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红楼之谁家新妇

作者:闲敲灯花 | 分类:游戏 | 字数:0

第38章 冷眼旁观风雨如晦

书名:红楼之谁家新妇 作者:闲敲灯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23

笔趣阁顶点 www.bqdd.info,最快更新红楼之谁家新妇 !

从宋氏房里出来,林如海在门口站了会,面色沉静地望着院外,楼阁屋舍间,一点一点闪烁着的微弱的暖光,与头顶太白遥相呼应着,眼下天已渐明,似乎,又是一个晴岚的日子。

晴岚?

林如海嘴角微抬,一缕似讽非讽的笑意隐了又隐,收回远处的视线,便见芳娘并那两粗使婆子都在不远处战战兢兢地看着自己,心思微动,开口道:“今日之事,若听得半点风声……”

话刚起了头,三人便连连点头应道:“老爷放心,奴婢什么也没瞧见,什么也不知道。”都是府里的老人了,哪会不知主子的事儿少掺和,知道的越多越不安全的道理。只是目光交汇间,心里却都转过了好些个弯儿,老爷这话的意思是……瞒着太太?

将下人敲打了一番,林如海回头又深深看了眼,似要透过灰扑扑的墙面,看到死寂般的内室,然后抬步往外行去。几个随行而来的下人连忙往前头挑灯带路,皆是弯着腰小心翼翼的,连脚步也放得极轻,衣摆在曲折的小径拂过,却无息地连叶上的晨露也不过微微颤动着,在碧色间闪烁着琉璃般晶莹的颜色。

回到书房后不久,林平匆匆地跑进屋,躬身行礼:“老爷,宋姨娘那边……方才路上碰到了孙老,那些个事,是不是该备下了?”半睡半醒间,乍闻宋姨娘的事,可把他吓得不行,慌慌忙忙从床上翻身起来,这心更是忐忑得很,昨儿老爷刚吩咐他去查当年苏云岫的旧案,刚隔了一夜,这宋姨娘却不好了,这当中要没些瓜葛,他是万万不信的。可也正因清楚,心里才更是惶恐,难道真的是……

林平再不敢往下想,只急急地往内院赶。

手指轻轻在桌面上叩击着,林如海略作沉吟,方道:“她毕竟也是府里的老人了,礼佛十年,也是难得,便在旧例之上再添几成罢。你也过去看看,那几个下人委实不景气了些。”

林平心里一紧,连忙应是,等了会,见再无旁的吩咐,便悄悄退了出来。一到院子里,不由地伸手抹了抹额头,抬头看了眼渐渐明朗的天,沉沉地叹了口气,这府里,怕真的是再难太平了。

平日里少有生人的小院,今日显得分外喧闹。林平刚到不久,贾敏便派了最得力的李嬷嬷过来,又抽调了不少旁处的丫环婆子,忙碌碌地张罗起来。芳娘在一旁冷眼看着,插不上手,也无力去插手,只紧紧守在屋里,守在平静躺在榻上的主子身边,孤苦十年无人问津,却不想一朝故去,倒是引来府里最得力的大管家,最有声望的嬷嬷,就连屋里屋外走进走出的,也都是干练利落的能手。她只觉得心里发酸,偏过头,瞧见主子嘴角微微勾起,似在笑,笑世人的痴癫,笑世事的无常。

“你就是芳娘?”

芳娘木木地点点头,一早上,已经好些人都问过她这一句,甚至往下的词儿,她也能猜出个大概来,不就是想知道主子临终前可有说过什么,可有留下什么,可有让他们不安的东西。只是,她伺候主子十余年,最潦倒最冷情的日子都熬过了,难道还指望她这会儿动了邪念,改了心肠不成?

李嬷嬷询问了一番,又细细留意着她的神色,却不曾发现丝毫破绽,只得放下了,临走前,又温言劝慰了几句,说是待事了后若还有心,可以一道往太太跟前伺候。

芳娘嘴里应着,心里却嗤之以鼻,这些年冷言旁观着,她怎会不知面儿上贤惠大度的太太,其实最是个有手腕的?便是当年的老太太都没能扳得过她。在府里这些年,她早已倦了,累了,也厌了,如今,主子已经去了,她又何苦将自己锁在这牢笼里?

袖管中的手指往深处缩了缩,摸到系在绣内的一只小小锦囊,芳娘心底稍安,只等天亮了,人多了,便找个机会将它送出去,也算全了主子最后的心愿。

看这头事儿已安排妥当,李嬷嬷便回去跟贾敏汇报。宋姨娘一夜之间出事,贾敏如何静得下心,做什么都觉心浮气躁,若非顾念身子,又怕遭了忌讳不吉利,她还真想跟着一道过去瞧瞧眼下到底是个什么光景。

“是老爷亲口吩咐的?”贾敏脸色微变,低头忖思了片刻,又觉是自己草木皆兵了,揉着眉心道,“这事儿你亲自去办,别惦着三成四成的了,少不得叫她走后再风光一回。只一桩,她到底是如何走的,你可弄明白了?”

李嬷嬷迟疑道:“说是吃了什么不干净的,等下人瞧着不对劲去请大夫过来已经晚了。我回来时,特意拐去了厨房一趟,那头的饭菜一向不经心,昨儿似乎是想做些红芋糕,张保家的就随手抓了把给她,今儿听说人不好了,吓得跟什么似的。我在屋里仔细打量过,用过的碗盏早收拾干净了,只桌面上似乎洒了些,还有点碎末子,我让厨房那头瞧了,应是张保家的错拿了柿子粉,那位胃寒得厉害,平日里常在饭后用一小盅白酒,可不就遭了忌讳。”

贾敏点点头,略略放心了些:“那芳娘,你瞧着如何?”

“倒是个本分的。”李嬷嬷想了下,又问,“太太可是想要了她过来?做些粗使活计,也是使得的;若要到了跟前伺候着,怕是略木讷了些。”

贾敏深以为然,若非是个老实木讷的,怎会一直留在宋氏跟前伺候,在那屋里待上十年,莫说本就是个不灵巧的,就算是猴儿精过去,怕也成呆的了:“既如此,你且再留意阵子,若是当真不打紧,便随便拣了地儿给她罢。”

李嬷嬷连忙应下,又瞧着贾敏的精神头仍有些靡靡的,便也没再多说宋氏那头的事儿,拣了些轻快的说上几句,听屋外说是黛玉过来请安了,心里略松了口气,又退下往那头忙事儿去了。

这厢事多,林平那头更是烦心。老爷的意思已然十分明了,这是真的疑心上太太了,府里两个正主儿角上了力,可愁煞了他这个大管家。家和万事兴,可眼下,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只是,主子的事儿,哪是他个奴才能置喙的?这桩事,他连自家混小子都不敢告诉,生怕一个不留神,给捅到了太太跟前。

林府的暗乱,只掩藏在灿然的朝阳下,门前的石狮子依然威风凛凛,匾额上的乌墨大字依然苍遒有力,路过的百姓依然用瞻仰敬畏的目光看着庭院深深,谁也不知里面究竟上演了怎样的剧目,怎样的悲欢离合。

一早起来,苏云岫也依然是悠然的好心情,与苏轩一道用了饭,待他往书房温习功课后,便拣了两册话本,沏了壶花茶,往院子里的紫藤花架下消遣时光。

秦子浚匆匆进来时,看到的便是美人花下图,不由放缓了脚步,心里却是暗暗叹息,可惜了如斯美景。蓦然抬眸时,恰好看到不远处的秦子浚,苏云岫不由展颜一笑,嗔道:“来了也不吭声,杵在那作甚,难不成真想吓我一跳?”待他慢慢踱到跟前,不由一怔,“这是怎么了,瞧你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儿。”

犹豫了片刻,秦子浚苦笑着开口:“那宋姨娘,今儿五更没了。”

“啪”的一声,手中的书卷掉落在地,苏云岫猛地站起身来:“你说什么?她怎么了?”

秦子浚低头从袖中取出个锦囊来递给她,低声道:“这是府里的下人偷偷传出来的,说是宋姨娘走之前嘱咐交给你的。这事儿,想来应当是她自个儿的主意,你别太……”

话还未言尽,手中的锦囊便被她一手夺去,指间微颤,动作却极迅速地拆开,只见里面塞了一张薄薄的纸笺,秦子浚探身看了一眼,不过是简简单单的两行字:偷生十余年,只盼善恶终有时,今朝得闻姑娘之谋,吾虽力薄,惟愿以此残生,助姑娘一臂,不必耿耿介怀,此亦为吾平生夙愿。下附名录,多为昔日府邸旧人,如今皆被四处遣散,姑娘若可收拢齐聚,或有助力。

短短数言,字字泣血,两人皆是默默的,一片沉重。

苏云岫不知该做何言语,做何表情,当初是她提议往府里探查宋姨娘的讯息,也是她定下这里应外合之计,没想到,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她也是求仁得仁,走得安心平静。你不曾见过她,听说不过三十出头的人,却垂暮如老妪,想来她活着,也是日日煎熬的。如今走了,咱们帮她把未了的心愿达成也就是了。”看她神色苍白,笑容惨然,秦子浚便知她在想什么,连忙温声劝慰道,“当初,你也只是盼着她能想法子给贾氏添堵,哪能想到她竟会做得这般决绝?一个心存死志的人,即使你什么也没做,只要她瞧到缝隙也会钻进去的。”话虽如此劝着,可心里却也深叹,这宋氏倒真是狠得下心来,前头刚出了个小方卿,后院立刻出乱子,摊到这么个事儿,林如海就算是不怀疑,也该疑心上了。

只是,却可惜了一条无辜性命。

“我心里明白,你不必担心。”苏云岫努力地朝他笑了下,可那嘴角,却生硬得发僵,勉强扯动了几下,又掉了下来.

秦子浚轻应了声,目光仍在她脸上流连,似是要透过伪装的平静望进最深处一般,却见她微微偏开脸,低头看着指间缠上的青青藤蔓,专注又出神,末了,忽然轻声问:“若是这藤儿失了架子,你说它还能长得这样好么?”未等他回答,却又低低地自语道,“若是能,又怎会枯萎?”

“紫藤或是不能,但总有能的。”秦子浚目光温醇,深深看着她,柔声接过话来,“花开四季各不同,你不能因眼下这株经不住,凋零了,便放弃了整片芬芳。”微微停顿了片刻,又补充道,“你不也常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如此伤情悲花,岂不也辜负了落花的美意?”

一字一字的温暖劝慰,虽入了耳畔,心中却仍介怀着。一连数日,苏云岫的心情总是灰蒙蒙的,脑中总不自觉浮现出宋氏模糊的背影,和短短的一行遗言,纸笺上的名单,已让秦子浚誊录一份按图索骥地去寻了,然心头沉甸甸的重石,却如何也卸之不下。那是活生生一条性命哪,虽然这些年,她也曾看到过苦难百姓凄凉的故去,每逢天灾肆意时,乐善堂里总会有压抑的无助的哭泣,她只觉得心酸,觉得无奈,却从未如此刻这般清晰地明了什么是人命薄如纸,何等珍贵的生命,却又是何等的轻贱。

如此情态,叫秦子浚与苏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虽说宋氏之死,也叫两人心中叹息,但却无法体会到苏云岫心底的感触,只觉得她近在眼前,却又似乎飘忽在遥远的地方,有层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的的确确存在的膈膜,将她牢牢缩在另一个地方,一个只有她独自行走,他们却到不了的地方。这般认知,叫两人惶恐又害怕,生怕她就这样一直牢牢锁着自己不再出来,不再回来。

两人商议了许久,终于在这一日放晴时,硬拉着她一道出门上街。坐在马车上,苏云岫仍是淡淡的神情,低头把玩着衣裙上交叠的手指,一大一小梁两个男儿面面相觑,视线不停地交流着,走了一路,却仍没能拿出个得用的法子来。

秦子浚与苏轩的用心,她自然明白,心中也有些歉意,这几日,因她的缘故,两人也都是悬着颗心安生不得,此刻看两人愁眉不展的,心中长长地叹了口气,总不能因着自己的矛盾纠结,害得大家也跟着受罪:“咱们这是往哪儿去?”

听她开口说话,两人皆是眼睛一亮,苏轩连忙道:“秦叔叔说,城里新开了家酒楼,做的水晶肘子味儿极好,您这几日吃得清淡,咱们一道过去看看可好?那楼子就在文津桥头,一溜的铺面,您若是想四下走走逛逛,也是极好的。若是嫌闹腾了,咱们也可以顺着汶河往北郊看看,也品一品这‘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湖光山色,您看如何?”

听他把城里城外挨个说了一遍,苏云岫既觉好笑,又不免窝心,道:“不过随意走走罢了,哪用得着操这心思。若想去游瘦西湖,等改日得闲,往那边小住几日才好,匆匆一观,可品不出你说的这韵味来。”

说话间,便到了汶河边,三人便下了车,慢悠悠顺着河岸缓缓而行。听着小贩们用婉转的扬州调子吆喝着招呼买卖,看着铺面地摊上琳琅满目的各色物什,苏云岫似乎也放下了满心的包袱,脸上渐渐有了笑意,偶尔瞧见中意的,也会停下步子,小声地讨价还价一番。看她似乎卸了心事,两人也跟着松了口气。

放下心来,苏轩也跟着活泼起来,不多时,三人手里便多了好些个小玩意儿,瞧见不远处有个茶摊,便一同过去歇歇脚,刚要了凉茶上来,还未喝上,却见苏云岫拉着苏轩往外跑,秦子浚也没顾得上桌上的零零总总,只匆匆跟人说了声“我们去去就回”,便也跟了上去。

走到近前,秦子浚不免莞尔,只见母子俩站在糖葫芦架上,正认真地打量端详着究竟是哪一串更大更红更美味,那架势,比研究账簿学问还要认真,一旁的小贩也不觉麻烦,端着架子咧着嘴冲着两人笑。

瞧见他走近,苏云岫偏头一笑:“你可也要来一份?”

秦子浚顿时哑然,他都三十有余的男儿,哪能吃这个?可是,这推诿的话还未出口,便见她利索地掏了银子:“喏,我要三串。”下一刻,手上一沉,一串红彤彤艳灿灿的糖葫芦便塞到了自己手里,秦子浚只觉那手笨拙得很,连动弹都不会了,只愣愣瞪着它,不知到底该怎么办才好。

看母子俩吃得快乐,他却只想挠头,还没琢磨出到底该如何处置手里的吃食,却听到身后有人叫他:“前头可是子浚兄?”

三人闻言皆停下脚步转过身去,便看到一位穿着松香色软纱文士袍的中年男子,神色间难掩疏朗不羁之态,正是不日前林如海设宴款待的胡彦青。只见他快步走上前来,又惊又喜地道:“当真是你!我还道是看错了呢,你这是……”目光落到他的手上,便呆在了那里,想了好半天,也没想出该怎么往下说。

秦子浚更是尴尬,一向温润如玉的面上破天荒多了几分红晕,看得苏云岫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这一声轻笑,倒叫两个七尺男儿缓过神来,便见胡彦青抬眸看来,视线在母子俩身上微微一顿,瞧见两人皆拿着糖葫芦,不由笑道:“原来如此,倒是小弟打扰了几位的兴致,子浚倒是好福气,能娶得弟妹这般如花美眷相伴……”

“彦青,你胡扯什么?”秦子浚连忙打断了他的话,小心地回头看了眼苏云岫,见她只颊上染粉,却并无愠怒之态,略放心了些,悄悄瞪了胡彦青一眼,示意他万莫再生事,这才替两人介绍了一番。

瞧他如此紧张的模样,还有手里攥着的糖葫芦,胡彦青便觉得有趣,暗道找个时候可得好生取笑一番,又琢磨着是否该将此事说与几位老友听。然面上却是顺意地不再往下玩闹,笑着与苏云岫见了礼,倒是一派真名士自风流的好气度。

苏云岫也含笑福身回了礼,心里倒是好奇,这些年极少听闻子浚聊起过去,今儿头一遭碰上子浚的旧友故交,看胡彦青的衣饰举止,应是不错的出身,只不知子浚昔日究竟是怎样的人,为何会落到初见时那般落拓。

待胡彦青笑谈几句离开后,苏云岫便浅笑吟吟地看着他,看得秦子浚好一阵不自在,无奈苦笑道:“他就是这么个性子,你别往心里去。”

“我可没想这个。”苏云岫眯着眼看他,眉眼一弯,一手拖着腮,一手举着还剩半截的糖葫芦,道,“只是忽然觉得,子浚也是极有故事的。你也知道,我最喜听故事轶闻的。”

秦子浚犹豫了下,忽然低头咬了口糖葫芦,只觉酸酸甜甜的,细细品味,亦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偏头又看了她一眼,只见那如画眉眼舒展柔和,如一汪吹皱的春水,看向自己的眸光里泛着清清浅浅的笑意,虽不浓,却也隽永,不由温声应道:“待扬州事了,你若还想听,我再说与你就是了。”

作者有话要说:唉。。发现越写到紧要处,就越容易卡文。这一章,真真卡得*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