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战贫玉皇山

作者:天河长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133章 专家开讲

书名:战贫玉皇山 作者:天河长 字数:0 更新时间:02-25 20:23

市农科院高级农艺师李建林出具了书面考察报告,综合考虑玉皇山村的地理位置、土壤结构、气候条件等因素,提出了发展油橄榄特色产业项目的建议。

部分村组干部认为专家的建议,在玉皇山村根本实施不了。

村民们不知道油橄榄是什么东西,连名字都没有听说过,更不用说见过。

一些村组干部,也跟着村民们一起瞎吆喝。他们担心,又会像过去那样,张乡长栽板栗,王乡长栽木瓜,李乡长栽核桃,赵乡长栽花椒……折腾来折腾去,劳民伤财,最后没有一个项目搞成功。

梁铸成听说过油橄榄,但是也不甚了解。

他邀请李建林先给村组干部培训一下,让大家对油橄榄有个初步了解。

余荷建议,各组推荐一些明白的村民代表,也参加培训会,让他们也了解一下油橄榄的相关情况。

发展产业,归根结底是老百姓自己的事,他们能接受才行。

培训地点定在学校操场上,通知的人员有村组干部、工作队员,还有十二个组的村民代表,一共一百二十余人。

可是到会的,除了村组干部和工作队员,村民代表不到十个人。

村民们对油橄榄没有兴趣,不想白耽误功夫。

李建林只好对到会的人员讲解了油橄榄的生长习性、管理要点、经济效益、发展前景等主要内容。

常言说,内行听门道,外行听热闹。梁铸成和余荷从李建林的讲解中,嗅到了商机,看到了前景。

而有的村组干部,像听说书,听得云里雾里,好像跟玉皇山村没有关系。

培训结束后,梁铸成要求各组再次给村民代表做做工作,辛苦李专家再培训一次。

李建林说,通知村民时,给他们说,凡是按时参加培训的,每人发一顶草帽,一袋洗衣粉。

这是李建林在乡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的经验。

农业部门送技术上门,开展技术培训,一些村民不感兴趣,不愿参加,他就想了个办法,凡是参加培训的,都发一份东西,或一包菜种,或一块香皂,或一包洗衣粉,东西虽不多,但是是免费的,村民们学了技术,还能得到一份小礼品,何乐而不为?

约好了培训时间,余荷从工作队经费里,购买了一百多袋洗衣粉,一百多顶草帽,工作队员周泉和刘文毅负责发放,进会场时,见人发一顶草帽,散会时,走一人,发一包洗衣粉。

这次培训,一下子来了一百五十多人,六十岁以上老年人占了百分之六十以上。

余荷特地看了看,她帮扶的贫困户张拴狗没有来,他六十多岁的老妈来了。

那些老年人尽管不识字,听听也好。

培训会开始时,梁铸成简要地介绍了一下李建林的情况,并告诉大家,他是为了玉皇山村老百姓增收脱贫,送技术下乡,也是为老百姓送财富的。

李建林在开讲之前,提起身旁的一个塑料袋,走到人群里,抓出一把把油橄榄果,递给村民们看看,让他们认识一下油橄榄是什么样的。

他确认每个人手里都拿到了几粒油橄榄果之后,才回到会场的前面,开始了他的现场培训。

没想到,他的开场白,并没有提到油橄榄,而是问了一句:“我看在座的年长的老乡还不少,大家一定还记得周总理吧?”

周总理?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谁不知晓,谁能忘记啊!

会场里传来嗡嗡的议论声。

李建林言归正传:“我今天给大家讲的这个油橄榄,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为了让老百姓能够过上好日子,1964年从阿尔巴尼亚引进种苗,开始大规模栽培试验的。”

原来如此!

发展油橄榄,不是乡村干部和那些不接地气的“砖家”头脑发热,拍脑袋决定的。

李建林介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国内对橄榄油需求量的增加,油橄榄又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现在国内二十多个省区种植油橄榄,成为农民增收的“金橄榄”。

刁生强还是不放心,问道:“油橄榄再好,关键是我们这里适合种植吗?”

“适合得很哩!”

李建林讲解道,油橄榄是原产于地中海地区的亚热带常绿经济乔木,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是以“高产、优质、高效益”为特征的世界名贵优质木本油料树种。

油橄榄既喜欢高温,尤喜强烈的阳光,也有耐寒的品种,在低温下也能正常生长,适应性强。

我国经过多年来的实验,取得了成功种植的经验,在全国大部分省区进行推广。

水城县地处汉水流域,部分乡镇二十年前就试种成功,目前已经形成了二万多亩的规模。

玉皇山地处秦巴山区,秦岭南麓,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村坡地面积大,土壤肥沃,经过化验,土壤含钙量丰富,非常适合橄榄油的生长。

这时,熊大炮接连“呸呸”几声,嘴里含糊不清地说:“这玩意儿涩不拉叽的,难吃死了,种他球用。”

梁铸成以为熊大炮又要闹会场,站起来阻拦他:“现在李专家在讲话哩,你别打岔。”

熊大炮又“呸呸”吐了两口唾沫说:“狗屁专家!你说的这个东西吃球不成,还叫我们种,这不是害人吗?”

李建林明白了,熊大炮是吃了油橄榄果,发现味道不好,现场发起了牢骚。

李建林捏着一粒油橄榄说:“这位老乡,你的性子急了点,我还没有讲完哩,你是吃了这个干果,味道不适口,对不对?”

“根本吃不成。”熊大炮气咻咻地说。

李建林说:“这个是去年的油橄榄干果子,今天拿来是让你们看看是什么样子的,不是让你们品尝的。”

他转身从一个袋子里拿出一个瓶子,扬扬手,让大家看了看,对大家解释道,油橄榄不是吃果子,是利用自然成熟的鲜果直接榨出油脂,就是橄榄油。

在橄榄油榨取过程中,既不加热,更无任何化学添加剂,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在天然状态下能直接食用的油。

“狗屁,还不是吃的东西,啥球稀奇!”熊大炮口无遮拦地发牢骚。

喜欢战贫玉皇山请大家收藏:(搜马阅读020115.com)战贫玉皇山搜猫阅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475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