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问鼎十国

作者:无言不信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二十七章 指挥内行的外行

书名:问鼎十国 作者:无言不信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8

范禹僻气急败坏地找到了石頵。

“大将军,这是怎么回事罗幼度还未抵达前线,大将军又撤背主之贼,就那么值得将军恐惧只听其威名,就瑟瑟发抖,退避三舍”

如果说现在巴蜀庙堂上当前全心全意抵御中原入侵的人物,第一位是孟玄喆,那第二位就是范禹僻了。

范禹僻对于罗幼度不说恨之入骨,却也是厌恶至极。

当初罗幼度还是大周监军时,与王景、韩令坤攻取秦、成、阶、凤四州。

范禹僻就是孟昶派遣的说和使者。

罗幼度将他好一阵羞辱,然后王景直接上手,一方砚台将之打倒,还踩了两脚。

范禹僻最好面子,一直将此事视为奇耻大辱。平素在蜀地,没少诋毁罗幼度。

哪怕罗幼度后来战功彪炳,哪怕在蜀地为何保全孟昶的面子,歌颂罗幼度为政治正确,范禹僻也没少在背后诋毁罗幼度,说他坏话。

结果罗幼度莫名当上了皇帝,还亲征巴蜀。

这一下范禹僻的肠子都悔青了。

但是说出去的话,便如泼出去的水。

想要收回,那是不可能的。

范禹僻知道,自己这个三司使管着巴蜀钱袋,早就惹得诸多人眼红。

只是孟昶、孟玄喆对自己很是信任器重,他人找不到机会弄自己。

罗幼度一旦覆灭巴蜀,就自己明里暗里的仇敌。

分分钟便能将自己这些年诋毁罗幼度的坏话,原封不动地捅出去。

巴蜀庙堂就没有一个清廉的,随便找個借口,自己就吃不了兜着走。

出于对自身未来的考虑,范禹僻是最不愿意见到巴蜀灭亡的。

石頵忠不忠心,范禹僻看不出来,但相对庙堂上那些自吹自擂的家伙,他更加相信石頵的能力。

即便面对石頵不敢出兵支援安、开、万三州的事实,他也选择了多看一看,了解详情。

结果当天夜里,范禹僻就得到了石頵退兵渝州的消息,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

石頵见范禹僻说的难听,眉宇也透着一丝怒意,忍着气说道:“刚刚得到消息,我们的床弩给劫了,是巴民干的。大巴山的巴民,大有可能已经投降了中原。现在走,或许来得及,再晚几日,就走不了了。”

范禹僻气道:“大将军危言耸听了吧巴民与我国向来有恩怨,劫我们辎重,并不奇怪。这些年,他们没少反叛,就因如此,大将军便放弃忠州”

他本就为当前的局势发愁,石頵又闹这种幺蛾子,毫不客气地道:“大将军畏中原如虎,何必要揽此重担安、开、万三州你不救,忠州也要放弃是不是等着中原兵杀到渝州,渝州也放了,直接退回成都”

“老夫不懂兵事,乃一介书生,却也知道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道理。大将军这一退再退,是打仗吗这是在逃命”

“老夫绝不同意撤军”

范禹僻怒视着石頵,胸口起伏不定。

石頵更是恼怒,蜀地不同于官的地位远高于武将,监军的权力极大,对方真不同意撤军,自己还真没本事撤,强忍着怒气道:“早在三年前,陛下已经收缴铁器,以作铁钱。寻常百姓手里,铁制的锄头耙子都没了。巴民也是一样,他们之前反叛,最厉害的武器不过是削尖的竹子哪可能有大量的铁制武器。”

“此番被劫的兵士却说,袭击他们的兵士人人着皮甲,持拿铁器。这哪里是寻常巴民这是军队了,巴民要是没有得到中原的支持,哪来的铁器皮甲”

“范监军,请相信某的判断。莫要小觑巴民,他们常年生活在附近的群山之中,翻山越岭,如履平地。他们要是归顺了中原,忠州附近的群山挡不住巴民的往来。他们可以出现在我军后方的任何一处,再不走,真来不及了。”

范禹僻紧皱眉头,冷冷地笑了几声:“中原大军未至,就凭境内出现些许叛军,就要撤军”

他是一心退敌的,但越是如此,越爱瞎指挥:“大将军真打得一手好仗,我看您也别撤渝州了,直接回成都吧。找那么多借口,不嫌累”

“莫要觉得老夫不懂军事,便受你摆布。将军上了年纪,不敢上阵,老夫能够理解。但现在我大蜀已到生死存亡之境,容不得大将军如此作妖。”

石頵气得脸色是阵青阵白,比起口才他哪里是范禹僻的对手,气恼的甩袖而走,说道:“只望监军莫要后悔。”

范禹僻自不会觉得自己这外行干涉内行有错,只是顽固地以为石頵上了年纪,不敢与中原决战。

一个畏敌如虎的大将军,如何能够取胜

范禹僻没有半点犹豫,将自己在忠州的见闻修书告诉了孟玄喆,道明了石頵怯战的事实。

孟玄喆见信后气得是一佛升天,二佛出世,想着自己如此信任石頵,对方却畏敌如虎,不免悲由心生,他想要派人代替石頵,却发现庙堂之上,竟无人合适,不免暗暗垂泪:“我孟家养士多年,竟无人可用。”

他找不到代替石頵之将,只能修书给石頵,让石頵听范禹僻而行,且鼓励石頵勇敢作战,莫要给贼人的声势吓到。

石頵面看着孟玄喆的来信,呕得几欲吐血,悲愤长叹:“无力回天。”

便在他们迟疑,书信往来之际,罗幼度的大军已经逼近了忠州。

他们这个时候撤军,也来不及了。

石頵无可奈何地下达了让渝州送粮的命令。

有了一次被劫的经历,这一次他不敢马虎大意,安排渝州方面出动重兵护卫,一次性多运一些粮草。

忠州只是拖延时间的,故而石頵一开始就没有在忠州多逗留的念头。并未携带太多粮食,免得他们退守渝州后,便宜了中原。

但现在受到了孟玄喆、范禹僻的逼迫,石頵只能选择在忠州死守。

携带粮食的不足,将会成为致命弱点。

石頵命令下达以后,想了又想,叫来了自己的儿子石珩,说道:“珩儿,以为父之见,罗幼度八成看穿了我们的粮食问题。此次渝州方向的运粮,途中必然会受到巴民袭击。你率三千兵士,夜里悄悄出城,藏匿于山中接应渝州方向的粮队”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