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皇子的我还不能享受享受?

作者:南瓜变成菜鸟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82章 人人自危的朝堂

书名:大明:皇子的我还不能享受享受? 作者:南瓜变成菜鸟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6

自从朱樉当了爹,布政司他是一天都没去过,朱标来了好几次,都被朱樉给糊弄过去了,美其名曰:“我就一王爷,给你出出主意就行了,你一个太子,大明的储君,多干点怎么了?事多就给秘书处加人,没有重大的事情别来烦我。”

朱标无奈的看着朱樉,这家伙怎么当爹了以后就变了一个人?

这天,朱标碰见朱樉抱着两个孩子散步,打了声招呼就准备走,谁知却被朱樉叫住了。“

“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你叫我什么事啊?”朱标开着玩笑地问。

“之前老头子给我来信,信中说胡惟庸案还没结束,我估计这事牵扯的不止淮西党了。”

“四个月了,当初造反的那一批包括胡惟庸九族都上路了,怎么还没结束?”朱标惊讶地说。

“我估计老头子是想把前元的一些旧臣一并处理了,那些大部分都不干净,依旧用着前元那一套。这些人分布在除了江南行省外的各个地方,估计他们的资料早都被锦衣卫放在他案头上了。”朱樉分析道。

“杀光简单,但是杀光了谁办事呢,我大明就开过一次科举,而且江南行省这一套目前不适用全国,这可如何是好?”朱标一个历史上洪武四大案,他自己就办了三个,现如今也是锻炼出来了,不再优柔寡断。

朱标和朱元璋不一样,在朱元璋手中犯了不可饶恕的罪,他就会杀你全家,然后再想办法解决后续的问题。

而朱标这一年多来,在江南的事情上,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如果杀了一个官员,影响到了朝廷的发展,那么,朱标就会暂时不理他,等朱标找到一个合适的接班人,立马把这个人和他家人送到劳教司去。

朱标觉得,把罪犯送到劳教司,才是最好的惩罚,杀掉固然简单,让他生不如死的活着才是最好的惩罚,既能受罚又能为江南行省做出贡献,两全其美啊。

这也是为什么江南行省所有罪犯都不会被处死的原因,他们会被送去劳改营,用生命为江南行省的发展作出贡献。

随着高强度,高危险的工作,劳教司的人越来越少,犯事的人同样少了一大半,这让朱标很头疼。

朱标突然一拍脑袋说道:“那些人杀了可惜,都送来劳教司啊,这些可都是重劳力。”

说完就去往布政司,准备给朱元璋写信,劝他先忍忍,杀掉一些小虾米就行了,不然官员数量骤减,工作都没人做了。

同时将胡惟庸同党还没处死的全部要来,来给江南做贡献。

看着急匆匆走了的朱标,朱樉笑了笑对两个孩子说道:“你们大伯越来越像一个明君了。”

------分割线------

此时的应天城内,人心惶惶,所有的勋贵大臣都害怕了。

胡惟庸等造反的事都过去四个多月了还没结束,依旧有大臣陆续被锦衣卫带走,有的是半夜在被窝中抓走的,一时间应天城的大牢都不够用了。

早朝上。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看着少了许多的群臣,就那么扫了一眼,下面的大臣都冷不丁的抖了一下。

徐达常遇春和其他几位将军,都已经从京营中归来,所有人变得谨慎了许多。

很多文臣如今上朝前,都会将遗书交给家人,很可能下朝就进了诏狱,人进了诏狱就没有能活着出来的,人人自危啊。

文武两列大臣如今对朱标的思念愈加浓厚,那些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老将也想自己曾经的大嫂,如今的皇后娘娘。

这两人去了江南不回来,听说太子嫡长子都几个月大了,吴王都有孩子了。

他们不在,朱元璋这都快杀疯了,一个刀鞘,一个刀把都不在,这刀怕是都快砍卷刃了。

想念太子皇后娘娘的第一百二十一天,所有文武大臣心中想到。

大臣们无心朝议,几个铁头娃硬着头皮出列汇报了几件不疼不痒的事情,他们提心吊胆地汇报,朱元璋手指点在御案上,咚,咚,咚,每点一下,他们的心跟着跳一下。

当他们汇报完等着朱元璋开口,头上的汗水滴落在大殿上。

朱元璋轻轻嗯了一声,这些如蒙大赦松了一口气,回到队列之中。

就在准备退朝时,门外一个太监禀报有太子的奏折传来。

朱元璋规定,只要是朱标和朱樉的奏折,不论任何时候都要第一时间呈上。

王德跑下去将奏折检查了一番,双手捧到朱元璋身侧,朱元璋接过奏折打开看了起来。

大殿里鸦雀无声,安静到所有人都能清楚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朱元璋看完奏折思考了片刻,沉声开口道:“胡惟庸谋反一案可以结案了,剩下的罪官及其九族连同其他罪犯一道前往杭州,蓝玉,你带人押送。”

听到胡惟庸一案终于结束了,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庆幸自己还活着。

蓝玉出列抱拳道:“臣蓝玉遵旨!”

“退朝!”王德在朱元璋授意下宣布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所有大臣齐刷刷跪地,齐声高呼,与之前的死气沉沉截然相反。

所有的大臣都走出宫,沐浴在初升的阳光下,浑身一轻,仿佛卸掉了千斤重担。

回到御书房的朱元璋坐到椅子上,王德端着一碗热茶走了进来,说道:“陛下,毛指挥使求见。”

朱元璋点点头没说话,毛骧进来后,王德走出御书房将房门关上。

“启禀陛下,江南锦衣卫传来消息,太子与吴王发现两种亩产四千多斤和两千多斤的粮食秘密种植。”

蹭的一下,朱元璋猛地站了起来,问道:“你说什么?亩产四千斤和两千斤?消息确认了吗!”

毛骧回到:“已确认,传回消息的锦衣卫就在现场。”

“走,立即去杭州府!”朱元璋激动的立马要迈步出去,可是刚走两步却停了下来。

“你刚刚说是秘密种植?”朱元璋盯着毛骧问道

“是的,陛下。第一次种了五十亩,收获后不久后就将收获的果实再次做种子,预计此次能种三千亩左右。锦衣卫已经将其严密的保护了起来,一千龙骑卫驻扎在附近,日夜巡逻。”毛骧不敢有丝毫隐瞒。

朱元璋听罢坐回了椅子上,心中感慨,大明盛世即将来临,如果以前粮食有如此产量,咱爹娘,哥哥们是不是都不会饿死,咱还是一个撅着腚在地里刨食的农民。

“奏折中没有提及此事,标儿与老二定是准备给咱一个惊喜!”朱元璋如是想到。

“此事严格保密,不得透出一丝消息。”朱元璋叮嘱道。

“臣遵旨!”毛骧退了出去。

朱元璋端起茶美滋滋地喝了一口,心情也是大好。

“爹娘等高产粮食扩大种植,咱再去给您二老上香祷告。”朱元璋自言自语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