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问鼎十国

作者:无言不信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四十五章 焦虑的周娥皇

书名:问鼎十国 作者:无言不信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8

以张昭为首的文臣,退下去的速度之快,仿佛他们没有站出来一样。

什么慕容延钊,什么张霭,没有一人再说了。

在他们这群文臣眼中,这便宜是占大了。

五代时期,中原制度承传,刺史之位默认以武臣担任。

而今文臣能够从武臣手中取回担任刺史的权利,还管慕容延钊、张霭什么事情。

见好就收,才是王道。

纠缠下去,只会激怒罗幼度这个皇帝,从而重用武臣。

武臣见文官不纠结慕容延钊的问题,还解决了他们读公文的烦恼,也如打了胜仗一般。

至于刺史不刺史的,一方面跟他们京官没有关系。另外一方面,绝大多数的武臣对于民生治理方面毫无兴趣,大多人都如慕容延钊一样,挂个头衔将权力丢给地方长史,让他们自由发挥。

这地方长史,干得好还好,干得不好,有些时候还得背锅。

他们这些在京武臣,对刺史的位子是一点兴趣都没有的。

这也是罗幼度最想见的效果。

这只许武臣担任刺史,与文臣在公文上的炫技,是这個奇葩时代文武相互依存的弊政之一。

武臣通过手上的兵掌握权力,而文臣以深奥的文字,证明自己的价值。

导致了武臣离开了文臣看不懂公文,而文臣离开了武臣,又没有饭吃。

张霭写了那么一大通,未尝没有让慕容延钊知难而退的心思,不愿慕容延钊来抢他的功绩。

只是估错了形势,慕容延钊会动手揍他。

罗幼度一直认为,专攻有素,以文臣治理天下,武臣开疆扩土,保境安民才是正途。

一味地重文轻武,或是重武轻文都会造成瘸腿偏科的情况。

文武并重,才是王道。

不少人已经看出来了,罗幼度就是借题发挥,打算利用此事,一箭双雕,将担任刺史的权力分一部分给文臣。同时,改革行政公文炫技不务实的弊端。

这两者之间,任一单独提出来,都会受到抵制。

而今借用慕容延钊这一突发事件,混于一处。

利用文武之间相互制衡得利,却是轻易解决了。

“退朝”

罗幼度心满意足地宣布结束今天的会议,对于慕容延钊的惩处并未于庙堂上宣布,而是交给了军方处理。

接下来只要在科举殿试时,以实务简约策问答案为入选进士及第,进士出身的第一标准,便能一步步将读书的门槛变低。

他并非排斥古文,反而觉得古文很美,王勃的滕王阁序,跪着读都不为过。

但从实务出发,白话文更加有利于发展推广。

下朝之后,罗幼度一如既往地在延和殿处理今日的奏章。

诸事都上了正轨,他每日收到的奏章比之以往少了许多。

罗幼度自己也是熟能生巧,效率越来越高。

“陛下,殿外张美求见”

“宣”

三司使张美是他叫来的,目的是询问粮草的情况。

“朕欲西征凉陇之地,收复汉唐故土。爱卿估算一下,今年收成,能够支撑多久”

张美惊讶道:“是西征”

“不错”罗幼度道:“南征是疑兵之计,西征才是主要目的。”

张美低头思量了一会儿,问道:“陛下打算出兵多少”

罗幼度早已做了盘算,直接回答:“步骑五万,三万骑兵,两万步卒。此战用兵不多,难在无法一战而胜。凉州七部,陇右百余部落,要一一减除,得耗费一番功夫。”

攻打陇右凉州,骑兵才是主力。

步卒主要目的还是防守,护卫粮食辎重。

陇右凉州现在没有形成强大的部落,兵马无须太多。

漫长的粮道是此次征伐的关键。

毕竟现今朝廷的产粮重地在徐州、襄樊、淮南一带。

徐州、襄樊两地久未经征战,田地得以完整保全。

淮南就是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了。

张美在粮草的转运调度方面天赋超群,很快就给出了答案:“如果只有五万兵,便是战至明年秋收亦绰绰有余。”

罗幼度有些意外,问道:“莫要忘记了,定难周边也是要持续作战的。”

张美作揖道:“臣不敢忘,并非臣计算有误,是因为陛下攻取了燕地、北汉之功。我军现今依托雁门关与燕山防线布防,比之当年在河东、河北布防重兵,大大节约了这方面粮食的消耗这些节约下的粮草,足以长期维持凉陇之战。”

罗幼度大悟,笑道:“原来如此那就定了,秋收之后西征,从今日起,爱卿可以支援定难战事,徐徐向关中调粮,提前作西征准备。”

张美高声应道:“臣领旨。”

罗幼度处理好今日份的奏章心情大悦,决定去慈元殿陪陪周娥皇。

符清儿是皇后发妻,又有丑丑这个因素,罗幼度陪符清儿的时间远远大于周娥皇。

细细想来,有些小小的愧疚,直接往慈元殿而去。

途中罗幼度遇到了宫廷御医许翼,不免惊愕,远远地问道:“修仪生病了”

许翼花甲年岁,眼神不好,听到声音,才知来人是当今天子,赶忙作揖,说道:“周修仪身体健朗,不必担心。召见老朽,只是为了开几副滋补之药。”

罗幼度瞬间明白了,想必是入宫有一段时间了,肚子一直没有消息。自己这边又册封了折赛花为昭媛,周娥皇难免有些焦虑。

相处了这些日子,对于周娥皇的性格想法,他还是能够猜测一二的。

周娥皇性格温婉坚强内心却有些多愁善感。

折赛花一来就受封昭媛,地位在她之上。

周娥皇自然明白因为娘家势力的缘故。这娘家靠不住,身旁又没有倚仗,心态自然有些失衡。

念及此处,罗幼度加快了脚步。

周娥皇得知罗幼度驾临,抱着琵琶就出来迎接了。

“起来吧”

罗幼度扶起了周娥皇,贴心的牵着她的小手道:“在练琵琶呢”

“嗯”周娥皇轻轻应了一声,道:“再练新的曲子,想弹给陛下听。”

她知道自己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罗幼度轻笑道:“爱妃有心了”

走进了大殿,罗幼度随口道:“朕在来的路上遇到了许御医”

周娥皇娇躯微微僵硬。

罗幼度爱怜地在周娥皇的额上轻轻一吻,笑道:“想怀龙嗣找御医开补药可没用,得对症下药”

周娥皇听闻,娇躯瞬间柔软无骨,绝美的脸上闪现潮红,轻声道:“陛下”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