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战贫玉皇山

作者:天河长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165章 村医柳仙儿

书名:战贫玉皇山 作者:天河长 字数:0 更新时间:02-25 20:23

柳仙儿父母强烈反对她回村当村医,她不能答应梁铸成的要求。

柳仙儿实习结束,正式毕业后,正好县卫计局公开招聘乡镇卫生院医生,她报考了离家较近的沧浪乡中心卫生院,以优异的成绩被聘用,成为一名临床医生,也是沧浪卫生院第一个全科医生。

由于全县医生资源有限,玉皇山村卫生室还没有分配到合格的村医。

按照县里下达的脱贫计划,玉皇山村在二〇一九年要实现贫困村出列、贫困户全部脱贫的目标。

省里确定的贫困村出列标准,其中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就是贫困村有达标的卫生室,有合格村医,所有贫困户有医生签约服务。

目前,村卫生室已经建好,相关设施也配备到位,但是还没有合格村医,达不到村出列标准。

梁铸成给乡党wei书记成荣兴汇报以后,成荣兴给县卫计局沟通,他们答复先采取过渡办法,由邻村刘家河村卫生室的村医,定期开展巡诊,等有了合适人选以后,尽快配备到位。

梁铸成认识刘家河村卫生室村医,他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村医,玉皇山村群众一般头疼脑热的小毛病,不必要去乡卫生院的,都在刘家河村卫生室找他看。

刘家河和玉皇山一样都是大村,一个村医管两个村,确实有些忙不过来。

梁铸成请成荣兴给乡卫生院陈院长做一下工作,“借用”柳仙儿一段时间,先把健康扶贫工作承担起来,等县里把村医配备到位后,她再回卫生院上班。

成荣兴担心这个事不好处理,一方面柳仙儿不一定愿意回去,二是村医待遇与卫生院医生的待遇有较大差距,她个人的经济损失谁来负担。

梁铸成说:“能不能这样,柳仙儿还是卫生院的医生,工资卫生院发,回来上班后,再从卫生室收入中给她发一点工作补助,待遇也没有多大的差距。”

成荣兴笑笑说:“你倒会出点子,你叫卫生院既出人又出钱,人家能答应吗?”

梁铸成抓抓头说:“你亲自出面做工作,陈院长肯定给你面子。”

说归说,成荣兴也认为这个办法比两个村合用一个村医效果好。

上次他找县卫计局局长沟通村医的事,局长给他说了真实情况,目前全县近四百个村,其中重点贫困村一百个,按照要求都应该配备合格村医。

可是,目前符合条件的村医不到一半,超过三分之一的村医,是过去的“赤脚医生”,年龄偏大,没有上过正规的医疗院校,只是进行过短期培训,考了证,理论水平不高,主要凭经验,能够适应村里基本医疗服务的需要。

现在医疗院校毕业生,很少能回乡村医疗机构工作,加上村医待遇偏低,招人更难。

缺乏合格村医,导致农村医疗服务水平落后,县里正在着手研究解决这些问题。

可是时间不等人,卫生室不能长期闲置,村民看病难的问题也不能久拖不决。

为了保险起见,成荣兴让梁铸成先找人分别给柳仙儿和她父母做工作,当然,关键是柳仙儿,只要她同意了,她父母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上次梁铸成给柳仙儿说了,想请她回村当村医,当时她没有明确反对,但是她父母却极力反对。

如果现在他再去找柳仙儿,一旦她一口拒绝,下一步工作就不好做了。

梁铸成想来想去,还是请余荷出面,说服柳仙儿回村,为全村老百姓健康扶贫干点实事。

余荷去找柳仙儿,把梁铸成的想法告诉了她,邀请她回村,把卫生室办起来,为村民搞好医疗服务。

柳仙儿左右为难,一时不好答复余荷。

她像村里很多年轻人一样,想通过自身的努力,走出大山,彻底改变生存状态。

现在,她的第一步已经迈出去了,尽管现在只是在乡镇卫生院工作,她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总有一天会走向县城,到县医院上班,那里平台更大,更有用武之地。

她告诉余荷,村卫生室条件有限,只能看一些头疼脑热的小痛小病,她所学的知识发挥不了多大作用,时间长了会荒废掉。

余荷说:“现在农村是医疗服务的薄弱地带,正因为医疗设施不配套,缺乏像你这样的全科医生,导致小病不能及时医治,拖成大病,甚至拖成不治之症。村里有三分之一的贫困户,就是因病致贫。你可别小看了村医,一个合格的村医,或者说优秀的村医,在健康扶贫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一定程度上会改变贫困户的贫困状况。”

柳仙儿低下头,思索着余荷的话。

余荷见柳仙儿有些动心,就趁热打铁,说道:“仙儿,回来吧!现在的玉皇山村已经不是过去的那个穷山沟了,你看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回来了,他们在袜子厂上班,在家门口就业。现在村里急需你这样的优秀人才,你能回村为他们搞好医疗服务,他们才能安心在村里务工呀!”

余荷说的一番话,对柳仙儿的触动很大。

过去,村里的群众,包括她父母在内,靠着人均一亩多地,勉强度日,种的庄稼不够野猪糟蹋。

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有着三千户籍人口的山村,平时冷冷清清。

这些年来,特别是梁铸成回村担任村支书以后,带领群众修通了通村公路,村里办起了袜子厂,又在规划发展油橄榄产业,开发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

昔日沉寂的山村,又热闹起来了。

柳仙儿回村里时,见到人们都是忙忙碌碌,家家户户都有事干,都有钱挣。从她的父母和村民们的脸上,看得出喜悦之情,他们都充满着获得感和幸福感。

她想,梁铸成都能放弃几万年薪,回家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自己作为土生土长的玉皇山村人,为什么不能为家乡的父老乡亲脱贫致富做一份贡献呢!

当卫生陈院长征求柳仙儿的意见时,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陈院长告诉柳仙儿,她的人事关系仍然放在卫生院,基本工资从卫生院发,工作补助按照村医的标准执行。

陈院长还告诉她,乡里为了加强健康扶贫工作,要求每个村配备一名健康扶贫联络员,要求她在履行村医职责的同时,也代表卫生院联系玉皇山村。

柳仙儿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喜欢战贫玉皇山请大家收藏:(搜马阅读020115.com)战贫玉皇山搜猫阅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688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