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开局撞柱,吓坏满朝文武

作者:佛系无忧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2章 国教的魅力无法抵抗

书名:大明:开局撞柱,吓坏满朝文武 作者:佛系无忧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6

闻言,王忠只是摇了摇头。

“无太孙旨意,任何人不得来见您,违者生死不论。”

“孽障!孽障啊!咱真该在办李善长的时候,把这群乱臣贼子一并给办了啊!”朱元璋气血上涌,大有一副再度晕过去的架势。

“陛下,奴婢扶您回宫。”

王忠把朱元璋扶着进入大厅。

王忠也知道朱元璋愤怒,可是那能怎么样呢?

朱元璋已经不再是执掌乾坤的陛下了,只是一个被囚禁起来的老人而已。

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

连乾清宫都出不去。

“王忠,您说走后门,能出去吗?”朱元璋问道。

王忠摇了摇头,“不能,这支金甲军队已经将整个乾清宫围了起来,别说是走后门了,翻墙都出不去。”

“好胆!好胆!”

朱元璋愤怒的将桌上的茶杯水果啥的全部扫落在地,发泄着心中的愤怒,一下从天堂跌到地狱,这种落差让心高气傲的朱元璋,如何能接受得了?

一旦朱元璋再得势,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杀绝淮西集团!

所以,不管是淮西集团还是朱允熥,都不可能再让朱元璋得势,因为在选择兵谏夺权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结果。

此时淮西集团已经各司其职,内阁大臣也已经接掌朝政。

朝廷一如既往的继续运转。

宫外,无数只信鸽向着四面八方飞去。

因为宫内一则劲爆消息传了出来。

皇太孙下旨,诏百家至京城,参加一场辩论赛。

获胜的哪一家,则被立为国教!

“天要兴我儒家,哈哈哈哈。”

“我儒家一旦被立为国教,可再保千年不衰矣。”

“苍生涂涂,天下寥寥,诸子百家,唯我纵横,百家苦儒家久矣!这次绝不能再让儒家兴盛下去了!我纵横家也该出世了。”

“国教!别的也就罢了,可若是国教,我墨家也是不会让的!否则一旦让了,将被儒家打压得再无翻身之机。”

“国教么?我阴阳家也不是不可以一争啊,一群穷酸腐儒,我们也该和他们清算一下这千年来的恩恩怨怨了。”

“我觉得我们百家应该联手,先把儒家打压下去,然后我们再来争国教,毕竟儒家势大,他若不倒,百家难有出头之机。”

“善!那就把儒家这些年的腌臜事儿,抖出来就是了。”

“南无阿米豆腐,我们佛教一旦被立为国教,道门将被我们永远踩在脚下。”

“这位秃驴,旨意上写的是诏百家入世,你们佛教不属于我们诸子百家,这没你们什么事儿,而且道家在百家之列。”

京城这个地方,向来那是卧虎藏龙。

就这么一个立国教的事情,百家基本上都决定入世。

毕竟儒家兴盛多年,都没有被定为国教,可见国教这两个字的含金量多高。

只要被立为国教,就能立刻崛起。

国教的魅力,无法抵抗啊。

一个教派的气运再强,那也强不过国运!

殊不知,朱允熥根本就没有立国教的想法,国教只会成长为第二个儒家。

国教,只是一个噱头而已。

只是一个灭儒的导火索而已。

百花齐放,才是思想最活跃的时候,才是文明进步的阶梯,而非一枝独秀,固步自封!

不过更让人关心的还是吕家。

大批锦衣卫开始查封吕家一切资产,吕府满门被下狱。

蒋瓛也带着东宫的所有太监侍女回到了诏狱,上来什么也不问,什么也不说,直接先打一顿再说。

主打的就是一个屈打成招。

当然了,还有一支锦衣卫在彻查当年的事情,努力找到真的证据。

有真的自然是更好的。

“说!先太子妃是怎么被吕氏害死的!什么,你不知道?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给你个提示,给先太子妃接生的产婆是吕氏的人!就是吕氏授意产婆,让先太子妃难产大出血而死,就是为了图谋太子妃之位!你是吕氏的贴身侍女,这话是你说的,跟我没关系,快点的,来签字画押。”

“千户大人,这个人说吕氏还曾授意她将皇太孙殿下推入荷花池,造成失足落水而死的假象。”

“指挥使大人,据查,先太子之死,可能也跟吕氏有关系!而且吕氏安排人狐媚惑主,竟用上了西域的一种药物。”

“千户大人,这个太医已经招供,虞王殿下的死就是吕氏授意的,而且他还想畏罪自杀!不过被拦下来了。”

“大人,我们在吕府当中查出了番邦进贡的国宝!”

诏狱内,哀嚎遍野,光明正大的屈打成招。

这一次,诏狱里的全都是蒋瓛的亲信。

这次的事情,经过锦衣卫开始地毯式彻查,还真查出了一点儿蛛丝马迹。

果然,只要干过的事情,就没有查不出来的,如果查不出来,那就是查的手段还不够精明。

锦衣卫这么大动作,一时间,京城内跟吕家来往很深的人纷纷忧心了起来,生怕下一秒锦衣卫就破门而出了。

也有不少人立即和吕家划清了界限。

东宫内。

朱允炆找来了太医,给吕氏治病。

才让昏迷过去的吕氏悠悠转醒。

“母妃,母妃,你终于醒了。”朱允炆紧张极了。

一旦吕氏出了什么事,朱允炆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朱允炆的背后,可没有庞大的淮西集团支持。

支持朱允炆的江南氏族,在淮西集团面前简直上不了台面,更别说信国公汤和即将返京。

“允炆,这是哪里?外面现在是什么情况了?那个废物是不是真的被立为了皇太孙。”

吕氏苏醒,连忙抓着朱允炆的手臂问道。

朱允炆被吓到了。

“母妃,这里是儿臣的寝宫,东宫所有太监宫女全部被锦衣卫带走了,来了一批新人开始收拾东宫。

儿臣去找太医的时候听说,皇爷爷确实已经立他为储君,并且监国摄政,军国大事皆取他进止。”

朱允炆弱弱的回答道。

“监国摄政?这怎么可能。”吕氏震惊了,就算被立为储君,又怎么可能直接让他监国摄政?

这是国事,不是儿戏。

他有处理国事的经验吗?到头来不还是外戚专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11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