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梦回大明春

作者:王梓钧 | 分类:历史 | 字数:0

357【老手与菜鸟】

书名:梦回大明春 作者:王梓钧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5

达延汗此时非常郁闷,他若不引诱大同府官兵,早就跑去别的地方劫掠了。

里里外外耽误好几日,眼看着已将敌人包围。只需再轮番骚扰佯攻,以大明官军的士气,顶多三五天就必然自行崩溃。

可关键时候,居然起了大雾

此时,达延汗已经聚集近两万骑兵,相较昨天的兵力提升一倍。他引军来到应州城下,生不出丝毫攻城欲望,全骑兵阵容拿头去撞墙啊

达延汗下令道:“兵分两路,往北去大同府周边劫掠。”

按照以往的经验,整个大同镇的机动兵力,基本上就全在应州了。只要蒙古大军挥师往北,就不会遭遇任何抵抗,顺便还可以边抢边撤军,一路抢到长城就能回家过冬。

“鞑子退了”

王勋、张輗、萧滓、时春、麻升、高时六位边将,趴在城头用千里镜观察。除了王勋和张輗,其余将领全都松了口气。

“不能让鞑子离开”王勋突然说。

张輗郁闷道:“对,不能让鞑子离开,陛下的军令是拖住鞑子主力。”

“怎么拖住”萧滓问道。

麻升嘀咕说:“反正我没那么大本事,谁爱去谁去。”

张輗老奸巨猾,分析道:“鞑子从西北抢过来,总不可能把抢过的地方再抢一遍。他们会往哪里进军”

众将顿时惊骇不已,这些蒙古骑兵,必然直奔大同府方向而去,可皇帝也正率兵从那里过来

如果应州官兵不出兵拖延,达延汗必然跟朱厚照撞个正着。万一再来个“土木堡”之变,他们这些家伙全都有罪,最轻处罚都是丢官下狱。

“快出城追击”王勋下令。

其他四位边将虽不情愿,却只能硬着头皮跟随。这便是皇帝的作用,若非北方有个朱厚照,他们才不管友军死活呢。

达延汗在五里寨整兵北上,已然丧失骑兵的机动力。因为他抢了太多财货,还有不少掠来的人口,只能分散小股部队继续抢劫,自己亲率数千骑兵押着财货慢慢赶路。

刚刚启程不久,达延汗就得知应州明军追来,顿时惊讶万分:“这些明军有古怪,怎敢数次主动出城”

“管他有甚古怪,这些汉人懦弱不堪,他们若敢出城,一并杀了就是”一个蒙古少年突然接话。

此人名叫卜赤,年仅十多岁,是达延汗的长孙。

由于达延汗的长子已死,卜赤乃是蒙古汗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不过嘛,达延汗的十一个儿子当中,尤属第三子实力最强。如今统治着一半地盘,官职是济农副汗,一旦达延汗猝然死去,他的第三子和长孙必然武力争夺汗位。

达延汗一直把长孙带在身边,就是为了教他如何打仗,如何协调和统治各部。当即训斥道:“你是未来的蒙古大汗,不是普通士兵,别只想着杀来杀去。明军以前都不敢出城,这次却不只一支部队,纷纷出城追击我们,你就不想想背后的原因”

卜赤毕竟只是个少年,他说:“或许是前年被抢得太厉害,汉人的朝廷勒令他们必须出击。”

“也有这个可能,”达延汗思索道,“但可能性很小。从大同府过来的明军,昨天被我们团团围住,如果不是出现大雾,他们必然全军覆没。昨天遇到凶险,今天就主动出城,这不像明军该有的举动。”

“那会是什么原因”卜赤问。

达延汗说:“可能大同来了一位文官当总督,他逼迫这些明军出战,想要在野外包围我们,最后再进行一次决战。”

卜赤高兴道:“那正好。以前明军都不敢出城,这次就陪他们决战,杀光明军之后,就能占领整个大同”

达延汗摇头说:“我们为什么要南下劫掠不仅是抢夺财货和人口那么简单。西边的商路,早已被瓦剌部落隔断,而明国也不跟我们交易,我们连茶叶都买不到。”

“那就不吃茶叶”卜赤说。

达延汗道:“一直不吃茶叶,人就会容易生病,打仗也没有力气缺乏维生素。”

卜赤有些不信,他认为吃肉就有力气了。

达延汗继续说:“我们把明国抢得越狠,明国的皇帝和官员就越怕,他们就会允许边境互市,将茶叶、食盐、丝绸和铁器卖给我们。把大同占领了有什么用大同一失,明国会彻底断绝贸易,那样反而对我们不利。记住,普通将士抢的是财货,我们是为了逼迫明国互市。你是未来的蒙古大汗,千万不要把事情搞混了。”

“额伯各爷爷,我记住了。”卜赤点头道。

就在此时,又有哨骑来报,说西北方再次发现明军踪迹。

这次赶来的,是延绥副总兵朱銮,以及守备左卫都指挥徐辅。他们被朱厚照调去支援前线,赶到既定地点时,蒙古人早就跑得没影儿了。

所以说朱厚照瞎指挥呢,这一道军令,导致朱銮、徐辅等人,从大同镇北方绕了一个圈子。若非蒙古骑兵渐渐朝达延汗集结,这两人的队伍,估计现在还不知道在那儿凉快。

听到又有明军赶至,达延汗心中一惊:“传令全军,立即就近集结,然后向应州至平虏卫方向靠拢。”

不愧是统一蒙古的老狐狸,不愧号称“成吉思汗第二”。

达延汗虽然搞不清楚具体状况,但已经猜到朱厚照的军事计划。他立即改变前进路线,往自己已经抢过的方向而去,试图跳出那个虚无的包围圈。

接着,达延汗亲率两万骑兵,直扑正在接近应州的朱銮和徐辅。

朱銮和徐辅早就谨慎起来,因为前方的蒙古哨骑太多,用脚后跟思考都知道有蒙古大军。这两个家伙立即结成乌龟阵型,不求杀敌,只求自保。

而王勋、张輗、萧滓、时春、麻升、高时六人,也跟着蒙古大军追去,颇有将达延汗前后夹击的味道。

达延汗立即两面同时进攻,不让西北和南方的官军合兵一处。

战局对双方而言,都非常尴尬。

明军各部全是乌龟阵型,以防守为主,但他们的作战目标,却是主动出击拖住达延汗。

而达延汗的作战意图是“突围”,突破他想象中的虚无包围圈。但达延汗有两个事情很头疼,第一是他抢来的东西太多,实在舍不得就那样丢掉。第二是五万多蒙古大军,还有三万多分散在各地,他必须找个地方集结部队。

战至傍晚,双方互有死伤,各自结营休整。

达延汗撇开众将,单独给孙子上课:“明军定然有一位总督,正在率大军赶过来。我们可以立即撤走,但为什么不走呢”

卜赤说:“因为有抢来的财货和人口不能舍弃。”

达延汗摇头道:“财货和人口,就算留在大同,来年也随时可以抢走,我怎么可能舍不得但是,作为蒙古大汗,不能只考虑自己,还要顾及各部首领的想法。我舍得丢掉财货,他们却舍不得。如果这次空手而回,各部会在冬天死很多人。”

“杀几个不听话的,便能将他们震慑住。”卜赤道。

达延汗告诫道:“杀人立威,也要有合适时机。现在位于敌境,各部首领都不愿意放弃财货,我杀人就是跟所有部众作对。一次两次可以,多来几次,蒙古大汗就会失去该有的威信,从长远考虑很不值得。”

卜赤问:“那该怎么办”

达延汗笑道:“跟明军演一场戏。派出部分骑兵,占领撤退要道,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样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能撤走。然后就跟明军每天打仗,不需要硬碰硬,强攻明军大阵是很危险的。明军在等援兵,难道我不是在等部队集结吗”

卜赤笑道:“等五万多大军集结完毕,我们就能把明军杀得片甲不留”

达延汗摇头说:“不要轻视任何敌人。我们的骑兵速度更快,很可能集结得也更快,到时候再看情况进行战斗。若战局对我们不利,那就舍弃财货,立即向西撤走。”

“各部首领不反对吗”卜赤问。

达延汗说:“如果是作战不利而舍弃财货,那我们就有足够理由,杀掉那些不听话的首领。既能保全军队,还能铲除异己。舍弃财货之后,五万多蒙古骑兵,想走就走,想打就打。若明军敢追击,必然拖散阵型,到时候我们就杀回去明军大败,我们可以拿回财货;明军不追,我们也可撤走,大不了回去的路上再抢一些。”

卜赤崇拜道:“这主意太厉害了”

达延汗又说:“做出这种部署,是因为明军骑兵不多。你如果跟瓦剌打仗,就不能这样做,因为瓦剌也都是骑兵。”

相比而言,朱厚照显得太嫩。

战前部署,朱厚照做得有板有眼,便是军中宿将都挑不出毛病。可一旦打起仗来,朱厚照就昏招频出,完全不顾实际情况和战局变化。

历史上,如果不是达延汗撤军途中死了,从而造成蒙古内部纷争战乱,再无能力南下入侵大明边境,这一仗还真不能简单判断谁输谁赢因为蒙古人兵力损失不大。

达延汗纯属倒霉,就像一个赌场老千,莫名其妙栽在一个刚学会打牌的菜鸟手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