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开局撞柱,吓坏满朝文武

作者:佛系无忧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62章 不负众望的刘三吾

书名:大明:开局撞柱,吓坏满朝文武 作者:佛系无忧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6

这番话一说,全场掌声雷动。

“好!好一个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是啊,我一个人背上一世骂名,可是却能换来天下百姓千秋万代之安康,又有什么不值得呢?”

“自己一世之功,却让天下百姓饱受千秋万代之苦,这是哪门子正道?”

“人活一世,不都是为了儿孙?就应该抗战到底,给子孙后代把土地打下来,把生存的地方打下来!哪怕背上穷兵黩武之骂名,那又怎么样呢?”

“没错,和平不是求出来的,那是打出来的!”

百姓们骨子里还是十分赞同这种理念的,百家对此也较为赞同。

刘三吾指着下方的儒生说道,“你们儒家,爱护自己的清名,不管百姓死活,孔圣人当年是这样的吗?你们一不慈,二不俭,三不敢为天下先,如何配再掌教化之责?”

刘三吾骂得万千儒生抬不起头,成了全场的焦点。

“刘先生,那依你所言,我儒家就没有一点功?千秋之功不能抵消我儒家之过?”一位大儒拱手问道。

刘三吾摇了摇头,“我不否认儒家有功,但儒家过比功大!其余不论,就说世修降表一事,儒家就不适合再教化众生!”

“那你的意思是,当变法?圣人之法怎可变?”这位大儒又问。

“为何不能变?固步自封,不进则退,天下不一直在变吗?从古人树叶蔽体,到我们现在锦衣华服,这不也是在变吗?难道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不管天下百姓死活,这难道就是对的吗?”

刘三吾反问。

闻言,又一位大儒问道,“那你认为,横渠四句何解?”

“让百姓挺起脊梁,是为天地立心,让百姓家有余粮,手有闲钱,是为生民立命,百家争鸣,思想活跃,是为往圣继绝学,泱泱华夏,人人如龙,人人文可安邦,武能定国,是为万世开太平!”刘三吾回答道。

这话让一众大儒陷入沉默。

“我们知道有问题,可我们却自己骗自己,说祖宗之法不可变,这大错特错啊。”某位大儒长叹一声。

刘三吾笑了笑,“我们心学讲究的是知行合一,也就是不说空话,只干实事,心即理,知道百姓疾苦,就要去做,一味的空谈和回避,都是在误国误民!”

“大彩!”

百姓们纷纷高呼,作为底层百姓,他们最清楚自己过的是什么日子了。

刘三吾单手背负,睥睨天下。

“儒学不敢变的法,我们心学来变,儒家不敢为天下先,我们心学来为天下先,总之一句话,儒家敢干的,我们要干,儒家不敢开的先河,我们心学来开,这就是心学!”

这话也让不少儒家学子动摇了心中的思想。

“是啊,我读了二十年圣贤书,可我为什么没有见到颜如玉,没有拥有黄金屋?”

“儒家教化百姓千年,可为什么我们穿得光鲜亮丽,百姓却食不果腹?这怎么是天下大同?”

“这……这……吾道错矣!”

“一切不切合实际的东西,都是梦幻泡影啊,家中供我们读书,难道就是要让我们给百姓画个盛世大饼?”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儒家误我!”

“知行合一,好一个知行合一啊!吾道成矣!我既然有心为百姓构建天下盛世,我为什么只想,而不去做呢?哈哈哈哈,我悟了啊!”

儒家众人,有不少都感觉拨开云雾见光明,终于找到了心中道之所在。

“天佑我大明昌盛,天佑我华夏永昌!我百家当中,出了一个能真正接续文脉之学说啊,哈哈哈哈。”法家代表仰天高呼。

纵横家的一个传人上前问道,“刘先生,我纵横家有一问,可否解惑?”

“请问!”刘三吾点点头。

纵横家传人开口道,“心学,能容百家否?”

这话问出了百家的心思。

如果心学是第二个只想独尊地位的学说,那心学便只能是一朵昙花。

初开便败,刹那芳华!

绝不可延续下去,天下苦儒学久矣,不能再苦心学久矣了!

“为何不能呢?百家争鸣,天下大治,心学适合我,纵横之学适合你,法学适合他,各自不同,一枝独秀,永远不如百花齐放,我心学愿携手百家,共享盛世太平!”

刘三吾张开双手,表示容纳百家。

这番话一出,百家齐齐点头,这辩论还有何可辩?

心学大有可为!

“心即理,知行合一,心学兴邦,儒学误国!”纵横家代表拱手一礼,带着另一个传人退回人群之中。

至此,儒学理念开始陆续全面崩盘!心学在今天之后,注定要扬名立万!

城楼上,朱允熥见到这一幕,也是长舒一口气。

刘三吾不负众望啊。

“心学的理念,被百家和百姓所接受,民心即天心,儒学要么顺应天地大势,要么成为历史,接下来儒家要血流成河了。”

朱允熥喃喃道。

蓝玉问道,“外甥孙,什么血流成河?”

“儒生毕竟庞大,不是所有儒生都会接受这种新的理念,所以两个时代的理念碰撞之下,儒家必然游街抗议、煽动舆论,不经过一场血战,心学的位置坐不稳啊。

所以我决定焚书坑儒,用这群腐儒的血为心学杀出一条通天大道,届时必然血流成河,舅祖父,你愿意辅佐我吗?”朱允熥看向蓝玉问道。

蓝玉拍了拍胸脯,“你指哪我打哪!你说杀谁,就杀谁!”

“我要你带兵,马踏曲阜!协同锦衣卫彻查衍圣公府!”朱允熥说道。

蓝玉点点头,“没问题,干仗杀人我在行,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哈哈。”

与此同时。

人群中,孔有德看向一旁的老友。

“林兄,刘兄已经功成,新的风暴已经出现,怎么能够停滞不前?接下来就看我们的了,你怕吗?”

国子监祭酒林瀚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笑了笑道。

“生亦何欢,死亦何患?记得殿下说过,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明天抬棺死谏,我先来!我比你年长,你得让让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