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道飘渺

作者:一行白鹭上青天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八章 花朝节

书名:大道飘渺 作者:一行白鹭上青天 字数:3.5千字 更新时间:04-19 20:55

第二天。

李默一大早洗漱后,穿着绸缎华衣站在铜镜前,按照师傅的教导完成束发,他看着铜镜中俊朗的自己,顿感精神焕发,随即便来到床前,拿起了昨夜为小蔓准备的朝食、哺食和礼物准备离开,却又觉得有些不妥。

想到一会儿在河神庙大滩上,自己穿着如此华贵,小蔓却衣衫褴褛,实在是有些尴尬。

于是他在短暂思索过后,又将自己之前的粗布衣衫也一同带上了。

他打算见到小蔓后,就和王盼一家分开。

“哈哈,李默,快上来!“

王盼家竟然搭乘了一辆马车,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家的。

这辆马车虽然没有顶棚,也没有装饰,却也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承受,连同马匹的话,恐怕至少要一百两银子,日常草料也不是个小数目。

好在李默和王盼乃是好友,他曾去过王盼家做客,对于他的家人也都非常熟悉,因此并未感到拘谨,一跃而起上了马车。

马车在王盼父亲的吆喝声中继续前进。

李默向王盼的母亲、弟弟、妹妹打了招呼后,注意到车上还有一名陌生女子,年龄与王盼相仿,自己从未见过,不由得愣了一下。

“李默你的衣服哪里买的?可真好看!”

王盼先是称赞了一番李默的衣服,然后注意到李默的诧异眼神,反应过来后笑着介绍道:“这就是我堂姐,叫王琪,家住三溪沟,前两天上来买胭脂水粉,被我妈留下来一起过花朝节,说你们年龄……哎哟。”

王母捏了一下王盼后,笑着对李默道:“王琪年长盼儿两个月,你们年龄相仿,年轻人多认识认识。”

李默闻言,木讷点头。

却见王盼的这位堂姐,竟是主动笑盈盈打招呼道:“你好,我叫王琪,听王盼说你是他的好友,是济民堂百年不遇的天才,以后肯定能成为济民堂的主诊大夫,是真的吗?”

从李默上车后,王琪便不断打量着他,脸上满是笑意。

李默闻言,也在暗中打量着这位王琪。

她的声音非常好听,穿着百花襦裙,乌黑发髻搭配发钗,脸上有水粉淡妆,容貌靓丽,面向开朗,充满朝气,身高似乎与自己相差不大,气血充盈,神盈体健,不像是普通农户家里的女孩儿。

“你好,我叫李默,不过可不是什么天才,只是师傅可怜赏识而已。”

李默面对王琪,因为父亲早逝,有些发自本能的自卑,本着少说少错的习惯,没有再多说什么。

王琪见此,愣了一下后,掩嘴轻轻一笑,看向远方也没有再多言。

渐渐地,路面开始颠簸起来。

王琪哎哟了一声,险些跌倒,不由得抱怨道:“二叔,非要去河神庙吗,我听说镇上的人不是都去百安坝那边踏青吗?”

赶车的王父闻言,笑着回应道:“河神庙那边虽然远一些,但人也少些,风景更好。”

王琪无奈,只能忍受颠簸。

李默则是感叹有马车就是好,赶路速度明显快了不少。

终于到了河神庙附近,远远望去,河滩上已经有不少人在散步,王父停下马车后,众人拿着准备好的食物,朝着河滩走去。

夕月过后,温度回升。

此刻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万物生长,正是踏春的好时节。

李默、王盼、王琪、王父、王母以及王盼的弟弟、妹妹,众人坐在草地上,享受阳光,好不悠闲。

休息了一会儿后。

李默始终没有看到赵思蔓的身影,心中有些急切,便起身道:“王叔,王姨,我想去转一转。”

王母闻言后,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年轻人是该多走一走,王琪还没来过这边呢,这样吧,你带她在附近转一转,一会儿回来朝食。”

“这?”

见王琪已经起身,李默只得尴尬道:“好。”

他在考虑一会儿是不是要带赵思蔓来这里,好在他准备了两份朝食,还有炒豆子、麦芽糖。

告别了王盼等人后,李默带着王琪离开,沿着河滩寻找赵思蔓。

此刻李默才发现,自己先前似乎低估了对方的身高,她竟然比自己还高出一点儿,再加上青春妆容,引来了不少人侧目。

王琪似乎早已习惯如此,只是不断地打量着附近的山石。

“这边儿的山,可要比我们三溪沟陡峭多了。”

三溪沟是附近有名的富庶村寨,李默回应道:“是啊,我去过一次你们那,确实要比这边缓不少。”

王琪试探道:“对了,你们山北村有什么特产?”

李默摇头道:“种地都不够,哪有什么特产。”

王琪闻言,轻轻打开折扇,一股香风飘散,边走边道:“听说你现在已经是济民堂的游方郎中了,是不是有很多的诊费啊?”

“每月一吊钱。”

“啊?”

王琪闻言,稍稍停下脚步,一脸诧异之色。

“不是说行医很赚钱的吗?”

李默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对此已经很满足,但王琪却似乎有些失望。

“那你有没有别的什么规划,要多少时间才能成为主诊大夫,我娘说在华安镇的话,每年至少要五十两银子才能维持体面的生活,等生了孩子,或者到了县里,肯定还要更多……”

李默听着王琪的话语,一阵目瞪口呆。

找了一圈儿后,李默始终没有看到赵思蔓的身影,心中有些失望,只得带着已经走累的王琪回到露营区,王父、王母已经准备好了丰盛的朝食。

李默看着草地上摆放整齐的熏肉、鱼干、火腿、饭团、青蔬、腌菜、花生仁、山楂糕,还有一盒精致的油酥、甜点,并拿出了许多瓷碗、竹筷,旁边还有一套茶具,不由得有些拘束。

相较之下,他仅仅准备了一些炊饼、腌菜、炒豆子、麦芽糖,着实寒酸了不少。

“来,李默,喝点儿热茶。”

李默接过王父递来的热茶,点头称赞了一句。

王盼则笑道:“我就喜欢吃麦芽糖!”

“大家一起吃吧。”

王母说罢,众人便欢快地享用起朝食,只是自此之后,王琪便再也没有和李默说过话。

时间很快来到下午未时。

众人收拾好行李,准备驾车回到镇上。

李默因为始终没有见到赵思蔓,手上还有要送给她的礼物,便打算趁着时间还不算太晚,回一趟山北村。

王父、王母闻言,显然也知道今天安排的事儿没成,便没有多做阻拦,笑着回应道:“那好,你路上小心一些。”

李默大步向山北村跑去,路上到处都是踏春结束后回家的人,他终于赶在戌时结束前回了山北村,喘息着站在村东头等待一会儿后,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单薄身影。

“小蔓!”

“小默哥!”

正准备剁猪草的赵思蔓看到李默后,顿时忍不住泪水,委屈地哭了。

李默并没有因为对方的失约而生气,他来到赵思蔓身边轻声道:“是不是你三叔、三婶不让你出去?”

赵思蔓低下了头,轻轻地点了点头。

这时李默注意到赵思蔓手背上的伤痕,他一把扯开赵思蔓的袖子,在赵思蔓本能地惊呼声中,李默发现她身上到处都是淤青伤痕,顿时流露出难以掩饰的愤怒。

“他们还打你了?”

赵思蔓没有说话,李默则痛恨自己没有能力保护她,没有办法改变这一切,两人之间相视,久久无声。

赵思蔓轻轻咬牙,试探性上前,依靠在了李默肩膀上。

她身子单薄,身高只到李默的胸口。

李默身体稍显僵硬,好一会儿后,他才轻轻搂住赵思蔓的腰肢。

“小蔓,等我攒够了彩礼,一定要把你娶回家,还要把你娘也接过来,这样你就不用再受你三叔、三婶的欺负了。”

“嗯!”

赵思蔓泪流满面。

好一会儿后,李默将自己准备的礼物亲手交给了赵思蔓,这才与之告别。

赵思蔓抱着李默为自己准备的衣服、木笄、炒豆子、麦芽糖,眼含泪水向李默告别。

李默回到家里稍稍打扫后,又赶夜路来到了母亲坟前。

此刻虽然已经入夜,但他并不感到害怕,弯腰将木笄放好后,他轻轻地靠在坟前,在月光下微笑着向母亲诉说自己和小蔓的事,他仿佛也听到了母亲的笑声。

就这般。

时间一天天过去。

张大夫是端午后离开的,镇上许多有名望的人都过来探望了一番,称赞张大夫悬壶济世,之后张立民也被父亲接走,似乎是打算在巡捕房为他谋一份账房的差事。

王盼、蒋茗则是跟着冯大夫继续学习。

李默自从那天和赵思蔓私定终生后,在济民堂便愈发勤恳刻苦,每日都跟随师兄们忙前忙后,前往各村寨巡诊看病,阅历经验在不断提升,并在张栋梁离开后,偷偷拿着绸缎衣服、皮靴来到了济民堂东边的诚心阁典当行询问价钱。

“虫吃鼠咬,破旧烂衫一件,陈年旧月、酸臭皮靴一双,可当二两银子,客官是否同意?”

李默闻言,心中恼怒,当场拒绝。

时间渐渐来到七月,李默每日跟随师兄们外出学习的日子虽然枯燥,却也充实。

这天。

在淅淅沥沥的下雨声中,偶尔夹杂着噼里啪啦的电闪雷鸣,李默跟随蔡师兄回到了济民堂。

“落崖村那边怎么样?”

蔡统叹了一口气。

“已经是第四户人家了,都是夜里突然口鼻流血而死,不到两天便撒手人寰,再加上今年滩河大水不见停,许多人家的日子都不知道该怎么过呢,唉。”

李默感同身受。

滩河每隔几年便会发生一次洪水,今年的汛期比往年早了大半个月,又是连续的暴雨,从李默出生到现在都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雨,他已经一个多月没回山北村了,也不知道小蔓怎么样了。

然而济民堂实在是太忙了,附近各村寨每天都有病人在等待救治,他实在是抽不开身,打算等这场雨停后就回去看看。

不过好在山北村地势相对较高,即使发大水也无需太过担心。

这时。

作为济民堂三位主诊大夫之一的聂大夫,面露凝重地走了过来,他将手中的茶杯缓缓放在桌上,看向了一旁的李默。

“你这半年来,你跟着医馆的师兄们学了不少,做事刻苦、勤奋、踏实,在各村寨中都积累了一些人望,现在正值用人之际,从明天起,你可以单独行医了,要时刻谨记医德教诲。”

李默闻言,面露惊喜,当即郑重道:“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