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红楼之奶姐威武

作者:凤羽零落 | 分类:同人 | 字数:0

22 林海其人

书名:红楼之奶姐威武 作者:凤羽零落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39

到了午后不久,石氏总算到了家,没想到她一进院子就插上了院门,拉着赵氏、林崎远进了屋,低声说道:“娘、崎远,我这次回来是要紧事告诉您的,那府里前几天来了贵客,进出管的特严,大前天才走,没想到贵客前脚走,贾夫人后脚就开始给林老爷打理行囊,说是他要参加今年的乡试,娘,您看这动静是不是您说的那个一鸣惊人?”

“贵客?你对这贵客知道多少?”赵氏揽着末月,边揉她的头发边问。

末月听着大人谈话,心里却犯嘀咕,她是正统汉人好不,也不是混血,怎么越长这头发颜色就越发变黄,开始还带点黑丝,现在都长成棕黄色了,以后不会长成洋人那种金黄色吧?不过发质到不错,柔软顺滑,手感非常好,连她自己睡觉都喜欢用脸贴着头发磨蹭。

石氏想了想皱眉道:“那贵客一来就住在外院,听说还有不少随从,刚来那几天是一点风声都没漏,到随后才由外院下人影影绰绰的传出来,听说林老爷对来人行的下属礼节,陪的是末座,那贵客还都是说官话,这不等他们前脚一走,府里后脚就开始准备科举之事了,说是过几天就起行。”

“是京城来人了,看来林家蛰伏的日子结束了,该要冲天而起了,秋儿,你现在在贾夫人面前,能说上几句话吗?”赵氏对石氏问道。

石氏点点头,有些不好意思的道:“今年初,我发现针线房给小少爷做的衣裳被动了手脚,就悄悄回了贾夫人,贾夫人查明后,要给我重赏,我想着入府前娘您的吩咐,就给推辞了,换了她一个人情,从那以后对我亲近不少,无事也常传我过去闲聊几句。”

“你这孩子是个聪明的,这事办的好,咱们家虽不富裕,却也不等着银子用,咱家缺的是人脉啊!”赵氏点点头,赞了儿媳一句。

才接着道:“这样,你不是跟我说,你跟贾夫人身边的大丫鬟说的上话吗?你今天回府后,先什么也别说,也别刻意求见,等过两天,确定林老爷起程的日子后,在送小少爷过去时,就让那大丫鬟把话题带到林老爷科举之事上,然后你趁机提两句,只说说家道艰难,崎远两次赶考的事就行。”

“娘!这样就行吗?不用开口跟贾夫人恳求吗?”石氏懵懂的问。

赵氏笑看了眼若有所思的林崎远一眼,低声道:“崎远,你觉得该如何?”

“照娘您说的办就行,儿子终究是文人,失了文人的风骨,估计以林老爷这种书香传家的家风是看不上眼的,只能另辟溪径。”林崎远说完后,又笑着对媳妇道:“你跟贾夫人说话时,别的不用说,只讲些我两次科举途中所遇的各种事故,以及考场内的艰苦环境等就行。”

赵氏听的满意一笑,点点头:“崎远跟我想到一处了,那府里毕竟这十多年里一直没参加过科举,对科举路径际遇,考场不一定熟悉,就算打听的多了,总不如身边跟着个有经验的人,两人同行,好过一个人,而且我想贾夫人听你说过后,一定会命人打听崎远人品如何,以崎远在外的名声,她也必定放心他跟林老爷一起出门。”

这后面一句说的隐晦,只有了解宅门那些事的婆媳两个明白,说开了,如今刚进六月,除去赶路时间,离八月科举也还有段时间,一般文人到了省城,自率的自是刻苦复习,那自命潇洒的一离了拘束,自是在那花天酒地,好听点是文人爱风流,难听点是天天泡窑子。

林老爷人品再好,万一有谈的来的朋友邀请,他能不去吗?又或者被人送了美妾,林老爷会不会拒绝,谁也说不准,想来贾夫人也一定有这方面的担心,而林崎远古板不知变通之名远播,也是表现最厌恶去那等地,好色等性格,这方面能使他在贾夫人印象里加分不少。

末月不知赵氏话中意思,只是忽然觉得,她在这家中两年,竟从不知道他们都是这么有打算、有主意的,听奶奶话中意思,母亲石氏去当奶娘,并不是冲着银子去的,而是奔着那家的人脉?人脉?什么人脉?官场上的吗?还是负责监考的大人?

“只要能争取到同林老爷一同赶考的机会,儿子不是草包,定能取得他的认同。”说着说着,林崎远情绪有些低落的道:“本来,文人不应该如此琢磨算计,只是前两次科举让我明白,寒门子弟出头太难了,每次监考的主考官性格各不相同,对文章、学识偏好也不同。”

“我在京城时也听说过,有的喜爱文章华丽,有的喜欢言辞朴实,还有的最喜欢生僻古学.....每年科举时,有门路的一定会先把主考官对才学的爱好打听清楚,或是拜师或是送礼的,人有人道,狗有狗洞,你呀!就吃亏在这上面,才学再好,也要找到能赏识你的人才行。”赵氏想起跟京城那些官夫人交往时的记忆,念叨起来。

这母子二人的对话末月算是明白了,这会她不由吃惊自家奶奶这精明程度远超自己的想象,林老爷又是谁,跟自家是同宗吗?还是嫡、旁系的关系?看过不少家斗小说的末月第一时间想到这个问题,想完后又暗笑自己傻了。

如果是同宗或旁系,哪怕家境差距大,也不会一口一个老爷的喊,一般都是喊宗族内的排辈称呼吧?看来这两个林姓之家并非一家,她肯定的想,一旁的石氏到底对科举大局认识不够,还是有些不明白,不过,她跟自家婆婆、相公生活这么多年,早已经养成习惯。

不明白的事暂且放放,总有弄明白那一天,因此,等母子二人停下话头后,看看天色忙道:“娘,您的话我记下了,现在时间不早,我先回府去,免的饿着小少爷,引的贾夫人不满。”

“恩!你雇辆驴车回去吧!别省着,崎远,你去送秋儿回府。”赵氏疼惜的道。

林崎远点点头,当先走出屋,石氏面带一丝绯色,给赵氏行了个礼,才低头出了屋,惹的赵氏笑着念道:“这大户人家真没白去,竟然还给我行礼,哎!为了一个没多少准头的希望,苦了他俩了。”

末月诧异的看了奶奶赵氏一眼,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正好看到窗户外,一向表现古板的林崎远竟然拉着石氏的手向院门走去,她这才想起,自石氏当了奶娘,这两口子聚少离多,石氏每次回家,都呆不了多久,算算他们应该自她出生后,就再没过夫妻生活,这还真苦了两个年轻人。

石氏没有使赵氏、林崎远失望,过了三四日,林家就派遣了管事前来,送来林老爷邀请林崎远过府一叙的请柬,竟给足了林崎远面子,说起来石氏在林家当奶娘,论身份是活契下人,林崎远即使有功名在身,也矮了林老爷一头,林老爷要见他,命管家一传,他也是要必须去的。

却不想林老爷竟下帖子邀请,这使得林崎远未见人家,就印象大好,加上自家算计人家的愧疚,使林崎远对林老爷隐隐有些负罪感,到第二天过府见面时,言行举止难免带出形态,却不想这林老爷也是一个过分聪明的伶俐人。

早在自家竟签了个秀才娘子当奶娘,就隐隐觉得这人家是另有打算的,为此还悄悄派人查探了这一家,不想,竟查出些有意思的事情来,说起来这林老爷名海,字如海,生于列侯之家,可爵位偏偏传到他父亲那一代正好四代而止,他是一个生于侯门,偏偏没任何爵位的侯门公子。

称不得世子,幼年即入宫为四皇子伴读,说是读书,却是文武兼顾,长大后自然是四皇子的亲信,成亲不久后,身为列候的父亲过逝,表面上他扶陵回乡守孝,暗中却按四皇子的意思,为他在江南悄悄建立一道密密麻麻的消息网,以及训练一批见不得光的人手。

江南,一直是太子的财库,他要在太子财库里有所建设,自是不容易,训练人手、孝敬上面,都要不少花费,要担任这项重任,不会经营是不行的,这些年他外表一派富家老爷,暗中经营却费刹精神,连在妻子面前都不能漏丝毫声色,谁让他的岳家跟太子一系的人走的很近。

敏儿又对自己娘家又信赖非常,当年,若不是故意他收了她家二嫂特意送的陪房丫头做姨娘,表现的对那周姨娘宠爱非常,又诱使敏儿自己发现她家二嫂对财物的贪婪,对自家产业的垂涎,使她对娘家二嫂生出嫌隙,恐怕现在还如新婚那两年。

无话不对娘家说,连林府的产业都露了不少,倒不是他林海爱财,对岳家无情,而是这贾家实在被他查出不少事来,让他深深觉得不宜参合,就太子亲舅舅倒台那一年吧!圈禁中的国舅家刚出生的一位嫡出小姐被偷偷送出国舅府,不知下落,根据查探,帮忙将孩子运出府的正是贾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