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从烧火丫头开始的发家路

作者:年糕粉丝汤 | 分类:其他 | 字数:0

1、忠勇侯府的喜事

书名:从烧火丫头开始的发家路 作者:年糕粉丝汤 字数:6.1千字 更新时间:02-08 23:43

霜降刚过,天气渐冷。

今早上下过一场绵绵细雨后,饶是到午后开起太阳,温度也照旧冷得厉害。

鸟雀蓬起身上的羽毛,像一颗颗圆球般或是落在挂满柿子的树梢上,或是落在忠勇侯府的牌匾上,又或是落在红灯笼上,蹦蹦跳跳,叽叽喳喳。

怎料下一息锣鼓声响,奏乐声起,惊得鸟雀惊慌四散,半响才纷纷落在屋顶,朝着下头探头探脑。

只见忠勇侯府那朱红色大门轰然敞开,远远伴着乐声而来的队伍一路行至里头,守门的仆役扯着嗓门:“姑爷使人送催妆礼来啦??”

登时,府里喧闹起来。

府里仆役有条不紊地迎上前去,男方派遣的管事满脸堆笑,高声朗诵着送来的物件,女方家的管事也毫不示弱,接着说道家里待会要回送的物件与嫁妆单子,男女两方你说罢我来唱,此起彼伏唱上半响,才止了话头。

紧接着,挽着竹篮的仆妇小厮四散开来,在忠勇侯府里外抛洒喜钱,发放果子。

听闻动静赶来凑热闹的路人与忠勇侯府的婢女男仆喜不自禁,纷纷上前,嘴里说着各色恭贺之词,同时手上不停,直把兜里包里塞得满满当当才肯罢休。

前院的喧闹声一路传入灶房,落入管事婆子与厨婢粗使们的耳中。年长者能沉稳做事,而年纪稍小些的粗使丫鬟们却耐不住性子,一个个频频向外张望,恨不得能立刻做完手里的活计,也好到前院去瞧一瞧热闹。

“听着声音,外面许是在洒喜钱了。”

“哎……咱们肯定来不及去了,也不知道几位妈妈会不会使人送点果子过来给咱们尝尝。”

正当聚在院子里的丫鬟们议论时,院外响起阵阵急促的脚步声。她们眼前一亮,都以为是前院妈妈送果子来了,丫鬟们抬眸往外瞧去,没见着妈妈,却见着个横眉竖眼的长脸婆子。

长脸婆子双手叉腰,横眉竖眼,她刚走进院子,便扯着尖利的嗓门叱道:“苏芷寒!苏芷寒!”

丫鬟们愣了愣,下意识将视线往灶房里望去,目光纷纷落在灶房最深处的角落。

“死丫头,这等时候还敢到灶房来躲懒!”长脸婆子顺着丫鬟的视线,很快寻到目标,她怒气冲冲的往里走,嘴里还骂骂咧咧的。

换作不知情的人,听婆子这般说法还以为苏芷寒是个懒丫头,这等时候也敢偷懒摸鱼。

“死丫头!耳朵聋了吗?没听见我在喊你?”长脸婆子走到里头,伸手便要拧苏芷寒的耳朵:“都这等时候,你还敢偷懒?我教你把花园的路再扫上一遍,把枯枝落叶都给清一清,你为何不去做!万一贵客瞧见了,你教咱们家的脸往哪里搁?”

“赵妈妈说的是。”苏芷寒娴熟地避开赵婆子的动作,手里捧着的木盆稳稳当当,丝毫没有晃动。她把木盆搁在灶台上,双手在围裙上抹了抹:“可我如今已是灶房的人了,手里还有其他事儿要做,赵妈妈还是去寻当值的人罢。”

“啥时候的事?我咋不知道?”赵婆子眼一瞪,一口唾沫啐在苏芷寒脚边,骂骂咧咧道:“你和你娘就是当奴婢的命,能当个扫洒丫头都是你的福分了,还想着攀高枝,也不瞅瞅你们有没有这个命??”

“赵婆子。”许厨娘见赵婆子越说越离谱,闹得灶房里外的人都心不在焉,登时不高兴地放下手上活计。

她长脸薄唇,冷眼瞅着赵婆子:“这几日可是大姑娘的大喜日子,你要是不想在府里呆了,想去乡下操持土地,我帮你与管事说说?”

“许娘子,老身没这个意思。”赵婆子吓了一跳,连连摇头。她身为候府的仆妇,日子过得很是舒服,且不说两个媳妇见着自己都是谦卑恭顺,想要讨好她进府里做事,就是外头的商贩邻里知道自己来历,都对自己高看两眼。

赵婆子不舍得出去,更不敢得罪灶房的管事娘子。她弯了背脊,面上带笑,声音也分外柔和:“老身也是担心那地儿没干透,到时候教王府的人瞧见了笑话。”

“那与寒姐儿有何关系?”

“她是园子里的扫洒丫鬟……”

许厨娘不耐烦地打断赵婆子的话,冷着脸道:“二姑娘不是遣人说过了?往后寒姐儿就在灶房里做事,不必做那洒扫的活了。”

“可是??府里也没安排其余人。”

“那意思就是让你做。”许厨娘打断赵婆子的话,嫌弃地啧了声。

她不喜被塞进来的苏芷寒,却更烦跑到自己地盘??嗦嗦的赵婆子,像是赶苍蝇般挥了挥手,教赵婆子赶紧走人:“要是扰了姑娘们的兴致,你担当得起吗?还不赶紧走,免得地儿没干透,教王府的人瞧见了笑话。”

许厨娘反手,便拿了赵婆子的话堵她。

赵婆子闻言,一张脸乌漆嘛黑的,不情不愿地应了声,只是走到灶房门口那眼刀子还刷刷刷地往苏芷寒身上落。

苏芷寒背对着大门,偷偷叹了口气。

她本是名生活在现代社会红旗下的普通女孩,在经营家中饭馆时与同行起了冲突,而后发生意外穿越。

再睁开眼时,她已成了京郊贫户家的女儿,而后随着母亲蒋珍娘一道卖身进了眼前的府邸。

蒋珍娘捡了个浆洗衣物的活计,还花了一吊钱贿赂管事,给苏芷寒捡了个扫洒的活计。

别看是个洒扫活,要知道府里的家生子,有人脉有关系圈的同时还更受主家信任,几乎好地儿好去处都被他们占了,像是洒扫的活计已是剩余活计里,相对轻松且体面的活了。

只是好景不长,没两日苏芷寒就被赵婆子盯上,借口与她有眼缘,先说想收她当女儿,听苏芷寒说她娘也在府里,又改口说想收她当徒弟。

这在府里,也是常有的事。

且不说管事妈妈为的是扩充势力,巩固权利,争取主家的信任,少则认了一二干女儿徒弟,多则认四五六七八个,就是无儿无女的下等婆子为了能给自己养老送终,也会在府里认个干女儿,又或是攒钱买个丫鬟作女儿。

可像是自己有儿有女,又连苏芷寒家里情况都不清楚,就巴巴结结凑上前来的赵婆子却并非以上两种情况。

她纯粹是盯上了苏芷寒拿到的月钱,想借着她刚入府里无依无靠,便拿捏一番,占点便宜。

府里新进的丫鬟仆妇,多吃过这般的苦头,运气不好碰上黑心肠的,不但兜里的银钱被薅得干干净净也就罢了,而且还成了对方的出气筒和免费仆役,挨打挨骂也是常事,就连想要寻人主持公道也没地儿去,说不定还得一句妈妈严格是为了教导你,为了你好。

没有靠山的新进丫鬟仆妇们,最后只能忍气吞声,含泪吞下苦果。

苏芷寒进府时便晓得这些事,当即便婉拒了赵婆子,却没想到那赵婆子如此小性,就此便记恨上她,以新进丫鬟粗手粗脚恐损了屋里物件为由,教她日日呆在室外洒扫。

要知道候府规矩重,院外的道路上不能落有杂物,轮到洒扫院外大道的丫鬟基本上是从早到晚一刻不歇。

直到中秋节时,二姑娘院里婢子来拿当日要用的花糕,无意间将苏芷寒做的桂花糕也一并带走后,情况才终于有了改变。

与花糕相仿,又略有区别,还带着一抹幽幽茶香的糕点登时得了二姑娘喜欢,还得了登门造访的其余娘子称赞。

这事儿传到前头娘子跟前,做了茶糕的苏芷寒得了赏,也终于逃出赵婆子的管辖,在灶房里有了立足之地……吗?

苏芷寒是躲过了赵婆子的折腾,却是惹了许厨娘的不满。

许厨娘也晓得赵婆子等人的行径,却是不以为然。在她看来做小丫头的给婆子仆妇乃至管事上供银钱,那是理所当然的,就是她年轻时也是这么一步一步走过来,最后讨得厨娘的好,才得已被提为厨婢,而后再脱颖而出,跟随主家出嫁成为灶房管事。

偏生苏芷寒另辟蹊径,愣是得了二姑娘亲眼和赏赐,从洒扫丫鬟调到灶房做事。虽说从月钱来看并无变化,依然还是个粗使丫鬟,但总归教许厨娘觉得苏芷寒不够规矩,心思忒多。

若不是苏芷寒做的点心单纯以讨巧得了姑娘欢心,且她做事细致周到又勤快,许厨娘早就寻个由头把她撵出去了。

许厨娘想到这里,瞥了眼苏芷寒,只见她双手捧着米筛,轻轻晃动。随着苏芷寒的动作,如雪般细腻的米粉纷纷而落,很快堆满了木盆。

苏芷寒把米粉分作三份,又分别用提前准备好的绿汁和红汁揉搓均匀,再次碾碎过筛。她耐心又细致,反反复复过筛数遍,最终碗里只剩下浅绿和浅红色的米粉。

一层白米粉,一层粉米粉,再一层绿米粉,里头还要加上用茶汤与绿豆做成的馅料,摆上蒸笼前再上面落下一层糖桂花,最后蒸制上两盏茶功夫。

从桂花糕的制作、到蒸制,再到将点心放入食盒的全程,苏芷寒目光都紧紧盯着,不曾离开片刻。直到她把食盒送到来取餐食的大丫鬟手里以后,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紧接着,苏芷寒垂首开始整理用完的厨具物件,等整理妥当并重新抹了抹手,她又捡起柴火、烧起炉灶,刷洗锅碗,动作干练又麻利,丝毫不拖泥带水。

许厨娘瞧着,她做事要比灶房里其他几个年岁相仿的小丫鬟都认真。

虽说许厨娘对苏芷寒有所改观,但她依旧没给苏芷寒好脸色。

苏芷寒刚忙完手上的事情,许厨娘便立马开了口,吩咐苏芷寒先去处理刚刚宰鸡杀鸭留下的下水,而后再去准备晚间仆役用的面饼子烙好。

“……等人都用完了餐食,你把灶房收拾干净了,才准回家。”许厨娘交代完事,又转身去做自己的事儿。

灶房里其余的人瞅了眼许厨娘,又瞧了眼苏芷寒,谁也没敢开口帮忙说情,都低着头做着手里的活计。

院里的人也都听到了,坐在小板凳上洗菜的丫鬟悄声嘀咕:“寒姐儿可真是惨……”

还没说完呢,她腰上就被人拧了把。旁边的丫鬟瞪了眼她,手上用力,故意把水弄得哗哗响,同时压低声音道:“映红??你可别烂好心,要是你去帮忙,那许娘子是真会恼的。”

映红讪讪然的:“没,没那回事,杨柳姐,我,我又不傻。”

“那就好。”杨柳往后瞧了眼,“许娘子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只要寒姐儿没犯错,后头就能留在灶房了。”

见映红还要问东问西,杨柳扯了个谎,说许厨娘在里面盯着她看,登时把映红吓得脖子一缩,垂着脑袋开始洗菜,连抬头瞧一眼的胆量都没。

杨柳松了一口气,又往灶房里瞧了眼,只见苏芷寒卷起袖子,端着一盆儿的下水走了出来,提了井水开始冲洗处理。

杨柳和映红就坐在旁边洗菜,都闻着一股子异味。杨柳还能强撑着表情,映红忍不住脸蛋皱成一团,偷偷望向苏芷寒,一双眼儿睁得溜圆。

鸡鸭鱼杂虽不像是猪杂羊杂般气味重,但也自带着一股腥臭味。平日轮到清理的婢女婆子往往都是能推给旁人就推给旁人,即便自个儿做也都是皱着眉苦着脸,用水草草冲洗两三遍就算做完了。

偏偏苏芷寒神色平淡,一手拎起鸡肠,另一手仔细剥掉上面多余的油脂,再扯开口子细细冲洗干净。

“你好厉害啊!”

“……”杨柳沉默,她稍不留神,映红便与寒姐儿搭上了话。

“……谢谢?”苏芷寒未曾料到会有人同自己交谈,下意识地回应了一声。

紧接着,她瞅了眼映红洗的蔬菜瓜果,笑道:“你也很厉害。”

映红话一出口,便想起杨柳刚刚的叮嘱来,顿时有些懊悔,暗暗告诫自己不要再与寒姐儿说话。

可等她听到寒姐儿夸自己,又把杨柳的叮嘱抛到脑后,红着脸回应:“你说得太夸张了……我不过是洗点蔬菜瓜果……”

“你觉得我,我哪里厉害呀?”映红说到最后,声音低如蚁蚋。她先是低垂下头,而后又忍不住抬起头来,瞅着苏芷寒。

不怪映红疑惑,主要是阿爹、阿娘和阿姐都说她是个又憨又傻的。身为家生子,起初她是去针线房学习手艺,准备往后做个针线娘子,体面又得姑娘器重。

可进针线房没两月,她就被阿娘领了回去。同时去的婢女都能打络子绣鞋面了,她连个像样的鞋底都做不出来。

阿娘气恼,就把她送灶房里了。可她进灶房三月,连切菜都没轮上过,日日就是洗菜折菜,烧火洗碗。

那日她还听阿爹说要给她换个去处,去学个梳头或是制香的手艺,结果她娘说还是让她在灶房里呆着??“就她那性子,去了娘子跟前我还担心得罪了娘子,祸害了全家!”

映红想到这里,眼中露出了怀疑与懊恼,想来寒姐儿也是顺口一提,而我自作多情吧……

她的思绪还未落下,苏芷寒的声音便在耳边奏响:“嗯?我每次看到你洗菘菜,都会把外面稍松散点的叶片给折掉,还会瞅一眼上面有没有虫蛀,最重要的是你会把每片叶子都掰下来洗一遍……”

随着苏芷寒的话语,映红的眼儿渐渐睁大。她呐呐着道:“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儿吗?”

苏芷寒点点头:“是啊。”

映红瞬间失落,抿了抿嘴唇。

苏芷寒瞅了眼她,笑道:“可是我来府里这两月,每回来灶房时都见着你是这般做的。”

顿了顿,她又道:“只有你一个。”

再简单的事,又有几人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

苏芷寒认认真真道:“真的很厉害。”

苏芷寒夸得真情实意,映红听得欢喜非常,就连杨柳也面露惊讶,下意识瞥了眼映红盆里洗好的蔬菜瓜果,紧接着她又瞧了瞧自己洗好的蔬菜瓜果,果然两者大有区别。

而这些,她都未曾注意过。

杨柳没说话,抬眸瞅了眼苏芷寒,再低下头做事的时候她也越发认真,仔细处理起那堆蔬菜瓜果。

苏芷寒手里的工作多,与映红说了几句便止住话头,洗净了一堆下水送到灶房里,交到负责为粗使做饭菜的掌勺婆子手里。

掌勺婆子手脚麻利地将鸡杂、鸭杂和猪杂切碎,取一半倒入锅里,接着把今天做菜剩下的边角料也一并放入其中,再加菘菜、葵菜、荠菜和清水,用盐和藤椒等物稍加调味,而后便盖上锅盖焖煮起来。

紧接着,掌勺婆子将剩余的一半鸡杂、鸭杂和猪杂丢进另一口锅子里,同样加入一堆蔬菜,翻炒至熟透后盛出放在桶里。

以上便是粗使们吃的炖杂菜和炒杂菜,再加上酱菜与苏芷寒待会儿要做的烙饼,就是粗使们今日的晚食。

映红端着洗好的蔬菜瓜果走进来,她把蔬菜瓜果搁在木架上,而后凑到苏芷寒身边,期待地探头向锅里望去。

当她瞧见那极为眼熟的菜品时,瞬间变得无精打采:“怎么又是炖杂菜和炒杂菜。”

苏芷寒深有同感,自打她进府里为奴以来,这三道菜品在粗使的菜单上出现的频率忒多了点,基本隔天或者隔两天便能见到一回。

而往上三等的丫鬟仆妇们,不但月俸中多了一笔月食钱,而且餐食也比粗使要好得多。

更不用说一等二等的丫鬟仆妇,她们的月食钱不但更多,还常常能得到主家的赏赐和下面仆佣的孝敬讨好。不止一日三餐有保障,另外还有点心果子。

为了改善口粮,她也得努力往上爬。

苏芷寒思绪落下,抬眸察觉到掌勺厨子眼中闪过的不悦,她很自然地接过话:“比起我以前在家里吃的炖菜汤,炖杂菜和炒杂菜里有肉有菜,味道也好得多。”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那菜汤里头就只有野菜,挺多加了一搓粗盐,味道又苦又涩,只能配着粗面馒头和窝窝硬吞。”

苏芷寒说罢,回想起刚穿越来的日子,那真真是难熬得很。她和阿娘每餐只能吃一个窝头,一个粗面馒头,一碗用切碎的野菜熬成的咸苦菜汤??至于肉?那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

别说是肉,苏家穷到连鸡蛋都舍不得吃,要攒着与挖到的野菜春笋等物一起背到镇子上卖掉。

刚刚穿越过来,上辈子还是开饭馆的苏芷寒真真是欲哭无泪,晚上做梦都在梦炖鸡烧鹅和烤鸭。

掌勺婆子前面还有点不高兴,听到这里气也消了大半,和这些个黄毛丫头计较什么?倒是降低了自己的格调,传出去还以为她曹妈妈就和那赵婆子般蛮不讲理,欺软怕硬。

曹妈妈再打量眼前的寒姐儿,已然十三岁的人儿,却是头发枯黄如干草,身形又矮又瘦,看上去竟比自家十岁的丫头还要瘦小几分。

她心中顿生怜悯之情,又想起原本烙饼也是自己的活。

如此想来,还是她占了便宜。

曹妈妈思忖片刻,冲着又瘦又小的苏芷寒微微一笑:“寒姐儿,旁边那块地儿空着,粗面和猪油都在柜里搁着,你去那揉饼子吧。”

顿了顿,她又补充道:“还有你清洗鸡杂鸭杂留下的那些个东西,可别丢了,别看它们瞧着脏,闻着腥,实际上是能熬成油的。你拿回家去,叫你娘亲熬一熬,回头烧菜时放上一两勺,味道可香得很呢!”

实际上,苏芷寒刚刚处理那些东西时就存着这个心思,听到这话更是心中一动。她故作惊喜,仰着头看向曹妈妈:“真的可以吗?我能把那些带回去?”

“当然没问题。”

“可是,我瞧着灶房里也常要用鸡油鸭油……”

“傻丫头。”曹妈妈被苏芷寒的话逗笑了,插话道:“这用鸡杂鸭杂熬出来的油哪能用在主子们的菜品里?主子们菜里用的鸡油鸭油都是许娘子用整只鸡鸭熬煮出来的。”

她摆摆手:“你带回去便是,有人问起来就说是曹妈妈我同意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