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开局撞柱,吓坏满朝文武

作者:佛系无忧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13章 全民养猪,教化万民

书名:大明:开局撞柱,吓坏满朝文武 作者:佛系无忧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6

兵部的执行力也是嘎嘎快的。

当场就写,写完就直接送内阁去了。

内阁当天就批了下来,奏折上大大的一个准字。

于是乎,兵部三封八百里加急送出京。

一封送给北上的郭英,一封送给李景隆,一封送给蓝玉,让他们多抓点女俘虏回来。

同时,这件事情也登上了大明日报,舆论顿时席卷京城。

“特么的……十六岁还不结婚,等到时候就得被朝廷分个异族娘们?怀不上还要切我小吉吉?我根正苗红的天朝子民,让我娶异族蛮夷之女?呵忒!娘啊,前天那个相亲的女子我很满意,马上去提亲,今天就去!”

“好好好,找上门女婿都要这么搞,要强塞异族之人给我们?我堂堂天朝上国女子,本是龙男配凤女,安可凤女嫁戎狄?”

“就是,我华夏女子,万里霓裳,凤冠霞帔,千里红妆,只为嫁我华夏儿郎,亦只接受我华夏男儿的三书六聘,绝不嫁戎狄!”

“孝慈高皇后曾说,天下女子出嫁,皆可着凤冠霞帔,爹啊,咱们家已经准备好了,你快去给找媒婆给我介绍个相公回来。”

“一想到与戎狄乾坤交感,就接受不了,左传中曾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我岂能娶蛮夷之女为妻!”

“昔日贞观之时,大唐的乞丐都不接受异族贵族的施舍,因为他们觉得异族不配施舍他们,如今我泱泱大明,圣天子坐朝,开疆拓土,四夷宾服,我等天朝子民若娶蛮夷之女,岂不是给天朝摸黑?”

“唉,想当初,还可以玩玩蛮夷之女,现在我爹都不让我去玩了,还说了,但凡我敢再接触蛮夷之女,腿都给我打断!”

“结婚!马上结婚!我们大明灭国速度嘎嘎快,必须等他们班师回朝之前成婚!”

“生孩子还赏钱?生!马上生!十年我少说生他七八个!”

随着兵部这一波操作,别的地方效果目前反应上来,反倒是京城,直接炸开了锅。

一连三个月,京城日日张灯结彩,鞭炮齐鸣,街道上都堵车。

迎亲的队伍都忙不过来,今天去了这家,明天都得去那家。

结了婚也不在外瞎逛了,就在家安心研究造娃。

主要是不急不行啊。

这个政策刚颁布大半个月,曹国公李景隆传来捷报,尼八赖大捷被灭国。

又过大半个月,捷报再传,榜葛赖灭国。

一个月后,卡契灭国。

一个半月后,阿速灭国。

两个月后,别失八里灭国。

三个月后,于阗灭国。

李景隆一封封八百里加急的捷报传回来,大大的拉动了大明结婚率。

这特么的……大捷就得回朝,回朝就带俘虏,俘虏回来就要强制分对象。

呜呜。

户部衙门。

“大人,生育率上来了,养不起怎么办?虽然说土豆红薯已经普及了,但不能天天吃土豆红薯吧?还是得研究点肉啊。”

“看这个,陛下亲拟土豆的一百零八种做法以及红薯的九十九种吃法!”

“大人,花样再多,也没啥营养啊!”

“没关系,陛下已经有了主意!陛下有旨,全民养猪!”

“不行,猪肉不咋好吃啊。”

“陛下说了,经过实验,只要把猪给阉了,长大的肉就好吃了。”

“嘶~老大,那么户部接下来是……”

“没错!买猪崽!同时把养猪的消息公布出去,陛下说了,两年内,全大明都得吃上肉,不说顿顿吃肉了,隔三差五的总得吃一回!”

“咱们买来,又卖给百姓?”

“那不是,咱们买来自己养,陛下已经划出了几块皇庄,用来养猪!大概能养十几万头吧,让百姓们自己去买猪崽,对了,户部这边要把价格压下来。”

“大人,大人,朝廷最新政策,养猪的有政策扶持了,猪养的好,赏钱!”

随之而来的就是又一道政策下来,朝廷要全民养猪!

养鸡养鸭也行。

而且朝廷还把猪仔的价格打下来了,哪怕是普通百姓,咬咬牙也能买一只回家养。

与此同时,各地区修路的事情,也都提上了进程。

“张大人,我们家虽有点小钱,但是包不了五百里地的修缮啊,这个……”

“很好,来人,李府草菅人命、收受贿赂,还偷税,欺压良善,抓人,抄家!”

“不是,张大人,你这是干啥。”

“干啥?老子他妈把军队调来,你以为是干啥的?老子跟你讲文明,你非要老子逼你文明!来人,还愣着干啥,抄家!”

“陈员外……”

“我懂,我包五百里地,这是保证金,印泥和笔墨在此,咱们来签合约吧。”

“善!杨副官,你带着军队去下一家吧,陈员外家没有犯过法。”

“是,大人!”

反正各地修路的事情在军队的协助下,开展的很顺利。

随着各方修路的合约签订,保证金陆陆续续运送到户部,大明银行正式开业。

同时,朝廷下达重要指示。

朝廷下旨,教化万民!由工部规划,各地开始兴建县衙。

十九年学说,朝廷免费供孩子读九年!

剩下的十年自负花销。

这道旨意一经公布,大明日报压根就不够卖的。

刘三吾骂娘了,“他娘的,要死啊!本官都新造了八百个活字印刷机了,印不够,完全印不够啊!”

刘三吾现在每天也是忙得焦头烂额的。

大明日报现在已经在各地建立了分店,普及开来。

每次都有人按六百里加急的规模把大明日报送到分部售卖,传文天下。

不过比刘三吾更焦头烂额的还是礼部的那群人。

“大逆不道!大逆不道啊!韩大人,你编的书,十句就有八句大逆不道啊,圣人曰……”

“曰曰曰!曰你妈个头啊!我大明只有一个圣人!那就是陛下!陛下都没说我大逆不道,你哔哔什么!能干就干,不能干滚蛋。”

编书籍的韩保骂骂咧咧,礼部不少老头被骂哭。

大逆不道的混账啊!

不行,我得忍住,我不能辞职,不然的话,这个大逆不道的混账的阴谋就要得逞了!

呜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