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红楼之奶姐威武

作者:凤羽零落 | 分类:同人 | 字数:0

82 雍王震动

书名:红楼之奶姐威武 作者:凤羽零落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39

开始邹侍郎对雍王爷的感激之心溢于言表,随之,亲眼看了雍王主持户部,为国为民,不顾权贵疏远,恶意重伤……等,清理亏空,查办贪赃枉法……加上曾经听闻的一些事,让他了解到,整个朝中,苦的累的,得罪人的、没有利益的差事大多都是雍王爷办理。()

治灾、平疫、求雨、查亏空……风里来、雨里去,弄得一堂堂贵胄的亲王爷比真实年龄老了近十岁都不止,还在权贵朝臣们得了个冷面王的称号,民间谣言也多是贬他称赞别的皇子……这些让邹侍郎对雍王更是敬佩不已,他为官三十余年,第一次看到皇子中有如此真的人。

是!别的皇子风华正茂,各个贤明、美名远扬,每个都保养的金尊玉贵,好一派王孙公子风范,可是,他们又都对朝廷、对百姓做了什么?废太子的骄奢淫逸、志大才空且不说,大皇子善战的名声是用佟将军家几条命换来的。

三皇子善文,是因为他的王府养了一大群文人做门人,八皇子贤德名声怎么来的,是拿九皇子敛来的财买来的,十三皇子倒是个真能文能武的人,可惜却被卷入宫廷倾轧,现在仍在圈禁中,十四皇子虽是雍王爷同母所出的亲弟。

却跟雍王爷完全不同,他不但得当今和德妃娘娘宠爱,内务府供应一直在诸皇子之上,还跟八皇子、九皇子、十皇子三兄弟的关系十分要好,言行举止也是允文允武之才,是位跟十三皇子类似的人才,难怪十三皇子失宠后,他会异军突起。

可他的行为能够让人看出,他跟十三皇子的不同之处就是他的野心,并且为了他的野心,自始就不怎么亲近跟他同母所出,却被废太子打压、朝臣疏远,骂名赫赫的冷面雍亲王,反而亲近贤名远播,受众多朝臣拥戴的八皇子一系……

听闻这些后,邹侍郎这样年近六十的老人对雍王的感激之心,变成一片诚挚的效忠之心,甚至在邹侍郎眼中,雍王爷就是一位完美的人,为国为民,不惧任何压制,成熟稳重,泰山崩于面前亦面不改色等……这些年雍王在户部的主张,他是大力支持者之一。

这天下午,认定雍王爷是完美的主上的邹侍郎整理了一番去年的卷宗,各国各地还是那样,税收一年比一年地,真是收成不好吗?不过是各方贪得更多,吞地吞的更厉害罢了,不过,也有例外的呢!邹侍郎想想也觉得有些欣喜。『*首*发』

经过这些日子的整理,他发现恶名昭彰的蓬莱洲这几年的税收等年年上升,盐政方面也好了不少,比其它地方的不升反降不知好了多少,也许该让那些人去跟蓬莱知府取取经,不过,自从发生上一届蓬莱知府家灭门惨案后,官场上对那个职位都互相推诿。

毕竟蓬莱洲是江湖人士虎踞之地,常常做些以武犯禁,却又不会引发朝廷底线的事情,贪官到了那里战战兢兢是必然的,就算清廉的到那也不一定安全,毕竟,那里有几个盐田,是大盐商们发家之地,清廉的不配合,也可能遭殃,加上淡水贫乏等状况。

曾在那做过六年知县的邹侍郎对此非常了解,也因此对现任蓬莱知府的能力十分倾佩,能把那种恶地治理的堪比江南鱼米之乡的税赋收益,又不会引起民怨,这人有一手啊!他便感叹边准备抱着卷宗去跟雍王和户部尚书等人汇报,却在路过走廊时,见几名小吏在树下低声闲谈。

他虽步伐匆匆,却也听了一耳朵。

“哎~~!雍王爷今天又准时过来当值了,哪有即是皇子,又是亲王爷的天天这么勤的,像三皇子多会享福,每天跟门人们谈诗论文,门下文人出了什么好诗好词,编了什么好书了,拿过去到万岁爷跟前一报,那就是大功一件。”

大胆,一届小吏竟敢说天潢贵胄们的是非,有时间该给他们敲敲警钟了,邹侍郎摇摇头。

“你知道什么,雍王爷那是天生劳碌命,那些苦的累的,身份不够办不了的差事全都是他的,可惜,就算再勤快,万岁爷不喜欢也一样……嘿嘿……”

“别胡说八道了,万岁爷不喜欢,能封亲王吗?那么多皇子,现在给封了亲王位的可就那么几位,八皇子现在可是连个郡王的封号都没有。”

“嘁!你懂什么,我说了你别不信,我家姨丈可是在内务府当差的,听说,四皇子小时候被万岁爷以喜怒不定为由责罚过呢!据说万岁爷不喜欢雍王爷的性情,对十四皇子比对他好多了。”

胡说八道,雍王爷成熟稳重,遇事冷静沉着,哪里有丝毫喜怒不定的样子……邹侍郎抱着卷宗,步伐匆匆的同时,在心里否定小吏们的闲言碎语,急急忙忙向公房赶去……

邹侍郎进了公房就见雍亲王正和穆尚书指着卷宗说着什么,见他进来,雍亲王点点头道:“邹大人过来了,可是有结果了?”

“回雍王爷,穆大人,邹某总算不负所托,结果出来了。”邹侍郎见雍亲王爷不苟言笑,连穆尚书在他跟前都忍不住停止背脊的严肃样,心里头直点赞,作为上司就该这个样子,能镇得住场子就是不错的上司了,像雍王爷这样,不但有震慑力,能力也是顶尖的真是独一无二。

穆和伦是朝廷中庸派的稳健性人物,为官就秉持着一个字庸,所以五年前雍亲王入住户部后,前任户部尚书本就是八皇子的人,又看不清楚当今对如今国库空虚的不满,和雍亲王清理户部的决心,处处跟雍亲王对着干,不到一年就被革了职。

换上了如今这位,只会说上司做得对、和稀泥,万事没有自己主意,最适合做副手的穆尚书,穆尚书虽然为官讲究一个庸字,但那只是他在当今乾罡独断下的一种自保手段,并非他是个人事不通,愚蠢古板的人,相反,他为人极会察言观色。

做了这四年户部尚书,穆和伦早就察觉出雍亲王的深不可测,也非常明白,当今是想借着雍亲王这冷血无情的手段,把国库充盈了,好应对近几年西北边境的蠢蠢欲动,但大概当今却没料到,雍亲王竟然借机将户部几个重要的位置换上了自己人。

眼前的邹侍郎就是其中一个,使的整个户部的人分了三系,一系自然是效忠当今,一系暗从八皇子,最后一系却已经属于雍亲王,甚至于如今的户部,雍亲王对它的控制力还在前两者之上……这些穆尚书看得清楚明白,但他什么也没说,不说的原因只有他自己清楚。

穆和伦缕着花白的胡须,对着邹侍郎轻轻一笑:“邹大人就是能干,看你的面色,似乎有所发现?”

“穆大人过奖了,比起王爷和您的才干,邹某实在不值一提,不过,确实在卷宗内整理出一点惊喜。”邹侍郎是不擅长应酬之人,谦虚了一句,立刻抱着卷宗,走到桌案前,快速打开几个卷宗,将他以朱笔划出来的重点指给雍亲王、穆尚书二人看。

卷宗上的重点让雍亲王、穆和伦两人看得一愣,随即雍亲王皱眉道:“这是蓬莱洲近几年税负的宗卷,怎么会上升如此之多?税收已经赶上苏扬二州了,不会是蓬莱知府贪功,弄了些苛捐杂税吧?”

“确实,本朝立国以来,像蓬莱洲这样的贫乏之地,像来不求朝廷赈济就是好年景,像这种连续几年,年年纳税额都在上升的好事,可从没有过。”穆尚书摸着胡子道:“有上进心是好事,但若引得民怨沸腾,那就得不偿失了。”

邹侍郎笑着摇摇头,对二人指着卷宗边示意边道:“王爷、穆大人您二位过滤了,对蓬莱洲这个地方,小的尚算了解,毕竟在那里做过六年的知县,别看那里只是一个小小的贫乏之洲,淡水稀少,可耕种之地也不多,但那里因濒临内海……”

“报!千岁爷,刚刚雍王府来人,有十万火急之事求见雍亲王千岁。”就在邹侍郎要讲出他了解的是事实时,出去不久的苏培盛,雍亲王的随侍太监,忽然匆忙跑进来打断他的话,给三人见礼后,急忙说出刚刚接到雍王府下人的口信。

听苏培盛这么说,雍亲王眉头微皱,隐隐散发出一种不快的气息,以为又是王府后院那些女人不安分,训斥道:“荒唐,只有国家大事才称得上十万火急,王府杂事怎可拿来扰乱视听,你出去告诉来人,有事回去等着,等本王归府再说。”

“可是……可是……”苏培盛被雍亲王些微流漏的气势吓得冷汗直流,可是想想那名下人带来的口信,他又觉得不能就这么退出去,万一等雍亲王回府后追究起来,十个他都兜不住,现在只是千岁爷一时的怒气而已,恐怕等下他就记不得生气了。

苏培盛了解雍亲王的脾气,因此偷摸擦去额头冷汗,低声道:“可是,千岁爷,刚刚府里来人报,世子和世子夫人回来了。”

“什么?”这一条消息令雍亲王的冷面第一次露出失态的样子,手里的卷宗竟都没能拿稳,摔落到地上,可见这条消息令雍亲王受了多大震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