑制。

得到消息的朱高炽微微一笑,说道:“这些阿三上钩了,那我们就看戏吧。”

德里城。

朱雄英收到朱高炽的消息后,很是高兴,虽然信中没有提及朱高炽的下一步计划,但朱雄英对这个四叔家的弟弟很是放心。

他的这几个弟弟,朱杰豪有着二叔的经商头脑,对于如何钱生钱,朱杰豪有着自己比不了的天分。

朱济熺与三叔有些不同,朱济熺做事考虑问题都求一个稳字,稳中求胜才是朱济熺做事风格,不论政事还有军事,朱济熺都能做,属于上马提剑上阵平天下,下马执笔拜相安天下。

朱高炽则是对于内政还有出谋划策有着极高的水平,政事一点就通,有时候还能说些别人想不到的点......

曾经朱标问朱雄英对这些弟弟的了解,朱雄英一一说了出来,朱标问道:“你的这些堂弟们各个都很优秀,那么你呢?”

朱雄英自信的一笑,说:“儿臣不需要多优秀,只要将所有人用在对的位置,那么儿臣高枕无忧。”

朱标对于朱雄英的回答很诧异,但很快也就想明白了。

朱杰豪押送四万昆仑奴回到德里后,已经在周边建好了这些昆仑奴临时居住的地方,不遮阳,不避雨,四处漏风的——木笼子。

一个个笼子被摆放于田地边缘,这些昆仑奴甚至没有得到片刻的休息时间,他们手脚上的绳索尚未解开,便已收到了打造好的锄头,并被驱赶至田地开始翻地工作。

朱杰豪首先进入城中向朱雄英报告情况,随后再次回到田间。

他计划建立昆仑奴农场,明确划分每个农场的具体田亩数量,并合理分配昆仑奴。

然而,目前让昆仑奴立刻下地劳作,实际上是朱杰豪在筛选"工头"。

仅仅依靠监工难以有效提高劳动效率,引入昆仑奴工头能够更好地加强纪律管理。

每天清晨,昆仑奴工头会吹响号角,唤醒尚未苏醒的昆仑奴。

昆仑奴们上工后,工头需要仔细检查,确保没有人遗漏或偷懒,然后带领各自的队伍前往田间。

面对繁重的体力劳动,昆仑奴的工头成为了其他昆仑奴的榜样和标杆,他们的干活速度直接影响着整个团队的效率。

如果工头能够独自完成一亩地的开垦任务,那么开垦半亩地的昆仑奴将会受到惩罚。

此外,工头的待遇要比其他昆仑奴好得多,至少他们能够享用热乎乎的食物,而其他人则没有这样的幸运。

这种巨大的待遇差异使得昆仑奴们意识到,只有努力工作才能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

于是,他们开始积极投入到劳动中,提高工作效率。

朱杰豪心中有着这样的计划,并且得到了朱雄英的支持。

他们认为,即使这个尝试失败了,也不会带来太大的损失。

在田间,有明军监工负责监督,确保每个昆仑奴都认真工作。

任何试图偷懒的昆仑奴都会被狠狠地揍一顿,打得鼻青脸肿。

而且,被打之后还必须继续工作,如果再次偷懒,他们将面临更严厉的惩罚。

看看路边挂着的那群昆仑奴吧,那就是偷懒者的下场。

当夜幕降临时,昆仑奴们被驱赶进了狭小的木笼子里。

每个木笼子里挤满了人,他们甚至无法完全躺下休息,只能站立着睡觉。

这种拥挤和艰苦的环境让昆仑奴们感到无比疲惫,但他们别无选择,只能默默忍受。

而结束前,朱杰豪挑选的工头则是睡在距离笼子不远的帐篷里,虽然语言不通,但是从待遇就能看到明显的不同......(太细的我就不写了,你们懂的)

在朱杰豪的积极努力之下,一座座崭新的农场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

这些农场各自有着独特的种植规划:有的专门种植各类粮食作物,有的致力于蔬菜的培育,而还有一些则专注于棉花的种植。每个农场都被划分成一千人的规模,共计三十个农场顺利建成。

余下的一万名昆仑奴则继续投入到开垦土地、建设农场的工作当中,为后续即将到来的十万昆仑奴做好充分的准备。

临近十月份,朱雄英写下了一封信寄回北平城。

信中的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向父皇母后请罪,表示由于事务繁忙无法返回京城共度年节;二则是请求朱标再派遣一些人手前来协助。

朱高炽、朱守谦以及胡承恩一直留在南方,持续为陷入内乱的阿三提供各种支持,朱高炽需要亲自操纵各方势力的均衡;朱守谦与锦衣卫千户阳朔对接,整理各个势力的情报;而胡承恩则是需要调动物资,三人各有各的事,因此并未回德里。

朱杰豪和朱济熺忙碌地管理着昆仑奴农场,无暇分身。

蓝玉收到的圣旨明确指示他,一旦发生任何意外情况,首要任务便是全力保护朱雄英的安全,除此之外不得干涉其他事务。

王保保同样有自己的任务需要处理,因此朱雄英身边只剩下负责传递消息的毛忠君。

从表面上看,朱雄英的人手已经足够,但朱雄英其实想的是将德里北部打造成另一个“中原”。

这里土地肥沃程度不亚于河南布政司以及山东布政司,天气气候对于农作物的种植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这里的恒河水流平缓,不似黄河那般暴虐,天灾也非常少。

来到此地亲眼看过后,朱雄英就有了这样的打算,因为他想证明自己。

父皇年轻时跟着二叔将浙江布政使司打造成了全大明府的标杆,每当听到这个故事后,朱雄英也想试试。

如今天时地利齐备,就是缺人。不仅是能帮自己的人,同样还却大明百姓移民过来。

单单一个德里北部,这里未开垦的土地没有个几十万人根本种不完,这还是平均每人十亩都还有剩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53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