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战贫玉皇山

作者:天河长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149章 配套建设

书名:战贫玉皇山 作者:天河长 字数:0 更新时间:02-25 20:23

十一月上旬,省易迁办调研组来到玉皇山村,就搬迁拆旧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

梁铸成陪着调研组,先到村里三个易地搬迁安置点,现场查看了搬迁入住情况,他们发现,在家的大部分是老年人,还有一部分关门闭户。

但是从外面张贴的对联,院子里摆放的柴禾,可以看出生活痕迹。

不过,安置点显得有些冷清,与他们想象的热热闹闹的场景出入很大。

梁铸成向他们汇报,这些户搬迁后,一部分整户外出务工,平时没有人在家居住,到了春节期间才能回来;还有一部分户,在山上养的有猪牛羊鸡等牲畜,不能搬到山下来,大部分还种有庄稼和蔬菜,只能先居住在老屋里,不耽误农业生产。

春节前,他们把牲畜处理了,再到新房居住,过春节。

这些在家的老年人,一般都是年老体弱,不能干农活的,在家看门。

调研组一边看,梁铸成一边向他们介绍情况,提出建议。

梁铸成说:“虽然易迁户从山上搬下来了,但是安置点的配套建设还没有到位,一是产业配套问题,易迁户的土地还在原来的地方,如果在安置点周边解决耕地问题难度很大,建议在安置点周边为每户解决一至二分地菜园,解决吃菜困难;同时,在安置点建生态养殖小区,具备条件的户可以养猪养鸡;二是安置点设施配套问题,包括红白理事堂、农具房、公共场所、路灯、绿化等,也应该配套,使安置点的环境得到优化。

看完安置点,梁铸成又领着调研组上了山。

梁铸成边走边介绍,山上的旧房拆除了不到一半,都是外出务工的,没有在家种地搞养殖。只要在家种地、搞养殖的,现在房子都住着,无法拆除。

调研组走访了一些易迁户,了解产业情况,征求对拆旧房的意见。

那些易迁户从山上搬到山下,房子质量好,水泥路修到家门口,吃上了自来水,通了有线电视和网络,生活方便了,对易地搬迁政策非常满意。

可是,他们也有担心。

刁生强对调研人员说,搬下山以后,没有耕地,种地还要上山,路远不说,关键是山上不通公路,肩挑背驮,很不方便。

还有,安置点没有菜园,吃菜困难,如果购买,就会增加生活成本。

刁生强说,最大的问题是,安置点不能养猪养鸡,如果山上的房子拆了,以后不能种地,不能养殖,收入会大幅下降。

刁生强给调研组算了一笔账,今年他养了四头猪,十只山羊,还有五十只鸡子,到春节前卖了,可以有一万五千元的收入。如果旧房拆除,明年就不能在山上养殖了,这些收入没有了,靠啥脱贫哩?

梁铸成补充说:“类似情况是共性问题,我们现在也在思考,怎么保证易迁户搬迁后的产业发展和就业创业问题。”

从山上下来,调研组又召集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和群众代表,召开了座谈会,就群众关心的问题,以及需要完善的政策等,征求意见和建议。

通过实地考察,调研组掌握了真实情况,为完善易地搬迁政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调研组长对梁铸成说,回去以后将认真研究基层干部和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争取最快予以答复。

梁铸成把调研组的意见向成荣兴作了汇报,建议这段时间暂停拆旧工作,待省里有明确的答复意见后再说,以免引起群众思想波动。

成荣兴说,可以分类施策,对于具备拆房条件的易迁户,督促他们抓紧时间拆房,对于山上有产业的户,可以暂缓拆旧,等候省里通知。

梁铸成把干部进行了分工,由村主任刁新怀和治保主任陈公平负责拆房,他和工作队抓紧时间研究产业发展规划。

梁铸成明白,易地搬迁的目的是为了脱贫,群众搬迁到安置点,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这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按照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别是通过后续扶持,发展产业,促进就业,稳定增加群众收入,是实现稳定脱贫目标的重中之重,必须要统筹规划,按照“挪穷窝、换穷业、促脱贫”的要求,加大帮扶力度,保障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梁铸成和余荷认真分析了村情,结合实际,初步提出了后续产业发展的思路。

梁铸成请余荷帮忙起草玉皇山村易地搬迁后续帮扶规划,余荷推辞说:“我对农村工作是外行,怕写不出来。”

梁铸成笑笑说:“你可是高材生,怎么这么谦虚?”

余荷嫣然一笑:“不是谦虚,我担心规划不接地气,不能落地,会变成一纸空文。”

梁铸成说:“我们先商量一个大体思路,先把框架搭起来,具体问题我们共同研究,初稿出来后,我们还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修订完善后再定稿。”

其实,余荷对玉皇山村产业发展的想法,与梁铸成的总体思路是不谋而合的,不过在有些方面有她的独到见解,她还没有考虑成熟,心里还没有底气,现在不能贸然抛出。

余荷驻村已经快四年时间了,按照规定,驻村两年就可以轮换,但是她放弃了机会,义无反顾地驻扎在村里,与村组干部一道,为玉皇山村的整体脱贫,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她体会得到扶贫工作的艰辛,繁重的任务,复杂的村情,利益的博弈,问责的压力,有时感到委屈和无奈,不知道偷偷流过多少次泪水。

当她感到委屈或失落的时候,梁铸成总是不失时机地给她打气、鼓劲,使她心里得到安慰,增强了信心。

当她不分日夜,加班加点,入户走访,调解矛盾,写材料、填表格,累得头痛眼花、疲惫不堪时,眼前总是晃动着梁铸成那风风火火、忙忙碌碌的身影。

余荷在艰辛与期盼中坚守着,为了玉皇山村的贫困群众,他们一日不脱贫,她一日不离村。

与此同时,她还为着心中念念不忘的那个人,她苦苦等候,始终放不下的那个人。

自从那次向他表白被婉拒后,她伤心了很长时间。她不分白天昼夜,一心扑在扶贫工作上,试图转移注意力,把他忘掉。

可是她根本做不到。

她只能把那份情感深深埋在心底。

喜欢战贫玉皇山请大家收藏:(搜马阅读020115.com)战贫玉皇山搜猫阅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