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开局撞柱,吓坏满朝文武

作者:佛系无忧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51章 这船是不是小了点

书名:大明:开局撞柱,吓坏满朝文武 作者:佛系无忧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6

坐不住了,真坐不住了。

许多男子心中莫名的有股欲火在躁动,就想去操控那大炮。

这等战舰,不多造点哪些。

江面上才这么点儿战舰,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大明造不起呢。

堂堂天朝上国,别做那小里小气的抠搜事儿。

在朱允熥的安排下,捐款对百姓可没有抵制心理啊,朱允熥乘坐战舰,在江面上巡游了一圈才回来。

百姓们热情不减。

“天啊,我刚刚仔细地数了一遍,这种庞大得令人震撼的战舰,在这里竟然仅仅只有十二艘而已!如此一来,如果想要拥有为这些战舰命名的权利,恐怕就只剩下短短一年内的宝贵机会了。”一个人惊讶地说道。

旁边另一个人连忙补充道,“可不只是这样哦,根据这最新一期的大明日报上面所刊登的消息来看,向政朝廷捐款从而获得赐予战舰命名权的这个难得机遇,实际上仅仅只有区区一年的有效期限,一旦超过这个时限,就算再度慷慨解囊、捐献再多的款项,也不可能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回报了。”

听到这话,先前那人不禁惋惜地感叹起来,“哎呀呀,这么好的机会居然就只留给我们短短一年的时间啊?本来我还盘算着先多积攒一些钱财,等到手头宽裕的时候再狠狠地捐赠一笔大钱,争取能够为一艘最威武霸气的战舰取上个响亮又威风的名号呢,谁曾料到这大好的时机竟是如此匆匆忙忙、毫不等人呐。”

不少人深有同感,时不我待啊。

这时,人群中突然有人高声喊道,“不行,我可不能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现在立刻就要赶回家去,劝说我的老爹把咱家名下的一座矿山都捐献出来,全力资助咱们国家的战舰建设事业!拿来充当军费,总比当赔款要好吧。”

他的话音未落,周围便响起一片惊叹声和羡慕的目光。

“哇塞,真是有钱人啊,出手就是如此阔绰大方!真让人好生羡慕哟,可惜像咱这样普通人家,哪里有这般雄厚的财力啊……唉,只能望洋兴叹了。”

众人纷纷摇头叹息,脸上满是无奈与失落。

不过捐款的浪潮才刚刚开始。

等着百姓口口相传之后,以及这版大明日报普及开来,天下轰动的时候捐款才热闹呢。

战舰亮相,号召百姓自由捐款。

夏原吉懊恼的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嘴里嘟囔着,“哎呀呀,我咋就没早点想到如此绝妙的主意呢!真是愚笨至极啊!只是……只是这号称有史以来最大的战舰,似乎还是小了点吧?这般大小的战舰,若真的扬帆起航去下西洋一趟,能够带回的物品想必也是极为有限的。”

夏原吉眉头紧锁,目光紧紧盯着眼前那艘庞大的战舰,心中暗自思忖道,下西洋可不比寻常远航,这一路所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堪称巨大。

倘若费尽千辛万苦带回来的货物所获利润微薄,甚至入不敷出,那咱们这番努力岂不全都白费了吗?

不行,绝对不行!

一想到这里,夏原吉不禁摇了摇头,脸上露出担忧之色,毕竟这次下西洋行动承载着太多人的期望,如果最终无法满载而归,赚到令人满意的财富,那么不仅会让众人失望,更可能给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

到时候肯定不会再有钱支持二下西洋。

只有一次性捞的盆满钵满,才能压住那些反对的声音。

想到这里,夏原吉再次将目光投向那艘战舰,开始琢磨起如何才能进一步扩大它的规模,以便能够装载更多的货物,从而确保此次下西洋之行能取得丰厚的回报。

这艘战舰已经是当下最尖端的那一批了,可以说当今之天下,没有任何一艘战舰可以出其左右。

但是再扩大点儿……应该是有办法的。

这事儿啊,自己得琢磨琢磨。

朱允熥巡视了一圈,就带着百官浩浩荡荡回宫了,独留百姓还在谈论着军费捐款的事情。

百姓们一回金陵城内,就立马带上钱直奔大明银行去了。

果然,当他们来的时候就看到大明银行已经立了块牌子在门口。

上书军费捐款通道六个字!

大明银行外面排起了长队,感觉一个大明银行并不够用啊。

不过还好,大明银行也是有特殊通道的。

一次性捐款一万两以上的,可以不用排队,直接进内详谈。

一万两以下的,那还是老老实实排队吧。

本来大明银行只做大额贷款,专供世家贷款修路之用,平时可以说是门可罗雀。

少的可怜。

但是军费捐款的事情一出,大明银行里的工作人员真的做到了数钱数到手抽筋。

但是他们也不敢拿里面的钱,因为朝廷明确告诉了里面的工作人员,每一个大明银行内都有五名锦衣卫作为工作人员。

而且这五名锦衣卫都不知道对方的身份。

敢偷拿里面的钱,你怎么就敢确定你边上的同事不是锦衣卫?

朝廷明旨,凡私拿大明银行内钱财的工作人员,不问缘由,追回前款,就地问斩。

款项不够,抄家来凑!

大明银行工作人员的俸禄挺高的,但如果不知足,那还是安息吧。

军费捐款的热潮犹如汹涌澎湃的浪潮一般,正伴随着大明日报的广泛传播,迅速地向着天下百姓席卷而来,并逐一宣告着这个令人热血沸腾的消息。

与此同时,那些从外地赶来的百姓们,在踏上归程的路途之中,更是兴奋不已地相互传递着这个消息,而且每个人讲述起来都仿佛要将其渲染得更为惊人。

他们口中所描述的情形,简直比任何夸张的修辞手法还要夸张数倍之多。

许多未能亲临现场目睹这一场景的人们,听闻之后纷纷捶足顿胸,懊悔不迭,心中暗自思忖为何当初没有亲自前往观看一番。

而就在此时,朝廷趁热打铁,紧接着又在新一版的大明日报上发出了一个令人无法拒绝的消息,不对,是无法拒绝的诱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